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媒體和社交媒體就香港事件發起了聲勢浩大的信息戰,包括兩條戰線:一是嚴防死守堵住“有害信息”,二是無孔不入傾瀉“正面信息”。西方媒體加大對香港的報道和評論,是為了突破中共掩蓋真相的防線和挫敗中共混淆視聽的攻勢
老高按:香港事態急劇升級、激化,引起全球媒體關注,紛紛以很大篇幅來報道,尤其是有中文版的媒體,將絕大部分篇幅給了香港事件。像德國之聲,這兩天就發布了大量報道和評論。此刻在首頁上有關香港事件的圖文視頻不僅多,而且相當醒目,下面我僅僅列舉其中一部分: 香港機場限制示威區 警方稱示威不是恐怖主義 示威者混亂“抓鬼” 中國批“突破人性底線” 香港示威者究竟是誰? 從沉默到譴責“恐怖主義”:北京在香港問題上的語言變化 “反送中”抗議活動撕裂香港社會 彭定康:北京若干預香港,將出現災難 專訪黃之鋒:“這是一場大衛面對歌利亞的戰鬥” 長平觀察:請林鄭月娥聽李鵬笑話 “反送中”示威者與港府的長期抗戰 德語媒體:香港在呼救 西方快警醒 評論:對香港動用軍隊的代價 天安門鎮壓是否會在香港重演? 謠言風暴席捲香港 中港各執其詞 德語媒體:“外部勢力操控的傳說” ………… 僅僅是首頁,僅僅是今天(當然有些文章是昨天、前天推出的)。 其它報刊,也大都如此。例如《紐約時報》中文網的首頁,也有多篇報道和評述文章:《香港困局:極端立場下,抗議者與中共難和解》《香港機場爆發大規模警民衝突》《中共如何對香港抗議者展開信息戰》《香港之爭蔓延到海外華人社區》《香港抗議者就機場暴力事件道歉》《香港困局:極端立場下,抗議者與中共難和解》《特朗普評論香港局勢,未批評北京政府》…… 西方媒體大幅報道,原因不難想見,他們要追熱點,何況這又是北京和香港官方極力要屏蔽不合乎自己意圖信息的熱點! 中國官方媒體和官方控制的社交媒體已經在中央指揮部署下,發起了聲勢浩大的信息戰,包括兩條戰線:一是嚴防死守堵住所謂“有害信息”,二是無孔不入傾瀉所謂“正面信息”。這兩天我在微信上就經歷了很多有趣的遭遇和見聞。西方媒體加大對香港事件的報道和評論,在某種意義上說,也就是為了突破中共掩蓋真相的防線和挫敗中共混淆視聽的攻勢。 讀到紐約時報中文網的文章《中共如何對香港抗議者展開信息戰》,儘管感覺寫得不夠深入,我還是在此推薦,供更多的人了解。 其中提到: 《這不是宣傳》一書的作者彼得·波莫蘭采夫說,傳統意義上的宣傳是試圖說服受眾,而虛假信息的目的只是為了使人心懷疑慮,助長陰謀論:“你需要用懷疑把所有的東西壓下去,而陰謀論是非常有效的做法。” ——這倒是一個在網絡和社交媒體時代值得重視的新動向!
