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胆英雄赵云和文鸯 老几 “长坂当年独拒曹,子龙从此显英豪。乐嘉城内争锋处,又见文鸯胆气高。” 这首诗将赵云与文鸯作为孤胆英雄并赞。 赵云单骑救主的故事人尽皆知。七进七出,英雄孤胆,固然值得赞叹,然而因为怀抱阿斗,赵云一路奔逃,颇为狼狈,且因有曹孟德“宁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的一句护身符,长坂英名之下,多少有点侥幸的意味。 这一点在文鸳那里是毫不含糊的,就武战而言,文鸯相比赵云更是出彩。看看三国原文: [且说文鸯年方十八岁,身长八尺,全装惯甲,腰悬钢鞭,绰枪上马,遥望魏寨而进。。。三更时分,忽然寨内喊声大震,人马大乱。师急问之,人报曰:“一军从寨北斩围直入,为首一将,勇不可当!”师大惊,心如火烈,眼珠从肉瘤疮口内迸出,。。。只咬被头而忍,被皆咬烂。原来文鸯军马先到,一拥而进,在寨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人不敢当,有相拒者,枪搠鞭打,无不被杀。。。。鸯直杀到天明,只听得北边鼓角喧天。。。只见一军行如猛风,为首一将,乃邓艾也,跃马横刀,大呼曰:“反贼休走!”鸯大怒,挺枪迎之。战有五十合,不分胜败。正斗间,魏兵大进,前后夹攻,鸯部下兵乃各自逃散,只文鸯单人独马,冲开魏兵,望南而走。背后数百员魏将,抖擞精神,骤马追来;将至乐嘉桥边,看看赶上。鸯忽然勒回马大喝一声,直冲入魏将阵中来;钢鞭起处,纷纷落马,各各倒退。鸯复缓缓而行。魏将聚在一处,惊讶曰:“此人尚敢退我等之众耶!可并力追之!”于是魏将百员,复来追赶。鸯勃然大怒曰:“鼠辈何不惜命也!”提鞭拨马,杀入魏将丛中,用鞭打死数人,复回马缓辔而行。魏将连追四五番,皆被文鸯一人杀退。后人有诗曰:“长坂当年独拒曹,子龙从此显英豪。乐嘉城内争锋处,又见文鸯胆气高。” ] 注意:文鸯杀了一夜,战到天明,以疲惫状态独斗生力军邓艾(武力与姜维同一级别,灭蜀大将),五十合不分胜负。 且能随时”冲开“魏军,邓艾毫无办法。不仅如此,单人独马“退”(不是自逃,呵呵)数百“魏将”(不是兵)。 最牛的是这:“鼠辈何不惜命也!” 后“用鞭打死数人,复回马缓辔而行。” 退而不败,后来赵云也做到了。然而,面对数百战将,退得如此从容,古今中外,恐怕只此一位!(文鸯后来在西晋时,曾经临危受命,大破秃发树基能,迫降胡人二十多万,名闻天下。) 就武力而言,《三国演义》里能与文鸯并称的,至少有吕布;而能与赵云并名的,至少有关羽和张飞。而无论吕关张如何骁勇,与文赵二人移位而处,必然不能够全身而退。为何?能长不能短! 动武既靠气力,也靠兵器。 兵器者,相生相克有其道。赵文二者是全才。赵云枪刺剑砍,文鸯枪搠鞭打,长短互补;吕关张属偏才,长重兵器,便于上阵冲锋,不耐久战。 关羽虽牛,见了吕布就只有生气的份,因为方天画戟是青龙刀的克星。吕布天下无敌,见张飞总有三分忌惮,也是茅克戟之故。 三国初期混战,英雄辈出。吕布当年大戟一挥,所向披靡。为什么到了后期,就少有此类的英雄?其实江山代有豪杰出,哪里会突然就没有武力高的将军了?根本不可能。只是武力英雄少有用武之地。 原因何在?因为东汉末年,朝廷糜烂,军纪涣散,兵将训练无方,墙头草有术。到了三国末年,军整有素,个人的作用便没有那么重要了。所以:生逢其时吕逢先,生不逢时是文鸯。 现代战争,斗的是电子战,比的是高科技,是智力。电子时代,女性在智力和耐心方面超过男性,也比男子自律,更适合纪律严明的军队生活。由此有理由相信,女性比例高的军队,以后打仗赢的概率比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