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中西方道德的异同 (1) 老几 大致说来,猴鸭兔这些畜牲是“生命”动物,以活命为目的,弱肉强食是唯一的原则。 人是“生活”的“类”的动物,即要活着,还要活得快乐;不仅要自己活得快乐,还要亲朋好友同类都活着,活得快乐;不仅要自己这一代活得快乐,还要子孙后代都能够活得快乐,自由自在。 为了能够实现自由自在的生活,人类的理性必然为此要共同制定和遵守一些自我限制性的原则,以减少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求得和谐相处。这些限制性原则就是道德伦理。康德称之为自律,孔子称之克己。 这些道德伦理是人类规范行为所应当共同遵守的规则,也就是所谓的通则。 然而,一个简单的事实是:这些通则,为什么在中西方社会似乎并不通行?难道真的是中国人进化成了人,而西方人还停留在猴子阶段? 事实上,我们在大堆大堆的中国人群里,有无数貌似为人的猴子鸭子兔子;西方貌似猴子鸭子兔子堆里,经常见到大群大群的人。东西方都有猴子都有人,这一点并没有什么不同。 那么是西方的理性与中国的理性有什么不同吗?西方理性的逻各斯(规范)和努斯(自由精神),用中国话说,就是“道”“理”,是由老子和孔子所共同开创的。人性一样,理性自然一样,这个问题太过于简单了。(当然,对于鸭子兔子这些无人性之异类,事情就另说了,呵呵。) 既然东西方均是人猴相杂,理性相类,这样以来事情就有些尴尬了,为什么道德伦理的通则不通? 其实不是不通,而是人们自己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弄糊涂了,(老穆这种捣浆糊的最擅长此招: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呵呵。)是把道德和伦理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了。 道德是根本原则,是天道,是绝对的,是不变的;而伦理是道德(天道)在人这个层面的实在状态(即兔子说的定在),是相对的,是随具体条件环境变化而变化的。 在西方, 道德是从创世的神那里来的,在中国,道德的根基是从生万物的天道来的。 从苏格拉底到耶稣最后到康德,都是沿着神的天道求索道德的。而康德之所以能够于与苏格拉底和耶稣并列,其伟大之处在于,第一次用理性的原则将神道合于人道,彻底打破了宗教迷信。而这个工作,老子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已经完成了,而且有过之。 举个简单的例子,人为己,为私,隐私,是天道;父子人伦也是天道,是绝对,不可违;社会公平正义是相对,是伦理,是可以调和的。所以孔子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 文革中斗私批修,父子互相检举,违背人伦,就是悖逆天道。 有因私出国学成博士在澳获得教职,犹豫不决,觉得不回去对不起国内大学不道德。殊不知他这样想恰是不知道德为何物。万物竞自由,道德的目的是自由自在,只要不损害别人,有利于自我发展,就是最大的道德。 《道德经》《易经》《圣经》,从天道到人道,神不迷人,人自迷。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