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样板戏的成败
余不洁
看到一些喜欢样板戏的朋友盛赞那几出戏,甚至还把它作为文革的一个成就来推崇,我认为是值得讨论的。虽然是外行,因为京剧是大众艺术,也就不怕见笑于方家,故此随便说上几句。
京剧是个综合性的表现艺术,经过数百年的锤炼,从演员的表演、脸谱、行头都已经程式化,这是无数前辈艺术家们的创造和发扬,是对生活和艺术浓缩后总结出来的精华。
从角色的丰富分类看,传统戏主要有生旦净末丑等行当,特别是丑角曾经长期是戏剧中的灵魂人物,甚至到京戏成熟以后,丑一直还是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而统观六个京剧样板戏甚至包括以后的一些现代戏,无论是念白,还是唱腔,几乎没有塑造出一个像样的丑角,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陷。 传统戏中的小生也几乎销声匿迹了,而小旦戏也搞得不伦不类。作为戏剧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三小”角色,样板戏几乎完全将他们赶下了舞台。这对于继承戏曲艺术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沉重的遗憾。
京剧成熟以后,戏份最重的是须生,曾先后涌现出不同时代的多组四大须生。直到以梅兰芳为代表的四大名旦出现之后,以旦角为主的戏才丰富起来。四大须生和四大名旦几乎成了京戏的代名词。由于样板戏过分追求高昂激越,千篇一律,千人一腔,基本上冲淡甚至抹煞了各个流派之间的特色,削弱了京剧艺术的表现力和韵味。
对于京剧中最核心的须生角色,唱腔讲究的是有韵味,跌宕起伏,如谭派的云遮月,低垂处苍凉婉转,马派的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都是戏迷们耳熟能详的。而样板戏的唱腔大多高亢激越,初次听来,可能会感觉很振奋,然而,仔细咀嚼,会感觉直白乏味。就像那劣质白酒,强烈的刺激过后,毫无值得回味之处。
传统京剧的表演综合于唱念做打等多个方面,表现形式非常丰富多彩,对比而言,样板戏的表演就太受限制,太过于口语化,而动作和身段相对于内容而言又过于夸张,总之,由于上述缺陷导致整个样板戏唱腔单调,念白乏味,动作生硬,武打出位,可取之处不多。
再者,京剧中的脸谱,那也是传统戏曲的重要成就所在,对人物的性格的表现有着直接的作用,对于观众了解人物有很大的帮助。样板戏则完全消失了,甚是可惜!
此外,样板戏的舞台布景的过于写实,破坏了戏剧原有的表现程式和风格,压缩了演员的表演空间,剥夺了观众的想象空间。例如杨子荣打虎上山一折,原本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物的百里千里的行程,爬山涉水尽在其中了,然而,由于舞台布景固定不变,导致人物动作和环境相矛盾,给人的感觉是人物在森林的空地中在瞎折腾,完全破坏了戏剧的整体表现力,实在是画蛇添足。
样板戏的创新主要集中在表演和音乐方面,然而,充其量不过是西洋大歌剧不成功的模仿罢了:质量粗糙却虚张声势,伤害了京剧原有的表现力,想来真是邯郸学步。而且,由于过于追求场面的宏大和人物塑造的高大全,客观上的给人的效果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假大空,导致英雄人物苍白空洞,缺乏来自草根层的生命力。
样板戏从故事题材上看,适合戏剧的并不多,好几出戏作为舞台剧都实在勉强。一些选材可以说是先天发育不良。虽说都是不惜人力物力的样板戏,整体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其中真正被看好的也不过一两出,或许能够流传下来的充其量也就是几个折子而已。尽管样板戏在党天下里其红色主题具有先天性优势,然而折腾到今天还能经常演出的样板戏的段子,已经是很少了,其中最上得台面的,可能就是沙家浜的智斗一折了。其他的恐怕真是提不起来了。
说起当年,马先生的刁德一也算是风靡一时,几乎每个男生都会,唱得多了,更增加了新的韵味,而且台词也有了发挥,“适才听得司令讲”那一段便改成了,“吃菜不如吃肉香”,智取威虎山中的精彩对白“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啦,防冷涂得腊”被改作“脸红什么,屎憋得,怎么又黄啦,涂上屎了”。总之,出乎上头意料的是,那些英雄人物在民间不过平平,倒是一些反角的唱段更受人欢迎,那些高大全式的英雄旋律其实很难流行。因为当时文化生活太单调乏味,所以很多的戏词都被歪曲了,很多同学对此乐此不疲,显露出了极大的才华。
我天朝的戏剧史几乎是惨痛不堪回首的,从党国之初,便是无数的剧目被禁演,大量的民间艺人困厄而死,导致绝大多数的民间剧目失传,给我们民族文化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如果说样板戏在众多艺术家的努力下取得了一点成就的话,那也不过是拆毁了成千座巍峨的宫殿建成的几座破庙而已,实在是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