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老高的博客  
你未必能看到很喜欢的观点,但一定会进入挑战性的视野。  
https://blog.creaders.net/u/3843/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读史札记:汪精卫行刺摄政王果然另有地点 2011-10-06 17:17:25
  四年前我写的一篇札记《汪精卫刺杀摄政王是在银锭桥吗?》曾经引出多维博客的网友的热烈讨论,但虽然其中不少北京人,毕竟年轻,多对北京地理沿革不甚了然,于是未得要领。我也曾请教过汪氏后人,但他们对此问题也比较茫然。汪精卫的女儿和女婿、外孙女和外孙女婿都先后到过北京游览,但他们也只是去看过被认定为行刺地点的银锭桥。
  感谢最开始提醒我注意这一问题的过路君,继续提供线索,不仅提供了1982年出版《文史资料选编》第14辑上尹润生的文章,在2007年10月7日的最后一则跟帖中指出:张江裁《汪精卫先生行实续录》中有最翔实可靠的资料,明确指出行刺的桥是甘水桥或小石桥。
  于是我去寻找《汪精卫先生行实续录》这本书。终于找到了!应该说,这一疑案就此彻底解決。
  不过我找到的这本书,历经沧桑,相当残破,污迹斑斑。不得已吭吭哧哧地打字摘录输入电脑。幸亏今天又看到过路君在我昨天发上的博客上所发的跟帖,告诉我:《汪精卫先生行实续录》上的文章已经有人全文贴上了互联网。这下可喜出望外:省了大事了!

  这里,我依次将上次网友一起来解谜的跟帖节选一部分,张江裁的《北京庚戌橋史考》全文,都贴在这里。最后将《北京晚报》上个月的两篇文章也配发于此,以作旁证。这也是过路君提供的。在此再次表示感谢!


(一)网友一起来推敲刺杀地点

  板儿爷 说:
  2007年 08月13日上午10:37

  高博:本来昨天扫描了一张民国时期的地图,上面标有醇王府、甘水桥、银锭桥和十刹海,可以从地图上了解一下从醇王府上朝的路线,但是由于我的电脑无法把图片粘贴,如果需要的话,再过几天我女儿从国内回来让她帮助我一下。这幅地图是从《燕都从考》上扫描下来了。并同时在此书的注释中有关于银锭观山的描写和诗篇,记录如下,先不管炸弹放在那里,先一同观山吧。
  “银锭桥在三座桥北,城中水际看西山第一绝胜地处。桥东西皆水,荷支菰蒲,不掩沦漪之色,南望宫阙,北望琳宫碧落,西望城外万千峰,远体毕露……”
  《过银锭桥旧居诗》
  鼓楼西接后湖湾,
  银锭桥横夕照间,
  不尽沧波连太液,
  依然青翠送遥山,
  旧时院落松槐在,
  仙境笙簧岁月间,
  白首炼师茶话久,
  春风料峭暮鸦还。


  高伐林 说:
  2007年 08月13日下午12:39

  多谢板儿爷!我也曾想查地图看从醇王府进宫的路线来着,不过手头没有清末民初时期的地图,只好作罢。盼您女儿回来发上图片,解开这个谜底。我回头有时间了也去图书馆设法找找《燕都从考》这本书。您看了图,倾向于哪座桥?


  板儿爷 说:
  2007年 08月13日下午3:58

  高博:从地图上看醇王府为最西,而东后为甘水桥,而东转南向为银锭桥,如果从这条路上朝都是沿着后海北岸走,都是必经之路。我曾多次去那些地方拍片子,甘水桥目前没有遗迹,但是从地图上看其桥的作用应该是王府里湖中的泄水道上的一座小桥,因为甘水桥离王府实在是太近了,如果从当朝摄政王的护卫情况分析,我想在甘水桥下放置炸弹的危险性会很大的,倒是银锭桥的危险性会小得多。
  因为甘水桥已无痕迹,如果说是从银锭桥下发现的炸弹,就凭当时在宣武门外一个铁厂订做的铁罐制作的炸弹,我想体积和重量都不会太大,所以爆炸力也不会太大。安放在银锭桥下爆破几乎没有什么杀伤力。如果安放在湖边的堤坡上也同样不会有太大的爆破力的。
  另外 从银锭桥上朝还有一个疑问,过了银锭桥要向西绕个弯子才能到北海的后门。而不过银锭桥继续沿着北岸就可以直接到鼓楼前大街,也就是中轴线,所以我觉得说摄政王过银锭桥上朝有疑问。
  因为看一些资料,当时摄政王是在中南海料理大清国,并不是每日必进皇宫。如果要是去中南海就顺便了,过银锭桥后走北海后门,或陆路或水路都可以抵达中南海居仁堂。
  其实关于炸摄政王的事情在我脑子里一直想当然的认为放炸弹的地方是在鼓楼前大街的那个被马路填平而只留桥栏可见的那个桥呢。我读史更不求甚解了。
  十刹海地区 在民国时期被定为内五区, 看看是否有其他的资料和地图。不知是否是另外一个思路。


  高伐林 说:
  2007年 08月13日下午11:24

  感谢板儿爷详细介绍和分析!谈到爆炸力,当时的革命党人对炸药其实并无多少确切认识(黄复生算是其中的专家了),不过他们当时尽力将炸弹做大。张江裁编的《汪精卫先生行实录》中记述:本来拟用一个铁壶,陈璧君担心“盛药不多,炸力不大”,才在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鸿太永铸了一个“可盛五十磅重之罐,以盛炸药”。
  此罐装了炸药,确实很重,当黄复生发现有人持小灯笼下桥“且照且寻”离开后,他回到原地想“避搜检”,竟弄不动它,“非一人之力所克携”。只好将电线 “结为一束,随以砂土覆之”。
  后来警方请了日本使馆的一个技正“前往启视”,“乃判为极猛烈之炸药,爆发力可周二里”——我想,指的是一旦爆炸,“周二里”都能感到震动吧?若说是方圆二里都能被摧毁,那赶上原子弹了!未免夸张过甚。但对于几丈之内的一伙人,这个爆炸力是绰绰有余了。

  上朝路线为何要过银锭桥,也是曾让我迷惑的问题。如您所说,他如不过桥,走北岸经鼓楼大街进景山后门(北门),是最近便的——林思云《真实的汪精卫》中就是这么介绍的摄政王上朝路线,汪氏他们本来也计划要在鼓楼大街的短墙后面投掷铁罐。但何以摄政王不走这条路,汪氏他们也不得不变更计划呢?就是因为赶上鼓楼大街修筑马路,摄政王变更了进宫路线,“必取道烟袋斜街”。——林思云说是因为“修扩马路,闲杂人太多,无法行动”,我看倒不太对,还是摄政王变更了路线更为可信。


  板儿爷 说:
  2007年 08月14日上午12:04

  关于爆炸的威力感谢高博的介绍。
  那个制造铁罐的工厂我是知道的,在骡马市大街的路南一个叫“炭厂”的死胡同里。铁厂的东家也在这个胡同里,东家姓武,文革初期那个老人当时有70多岁,我曾经听过他的外孙说起过,革命党制造炸弹的铁罐是在他们家的厂里制作的。当时的东家是否就是这个老人,我就没有听到过。
  “必取道烟袋斜街”是什么意思我不太明白,烟袋斜街在银锭桥的北面,如果改道走烟袋斜街还是会到达鼓楼前街的,还是不会走银锭桥的。但是如果爆炸威力能达到“周二里的话,只要接近银锭桥就起爆一定会伤人的,烟袋斜街的胡同口距离银锭桥最多不足10米。
  只可惜无法把地图发上来,不然我们的讨论就简单得多了,遗憾,遗憾。


