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年的“光荣革命”以后,夺取了国家实际权力的议会由Whig/ㄨㄧㄍ与Tory/ㄊㄛㄌㄧ两大党派开始交替主导英国的政治,“贵族们发明了让立法能够控制行政执法而又不妨碍其效率的机制,这就是内阁制和首相办公室。英国的内阁制是指议会的一群成员在下院的赞同下成为部长/大臣们,他们同意共同的政策,作为一个整体彼此互相为每一个人的行动对国家政府负责。…内阁是执法与立法的联结,实际上是非常密切的联结。它是近代英国政治的根本部分。”[1]而“Montesquieu [ˈmɒntəskjuː]/ㄇㄛㄊㄜㄙㄎㄩㄡ[2]/孟德斯鸠在他的《论法的精神》向世界报告说英国人自由的秘密在于执法与立法的分离,其实,执法与立法的联结更与事实接近”[3]。对于(象征性)君主存在的国家(如英国、日本),内阁制不愧为一项政治制度的创新;但ㄇㄛㄊㄜㄙㄎㄩㄡ的“错误”对于没有或不需要国王的United States of America/ㄚㄇㄜㄌㄧㄎㄚ联合国/亚美利坚合众国/美国和France/ㄈㄨㄌㄢㄙ/法兰西等共和政体却提供了更明确的选择(直选总统制)。当然,无论是内阁还是总统,都由定期替换的选举产生。 虽然大英帝国的兴起必须靠内阁首相的制度领导,但政治家个人却可有可无,无法直接影响国民的正常生活。因为除了议会制度,英国制度与欧洲大陆的ancien regime[ ˌänsēen rəˈZHēm]/ㄢㄒㄧㄢ·ㄌㄟㄐㄧㄇ/旧制度的另一个区别是自由—言论、新闻出版以及人身的自由。十八世纪英国真正的英雄是那些在自由的环境下自由活动的、与政治权力无关连的个人们。 1707年生效的Act of Union/联合法解散了Scotland/ㄙㄎㄛㄊㄌㄢㄉ/苏格兰[4]的议会,实际上把ㄙㄎㄛㄊㄌㄢㄉ吸收进England/ㄧㄣㄍㄜㄌㄢㄉ,由此才形成了British Empire。中译“大英帝国”其实不正确,应该译为ㄅㄌㄧㄊㄞㄣ(按名词Britain发音)/不列颠帝国。不过,鉴于习惯,目前可以沿用“大英帝国”的译法。没有ㄙㄎㄛㄊㄌㄢㄉ的加入,就没有ㄅㄌㄧㄊㄞㄣ帝国。ㄙㄎㄛㄊㄌㄢㄉ的这个选择并不是没有抵抗,但多数人接受了这个“联合”,因为ㄅㄌㄧㄊㄞㄣ帝国同时为ㄙㄎㄛㄊㄌㄢㄉ人也带来了全球性的利益分享。1999年,ㄙㄎㄛㄊㄌㄢㄉ人决定重建Scottish Parliament/ㄙㄎㄛㄊㄌㄢㄉ议会,但已经失去了原来的主权地位[5]。英国脱离欧盟的过程是否会让想留在欧盟的ㄙㄎㄛㄊㄌㄢㄉ议会恢复过去的地位,还有待观察。 1776年,来自ㄙㄎㄛㄊㄌㄢㄉ的Adam Smith/ㄙㄇㄧㄙ/斯密(斯)发表了《国富论》,作为理性在经济领域的运用,体现在长远的思想性而不是短期的政策方面(如Laissez-faire/自由放任)的影响[6]。他的哲学家好友David Hume[ˈhjuːm]/ ㄏㄩㄇ[7]/休谟也来自ㄙㄎㄛㄊㄌㄢㄉ(英国工业革命的代表人物James Watt/ㄨㄚㄊ/瓦特也来自ㄙㄎㄛㄊㄌㄢㄉ)。同时期的历史学家Edward Gibbon[ ˈɡɪbən]/ㄍㄧㄅㄣ/吉本的长著《罗马帝国兴衰史》[8],也用英语而不是拉丁语写作。 发生在1754年至1763年的“七年战争”可谓第一次全球范围大战,涉及欧美和亚非拉各洲,大获全胜的英国在北美和印大陆等殖民地排除了ㄈㄨㄌㄢㄙ的势力,形成了第一个全球性(商贸)帝国网络。与英国结盟的只有两百万人口的Prussia/Preußen/ㄆㄌㄛㄧㄙㄣ[9]/普鲁士在Frederic/ㄈㄌㄜㄓㄨㄟㄎ/腓特烈二世(大王)的指挥下也脱颖而出,比英国首相William Pitt/ㄆㄧ_ㄊ/小皮特威名远扬。 ㄈㄨㄌㄢㄙ旗帜在北美的消失也导致了初步形成的大英帝国在北美的麻烦、挫折和最终失败:ㄚㄇㄜㄌㄧㄎㄚ联合国的独立。首先,北美的13个英属殖民地不需要宗主国的保护对抗ㄈㄨㄌㄢㄙ势力了;其次,因为战争而财政空虚的帝国从茶税开始搜刮殖民地,引发了“没有代表就不交税”的抗议,不可收拾。