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 + 戈 = 戟, 矛 x 戈 = 侯戟 ... 喜欢欣赏冷兵器的网友,常碰到这类字眼:“矛、戈、戟、侯戟、钺戟,还有西方的 halberd”,不一而足,它们之间的“血缘关系”非常有趣: “矛”就是“扎枪/红缨枪”的头,是装在长柄前端的刺击兵器,属西方人统称的“pole weapon”。“矛”英文译作“spear”,对。矛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迄今出土的最出名的矛应该是吴王夫差的自用矛,几乎与越王勾践的剑齐名。
“戈”的形状颇怪,像刀但横装在长柄的端部,像钩却开刃,如其说用它来“砍”,不如说是用它来“啄”,是咱们中国才有的兵器,难怪英文翻译不准,竟也译成“spear”,错。出土的戈最著名的是宋公栾自用的,就称它为“天下第一戈”吧。
“戟”在刚问世时应属组合兵器。如果把吴王的矛和宋公的戈如下图装在同一杆长柄上,就成了戟。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组合,如一矛一戈的,最常见;只有两戈的,虽无矛也称作戟,为什么两戈的戟都不装矛头,至今尚无人能解;还有一矛三戈的,不过还没见过一矛四戈或更多戈的,太笨重或为其因。
“侯戟”则是科技进步的产物。战国后期,直到秦汉,为了装配简便,则干脆先把矛和戈打造在一起再往柄上装。这类戟,战国至秦的叫“候戟”,汉代的则叫“卜字戟”。然而,随着战车逐步退出了战场,擅长在战车上使用的戟也同时退出。汉武帝朝中有个东方朔,身材伟岸,仪容潇洒,汉武帝常在社交场合命他执戟侍卫,来衬托他自己尊严。从此戟竟成了仪仗队里最重要的摆设,在中国后代的王朝里继续沿用。
“戟”有一个重要“变种”被称为“钺戟”,其形就是一个装在长柄上的双面刃或一面为刃一面为钩尖的大斧子,但柄的顶端还得再装上个矛头。这种钺戟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但极少出现在战场上,从一开始它就成了仪仗,是一国最高权利的象征。大王的“王”字就是把“钺”的古图线条化成甲骨文得来的,上下的横是斧子刃,中间一横是斧子柄,连通上下的竖则是斧身图瘦化成了线条。 无独有偶,多少年之后,西方也出现了“钺戟(halberd)”,且横行于战场。它与中国的钺戟是否有关联,尚不可知。专门使用钺戟的特种部队称作“halberdier”,十分悍勇。 值得注意的是,各类演义小说中所描述的很多擅用戟的名将在历史上并不用戟作兵器,如汉代的吕奉先,唐代的郭子仪、薛仁贵等。戟作为实战的兵器重现江湖则是明末清初的事。由于冶炼锻造技术空前的进步,使得复杂冷兵器的制造成为可能。而此时的戟已经大变了模样:戟上的戈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月芽儿状的弯刀用两个横梁接到矛的颈部。两个横梁,再加上矛颈和月芽儿背,四者之间形成了个“口”字,正因有了“口”,戟才能“咬”- 即套夺敌人兵器的功能。戟的技法从此也更变化莫测了。
现代武林流传的最完美的戟法是八卦掌创世人董海川的弟子刘德宽的“六趟戟法”,轶闻传是他当年保镖到内蒙包头有缘遇到了吕布的后人学得。上文已说到吕布并不用戟,可见此轶闻无据。
清代戟的变种就更多了,很多已不再是戟,如护手钩,子午鸡爪鸳鸯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