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拳法,相传,宋太祖赵匡胤靠此技打下宋朝天下,其拳法传于后世,立太祖门,称太祖拳。明戚继光《纪效新书》载:“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式长拳。”
太祖拳法,于清康熙中期传入沧州。据拳谱载,一云游僧患病于沧州街头,被宋化收留,请医调治。僧愈后,为报宋公之恩,收其次子宋平为徒,授太祖拳法六年。宋平艺成,僧辞行留名顺元和尚,后人尊其为太祖门沧州第一世祖。宋平传子宋义德,义德昼习文,夜练武,十分刻苦,硬、软、轻、气四功于身。一日,几位亲朋聚于客厅饮茶聊天,一燕子打食喂雏,一块燕粪掉入茶杯,义德纵身一跃,抄住燕子。从此,他之武艺和和“燕子宋三”之绰号扬于街巷,向其求艺者也越来越多。
乾隆四十七年,河南省开封习洪拳者邢殿帮来沧访宋,二人较艺,邢拜宋为师,并定居沧州。邢为人忠厚,天赋聪颖,勤奋刻苦,技艺娴熟,妙悟搏法,开门收徒传艺。其弟子王永贵,在沧州衙内任班头代守备,以大刀著称,在沧授徒众多。其徒郭魁元、王占海于光绪末年在保定设擂,未遇敌手。后去山西洪洞、大同、雁门教武,名震雁门关。白玉龙、董占芳曾在营口当镖头,任国栋任东北混成旅长,王桂林、邱三于清末任宫廷武术教习。
清末民初,太祖拳法流传更快。张国祥、郭兆魁、孙福元在津授徒多人;王桂林任沧县民众教育馆武术教师;李德海、邱占魁在沧城及运河沿岸授徒很多,有“沿河两岸太祖”之说。
第八代传人盛玉龙,1998年已83岁,在锦州全国传统武术比赛获金牌。张宝山、李少甫、田德林、刘焕明、白万春、赵明江等。皆名扬乡里。李德海之徒马希岭曾任沧州市武协主席。太祖拳法至今已传九代。
太祖拳法之风格独特,造诣纯正,套路严谨,动作舒展,招式鲜明,步法灵活,不拘陈迹,刚柔相济,虚实并兼,行拳过步,长打短靠,爆发力强。
流传于沧州太祖拳法之套路,拳术有一路太祖拳,二路太祖拳,十八趟罗汉拳,遛腿架、遛脚式、八打二十式、太祖长拳、行步拳和十二趟弹腿;长器械有太祖棍、三节棍、少林棍、十二连枪、梅花枪、四门大刀、方便铲、双手带;短器械有梅花刀、梅花双钩、万胜刀、应战刀、青龙剑、二朗剑、双钺;对练套路有对打太祖棍、三节棍进枪、单刀进枪、大刀进枪、子母锤对打等。
青萍剑客评:我得受教于张国祥师爷很是偶然。时家父因事隐乡间,与师爷音问久疏。后我求学天津,于天津市区大沽北路靠近营口道处见一老者立门前阶上,高近1.9米,髯白如雪飘胸前,头戴帽盔,穿长袍,脚登圆罗口布底儿鞋。脸上寿斑可见,不依杖,身立如松,双目凛然如电。我甚好奇,归省遂详言于家父。家父略忖之,言道:“是矣,乃汝之师爷。”
我遂恳家父带我探望,家父犹豫再三,后乃同往。时师爷年已过九旬,堂外坐半小时,犹不忆家父何人,唯坐而待之。忽堂内大呼曰:“汝乃某某乎?” 家父大声应曰:“是。” 遂入堂施礼,师徒相对戚然。所言往事,有我素闻于家父者,亦有未闻者。乃知人生悲欢离合非尽文人之笔墨,更多武林之豪情。
我恳之师爷,欲尽得家父之所学。师爷以老耄故,不可。乃审我身段手脚儿,亲传十二连枪,实我今生之幸事。后数年,师爷驭鹤西游,遗我红缨枪一,腰刀一,刀身近柄处有阴文“除暴安良”字样,为我之最爱。
热兵器的兴起,武功的自卫价值似乎减弱了。可是外国人好像比咱们中国人傻,还跟以前一样爱好中国武学,各类武馆远比咱们国内多得多。他们把武术作为体育来欣赏,爱好武术就像爱好某种艺术。说起来,咱们中国人总是比别人聪明,最求实,有手枪了,练武何用?于是,当年公园里练武的,不常见了。前有朋友归国,家住天津金刚公园附近,问我有事吗?我说你要是有时间,就在早晨去金刚公园里照些练武的照片来。结果:除了遛鸟的,跳迪斯科的,剩下的就是打麻将的。天哪,早晨到公园里打麻将。不过,在绝无仅有的一张里,有个人在那里撅屁股。朋友说,只有这个在练腰。
太祖拳,传说是大宋赵匡胤打天下的武学,可它还能流传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