  北京人 说:
  2007年 08月14日上午2:55

  我是北京人。这里的讨论引起了对当年的回忆。
  因为当时太太家在后海北沿,80年代和90年代初常在那一带,银锭桥不知过了多少次。鸦儿胡同和烟袋斜街更是熟悉的地名。八十年代初,大学暑假,骑自行车时到处访燕京八景,最远去过卢沟晓月。天气好的时候,在银锭桥上,的确可以看到西山(?), 但是不是很明显。可能是清朝时,北京没有那么多建筑,空气质量好,从水面上看过去,西山清晰可见,应该是不错的景致。那时好像听说过汪精卫在银锭桥刺摄政王的故事,但是读书太少,我那时是学理工的,满脑子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没有兴趣关心细节。
  现在对汪精卫和摄政王的理解和当年大不一样了。这些历史,对中国人太重要了。真是很感谢诸位为中国的真正历史所作的努力。


  路三歌 说:
  2007年 08月14日上午4:23

  如果我是摄政王,会过银锭桥,向南进北海后门,穿过北海,抵达中南海或者进故宫的西华门。这条路比较近,除银锭桥这一段之外,其他的地方都比较安全。


  高伐林 说:
  2007年 08月14日上午8:28

  “必取道烟袋斜街”不是林思云说的,是张江裁《汪精卫先生行实录》中所说。这一段原文是:“而载沣因鼓楼大街修筑马路,变厥行程,事(从短墙后丢炸弹之打算——高注)遂不果。继虽访得路线,必取道烟袋斜街,顾因租屋未得,计复作罢。最后始采定什刹海旁之银锭桥,为适当地。”
  林思云则说的是:“醇亲王载沣的醇王府在什刹海附近,载沣每天早上8点出王府,经过鼓楼大街从景山后门进入皇宫。汪精卫等人本准备在鼓楼大街的矮墙后投炸弹,但正赶上鼓楼大街修扩马路,闲杂人太多,无法行动。他们后来注意到什刹海和后海分界处的一座小桥银锭桥,环境非常僻静,而小桥附近又有一条阴沟可容藏身。于是汪精卫决定事先将炸弹埋在小桥下,汪精卫自己藏身于阴沟里,待载沣过桥时用电线引爆炸弹,和载沣同归于尽。”
  两文都说到鼓楼大街正在修,但林思云说的是赶上修路,“闲杂人太多,无法行动”;张文说的是因修路,载沣改道了——“取道烟袋斜街”。我觉得“改道说”比“闲杂人太多”更是汪氏放弃在鼓楼大街扔炸弹方案的理由。不过,我没有注意到烟袋斜街在什刹海北沿,就是改道,也不必非走银锭桥不可——到底我不是北京人!倒是路三歌说的那条路线有道理。不过,此说又与张江裁所说的载沣“取道烟袋斜街”不相符了。
  顺便说一句,这几天重看《汪精卫先生行实录》,发现其自相矛盾之处还真不少,有时真有“不说还清楚,一说反糊涂”之慨!
  林思云的文章较长,网上很多地方转载,以下是链接:
  http://www.edubridge.com/erxiantang/library/wangjingwei_linsiyun.htm


  杰西卡 说:
  2007年 08月14日上午8:46 上午

  楼上各图文太好看了,诸位简直可以拍一部惊险片了,片名《刺杀摄政王》。在下愧为北京人,在北京生长三十余年,对那些桥啦街啦的却是张口结舌啊。
  搁现在,那汪先生是个“恐怖分子”吧?计划自杀爆炸。


  路三歌 说:
  2007年 08月14日下午3:05

  林思云同学可能不是北京同学,对那一片儿可能不熟悉。从“景山后门进皇宫”是说不通的。第一,景山不是皇宫一部分,而是一个独立园子,另外景山山下没有隧道,即便进了景山,也要绕着山走,或者爬山,然后再从景山前门出来。何苦来的?


  北京人 说:
  2007年 08月14日下午3:34

  从路博的宝图上看,我猜醇王府就是现在的宋庆龄故居,请知情者指正。
  当年多次从大墙外路过,知道宋庆龄住在这里,心里对这个老太太没有一点兴趣。和她不同,摄政王和汪精卫都是近代史中的重要人物,但是都被脸谱化了。中国史学界到现在没有把他们很好的还原出来,实在是悲哀。
  下次回去,要好好转转看看。

  板儿爷 说:
  2007年 08月14日下午3:46

  三歌的问题其实也是我的问题。
  我觉得过了银锭桥后,进北海后或皇城或中南海才是最简捷和安全的路线。


  路三歌 说:
  2007年 08月15日上午5:50

  多谢北京人博上载板儿爷宝图。该图上的甘水桥位置,是在湖边的路上呢,还是在鼓楼西大街上呢?

  1,如果在鼓楼西大街上(修桥专家孔庆普说法),摄政王上班出后门,走鼓楼西大街,才可以路过甘水桥,也有理由穿烟袋斜街,拐到银锭桥上去。
  2,如果在湖边的路上(北京旅游网甘露胡同介绍),那么摄政王上班出前门,走湖边,才可以路过甘水桥,也可以路过银锭桥,但是绝对没有理由穿过烟袋斜街。


  魏碑 说:
  2007年 08月15日上午11:42

  有点奇怪清末的地图怎么标的都是简化字?后来重印的?


  高伐林 说:
  2007年 08月15日下午3:31

  魏碑博说的没错,我也觉得图虽是描绘是民国的北京,但是后来印的。从这几张图上看,确实还是看不出摄政王为何要走银锭桥?另外,孔庆普说银锭桥移了位,但我看去看来,当年银锭桥的位置好像与今天的位置差不多啊?
  看来要弄清,得查看更多资料,今年回北京,得再请教更多专家。各位讨论精彩纷呈,让我目不暇接。感谢过路君出的好题目,感谢诸位的史料、高见与点评。这些图、这些文,够我消化好些天的!


