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汉语原文:
《子夜吴歌》唐·李白 (701-762)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青萍剑客评:
传罗敷是古代美女,在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里都有描写。这不,大诗人李白在他的这首小诗里,也用反衬的手法描绘了她的美:看到正在采桑的罗敷,被她的美貌吸住了眼球,一位乘坐五马高车的大官儿竟然不顾廉耻,在她旁边泡蘑菇不走。看到“桑”字,颇令人联想起“桑下之约”这个成语,即乡间桑妇牧竖的野合。但罗敷却是一位贞洁之女,从不为富贵权势所动。“蚕饥妾欲去”便是拒绝之语。
现在来看英文译文:
Ballads of Four Seasons: Spring - Li Bai
Translated by:Witter Bynner (1881-1968)
The lovely Lo Fo of the western land
Plucks mulberry leaves by the waterside.
Across the green boughs stretches out her white hand;
In golden sunshine her rosy robe is dyed.
"my silkworms are hungry, I cannot stay.
Tarry not with your five-horse cab, I pray."
青萍剑客评:
这首译作假如没有韵脚的话,几乎就是一首所谓的自由诗了:每行10个音节左右,不分音步。整首诗的韵脚形式是:ABABCC = land, side, hand, dyed, stay, pray。
译文流畅自然,也达到了“信达雅”的标准,算是成功的译作。但其中仍有几个小地方值得指出:
“秦地”译成“western land”,并不精确,但翻译成 land of Qin 或 Qin land 估计又恐给英文读者带来疑问,实是两难。
原文的“绿水边”翻译成 waterside,把“绿”丢了。这是为什么呢?可能有二个原因:一个是下文的“青条”中的“青”也是 green,有两个 green 就重复了。问题来了,是让“绿”green,还是让“青”green?现在第二个原因起作用了:Plucks mulberry leaves by the waterside 已经12个音节,再加上green,太多了;而 Across the green boughs stretches out her white hand 加上了 green 才11个音节。
“her rosy robe is dyed” 译得不准确,是作者理解对汉语原文的理解问题:“红妆”是指女性穿妆打扮的整体,不等于 rosy robe。当然这儿是译者“再创作”,也许他觉得一袭红裙更抢眼。但“鲜”却不该翻译成 dyed/染。如果要强调是新浆洗过的,则“浆洗”应该是 starch。但无论如何,一位采桑女也是不会穿着刚浆洗好的衣服去田间的。李白笔下的“鲜”当理解为“鲜艳”。译者的毛病像是出在迁就押韵上:side > dyed。看来因格律害义的问题,鬼佬儿们也有啊。
下面这两行,译得很传神:
"my silkworms are hungry, I cannot stay.
Tarry not with your five-horse cab, I pray."
其中,pray 这个字也是为了凑韵而用的:stay > pray 。pray 意为“恳求”,程度再加深一点儿就成“祷告”了。但品味“蚕饥妾欲去”这5个字,罗敷小妹似无恳求之意,很可能是一句“俺家的蚕还等着吃桑叶呢”,接着便扭身背筐而去。呵呵
总之,鬼佬儿能翻译中文的古典文学,已经很难为他们了,不好意思再苛求了。
最后一句话,介绍一下译者:
Harold Witter Bynner (1881-1968) 是美国诗人,曾在中国学过中文,还研习过中国文学,后来,发表了很多中文译作,算是美国汉学圈子里的知名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