中共如何對香港抗議者展開信息戰
Steven Lee Myers、孟寶勒,紐約時報中文網2019年8月14日,翻譯:Cindy Hao
6月底香港的一次抗議活動。中國官方媒體將這些示威活動描述為一個缺乏民眾支持的小型暴力團伙所為。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抗議者與警方本周發生衝突時,一個投擲物擊中了一名香港女子的眼睛,中國對此迅速做出反應:國家電視台報道稱,該女子受傷的原因不是警察的布袋彈,而是一名抗議者。 央視網(該電視台的網站)還做了跟進報道:它發布了一張據稱是這名女子在香港人行道上派錢的照片,暗示抗議者不過是用錢雇來的挑釁者,正如中國媒體此前所聲稱的那樣。 這種斷言不僅僅是導向性陳述或假新聞。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所謂的“防火長城”(Great Firewall)內對媒體內容採取強有力的控制。現在,中共正在把這種控制當作信息戰的武器,用于震動了香港數月之久的抗議活動。 在最近幾天裡,中國更加聲勢浩大地利用國家和社交媒體來煽動民族主義和反西方情緒,並操縱圖片和視頻的背景達到削弱抗議者的目的。中國官員已開始將示威活動稱為恐怖主義的前奏。 這種做法在中國大陸和海外產生的結果是,製造了一個與在香港看到的現實不同的版本。在香港看到的明顯是一場大眾示威運動。在中國的版本中,這是一場沒有居民支持、受外國特工煽動的暴力小團伙的猖獗活動,這些人呼籲香港獨立,要分裂中國。
一名女子在與警方的衝突中被擊中眼睛,這是示威者舉行集會的原因之一。中國的國家電視台稱她是被另一名示威者打傷,並暗示她是被雇來示威的。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這種敘事幾乎可以肯定是反映了包括習近平在內的中國領導人的說法,它正在加劇中國公眾的誤解,讓他們越來越憤怒。這可能反過來也會加大政府的壓力,增加了在有限或不準確信息的基礎上做出過度反應或誤判的風險。 在類似於Twitter的中國社交媒體平台微博上,發帖者正在越來越多地呼籲中央政府採取行動。把他們“打殘都不能夠,”一名人士周二在提到抗議者時說,“必須打死。就該派幾輛坦克車壓過去清理掉就乾淨了。”這反映了微博上日益普遍的情緒。 中國的審查員們有能力迅速刪除違規評論,大量這類評論的存在暗示,政府願意容忍評論發出的警告,無論警告聽起來多麼讓人感覺不妙。 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對公民看到和讀到的內容進行管理。政府的新努力與其他國家(主要是俄羅斯)使用的戰術相像,那就是通過發布大量的信息、宣傳,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是徹底虛假的信息,讓國內和國際的受眾應接不暇。 “宣傳者跨越國界互相觀察、互相學習對方的經驗,”《這不是宣傳》(This is Not Propaganda)一書的作者彼得·波莫蘭采夫(Peter Pomerantsev)說。這本新書描述了威權主義政府是怎樣將社交媒體武器化的,社交媒體曾被譽為民主理想的預兆。 這些虛假信息顯然是為了削弱人們對香港抗議者訴求的同情,他們的訴求包括讓香港700萬居民享有更多的民主自由。 波莫蘭采夫說,傳統意義上的宣傳是試圖說服受眾,而虛假信息的目的只是為了使人心懷疑慮,助長陰謀論。 “你需要用懷疑把所有的東西壓下去,而陰謀論是非常有效的做法,”波莫蘭采夫在電話採訪中說。 儘管中國的虛假信息網絡與俄羅斯的相比在全球受到關注還不多,但在過去十年裡,中國的官員們已經建立起了一個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嚴密的網絡控制系統。 中國屏蔽了許多海外網站。在中國互聯網公司內部工作的審查員們將任何政府不可接受的內容刪除。警方逮捕一些在聊天群里發表不當言論或在網上分享敏感內容的人。 中國官方媒體的宣傳歷史可以追溯到毛澤東時代,在網絡新媒體領域也取得了巨大進展,用官方的中國化世界觀填補了中國大陸的信息真空。 1997年從英國回歸中國統治的香港仍在中國的防火長城之外,因此,香港處於世界上最深的網絡鴻溝之一的邊緣。