(第一次)大英帝国除了失去了在半个地球的领导地位,引导ㄚㄇㄜㄌㄧㄎㄚ革命的“Thomas Paine/ㄆㄟㄣ/潘恩的无神论哲学”也直接挑战象征英国自由的 “大宪章、圣经、王冠”的神圣信条[10]。Ireland/ㄞㄦㄌㄢㄉ/爱尔兰出身的Whig/ㄏㄨㄟㄍ党派议员Edmund Burke[bɜːrk]/ㄅㄛㄦㄎㄜ/伯克支持ㄚㄇㄜㄌㄧㄎㄚ革命却极力反对ㄈㄨㄌㄢㄙ革命,与又投身ㄈㄨㄌㄢㄙ革命的ㄆㄟㄣ对垒。 “战神”皇帝Napoléon Bonaparte[napɔleɔ̃]/ㄋㄚㄆㄛㄌㄜㄥ/拿破仑在Waterloo/ㄨㄛㄊㄜㄦㄌㄛ/滑铁卢的战败确立了Britain/ㄅㄨㄌㄧㄊㄞㄣ陆军的地位,虽然统帅ㄅㄨㄌㄧㄊㄞㄣ陆军的Wellington/ㄨㄟㄌㄧㄥㄊㄨㄥ/威灵顿公爵认为他的手下们只是“为了酗酒而来的垃圾渣滓”,而英国当局的责任是让他们活着,同时让他们服从[11]。不过,虽然ㄅㄌㄧㄊㄞㄣ赢得了战争,战争的结局却是欧洲的ㄈㄨㄌㄢㄙ化:ㄋㄚㄆㄛㄌㄜㄥ的战旗所到之处,他们留下(或者他们的对手复制)了革命的法律、测量公制、行政管理,特别是民族主义的气势。欧洲的版图完全改观了。1789年前,ㄅㄌㄧㄊㄞㄣ是大陆community社交区的一部分,ㄏㄩㄇ和ㄙㄇㄧㄙ在Paris/ ㄆㄚㄌㄧㄙ/巴黎就和在家乡Edinburgh[ ˈɛdɪnbərə]/ㄞㄉㄧㄅㄜㄌㄜ/爱丁堡一样,比在London[ˈlʌndən]/ㄌㄤㄉㄣ/伦敦还自在。1815年以后,尽管ㄅㄌㄧㄊㄞㄣ因为经济发达吸引着不少外来访客,但已经与欧洲的生活相去甚远[12]。直到1851年在ㄌㄤㄉㄣ举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ㄅㄌㄧㄊㄞㄣ才成为欧洲(和世界)的吸引中心。 1801年英国举行第一次普查,England/ㄧㄣㄍㄜㄌㄢㄉ有8百30万(52.7%),ㄙㄎㄛㄊㄌㄢㄉ有1百63万,Wales/ㄨㄟㄦㄕ有58万7千,ㄞㄦㄌㄢㄉ有5百22万人口[13]。 19世纪初大英帝国的第二次全球扩张(包括以欧洲文明代表的形象进入中国)时,新生的ㄚㄇㄜㄌㄧㄎㄚ正忙于向西部内陆扩张,这两个对立的英语国家在Canada[ˈkænədə]/ㄎㄞㄋㄜㄉㄜ/加拿大边境彼此解除武装(1817年),避免了直接的竞争和可能的冲突。ㄚㄇㄜㄌㄧㄎㄚ总统James Monroe [mənˈroʊ]/ㄇㄣㄌㄡ/门罗1823年发布的所谓doctrine/宣言阻止法国或“神圣同盟”压制Spain/ㄙㄆㄞㄣ/西班牙的南美殖民地的独立,其实是英国的舰队阻止了欧洲大陆对Bolivar/ㄅㄛㄌㄧㄨㄚㄦ/玻利瓦尔领导的南美独立的镇压。不过,这个宣言后来被用于警告英国不得介入南半球事物[14]。 进入十九世纪,时代召唤出各种社会改革家。Robert Owen/ㄡㄨㄣ/欧文作为一个成功的慈善工厂主,呼吁他的工厂主、内阁以及议会的兄弟们:改善工人们的生活和教育水准吧!这样会回报工厂主和国家的。Jeremy Bentham/ㄅㄣㄙㄜㄇ/边沁虽然与ㄅㄛㄦㄎㄜ一样恐惧、反对法国大革命,但这位“哲学激进派”提供了政治连续性条件下的制度改革方案Utilitarianism/功利主义/公益主义/最大效益主义,特别在法律和监狱改革方面尤为显著[15]。在他的影响下,一百多条死刑的法律名目被废除了,有效的警察也被组织起来了(1829年)[16]。与此对比,受“学而优则仕”科举制度笼罩的中国知识阶层很少出现有社会影响的、脱离政治权力的社会改革家。ㄡㄨㄣ和ㄅㄣㄙㄜㄇ后来都认识到改革不能只从上到下,变为更加激进和民主化,遭到上流社会的恐惧和疏远。ㄅㄣㄙㄜㄇ的门生John Stuart Mill/ㄇㄧㄦ/密尔(穆勒)的理论在政治经济领域影响深远,不过在当时局限在知识人小圈子,倒是William Cobbett/ㄎㄛㄅㄟㄊ起到了类似ㄆㄟㄣ在ㄚㄇㄜㄌㄧㄎㄚ那样的鼓动宣传家的角色(虽然他反对ㄆㄟㄣ的人权论),“成为不在乎理论的激进派之父,极大地影响了十九世纪的英国。它不是一种说教,而是一种对穷人命运愤慨不平的精神。