  过路 说:
  2007年 08月18日上午3:12

  谢谢高博对我提出的问题的关注。
  我看过《汪精卫先生行实录》,但手头并无此书,所说凭的是印象。看了高博的文章之后,觉得自己未免太草率了些。要想搞清此问题,还得到图书馆查阅更多的资料才行。
  在查阅我手头的资料时,发现如下一篇回忆录,此人叫尹润生,是老北京,他回忆了自己知道的一些情况。这并不是事件参与者最直接的回忆,但是其人对醇王府附近的地理十分熟悉,应该对搞清此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章如下:

  汪精卫行刺载沣地点质疑

  尹润生

  根据《北平旧志》,元、明两代有“燕京八景”; “太液秋风”(中南海)、“琼岛春阴”(北海公园)、“西山积雪”(清乾隆改为“西山晴雪”,西郊西山)、“居庸叠翠”(居庸关)、“玉泉垂虹” (清乾隆改为“玉泉趵突”,西郊玉泉山)、 “金台夕照”(朝阳门外)、“卢沟晓月”(卢沟桥)、“蓟门烟树”(西直门北),以上称为“燕京八景”。除此“燕京八景”外,还有“燕京小八景”的传说, “银锭观山”就是其中之一。 银锭桥在本市地安门外什刹海与后海之间,桥座是南北方向,从后海流人什刹海的水必由此桥经过,潺潺水声,忽顿忽促,如隔山听琴,翕然神往。两溪碧波荡漾,伫立小桥往西遥望,则见西山嵯峨,若悬于半天间,霁后遐眺,草木蓊茸,蔚蔚可辨;洵春明中奇胜之处,称为“燕京小八景”之一,恰如其分。
  曾见有人写文章说,银锭桥是清代末年汪精卫埋伏炸弹刺杀摄政王载沣的地点,其实并非如此。
  在后海之北、醇王府之东有一座小桥,名为石板桥。该桥是由三条石板筑成,非常简陋,桥石与地面相平,下边有一个小流水沟,平时干涸,雨后桥下始有水流。余家住邻近,幼年时常从此桥经过。清末摄政王载沣上朝时(北京当时习惯语说是“进里头”),他的车马随从必经此桥到鼓楼西大街,再由鼓楼前直向地安门,绕经景山进神武门(现故宫后门),这是个他上朝的固定路线。由于清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压迫剥削,人民怨声载道,汪精卫(其时是同盟会会员)图谋刺杀载沣倒是人民的一件快事。为了在石板桥下埋伏炸弹,革命党人事前放出风声说,石板桥最近闹鬼,时有怪影出没桥下.所以邻近居民到了晚间都不敢从石板桥走。其实是借闹鬼来埋伏炸弹。但结果行刺未成,汪精卫被捕入狱。至于汪精卫沦为汉奸,遗臭万年,那是以后的事了。

  现在.石板桥因修整市容早已拆除,流水的小沟也被填平,原来的遗迹已荡然无存。而银锭桥至今仍在,未改旧观,桥下有潺潺流水,不能埋伏炸弹不辨自明。而且银锭桥周围环境不适宜车马通行,银锭桥距离醇王府又很远,不是载沣上朝必经之途.这些事实都说明刺杀载沣的地点不是银锭桥而是石板桥。
  (选自《文史资料选编》第14辑,1982年出版)


  过路 说:
  2007年 10月7日上午1:33

  高博,希望这段留言你可以看到。我查了查资料,在民国图书张江裁编纂的《汪精卫先生行实续录》中,有“北京庚戌桥史考”,明确指出当时的桥是甘水桥或小石桥,而不是银锭桥。在此文中张江裁叙述了他寻访的经过。非常清楚。供你参考。张当时距汪氏行刺杀事时间不过40年,当时人物大多健在,北京风物改变远比现在要小。应该是可信的。有意思的是,当时的当事人汪精卫自己事实上也不是太清楚北京的地名。北京的风貌现在改变巨大,寻访旧踪真是难上加难,不仅人非而且物也不是了。



(二)张江裁《北京庚戌橋史考揭开了行刺地点之谜


  老高按:此文转载自“微尘草芥”的博客,原附有两图,但都无法显示。我从谷歌弄来地图,可供参考。(原文网址:http://hi.baidu.com/wccj/blog/item/86ae9e2f6051323d1e308954.html)

 

google地图。A处,为汪精卫谋划行刺地点:甘水桥小石桥。


  【“微尘草芥”说明】本文摘自《汪精衛先生行實續錄》,作者為張江裁。他是非常有名的民俗家,大家上圖書館查查就知道了。他的對汪氏感興趣恐怕還是緣於乃父與汪氏的一段淵緣。他父親是汪精衛留學法政大學的同學,後來汪氏參加革命,乃父則回國到法部任職。汪氏刺攝政王不成入獄,清廷後來迫於武昌起義的壓力釋放政治犯,汪氏出獄,當時在獄門口迎接汪氏的就是乃父,其時黨禁未開還是有一定危險性的,汪氏對於故人也是很感謝。張江裁後來編寫汪氏的行實錄年譜等等,後來因世事變故,傳世也不廣。此文為我看到的最詳實的汪氏刺攝政王地點的考證,其中張江裁採訪的是當時清廷的警察挖炸彈時就在現場參觀的劉振卿,所述情況應該說是相當可信的。該文大體以張江裁與劉振卿的書信往來為主體,全面而詳盡地探討了當時的情況。有意思的是,張江裁開始詢問時劉老先生可能還不太願意談,後來才聊開了,世事滄桑,遺老的心理也挺有意思的。有興趣的品品就明白了。

  中華民國紀元前一年歲次庚戌。汪精衛先生埋炸彈於銀錠橋一事。此固人所習聞。亦且羣無異詞。故余輯汪先生庚戊蒙難實錄。亦採此說。及讀鄒魯國民黨史稿暨黄復生庚戌紀實兩書。則謂埋彈於甘水橋。而未涉及銀錠橋。心頗疑焉。庚申四月汪先生招飲。席間。余以此案相叩。汪先生亦漫應曰銀錠橋而已。疑莫由釋。
  今歲癸未三月。乃驰書詢諸劉君振卿。劉君於北京風土。素極究心。

  余書云。『弟近輯北京銀錠橋史蹟志。兄於此有無意見。弟昔見鄒魯國民黨史。述及汪先生庚戌事。謂在北京甘水橋下。弟雖居北京久。於北城地理。不甚熟習。未知甘水橋在北城何處。與銀錠橋相隔若干里。兄熟於風土。望將甘水橋與銀錠橋之距離示及。』

  旋得振卿復書云。『次溪吾兄道席。甘水橋在舊鼓樓四大街。銀錠橋在後海東部。(一溜胡西西门外。官房口東口外。)攝政王入朝路線。因扈從隆盛。且因警戒方便起见。乃出府東行。自鼓樓西大街東口向南。直入地安门。絕不能出府沿後海北岸至銀錠橋東。自一溜胡同出至大街也。(因一溜胡同寬不足四尺。 )又不能過橋西南行。自什刹海經皇城根入地安門也。根據此點。則銀錠橋未必與炸彈案有關。然而在事實上。則北京人莫不知该案地點在銀錠橋。各私人筆記。或傅說。亦在銀錠橋。此事在弟之拙想。埋炸藥。實為銀錠橋(此处有笔误,应为“甘水橋”。详见后文劉振卿的更正——老高注)。只當時汪先生不明瞭攝政王是否從此路過而已。我之所以三十年來不談此掌故者。乃覺銀錠橋三字。離警戒路線太遠耳。我兄如必欲明瞭此事。則可請示汪先生。當時之橋是大是小是高是平。若大而平。乃甘水橋也。若小而高。則為銀錠橋。拙意如此。不知高明以為何如。』

