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老高的博客  
你未必能看到很喜歡的觀點,但一定會進入挑戰性的視野。  
https://blog.creaders.net/u/3843/ > 複製 > 收藏本頁
我的名片
高伐林
註冊日期: 2010-05-22
訪問總量: 16,002,295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文章歡迎轉載,請注作者出處
最新發布
· 要樂觀,哪怕帶點兒盲目:人類種
· 阮銘詳細披露中共“洗腦工程”指
·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悼念中共
· 人類的憲政不是突然從天上掉下來
· 一代人的精神性死亡:為什麼甘願
· 有中國特色的偶發事件,有中國特
· 她的文字,是可以交到嬰兒面前的
友好鏈接
· 暗夜尋燈:暗夜尋燈的博客
· 旅泉:旅泉的博客
· 懷斯:懷斯的博客
· 海天簡牘:海天別院
· 雲鄉客:雲鄉客的博客
· 老木屋:老木屋的博客
· 吳言:吳言的博客
· 寡言:寡言的博客
· lone-shepherd:牧人的博客
· 藝萌:藝萌的博客
· 德孤:德孤的小島
· 虎貓:張石的博客
· 郭家院子:郭家院子
· 山哥:山哥的文化廣場
· 史語:史語的博客
· 王清和:《金瓶梅》揭密市井私生
· 晚秋心情:不繫之舟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解濱:解濱
· 汪翔:汪 翔
· 星辰的翅膀:星辰的翅膀
· 歐陽峰:歐陽峰的blog
· 岑嵐:岑嵐的博客
· 楓苑夢客:夢中不知身是客
· 怡然:怡然博客
分類目錄
【詩】
· 她的文字,是可以交到嬰兒面前的
· “雖九死其猶未悔”?十死呢,該
· 一部童話引發圖書界難得一見的翻
· 讀書要讀有趣的書:走這一條捷徑
· 《長安三萬里》藏着大國由盛轉衰
· 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是不受瘟疫侵襲
· 推薦三部中國作家描寫瘟疫的優秀
· 橫跨美國之旅(後記):來,享受
· 母親節回憶與母親有關的若干小事
· 中國百姓的詩歌江山被他們這樣一
【識】
· 如果希特勒只有前半生……
· 中國真正退到文革是不可能的,但
· 絕望的外國人有時更清楚地看到美
· 知識分子在新的時代要逐漸習慣靠
· 要是一條狗救了毛主席怎麼辦?
· 善良的人必須行動起來,勿以惡小
· 書裡的烏托邦是曙光,現實的烏托
· 過去數十萬年從動物升為主宰;今
· 孩子一出生,就能算出有多大幾率
· 美國驢象兩黨究竟各自代表哪些選
【史】
· 阮銘詳細披露中共“洗腦工程”指
·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悼念中共
· 人類的憲政不是突然從天上掉下來
· 當革命從非常態變成常態,人類文
· 魔鬼藏在細節里:專制者為何總在
· 一文讀懂以色列與哈馬斯生死拼殺
· 清明時節雨紛紛,推薦一篇緬懷故
· 《青年論壇》鳴謝團中央始末——
· 一個民族需要有英雄——英雄沒有
· 人類文明的競爭過程中,病菌插進
【事】
· 要樂觀,哪怕帶點兒盲目:人類種
· 有中國特色的偶發事件,有中國特
· 美國紅州與藍州的謀殺率:一個顛
· 你以為互聯網保存記憶?錯!中文
· 《青年論壇》的觸角伸到了天子腳
· “盡到一個歷史當事人應盡的責任
· 猶太人和黑人:索維爾筆下的美國
· 一個青年幹部的婚姻危機怎樣惹翻
· 我的兒子,你的秘書:《進出中組
· 文革多少殺人犯,他是懺悔第一人
【視】
· 好萊塢科幻題材電影大盤點
· 橫跨美國之旅(第17天續):如何
· 橫跨美國之旅(第17天):在“91
· 橫跨美國之旅(第16天):見識了
· 橫跨美國之旅(第15天續):地平
· 橫跨美國之旅(第15天):第一位
· 橫跨美國之旅(第14天續):一所
· 橫跨美國之旅(第14天):不期而
· 橫跨美國之旅(第13天):在造物
· 橫跨美國之旅(第12天):把開胃
【拾】
· 一代人的精神性死亡:為什麼甘願
· 宇宙的目的是什麼?我覺得是……
· 是中國權威部門出台一版《仇恨指
· 為何這麼多人認為中美難免一戰?
· 科技不斷進步,過去的社會形態絕
· 幾乎沒什麼比實現中國民主憲政更
· 國家能力過於強大,就只能靠“死
· 你如果不想當井底之蛙,就不能不
· 大數據的神器也救不了計劃經濟的
· 一種解釋:為何中國堅持另搞一套
存檔目錄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7/01/2020 - 07/31/2020
06/01/2020 - 06/30/2020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01/01/2020 - 01/31/2020
12/01/2019 - 12/31/2019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讀史不但可以明智,有時候還能救命
       歷史人要擺正自己的地位,要放低姿態,不要以為自己高人一等。無論你的歷史考證得多麼精準、無論你歷史寫得多麼客觀,你註定永遠都是小眾,因為老百姓不關注歷史,不但在中國如此,在國外其實也是如此,人們是務實的,往往只關注和自己切身利益有關的事物