…通过与各种政治家和党派的合作,它通过了工厂法案、撤销了玉米法案、推广了选举权、教育制度、言论和新闻自由,最终改变了整个上流阶级对下层阶级的态度。ㄅㄣㄙㄜㄇ和ㄇㄧㄦ当然比ㄎㄛㄅㄟㄊ聪明,但没有ㄎㄛㄅㄟㄊ的帮助,他们不可能从他们的书桌上转变英国”[17]。 1823年通过的工厂法案限制了未成年劳工的劳动时间,为1847年通过的十小时工作制奠定了开端。改革法案的另一个直接结果是1833年在全英帝国属地范围内废除了奴隶制。市政组成法案改革了旧的腐败的选区,同时通过了全国范围的中央化的新济贫法案(1834年)。1838年兴起的宪章运动虽然在政治上没有达到直接的目的(普选等),作为一个社会运动影响广泛,例如第一次通过了公共卫生法案(1848年)。Charles Dickens/ㄉㄧㄎㄣㄙ/狄更斯的社会小说对那些没有受到教育的平民窟孩童的描写打动人心。而科学性的社会福利政策,体现在1889-1903年发表的Charles Booth/ㄅㄨㄙ/布斯的33卷《ㄌㄤㄉㄣ人民的生活和劳动》调查报告,其中调查了6个主要“劳动阶级”[18]。1870年通过的教育法案在全国建立了基础(小学)教育体系。同一年,吸取ㄛㄎㄙㄈㄛㄉ和ㄎㄜㄇㄅㄨㄌㄧㄐㄧ大学考试的经验,英国全面采用文官考试制度[19](比中国的科举晚了多少世纪?)。正是类似的社会改革,使英国避免了欧洲大陆式社会主义的各种流派和变种(如共产主义),而产生了“具有ㄅㄨㄌㄧㄊㄞㄣ特色的社会主义”Fabian/ㄈㄟㄅㄧㄢ/费边社。 1854-56年的Crimea[kraɪˈmiːə]/ㄎㄌㄞㄇㄧㄜ/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英军(和Russia/ㄌㄚㄒㄧㄚ/俄罗斯)的腐败[20],“但是,在ㄎㄌㄞㄇㄧㄜ失去的两万五千名士兵解救了将来更多的生命。战争的真正英雄是Florence Nightingale/ㄋㄞㄊㄧㄥㄍㄜㄦ/南丁格尔,而最无疑的结果是军事和民间近代护士职业的产生,以及社会上经过训练和教育的妇女的新观念和潜能及地位。这也引导了六十与七十年代ㄇㄧㄦ领导的妇女普选运动”[21]。与ㄇㄧㄦ的名著《论自由》同年(1859)出版的还有Charles Darwin/ㄉㄚㄦㄨㄟㄣ[22]/达尔文的《物种的起源》。社会进化的概念比作为科学的物种进化论影响广泛,成为Victoria/ㄨㄧㄎㄊㄛㄌㄧㄚ/维多利亚女王时代(1837-1901年)最普及的思想(所谓“物竞天择”的社会ㄉㄚㄦㄨㄟㄣ主义)。对中国的鸦片战争(1858年天津条约)、开通Suez/ㄙㄨㄜㄓ/苏伊士运河(1970年)等,都符合推行自由贸易的近代开放帝国主义的政策。 英国的选举版图变换带来了(原Whig/ㄨㄧㄍ)自由(后来的劳动)党派与(原Tory/ㄊㄛㄌㄧ)保守党派的交替,自由派的改革法案失败后,政府并没有解散,而是由Benjamin Disraeli/ㄉㄧㄙㄌㄟㄌㄧ/迪斯雷利领导下的保守派执政。当过两次首相(70岁后)的ㄉㄧㄙㄌㄟㄌㄧ是唯一的犹太人出身(十几岁时改教)的首相,可能是近代英国历史上最能干的政治家,使人联想起罗马帝国后期“蛮族”出身的皇帝们。可以说,这才是任人唯贤的世界帝国的体现和证明吧[23]!幸运的是:大英帝国的首相,更不用说(女)国王,都是历史上可以忽略不提的人物。 统治印度的Mogul/Mughal/ㄇㄨㄍㄚㄦ/莫卧儿伊斯兰帝国十八世纪解体后,东印度公司不得不承担军事和政治的职能管理印度。直到1813年它与印度贸易的垄断权才被取消,20年后它与中国的贸易垄断权也被取消。“1839-41年试图把Afghanistan/ㄚㄈㄍㄚㄋㄧㄙㄊㄢ/阿富汗山区部落纳入英印管制版图的远征导致了著名的灾难:整个军队在撤离Kabul/ㄎㄚㄅㄨㄦ/喀布尔的归途全军覆没。这可能却是一份乔扮的祝福,因为印大陆的最终和平与安全有赖于与作为缓冲国的ㄚㄈㄍㄚㄋㄧㄙㄊㄢ的友好政策,它保卫了ㄌㄚㄒㄧㄚ的Asiatic/ㄟㄒㄧㄚ/亚洲部分属地和英国之间的自由。由于独立的ㄚㄈㄍㄚㄋㄧㄙㄊㄢ的存在,我们避免了与ㄟㄒㄧㄚ的ㄌㄚㄒㄧㄚ的武力冲突”[24]。