  余接此書後。於同月七日。再以五點相就正。書云。『振卿吾兄左右。手教敬悉。承示銀錠橋事。兄所云云。極有理。弟五年前。閱鄒魯國民黨史稿。有庚戌事在甘水橋之語。弟當時頗致疑焉。曾叩之汪先生。汪先生於此案似甚糢糊。弟問是銀錠橋乎。彼漫應而已。蓋於此。事隔卅年。記憶不清也。則此故事。將何由而考證之。然事經不過三十餘年。已得如是其難。更不必怪清代學人為一名一物。有終身研討而不得其結論者矣。然弟素喜掘根問底。疑而莫釋。心終不安。兄是北京人。可否代詢土居。當能明瞭。此問題之外。弟有疑問數點。乞兄明示。(一)甘水橋是否為攝政王入朝必經路。(二)甘水橋歷史兄知詳否。(三)舊報稱埋藥在內城鴉兒胡同小石橋下。此小石橋現仍存在否。(四)攝政王是否在銀錠橋附近。抑在甘水橋旁。』此書甫發。意有未盡。又於十五日再致振卿一書。書云。『振卿吾兄左右。大示領悉。承繪攝政王府一帶地圖。至感謝。最好請兄作一文。詳述銀錠橋及甘水橋之形勢。並當日之警戒情形。以為後人破此疑案。近又有人謂庚戌一案。是在小石橋。未知小石橋。亦在此攝政王府左右否。其實弟於實錄中。已言小石橋矣。兄文望速寄下。因近輯汪先生行實續錄。待此附入。揚兄名於南方。無論有何見解。不妨直敘。越詳越好。』

  振卿又於十六日覆書與餘。詳為解釋。書云。『次溪吾兄。茲謹將疑問之點。恭答如下。(一)甘水橋為灃五爺(攝政王)上下朝必經之路。(二)甘水橋無歷史。為後海行人小橋之一。橋下之溝。為半明半暗。即橋北端為暗溝。直通鼓樓西大街。橋南端為明溝。以案時之出大恭者。為北上坡堆鋪內之街兵。忘其姓。即在此暗溝前之明溝內。以橋洞隱身。故此人藉出大恭為名。偵察汪先生之行動。而汪先生不知也。自明溝南行十數武。有一無名小橋。橋下即為埋炸藥之所。(江裁謹案:此無名小橋。改名曰庚戌橋。已請閩縣李釋堪先生撰文鐫石。以垂永久。)(三)埋炸藥之無名小橋。俗稱甘水橋小橋。址在甘水橋迤南。鴉兒胡同西口外。與遠在東南四五裡外之銀錠橋無關也。(四)攝政王府在甘水橋西。而王府馬圈棚門。即在小橋西北坡上。簡言之。甘水橋在王府東牆外。小橋在王府東南角。(五)甘水橋不知創建年代,大約非元即明也。』劉君又撰甘水橋炸彈案一文。刊於同月十八日北京實報暢觀欄。文曰。『清宣統二年(庚戌)汪先生正京终ㄒ话浮F涞刂吩诟仕畼颉Ec銀錠橋無關。擬將此事告之張次溪先生。因草此文。考攝政王之白色雙馬四輪轎車。每日上下朝路線有一定。為出府門向東。自馬圈棚門前。經小橋向北。過甘水橋至鼓樓西大街東行。經鼓樓前大街。向南直入地安門。惟下朝時。有時進煙袋斜街經鴉兒胡同。過甘水橋迤南之小橋同時。埋炸彈之處。即在無名之小橋下。小橋下之溝為明溝。北行十數步。即至甘水橋下。惟甘水橋北叫為暗溝。在埋炸彈時。暗溝前有藉大便為名之堆兵(小橋北上坡堆鋪內之街兵。) 蓋汪先生數日之行踪。早為街兵看破。不過無實據。不知為何來者。如不然。則在監國府門咫尺之地。誰敢隱溝内大便。府前之警察。技勇兵。禁街軍。非聾瞎者。案發後。挖炸彈者。為民國初被刺之翼統帶吉蘭亭。此事北城老人皆知之。銀錠橋遠在官房口及一溜河沿。與本文無關焉。』

  余未接到振卿十六日復書及此文時。又於十六日。再上振卿一書。書云。 『振卿仁兄。蒙繪地圖。俱見兄熱心研究此問題。茲再與兄商討之。庚戌一案。一說在甘水橋者。見鄒魯之黨史稿。又見黃復生庚戌紀實。黄氏原文云。時攝政王上朝。由鼓樓大街。鼓樓前有短牆。伺其通過時。將鐵罐由短牆投下。彼可悉数而斃。詎計甫定。而鼓樓大街。改築馬路。义調查其路線。必取道煙袋斜街。復以租屋不得作罷。予復多方調查。最後始擇定什剎海旁一小橋。名甘水橋。距攝政王府最近。為出入必由之地。橋之北。有陰溝一道。如將鐵罐埋於橋下。人則藏於陰溝內云云。願就此役記載。以為探討资料。務乞見有以教我。
  (一)黃記云。计甫定。而鼓樓大街。改築馬路。按鼓樓大街馬路翻修。當是庚戌時。彼時工程不似今日之輕便易舉。必需長時間始可竣工。攝政王出入必需改造。見熟於故事。往年修路是否需長時間。又修路時。能否通行。(二)黃記云。查具路線。必取道煙袋斜街。然則由攝政王府至煙袋斜街。勢必經銀錠橋之橋口。則銀錠橋埋藥有可能性矣。(按雖不必跨橋而過。然勢所必經。)(三)黃記云。最後擇定於十剎海旁一小橋。名甘水橋。按什剎海附近。祇一銀錠橋。而甘水橋。則在後海之北。非在什剎海左右。(四)黃記云。橋之北有陰溝一道。此則請兄代查北京溝渠志。銀錠橋旁。有無陰溝。以上四點。如證明(一)鼓樓大街改築馬路。不在庚戌年。與翻修時。仍舊能以通行。(二)由攝政王府入朝。雖經煙袋斜街。有便道可以不由銀錠橋之北口。而能通行時。(三)甘水橋後為後海。後海雖與什剎海相通。但各有專名。若後海亦可呼為十什海時。(四)若查出北京溝渠志。載銀錠橋之北無陰溝。而甘水橋之北有陰溝。據此四端。則庚戌之事。必在甘水橋橋而無疑。反之。能證明。(一)鼓樓大街改築馬路。確在庚戌年間。翻修需長時間。不能通行。攝政王入朝。勢必改途。(二)入朝路線。必需由攝政王府經銀錠橋。而後始能達煙袋斜街。(三)後海不得混呼為十剎海。又十剎海旁。祇一銀錠橋。無其他之小石橋。(因舊報亦稱舉義地點。為鴉兒胡同旁一小石橋。)(四)若北京溝渠志。載銀錠橋之北。有陰溝。而甘水橋之北確無陰溝時。合此四條件。則庚戌之事。必在銀錠橋無疑。或謂黃復生曾參與該案。既稱是甘水橋矣。當可據為典要。然在實事未證明以前。不敢遽認黃氏之言為當然。蓋黃文中有如上述茅盾。不得不待考證也。且黃氏當時初議在甘水橋。亦是事實。後改地點。以記意隅疏。行文不檢。遂直書甘水橋。亦人情之常。然庚戌一案。實關民國奠基。事隔三十年。已傳聞異詞。即今不考。務請兄有以我教。使疑案能決。則燦爛之橋史。永為國光矣。此函到後。千祈賜復。以便彙印。至於弟與兄函。有道及此案者。亦乞代為摘要。擬與兄前函一並彙印也。』