    老高按:年輕學者馮學榮(出生於1979年)的文章我讀的不多,但是網上一查,著作還真不少。他是不是能夠代表年輕一代史學工作者和愛好者的價值傾向?簡歷如下:
    1979年生於中國廣東陽江,畢業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學院。2003先後就職於中國貿促會屬下廣州某法律服務機構、德資彪馬公司廣州法務部門、香港貝克麥堅時律師事務所;現就職於香港美資電腦及移動設備公司法務部門。
    2012年之後,出版《歷史其實很雷人》(團結出版社),《從甲午到七七:日本為什麼侵華》(香港中華書局、金城出版社),《原來如此第2輯:清同治以後150年中國底本》(中國文史出版社),《從共和到內戰:見證北洋十七年》(香港中華書局)。


中日戰爭並非日本所蓄謀之事
馮學榮,九州出版社


    1、馮先生,您好!看了您的書,顛覆了很多我們關於近代史的常識,為什麼這些實為謬誤的所謂常識流行如此之廣,反映了我們關於近代史的認識存在哪些誤區?

    答:文藝工作者扭曲歷史,這是不可避免的現象,比如說歷史小說家、歷史說書人,老百姓問他一個歷史人物是好人還是壞人?他回答:很難概括評價。老百姓會怎麼想?老百姓會覺得你說的這個歷史索然無味,一點意思也沒有。再如說書的,老百姓問他:某歷史人物和某妓女有沒有瓜葛?他說沒有。然後呢?然後老百姓就一鬨而散了。為什麼一鬨而散呢?因為這歷史也太乏味了。這就是歷史在文藝工作者的筆下產生扭曲的原因之一:歷史如果不添油加醋,根本就不好看,老百姓不買你賬,文藝工作者就無法謀生。
    其次呢,絕大多數老百姓對歷史不求甚解。你比如說A君,別人告訴他“你的愛人與B君有染”,他會怎麼做?他會查愛人的手機通話記錄、跟蹤他的愛人,拼命求證,為什麼他要拼命求證呢?因為這件事與他有關。但是對歷史,那就不一樣了。說書人告訴你:某歷史人物做過某件壞事。老百姓聽了過癮,但他不會去求證,為什麼不去求證呢?因為老百姓認為:歷史與自己無關,所以我懶得求證。
    再次,老百姓並不具備求證歷史的基本功夫。辨別歷史故事真偽的一個最基本的手法,就是看它的時空對不對。我們有個笑話叫“關公戰秦瓊”,關公為什麼不能戰秦瓊呢?因為關羽是公元2世紀的人,而秦瓊是公元6世紀的人,二者時空相差了400年,所以關公和秦瓊打不起來,一個說書人說“關公戰秦瓊”的故事,說的天花亂墜,最終也是個騙子。問我們的老百姓:是誰燒了圓明園?八成的回答是:八國聯軍。別笑,他們大多數還真是這麼回答。實際上,圓明園被燒是在哪一年?1860年。而八國聯軍是哪一年的事?1900年。二者相差了40年的時間。時空對不上。但是老百姓他們不會去較真,我管它八國聯軍還是英法聯軍,總之都是“聯軍”,你糾正他,是可以的,但他一個月之後又忘了。為什麼又忘了?因為這些歷史,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無關,所以他記不住,他也不在乎。我這樣說可能太直接了。但這就是現實。現實它就這麼回事。
    所以我一直認為:歷史人要擺正自己的地位,要放低姿態,不要以為自己高人一等,不要以為自己有多了不起。無論你的歷史考證得多麼精準、無論你歷史寫得多麼客觀,你註定永遠都是小眾,因為老百姓不關注歷史,不但在中國如此,在國外其實也是如此,歷史永遠都是小眾,人們是務實的,人們往往只關注和自己切身利益有關的事物。

    2、您認為正確認識歷史,對於我們當代的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有什麼意義?