同样的“因祸得福”也发生在Boer/ㄅㄛㄦ/布尔战争:“ㄅㄛㄦ战争代价高昂,远高于ㄅㄨㄌㄧㄊㄞㄣ在十九世纪所有帝国主义开发代价的总和”[25];“1899-1902年的南非战争经历了未曾预料的周折和ㄅㄛㄦ农民的长期精神性游击抵抗为大英帝国带来了不少重要的反应。…它为军事效能和陆军改革带来了新鲜的刺激,为十几年后的战争打下了基础:如果我们轻易地打赢了ㄅㄛㄦ战争,我们毫无战胜德国的可能”[26]。 十九世纪结束时,英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远远高于欧洲大陆。1901年,只有五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ㄧㄣㄍㄜㄌㄢㄉ和ㄨㄟㄦㄕ的村庄[27],农业只占全国收入的6.4%[28],与现代/当代社会的结构相当。同样值得一提的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唯一的世界帝国已经开始衰落,不得不与另外几个崛起的列强“平起平坐”。1902年大英帝国与日本帝国的同盟的最初意图是制止ㄌㄚㄒㄧㄚ在太平洋沿岸的扩张,与有类似意愿但还没有任何行动能力的ㄚㄇㄜㄌㄧㄎㄚ同步,防止ㄌㄚㄒㄧㄚ、Deutschland/ㄉㄛㄧㄑㄧ/德国[29]和ㄈㄨㄌㄢㄙ/瓜分还没有被融入近代社会(国际市场)的最大地域:中国[30]。 【赵京,中日美比较政策研究所,2018年1月7日第二稿】
[1] G. M. Trevelyan, History of England Vol. 3. Doubleday & Company, Garden City, N.Y., 1952. Pp.17-19. [2]中文没有相应于u[juː]的发音,暂用ㄩㄡ试行。鉴于这个发音的普遍性,将来也可以考虑增加汉音元素。 [3] G. M. Trevelyan, History of England Vol. 3. Doubleday & Company, Garden City, N.Y., 1952. p.19 note 1. [4] 此处co的发音听起来是[ga],所以用“格”表示。但汉音翻译首先应该参照拼写字母的标准发音[ko](而不是拼音限制的kuo)为好。 [5] 插图为笔者2017年12月22日参观新颖整洁的ㄙㄎㄛㄊㄌㄢㄉ议会,远比英国国会现代化。 [6] 插图的塑像可见他生活的街道,不远处也有ㄏㄩㄡㄇ的塑像。 [7]中文没有相应于u[juː]的发音,暂用ㄩㄡ试行。鉴于这个发音的普遍性,将来也可以考虑增加汉音元素。 [8] 赵京:“作为文明创新的罗马帝国秩序”,2015年11月11日-12月7日第一稿。 [9] 按德语发音翻译,日语プロイセン也如此。 [10] G. M. Trevelyan, History of England Vol. 3. Doubleday & Company, Garden City, N.Y., 1952. p.83. [11] G. M. Trevelyan, History of England Vol. 3. Doubleday & Company, Garden City, N.Y., 1952. p.111. [12] 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Brita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436. [13] 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Brita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425. [14] G. M. Trevelyan, History of England Vol. 3. Doubleday & Company, Garden City, N.Y., 