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綈袍劍”究為何劍?一柄古代名劍?劍入鞘後還得再裝入布套(袍)里珍藏的劍?只能和“綈袍”相佩戴的儀仗劍?一種古代劍法的名稱?
只有最後一個回答是對的:“綈袍劍”是一套古傳劍法的名稱,而這個名稱又涉及了一個更古老的傳說。這得先從唐朝說起:
唐朝有位大詩人叫高適,他是位儒將,邊塞的鞍馬生涯給他的詩塗滿了飽經沙場的膽色和風采。他有一首詠史詩說:
尚有綈袍贈,應憐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
“詠史詩”大多會涉及典故,這首也不例外。前兩句說的就是戰國故事:
話說魏國派須賈、范雎二人出訪齊國,齊王看重范雎的才能,贈了他許多銀子,卻沒給須賈一兩。也許這是齊王的反間計吧,反正須賈真吃醋了,回國後立馬向中央政治局打小報告,誣陷范雎暗通齊國。這種涉外的事兒,政治局一時也難查出真相,可范雎怕受迫害啊,於是就伺機出逃到米國(呵呵,筆誤,是秦國),還化名張祿,誰知倒鬼使神差地當上了秦國總理,秦國更因他的治理而逐步成了能威懾其他六國的強國。真是冤家路窄啊,須賈出訪秦國了,范雎故意穿着單薄破爛的衣服裝成落魄的樣子去求見須賈,須賈那裡知道他就是明天要拜會的秦國總理“張祿”啊,不過當他看到自己的這位故人如此可憐,就當即送了他一件綈袍(粗絲綿的袍子)擋寒。次日,須賈看到范雎就是秦國總理“張祿”後,嚇得大驚失色。而范雎呢念他終究沒忘故人之誼,也沒殺他。
後兩句則是高適的議論,他說須賈雙目如豆,竟然沒看出范雎早成了天下知名之士,還把他當成個窮文人呢。
詩給人的啟迪很多,如:背後誣人,報在自身;人不可貌相,海不能斗量;最賤他鄉之客,最貴故人之情等等。不過最主要的還是告誡人:君子做人要取大義而不拘小諒。在這一點上須賈和范雎二人做得都很出色。假如須賈見到衣着襤褸的范雎反加嘲笑,腦袋可能就搬家了。要是他傲慢地贈給范雎五十兩黃金呢?估計腦袋也很難保住。可是他沒那麼做,卻拿出了粗絲的袍子來給他擋寒。為什麼?因為他給了范雎的是故人之誼!以前打小報告逼走了范雎的事比較而言只是“小諒”,而故人之誼才是君子“大義”。范雎也沒殺須賈,終讓他完成使命而歸。君子啊,君子。若范雎沒有君子之心,看須賈竟自己送上門來,俺此番豈能饒了你丫挺的?於是就會惹天下譏,更會壞了秦國一統天下的長遠目標。
難的是,大凡君子為人都很兩難。比如:所謂的以德抱怨只能對君子,若對敵人就是迂腐了,對敵人則只能亮劍。這也就是為什麼“綈袍”跟劍扯上了關係:
劍者,兵中君子也。以道義為柄,以智謀為脊,以膽勇為鋒。唯君子方得其用。夫先修心以養德,後煉神以悟術。當其用也,鞘不輕出,出或流血五步而驚天下,或沃屍千里而奠廟堂。故“綈袍劍”,君子之劍爾。
沒有時間再考證中華武術里何時何地何人創立了“綈袍劍”法,還是請看看下面的視頻吧。演練者是兩位海外華人,平心而論,這二位的功力都差了些,非得回中國重新鍍鍍金才能再唬外國鬼佬兒了。:)
綈袍劍 (演練者:新加坡周桐)
提袍劍:人在國外待久了,漢字就生疏了,於是“綈”就成
了“提”,甚至還有人稱“披袍劍”。再過些年估計就得成
“穿袍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