    答:首先,有一個群體是必須要讀歷史的,而且要花時間好好讀歷史。這個群體是誰呢?答案就是:文化工作者。具體而言,有以下這些人士:編劇、導演、編輯、教師、作家……為什麼這些人要讀歷史呢?因為這些人的工作,多多少少與歷史有關,他們往往生產與歷史有關的文化產品,例如電影片、電視劇、書刊、講義、小說……而這些文化產品,往往是直接面向大眾的。要知道老百姓並不具備考證歷史的功夫,所以你說什麼,老百姓就信什麼。所以文化工作者的責任其實挺重的,一不小心,你就成了騙子,怎樣避免成為騙子呢?答案就是要多讀歷史,讀嚴肅的歷史,給自己充電,提高自家文化產品的質量,等到老了那時回頭一看,自己所產的東西基本還算合格,不當騙子,不欺瞞人民,不誤導群眾,也算不枉此生。否則生產了一輩子文化產品,老了回頭一看,發現自己一輩子都在撒謊,那是很糟糕的事情。
    那麼對於非文化工作者呢?需不需要讀歷史?在這裡,我不想說什麼“讀史使人明智”的俗套話,因為“使人明智”有許多的途徑,“讀史”不過是其中之一。那麼什麼樣的老百姓應該讀史呢?答案其實很簡單:歷史愛好者可以讀史。因為只有歷史愛好者才能從讀史中獲得樂趣、學到知識。有的人一捧起歷史書,就打瞌睡,如果是這樣,那麼也大可不必勉強,普通人不讀史,大體上也能活得不錯。
    我講兩個小故事。第一個小故事。在1900年鬧義和團的那時,北京有一個名叫“恩海”的清兵,開槍殺死了德國公使克林德。殺死克林德之後,恩海摘下了克林德的手錶、拿去當鋪換了錢。不久之後,外國偵探依據當鋪的這塊手錶、順藤摸瓜、逮到了恩海,恩海為了貪圖一塊手錶而丟掉了性命。
    第二個小故事:1931年,東北軍有個叫“陸鴻勛”的兵,參與了殺死日本間諜中村震太郎的事。事後,陸鴻勛摘下中村震太郎的手錶、也賣給了當鋪。事後,也是當鋪的這塊手錶、出賣了陸鴻勛,陸鴻勛因此被日軍逮捕並殺死。這兩個小故事之間有什麼聯繫呢?它們就是“歷史重演”的關係。假如陸鴻勛有讀史的習慣,他就應該吸取恩海的教訓,殺人不圖贓物,因為贓物會暴露自己。這個例子很典型。它告訴我們:讀史不但可以明智,有時候還能救命。而不讀史,有人就會重複犯下前人的錯誤。

    3、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從您的書裡,似乎看到您的一種觀點認為日本當年發動侵華戰爭,並非蓄謀已久,而是經歷了一個中日各方力量博弈的過程,您能夠簡單給我們描述一下這個過程嗎?