  振卿於同月二十二日。復吾書云。『次溪兄如握。頃接快郵。展讀之下。得知將使賤名。榮附驥尾。不覺汗透棉袍。慚愧慚愧。在未答復尊函之前。先將什剎海之名稱弄清。方能談到我兄所注意的問題。什剎海名稱是。

  ㈠十剎前海南池……即十剎海南端之荷塘
  ㈡十剎前海北池……即會賢堂前之十剎海
  ㈢十剎後海河沿……銀錠橋以西的後海一段小河溝
  ㈣十剎後海…………攝政王府前
  ㈤十剎西海…………即淨業湖(積水潭)
  ㈥十剎西海河沿……自德勝橋至十剎前海南池之河溝(李廣橋在內)

  十座古廟圍繞上述六個河岸而建。故總名曰十剎海。而與「什」字無關。不過在通俗的訛傳及習慣上。又將十剎海分成

  ㈠十剎海……即十剎前海北南兩池
  ㈡後海………即十剎後海及十剎後海西河沿
  ㈢淨業湖……即十剎西海,擯於十剎海名稱之外

  按上述可知現在的什剎海。在習慣上只承認前後之海為一家。其淨業湖則早與什剎海脫離名稱上之關系。此種習慣。在弟幼時即如此也。什剎海的名稱。弄清。弟再答覆兄之問題。
  (一)黃記所謂的修馬路。因為鼓樓大街。畫為警備線。為求觀瞻起見。每年春秋各修補一次。是為臨時小修。其初次拆去土甬路。改修馬路。乃在宣統元年春。年支是巳酉。不是庚戌。因是為攝政王的白色雙馬大四輪轎車。不能奔馳於高數尺之土甬路也。
  (二)上下朝路線原定上下朝之路線為出府門東行。自馬圈門前北折至甘水橋。出巷口即循鼓樓西大街東行。至鼓樓前南折。經大街入地安門。然有時下朝時。攝政王因車慢。命走捷徑。乃又闢出下朝之第二路線。即過地安門北行入煙袋斜街向西行。自小石碑胡同南口外。仍西行入鴉兒胡同。出鴉兒胡同西口過小橋回府。請參考附圖之紅藍線。即知之矣。此下朝捷徑。雖不日日如此法。而每二三日中。必有一次入煙袋斜街也。若遇鼓樓前修馬路。不論大修小修。其更必出入煙袋斜街矣。然不論如何走。均距銀錠橋遠甚。且銀錠橋上並非平式。監國的大馬車。焉能冒險走鑼鍋式之穹形橋。尤其自煙袋斜街至鴉兒胡同。是向西北行。而銀錠橋則在煙袋斜街之西南。
  (三)什剎海與後海。可參考第二圖。及前述什剎海之名稱系統表。什剎後海之簡稱。即後海也。南人初次北來。對巷名尤其內城之北城。若不明瞭。向途人問之。則在三十三年前之北京人心理上。必傲然答之曰什剎海。其後字則免去。一為圖省一事。一為看不起外省人。自以為天子腳底下的百姓。高於一切也。黃復生之指什剎海為什剎海。並不是地理不熟。亦不是黃氏明瞭「後」「西」「前」三海之總名都叫什剎海。乃是問途於北京人之結果。然而弟亦為北京人之一。
  (四)陰溝。銀錠橋是南北穿行之橋。橋下之河。是自西北來經橋下向東折而向南。橋北為什剎後海北河沿東口及一溜河沿西口。不獨無陰溝。即小水坑亦無。且街道寬不及丈。而橋傍即警察派出所。(宣二時此派出所內之巡官。為奎闊臣。弟之戚也。後升在民政部主事。)炸藥實在無法埋之。且橋下之水湍激而深。藥入即濕透矣。(上述是銀錠橋的北端。)甘水橋為東西通行之石橋。橋下之溝為南北方向。惟橋北之溝是暗溝。陰溝直通北口。出口即鼓樓西大街也。橋南之溝為明溝。向南十數步。即為埋炸藥之小石橋。此橋為三塊巨石搭成。橋下一洞。用紅柏木制閘框嵌橋洞內。汪先生埋炸藥時。即至此橋下。右翼統帶吉蘭亭(名陞。)刨炸藥時。弟值自侍衛處下班。隨同事往觀。歸家大受先慈重責。因身臨險地尤兒戲目之。』

  二十三日余又與振卿一書云。『振卿吾兄左右。日前快函奉詢各節。千祈撥宂詳答。兄稿登出後。有響應否。有何意見。望一並示下。以便彙印。又云。此函甫付封。即讀實報所刊大著。內云。「小石橋之溝。為明溝。」又云「甘水橋北之溝為暗溝。」若據黨史及黃復生紀實。謂係在暗溝內埋藥。以兄所云。甘水橋北為境溝證之。則是在甘水橋無疑。非小石橋也。又甘水橋南之小橋是否石橋。能通馬車否。乞示知為幸。』

  振卿復書云。『次溪兄道席頃於三月廿六日又接大函。(系三月廿二所發)謹就所問。敬答如下。拙作登於實報。並無響應。此中理由有三。(一)舊人今多不在。(二)新掌故家則不屑為此陳穀爛芝費腦力。況且因年歲關係。實在不知道內幕是什麼玩意。(三)當時之親貴雖尚健在。然貴人多忘事。且無暇與我輩窮酸打交道也。因有上述三箇理由。故只有一箇張次溪在南京瞎嚷。一箇劉振卿在北京瞎喊而已。又原函一便條。所問之題。敬答如下。埋炸藥之小橋。乃寬而短之石橋。橋下之東西兩壁。在當時為大城磚所砌。南北之橋洞口處。嵌有木框。致洞內深狹而黑暗。故黃復生稱之曰黑暗溝。尤其是距小橋迤北十數步。即為甘水橋之暗溝。甘水橋之暗溝與小橋下之溝洞。為一條溝。管他叫暗溝亦可。叫明溝亦可。此事無關緊要也。攝政王下朝。若輦車由煙袋斜街經鴉兒胡同來。則出鴉兒胡同西口即為小橋。(鴉兒胡同小橋之名。即由此得。)輦車非自橋上過。無法越至溝西也。若上朝時。不由小橋過。則自王府馬號柵門外折而北至甘水橋。在折而北的時候。則自小橋之西。西北。北。及北溝西岸經過。與小橋相距皆不及丈了。總之。不論上朝線或下朝線。炸藥一發。不只小橋。甘水橋粉碎。恐王府之東半部及鴉兒胡同西口。與教堂後門。(前門在甘水橋北口外鼓樓西大街)等。均紛飛矣。茲將原函二紙隨封還。請細研考之為荷。』

  同月二十五日。振卿在北京實報刊登紀述庚戌事蹟一文曰。『次溪先生。因余將宣統庚戌终ūO國之銀錠橋地址翻案。數函研討。始知因黃復生有十剎海傍小石橋一語。致將甘水橋小石橋。變成銀錠橋。其實稱甘水橋南之後海為十剎海。並不誤也。考十剎海分四部。自德勝門西水關入城之水。積於匯通寺前者。曰十剎西海。即俗名之淨業湖及積水潭。水東南流經德勝門下。過李廣橋。南流至臨時市場。名曰十剎前海南池即經西壓橋入北海者。攝政王府前之水。曰十剎後海。東南流過銀錠橋。匯為十剎前海北池。即會賢堂前之水。復東流經地安門下。南流入東壓橋。上述之西海。後海。前海。皆十剎海也。不過在習慣上。因前海南北二池有小橋相通。遂總名之曰十剎海。又因稱呼上之簡便。致使後海西海畫出十剎海之外矣。其「十」字訛為「什」則又一問題也。』

