什麼是文明?
老幾
人們經常說文明,但是究竟什麼是文明,卻很少有人能夠說清楚。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詞源於拉丁文“Civilis”,含有“城市化”的意義。但是進入城市就文明嗎?未必。比如說城裡的流氓強姦偷盜搶劫,就比鄉村要多。所以你要從英文字面去解釋,只能是越說越糊塗。
古人說:大道至簡。我們就從兩個眾所周知的災難行為來說。一個是泰坦尼克沉船,一個是克拉瑪依大火。泰坦尼克號是一艘超級郵輪,於1912年4月處女航時撞上冰山後沉沒。在逃生過程中,船員們把優先權讓給弱小婦女和兒童,而船員們自己則堅持到最後隨着上千人一起沉入海底。
1994年12月8日,在克拉瑪依市教育局為歡迎上級官員而組織學生進行的演藝活動過程中,靠近燈光的舞台幕布因過熱自燃而釀發大火。組織者喊“讓領導先走”,使領導最先從左側大廳撤離。隨後現場無人組織,陷入混亂。導致325人遇難,其中288人為中小學生。而搶先撤離的克拉瑪依本地官員全部生還。
我們不去談論這兩起災難的原因,只說逃生過程的規則。除非腦子進水,否則沒有人不知道前例的組織者是文明的,而後例的責任人是野蠻的。
那麼我們很容易用歸納法總結一下。文明是什麼?首先,文明是個規則。這個規則的核心只有一個字:“讓”。男讓女,長讓幼,強壯讓弱小,這就是文明。用老子的話說就是“弱者,道之用”
“不為天下先”。“讓”把人類從弱肉強食的叢林野獸變成文明的新新人類。
那麼是不是什麼都“讓”呢?當然不是,當讓則讓,不當讓則不讓,否則《易經》裡也不用講變易之理了。
那麼什麼時候當讓?什麼時候不當讓?以什麼為標準?
標準就一個字,孔夫子說了:“仁”,也就是人人都能夠接受的標準。當仁則讓,不當仁則不讓。
為了清楚起見,孔子用了兩個字:“禮讓”。“禮”的意思就是“理”。理是“王”“里”的結合。“王”在古代是“大”的意思,“里”是丈量的尺度。“禮”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大道理,不是個人的小道理。
一句話,文明就是“禮讓”。符合大道理則讓,不符合大道理則不讓。
[孔夫子說了:“當仁,不讓與師。” 所以對“師”,老幾是不會讓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