    答:我認為“侵華”這個詞彙應該有廣義和狹義兩個解釋。廣義的“侵華”指的是從1894年開始,日本帝國在中國一系列擴張殖民權益的霸道行為。而狹義的“侵華”,則指的是從1937年七七事變開始、直到1945年日本帝國投降的八年戰爭。如果是廣義的“侵華”,那麼答案毫無疑問:日本是蓄謀已久。
    但如果是狹義的“侵華”,則至今我暫時沒有讀到確鑿的證據能證據日本發動1937年戰事是蓄謀已久。相反,有相當多的可信史料表明:日本政府和軍部,都是在1937年7月8日的白天才得知盧溝橋爆發七七事變,在此之前,東京中樞的這些人是既無預謀、也不知情。但這並不意味着責任不在日方。問題出在誰呢?問題就出在當時駐紮在華北的日本駐屯軍,他們對挑起事件有着不可推卸的重大責任。那麼日本政府的責任在哪裡?日本政府的主要責任在7月11日下令增兵華北,這個動作是魯莽的。換句話說,日本決策中樞對於七七事變並無預謀,但他們處理這件事的方式是霸道的、攻擊性的。因此,說日本對中日戰爭的爆發負有壓倒性的主要責任,這是毫不過分的、基本符合事實的說法。
    那麼後來的淞滬大戰呢?其實性質也是大同小異:日本政治中樞也沒有預謀。為什麼說它沒有預謀呢?因為淞滬大戰爆發20多天之後,也就是說直到1937年的9月初,日本國會才批准了侵華戰爭所需的軍費,而且直至9月9日,日本才轉向戰時體制,而且在11月7日,日本參謀本部還對前線的日軍官兵劃定了“蘇州—嘉定”一線、不准日軍打南京。也就是說,直到11月7日這一天,日本的決策者仍然沒有做好攻擊南京的準備,這些都是有充分史料依據的。
    但是,說它沒有蓄謀,這種看法也未必永遠正確,我們同時也要看到:有不少歷史學家有這樣一種看法:日本在投降之後,銷毀了大量的文書,因此,日本滅亡中國蓄謀已久的所有相關證據,都已經被鬼子銷毀了,日本鬼子只留下對自己有利的資料,所以我們這些後世人,讀不到那些關鍵的罪證。這有沒有可能?實事求是地說,有可能,凡事都有可能,但問題是:既然是一把火燒了,那麼燒了什麼?誰也沒看見,換句話說,你也沒法證明人家燒了什麼證據。
    但這裡又有一個問題:戰後所有公開的資料、比如日本內閣會議、國會演說、軍部會議紀要、對華政策綱領,各種戰犯的回憶錄、供述供詞、自傳……幾乎無一例外、異口同聲,都在說同一件事:日本當年的政策主要就是集中在滿洲,中日戰爭並非日本所蓄謀之事。如果說這些材料全部都是謊言,那麼這個集體撒謊的工程,不但浩大,而且做的天衣無縫,這同樣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但這能不能否定日本侵華的罪行?不能否定。預謀是預謀。罪行是罪行。這是兩個性質不同的問題。就算它沒有預謀,但是它的戰爭行為滅絕人性,罪孽深重,罄竹難書,這是舉世公認的,也早已成為定案,在此也就不必多說了。

    4、抗戰的時候中國出了一些漢奸,您能夠談談您關於這個現象的認識?歷史上的實際情況到底怎樣?

    答:抗戰時期,中國的漢奸分為兩類。第一類的漢奸是國家意識、民族意識很淡泊的人,他們認為自己獲取名利才是最重要的,管它身後洪水滔天,這一類的漢奸,主要以中下級狗腿子為主。第二類的漢奸則性質不同。第二類的漢奸投敵,並不是為了謀取名利,相反,他們若呆在國民政府一邊,名利反而是妥妥的,例如汪精衛、周佛海、陳公博之類,這一類的漢奸主要集中在高層,這一類人投敵,是因為他們對局勢產生了誤判、政見出現了差錯,在錯誤政見的指導下、做出了錯誤的行為。這是對漢奸的兩個分類。當然,這個分類也許還可以做得更細。但無論怎樣分,這些人都在歷史上犯下了嚴重的錯誤,這是鐵板釘釘的事情,即便是第二類漢奸,也沒什麼值得同情的,押錯了寶,願賭服輸,後果早就應該想到,咎由自取。

    5、近代史上帝國主義對中國都是採取什麼態度?

    答:近代史上的帝國主義國家,其實也分兩類,第一類是以通商貿易為主要訴求,例如英國、美國、法國這些。你別看他們也謀取廣州灣、九龍新界、威海這些據點,他們謀取這些據點儘管是罪惡,但其目的並不是為了吞噬中國的領土,而是為了互相防範——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互相防範,你有據點,我也要有據點,否則我的僑民就容易被你欺負,這是他們當時的想法。其實他們本質上是為經商。
    第二類帝國主義國家則更加危險,這類帝國主義國家不但有經商的訴求,同時也有領土的訴求,例如俄國、日本,這兩個是最典型的。為什麼要領土呢?關鍵是三點:土地、資源、國防緩衝地。尤其是日本,許多歷史愛好者並不知道:當年的日本帝國其實是個農耕國家,它對耕地的需求很大,後來偽滿洲國建立之後,日本迫不及待地向偽滿洲國移送農民,史稱“開拓團”,這就是個明證。

    6、近代史上對袁世凱有一種評價,認為他是個竊國大盜?您怎麼看他這個人?