  三月廿六日。余又致振卿一書。書云。『昨夕將兄與弟來往信件編排。擬即彙印。審視之下。發生兩點疑問。此時若不辨清。必使後人疑莫能釋。大費考證工夫也。望兄於弟之疑問。予以答案。則此次橋史之討論。可告一段落矣。兄第一次復弟函有云。「北京人莫不知破案地點在銀錠橋。各私人筆記或傳說。亦在銀錠橋。此事在弟之拙想。埋炸藥實為銀錠橋。只當時汪先生不明瞭攝政王是否從此路過而已。」此是兄原函中語。似已認定埋藥在銀錠橋矣。而昨日中乃云「刨炸藥時。弟值自侍衛處下班。隨諸同事往觀之。歸家大受先慈重責。因身臨險地。尤兒戲目之耳。」則明明兄當日曾親往小石橋參觀者。望於此點。予以解釋為幸。』

  旋接振卿復書云。『次溪兄道席。三月廿九日又接大示。所問之點。恐有筆誤。簡言之。炸案之地點。弟始終即堅持為甘水橋之小橋也。拙函之「實為銀錠橋」一語。務祈改正為荷。刨炸藥時。疵隨眾至小橋。見提署命誰下橋刨掘。誰均藉詞搪脫。只一吉蘭亭(名吉陞)奮臂曰「我賣大價兒。」即言因此被炸死。監國必有恤金。朝中必按陣亡例給世襲官爵也。昨日偶將此事與近鄰趙子豐君提及。趙言彼亦為當時參觀之一。與弟相印證。完全相同。請兄放心吧。劉振卿的親族均在西北城。不能為此細事。惹人笑柄耳。』

  按以振卿之言證之。庚戌埋彈案。確在甘石橋小石橋無疑矣。余故於四月四日上北京市政府一書。請易甘水橋小石橋地名為庚戌橋。



附1:汪精卫谋炸摄政王不是在银锭桥
杨良志,《北京晚报》2011年9月20日

  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首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大幕。1910年3月31日,辛亥刺客汪精卫谋炸摄政王载沣,成为开启这大幕的一位先行者。关于汪精卫谋炸摄政王的地点,很多报刊称是在什刹海的银锭桥。其实——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是20世纪在中国发生的一次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它推翻了清王朝政权,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今天起,本版特开辟“辛亥百年·北京寻迹”专栏,通过寻访百年前的辛亥革命在北京留下的印迹,重温那波澜迭起的风云岁月——

  1909年秋冬之际,琉璃厂东街火神庙东侧的东北园一院内,住进了几个年轻人。不多日子,他们又在火神庙窄窄的西夹道里开了家“守真照相馆”。买卖似乎是没当回事儿,可出出进进一伙人倒是很忙活。琉璃厂街多见中式装、着棉袍者,这几个年轻人常穿西式大衣,往来又多雇车,透着几分的异样。他们就是想要在北京爆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来的同盟会的汪精卫、黄复生、喻云纪等人。当年26岁的青年汪精卫在事后的“供词”中说:“思于京师根本之地,为振奋天下人心之举”。这“振奋天下人心之举”,就是要炸摄政王载沣。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光绪死。慈禧安排年仅三岁的溥仪登基,年号宣统,溥仪的父亲载沣为摄政王。毫无疑问,载沣是清王朝的最高代表,汪精卫等同盟会人就是打算虎口拔牙,“杀一虏首”,以推动革命潮流前进。
  载沣,老醇亲王奕譞第五子,光绪皇帝的胞弟,承父爵仍然住在后海北岸的醇亲王府中(今为国家宗教事务局)。载沣每天到紫禁城上朝,先出府门往东,稍北拐入甘水桥胡同(今甘露胡同),或径上鼓楼西大街,或再西走鸦儿胡同、烟袋斜街,均可到达鼓楼大街南行入地安门进紫禁城。甘水桥胡同与鸦儿胡同的交会处,原有一座小石桥,几块石板架成,浅浅的小河缓缓流过,周围屋少人稀。这是载沣的必过之桥!汪精卫等作了很周密细致的考察,决定就在这里下手。
  宣统二年二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1910年3月31日、4月1日),黄复生、喻云纪连续两夜到小石桥下挖坑埋设炸弹:将两尺多高灌满炸药的大铁罐埋在河水旁,再拉出一根引爆的电线到北边的大树后。万事俱备,汪精卫就等着4月2日早晨一摁电钮把载沣炸上天了。然而,在埋设炸弹的最后时刻,他们的举动被人发现报告了警署,“振奋天下人心之举”虽功败垂成,但此事却仍然为天下所震惊。警方通过跟踪与侦破,于4月6日在“守真照相馆”抓了黄复生,在东北园抓了汪精卫(喻云纪此前已外出购买炸药以图再举,1911年在黄花岗起义中壮烈殉难)。汪精卫在狱中吟《被捕口占》,留下了“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壮诗句。一年多后的1911年11月6日,即武昌起义的第27天,当汪精卫被释放时,众人争睹“反清义士”的风采,以至于路为之塞……这样一位感天动地的革命党人后来转变为臭名昭著的汉奸,足以说明历史的复杂和无情。

  往事悠悠,弹指一挥100年。在述及“辛亥革命在北京”这一课题时,汪精卫谋炸摄政王是个必谈的事件。近几个月来读到一些有关材料,都把这谋炸地点说成是银锭桥。这当然是情有可原。本来嘛,银锭桥建得早、地位显著,“银锭观山”大名鼎鼎,巡看附近哪里还有什么“桥”啊?再者,这银锭桥又距醇亲王府如此近,载沣的车马往东一走,不就到了银锭桥吗?可是,这一说法只是想当然耳。

  试细思之。第一,载沣往紫禁城去,断不会上银锭桥——他若过了银锭桥就只能沿什刹海边绕一大圈才能到地安门,舍近求远去“上班”人均不取。第二,银锭桥是石筑桥基、石砌券顶,几百年来硬硬挺挺,在它底下靠人工挖坑打眼埋炸药,绝不可为。第三,作为前海与后海的咽喉,银锭桥上人来车往十分热闹,在它周边稍有动静早就引起众目眈眈了。所以,汪精卫谋炸摄政王的桥,还真不是银锭桥。

  再回到前面所说的甘水桥胡同、鸦儿胡同的“小石桥”上来,看如今这一带完全是干土平路,何桥之有?错了,百年前,后海以及前海的“岸”并非如今天这般铁定,水大了就漫泛开去,即使稍远处也散布着不少沟沟汊汊。这座“小石桥”就是藉此而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张中行先生著名的《负暄琐话》中写鸦儿胡同中部的《广化寺》,说自己在三十年代曾赁居于此,“寺前(南面)有守门双石狮和红色大照壁,如果没有这个照壁,就正好面对后海,照壁之外是空地,有两层楼高的土丘,土丘之东有两个水池”。由此可见,上世纪三十年代(更遑论一二十年代)这一带确曾是沟渠流水、池泊遍布。