保護香港在不受大陸控制下生存的自由已成為推動當前抗議活動的原因之一。 “在內心深處,大陸人和香港人有着非常不同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方可成說,“沒有共同的情感,大陸人——甚至那些可以自由獲取信息的大陸人——很難與香港人產生共鳴,這是政府能夠創造一個平行敘事世界的重要解釋之一。” 中國在這種努力上新近表現出的聲勢浩大代表着一種戰術的轉變。今年6月,香港政府修改《逃犯條例》、允許將犯罪嫌疑人引渡到大陸的提案引發了大規模抗議時,中國官方媒體和官員基本上沒有理睬那些抗議活動。 官方的態度在7月1日改變了。在經過一天的和平示威活動後,抗議者在那天衝進了香港立法會大樓。中國官方媒體隨後發表了一系列文章和社論,譴責這種破壞和暴力行為,但沒有解釋抗議者抗議的原因。
香港警方在與抗議者的多次衝突中都使用了催淚瓦斯。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自那以後,官方媒體一直在大力為香港警方辯護,貶低抗議者,並指責西方人策劃了這場動亂。為香港的情況提供背景,或對抗議者表示同情的努力很快就在社交媒體上遭到清除。 7月21日,抗議者包圍了中央政府駐香港的主要辦公室、並在國徽上潑墨之後,宣傳運動進一步強化。8月3日,當有人把一面中國國旗扔進維多利亞港時,中國的反應——在官方媒體的煽動下,至少在網上——達到了狂熱的程度。 “五星紅旗有14億護旗手,”央視在微博上對其8700萬粉絲憤憤地寫道。“轉發!‘我是護旗手!’” 這條微博被轉發了1000萬次以上,轉發者包括香港功夫電影明星成龍。《人民日報》後來還在中國被禁的Twitter上轉發了央視的原始帖子,讓它有了國際受眾。 就在香港邊境的另一邊,中國安全部隊近日來一直在深圳進行大規模的演習,這種民族主義的展示得到了官方媒體的顯著報道。
在抗議者於7月1日衝進了香港立法會大樓後,中國官方媒體發表了一系列譴責文章,但沒有解釋抗議者抗議的原因。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有的媒體報道完全是欺騙性的。一段視頻周一出現在網上,視頻顯示了一名拿着用於Airsoft的玩具武器的抗議者,類似於彩彈遊戲的Airsoft在香港很受歡迎。中共的《中國日報》把這段視頻作為抗議者拿起武器的證據大量轉發,還把這個玩具認定為美軍配備的M320榴彈發射器。 “這和恐怖分子有什麼兩樣?”其中一條評論寫道。“我們還要忍耐多久?” 據跟蹤微博熱門話題的網站What's on Weibo的編輯棵小曼(Manya Koetse)說,“美國居心何在”已成為央視在社交媒體上推廣的一個話題標籤。其他帖子則把香港警察描繪成陷入困境的英雄,並經常把香港居民描繪為被寵壞了的人。 從信息戰的角度來看,這種巨大的權力不平衡讓許多抗議者感到沮喪,他們試圖簡略闡述他們的訴求,對街頭實際發生的事情進行澄清。 上月底在香港機場舉行的一次和平靜坐中,抗議者試圖向包括大陸遊客在內的抵港乘客解釋他們的訴求。但中國媒體廣泛播放的一段視頻是,幾名抗議者騷擾一位從示威者手中奪走海報的白髮遊客。 “目擊者稱,老人拒絕接受示威者分發的傳單。我認為,不論有什麼理由,都不能這樣對待老年人,”《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Twitter上用英文寫道,他配的視頻只顯示了抗議者與該男子對峙。 “這些年輕人的政治狂熱讓他們失去了所有的憐憫心,”胡錫進補充道。
Steven Lee Myers是一位資深的外交和國家安全記者,曾在莫斯科、巴格達和華盛頓多地進行報道,現駐北京。 孟寶勒(Paul Mozur)是駐上海科技記者。他報道的領域包括亞洲最大的科技公司、網絡安全、新興互聯網文化、審查以及亞洲地緣政治與科技的交叉點。 Claire Fu、Lin Qiqing對本文有研究貢獻。
近期圖文:
自由和民主兩者間矛盾不可能徹底消除 農民是怎樣當上“反革命集團首犯”的? 冷戰的歷史是我們了解今天的鑰匙 中國抗擊艾滋血禍的英雄,是些什麼人 中國的“國關專家”怎樣拼過“的哥”? 聖徒再跨一步,就成了令人膽寒的歹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