    答:“竊國大盜”是典型的文藝青年語言。建議嚴肅的學問人慎用這種詞彙。事實上袁世凱稱帝,各省的民意代表是投票同意的,當然你可以說代表們投票是違心的,但誰知道你違不違心?畢竟也是投票。既然有投票,那麼“竊”字恐怕未必適合。其次,“國”是指什麼?政權?國家?國號?概念必須要明確,否則討論就無法進行。
    我覺得:袁世凱並不是好人,但也不是壞人,他是一個政治強人。他和後來的蔣介石很像,都有兩個顯著特徵:1、都是鐵腕獨裁者。2、都是愛國人士。但是,儘管我認為袁世凱算不上“大盜”,我認為他稱帝的行為仍然是錯的。為什麼我說他錯呢?因為袁世凱在1916年死於尿毒症,眾所周知,尿毒症不是一朝一夕得來的,換言之,在他稱帝的那年(1915年),實際上他的腎已經出了大問題,再說明白一點,就算沒有蔡鍔等人的反袁護國戰爭,袁世凱這個皇帝也是當不久的,為什麼?因為他的腎出了嚴重的問題,也就是說,袁世凱就算不死於1916年,他也很難熬過1917年。那麼這就引出一個皇位繼承人的問題:皇太子袁克定是個殘疾人,文治武功一無是處,根本就不是一個治國之才,而問題是:袁克定這個人又不甘寂寞,不是那種甘心當“虛君”的人。袁世凱死後,袁克定繼承帝位,可想而知:中國的政局將很難穩定。所以我說:袁世凱稱帝是個錯誤。
    最後一個是怎樣綜合評價袁世凱?我認為袁世凱是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這種人在亂世中,能夠穩定局勢、維持國家經濟發展,當然也有他不好的一面,袁世凱不是一個民主人士,袁世凱是一個獨裁者,這種人權欲很重,不會將國家帶上民主之路,所以我說:袁世凱是一個很複雜的人物,對他的評價應謹慎,最好不要隨便扣帽子。

    7、以您的了解,民國社會政壇總體如何,貪腐現象嚴重嗎?社會風氣如何?

    答:前段時間中國有一股所謂的“民國熱”,說民國學術相對自由、言論也相對寬鬆、教授知識分子收入相對高……這些是不是真的?對,這些大體都符合事實。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民國是一個幸福的社會。事實上,民國是一個貪官遍地、土匪叢生、戰亂頻仍的社會。在民國生存,一點也不容易,不但營生困難,而且相當兇險。連最基本的治安問題,國民政府都解決不了,在許多地方,國民政府與土匪共生,你不犯我,我不剿你,受苦的是老百姓。貪腐問題就不必說了,中國社會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貪腐社會,不但民國如此,歷朝歷代都是這樣。當然這個也並非無藥可救,需要一定的時間。

    8、我們知道,民國社會曾經允許娶妾,娼妓也存在,包括一些文化人、大人物,也不能免俗。這和當今社會的包二奶等現象有何區別?

    答:雄性動物天生是多偶制,不但人類如此,許多物種都是如此。民國時期的婚戀制度奉行的是社會達爾文主義:只要你是富貴男子、成功人士,你娶多少老婆都可以,生多少小孩都可以。而如果你是貧困男子,則你連一個對象都找不到,更別說傳宗接代了。
    民國時期的納妾和今天的包二奶,有什麼區別?我認為主要區別在兩點:1、民國時期的納妾是合法的,而今天包二奶是非法的。2、民國時期的納妾,除了滿足性慾以外,還有繁衍更多後代的動機。而今天的富貴人家包二奶,大多就是為了滿足性慾,而不是以繁衍後代為目的。


    近期圖文:

    “人造革命”導致中國百年難上正軌
    史學怎麼弄成今天這個樣子?
    為什麼理工科思維不能硬套在社會課題上
    “換作是我,會比前人做得更好嗎?”
    抗戰期間俄蘇侵害中國,不容選擇性失明
    若能給袁世凱那代執政者更多一點時間
    國史出版社啟動《共和國檔案》出版計劃
    普及性作品中袁世凱形象的演變
    觀潮文人今何在?唯見潮水退復來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