  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年,过银锭桥向西,或者从宋庆龄故居(原醇亲王府之西部)往东,让我们去寻寻那无名的“小石桥”,或许能引我们发几分思古之幽情。


附2:寻迹:消逝的“小石桥”
骆玉兰,出处同上

  找到醇亲王府很容易,它坐落于后海北沿,一拉溜儿占了半条街。寻找当年汪精卫等人埋炸药欲炸死这位摄政王的“小石桥”,却颇有几分难度——早在上世纪50年代,那个地界儿的水域就已经干涸,“小石桥”自然更是难觅其踪。

  周日下午,带上一张民国初年的地图,我开始“按图索骥”。从万宁桥北侧重新修复并重张的火德真君庙沿什刹海北行,经银锭桥再向西走约七八百米,悬挂着国家宗教事务局牌匾的后海北沿44号院落,即是清末醇亲王载沣的府邸。面阔五间的朱红色大门,大门上金灿灿的门钉,依然能看出府宅昔日的规模和气派。而且,除了现在的44号院,其西侧的46号和东侧的42号当年也都是摄政王王府的两个部分。46号曾是醇亲王的府邸花园,现为宋庆龄故居;42号则是摄政王王府的马号,如今院内仍有马槽。

  傍晚时分,正是什刹海最热闹的时候。湖面上,游船漂荡;岸边的小路上,“胡同游”的三轮车、双人自行车、三人自行车、观光电瓶车和游人熙熙攘攘。问一“三轮哥”:“知道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住哪吗?”他一脸不屑:“不就是那边儿的醇亲王府吗?”“知道汪精卫在哪儿埋炸药想炸死他吗?”“三轮哥”脱口而出:“银锭桥!”又问:“醇亲王从家出来上朝,要走地安门才能进入紫禁城,过银锭桥只能去荷花市场那个方向,炸药怎么可能埋在银锭桥?”“三轮哥”嘿嘿地笑笑:“这个……这个……俺还真不知道。”

  在后海北沿徘徊寻觅,老地图上标注的“小石桥”的位置应该是距现在北京市第二聋哑学校东墙往东约100米、甘露胡同与鸦儿胡同交会处靠南端的位置。据考,民国时期这里确曾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明沟,东西方向架有一座“小石桥”。醇亲王上朝,沿后海北沿向东不过100米,即可跨越“小石桥”,顺甘露胡同向北走七八十米拐进鼓楼西大街,这无疑是他上朝的一条最佳路线。

  尽管这时什刹海已有不少酒吧开始亮灯了,我还是决定沿醇亲王上朝之路实地走上一遭。于是,穿甘露胡同、经甘水桥、铸钟厂、鼓楼、过万宁桥,步行至地安门……一路行走,脑瓜里却不时盘旋着这样一个问题:100年,弹指一挥间。汪精卫欲刺杀摄政王的壮举虽被载入了史册,可是,还有多少细节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相关文章:

  读史札记:汪精卫刺杀摄政王是在银锭桥吗?





浏览(1995) (0) 评论(1)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过路 留言时间:2011-10-08 00:43:41
这个问题终于搞清楚了。归根到底还是要感谢有心人张次溪先生啊!没有像他这样的人不辞辛劳悉心收集史料,哪来的真历史啊!