1952. p.168-169. [15] 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Brita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436. [16] G. M. Trevelyan, History of England Vol. 3. Doubleday & Company, Garden City, N.Y., 1952. p.165. [17] G. M. Trevelyan, History of England Vol. 3. Doubleday & Company, Garden City, N.Y., 1952. p.159-160. [18] 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Brita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482.英国人总是用复数表示劳动各阶级,淡化了劳动阶级与“非劳动阶级”的冲突。 [19] G. M. Trevelyan, History of England Vol. 3. Doubleday & Company, Garden City, N.Y., 1952. p.193. [20] ㄌㄚㄒㄧㄚ保住了ㄎㄌㄞㄇㄧㄜ半岛但失去了巴尔干半岛,打赢了战斗却输掉了战争。 [21] G. M. Trevelyan, History of England Vol. 3. Doubleday & Company, Garden City, N.Y., 1952. p.200. [22] 拼音没有win的发音,都译为wen/ㄨㄣ。这里译为ㄨㄟㄣ,值得进一步讨论。 [23] 如2008-2016年Obama/ㄛㄅㄚㄇㄚ/奥巴马当总统期间的ㄚㄇㄜㄌㄧㄎㄚ帝国。 [24] G. M. Trevelyan, History of England Vol. 3. Doubleday & Company, Garden City, N.Y., 1952. p.225-226.此处“ㄟㄒㄧㄚ的俄罗斯”指相对于较开化的欧洲部分俄罗斯的落后、“野蛮”。 [25] 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Brita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509. [26] G. M. Trevelyan, History of England Vol. 3. Doubleday & Company, Garden City, N.Y., 1952. p.221. [27] 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Brita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474. [28] 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Brita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477. [29] 对于有自身文化的大国民族,不按英语Germany而是按照母语Deutschland发音翻译,是一个较好的原则(现有的中日语译法即是如此),不过也需要进一步深入讨论。其次,结尾land也可以不译出来。 [30] G. M. Trevelyan, History of England Vol. 3. Doubleday & Company, Garden City, N.Y., 1952. p.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