高博也是有心人,就是通过您的大作才了解了很多有关汪氏的事情。没有有心人历史真相从何谈起啊!
回复 | 0
我的名片
高伐林
注册日期: 2010-05-22
访问总量: 16,736,34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文章欢迎转载,请注作者出处
最新发布
· 人工智能:民主追求者的噩梦,独
· 同窗说:民主党输了,我赢了一百
· 为什么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社交媒体
· 俄乌那片地方确实麻烦,川普是不
· 多数美国人愿意再给川普一次机会
· 投票截止日:说一说与大选看似无
· 大选倒计时最后一天:假信息意在
友好链接
· 郭家院子:郭家院子
· 姜克实:姜克实的博客
· 旅泉:旅泉的博客
· 怀斯:怀斯的博客
· 云乡客:云乡客的博客
· 吴言:吴言的博客
· 寡言:寡言的博客
· lone-shepherd:牧人的博客
· 艺萌:艺萌的博客
· 德孤:德孤的小岛
· 虎猫:张石的博客
· 马黑:马黑的博客
· 暗夜寻灯:暗夜寻灯的博客
· 史语:史语的博客
· 王清和:《金瓶梅》揭密市井私生
· 晚秋心情:不繫之舟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解滨:解滨
· 汪翔:汪 翔
· 星辰的翅膀:星辰的翅膀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分类目录
【诗】
· 她的文字,是可以交到婴儿面前的
· “虽九死其犹未悔”?十死呢,该不
· 一部童话引发图书界难得一见的翻
· 读书要读有趣的书:走这一条捷径
· 《长安三万里》藏着大国由盛转衰
·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不受瘟疫侵袭
· 推荐三部中国作家描写瘟疫的优秀
· 横跨美国之旅(后记):来,享受
· 母亲节回忆与母亲有关的若干小事
· 中国百姓的诗歌江山被他们这样一
【识】
· 为什么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社交媒体
· 多数美国人愿意再给川普一次机会
· 大选倒计时第三天:美国近一半选
· 美国大选是个机会,让我们提高识
· 中美能避免爆发战争吗?——美国两
· 北师大女附中卞仲耘惨死一案,在
· 《巨变第二天》剖析世界最大难题
· 没有故事的苦难,要比有故事的苦
· 一位美国学者兼智者的40句名言
· 如果希特勒只有前半生……
【史】
· 关于对宋彬彬如何盖棺论定的大争
· 专访高伐林(下):他是好人,但
· 专访高伐林(上):胡锦涛二十大
· 阮铭详细披露中共“洗脑工程”指挥
·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悼念中共党
· 人类的宪政不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
· 当革命从非常态变成常态,人类文
· 魔鬼藏在细节里:专制者为何总在
· 一文读懂以色列与哈马斯生死拼杀
· 清明时节雨纷纷,推荐一篇缅怀故
【事】
· 同窗说:民主党输了,我赢了一百
· 大选倒计时最后一天:假信息意在
· 大选倒计时第五天:一位华人计票
· 这垃圾剧本,怎么被拍成了电影史
· 一位中国医生娓娓讲述他职业生涯
· 阎淮新回忆录交待中国和新加坡两
· 要乐观,哪怕带点儿盲目:人类种
· 有中国特色的偶发事件,有中国特
· 美国红州与蓝州的谋杀率:一个颠
· 你以为互联网保存记忆?错!中文
【视】
· 好莱坞科幻题材电影大盘点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续):如何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在“911
· 横跨美国之旅(第16天):见识了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续):地平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第一位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续):一所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不期而
· 横跨美国之旅(第13天):在造物
· 横跨美国之旅(第12天):把开胃
【拾】
· 人工智能:民主追求者的噩梦,独
· 俄乌那片地方确实麻烦,川普是不
· 投票截止日:说一说与大选看似无
· 大选倒计时第二天:美国梦还是美
· 大选倒计时第四天:有点同情特朗
· 大选倒计时第六天:谁当选总统能
· 大选倒计时第七天:全球第三波威
· 大选倒计时第八天:川普现象背后
· 大选倒计时第九天:“零元购”事件
· 大选倒计时第十天:转载一位老作
存档目录
2024-11-01 - 2024-11-21
2024-10-07 - 2024-10-31
2024-09-03 - 2024-09-30
2024-08-05 - 2024-08-29
2024-07-08 - 2024-07-29
2024-06-03 - 2024-06-27
2024-05-06 - 2024-05-30
2024-04-29 - 2024-04-29
2024-03-04 - 2024-03-31
2024-02-17 - 2024-02-28
2024-01-02 - 2024-01-02
2023-12-04 - 2023-12-26
2023-11-06 - 2023-11-27
2023-10-02 - 2023-10-30
2023-09-04 - 2023-09-25
2023-08-01 - 2023-08-28
2023-07-03 - 2023-07-28
2023-06-02 - 2023-06-30
2023-05-01 - 2023-05-31
2023-04-03 - 2023-04-28
2023-03-01 - 2023-03-31
2023-02-01 - 2023-02-27
2023-01-02 - 2023-01-30
2022-12-07 - 2022-12-30
2022-10-03 - 2022-10-17
2022-09-02 - 2022-09-30
2022-08-01 - 2022-08-31
2022-07-01 - 2022-07-29
2022-06-01 - 2022-06-29
2022-05-03 - 2022-05-30
2022-04-06 - 2022-04-29
2022-03-01 - 2022-03-31
2022-02-01 - 2022-02-28
2022-01-02 - 2022-01-27
2021-12-02 - 2021-12-31
2021-11-04 - 2021-11-23
2021-10-01 - 2021-10-30
2021-09-04 - 2021-09-30
2021-08-01 - 2021-08-24
2021-07-01 - 2021-07-28
2021-06-02 - 2021-06-28
2021-05-06 - 2021-05-27
2021-04-02 - 2021-04-26
2021-03-01 - 2021-03-31
2021-02-02 - 2021-02-25
2021-01-01 - 2021-01-30
2020-12-01 - 2020-12-30
2020-11-01 - 2020-11-30
2020-10-07 - 2020-10-29
2020-09-02 - 2020-09-30
2020-08-03 - 2020-08-31
2020-07-04 - 2020-07-29
2020-06-02 - 2020-06-24
2020-05-01 - 2020-05-31
2020-04-02 - 2020-04-30
2020-03-01 - 2020-03-30
2020-02-03 - 2020-02-29
2020-01-01 - 2020-01-27
2019-12-05 - 2019-12-27
2019-11-08 - 2019-11-26
2019-10-01 - 2019-10-29
2019-09-02 - 2019-09-27
2019-08-01 - 2019-08-30
2019-07-17 - 2019-07-31
2019-06-01 - 2019-06-29
2019-05-01 - 2019-05-31
2019-04-01 - 2019-04-30
2019-03-01 - 2019-03-29
2019-02-01 - 2019-02-28
2019-01-01 - 2019-01-31
2018-12-01 - 2018-12-31
2018-11-05 - 2018-11-30
2018-10-01 - 2018-10-18
2018-09-03 - 2018-09-28
2018-08-01 - 2018-08-31
2018-07-02 - 2018-07-31
2018-06-01 - 2018-06-29
2018-05-01 - 2018-05-31
2018-04-02 - 2018-04-30
2018-03-01 - 2018-03-30
2018-02-01 - 2018-02-28
2018-01-01 - 2018-01-31
2017-12-01 - 2017-12-29
2017-11-01 - 2017-11-30
2017-10-02 - 2017-10-31
2017-09-01 - 2017-09-28
2017-08-01 - 2017-08-31
2017-07-03 - 2017-07-31
2017-06-01 - 2017-06-30
2017-05-01 - 2017-05-31
2017-04-03 - 2017-04-16
2017-03-01 - 2017-03-30
2017-02-02 - 2017-02-28
2017-01-02 - 2017-01-31
2016-12-03 - 2016-12-31
2016-11-01 - 2016-11-30
2016-10-03 - 2016-10-22
2016-09-01 - 2016-09-30
2016-08-01 - 2016-08-31
2016-07-14 - 2016-07-29
2016-06-01 - 2016-06-22
2016-05-02 - 2016-05-31
2016-04-04 - 2016-04-28
2016-03-01 - 2016-03-31
2016-02-01 - 2016-02-29
2016-01-01 - 2016-01-31
2015-12-01 - 2015-12-31
2015-11-01 - 2015-11-30
2015-10-09 - 2015-10-31
2015-09-01 - 2015-09-28
2015-08-01 - 2015-08-28
2015-07-01 - 2015-07-31
2015-06-01 - 2015-06-30
2015-05-01 - 2015-05-28
2015-04-02 - 2015-04-30
2015-03-02 - 2015-03-31
2015-02-07 - 2015-02-28
2015-01-01 - 2015-01-29
2014-12-01 - 2014-12-23
2014-11-03 - 2014-11-26
2014-10-01 - 2014-10-29
2014-09-01 - 2014-09-30
2014-08-01 - 2014-08-29
2014-07-01 - 2014-07-30
2014-06-03 - 2014-06-30
2014-05-03 - 2014-05-31
2014-04-02 - 2014-04-29
2014-03-02 - 2014-03-31
2014-02-02 - 2014-02-28
2014-01-01 - 2014-01-31
2013-12-01 - 2013-12-30
2013-11-01 - 2013-11-29
2013-10-01 - 2013-10-31
2013-09-02 - 2013-09-30
2013-08-01 - 2013-08-28
2013-07-01 - 2013-07-29
2013-06-02 - 2013-06-28
2013-05-03 - 2013-05-31
2013-04-02 - 2013-04-30
2013-03-04 - 2013-03-31
2013-02-04 - 2013-02-27
2013-01-02 - 2013-01-31
2012-12-02 - 2012-12-31
2012-11-03 - 2012-11-30
2012-10-01 - 2012-10-28
2012-09-10 - 2012-09-27
2012-08-01 - 2012-08-27
2012-07-01 - 2012-07-31
2012-06-01 - 2012-06-29
2012-05-01 - 2012-05-31
2012-04-01 - 2012-04-30
2012-03-02 - 2012-03-29
2012-02-01 - 2012-02-27
2012-01-02 - 2012-01-31
2011-12-01 - 2011-12-31
2011-11-02 - 2011-11-30
2011-10-01 - 2011-10-29
2011-09-01 - 2011-09-29
2011-08-01 - 2011-08-31
2011-07-01 - 2011-07-31
2011-06-01 - 2011-06-30
2011-05-01 - 2011-05-31
2011-04-01 - 2011-04-29
2011-03-02 - 2011-03-31
2011-02-02 - 2011-02-28
2011-01-02 - 2011-01-31
2010-12-01 - 2010-12-30
2010-11-01 - 2010-11-30
2010-10-04 - 2010-10-31
2010-09-03 - 2010-09-30
2010-08-01 - 2010-08-31
2010-07-01 - 2010-07-30
2010-06-01 - 2010-06-30
2010-05-21 - 2010-05-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