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版https://cpri.tripod.com/2023/polish.pdf 【书写系统的表示】 处于现实的考量,对于有很多种语言发音和书写表述的近代主要欧洲的地名和έθνος/(古希腊语发音)ㄝㄊㄋㄛㄙ或(现在的发音)ㄝㄙㄋㄛㄙ/ethnos集团[1],首先借用英语发音转写。本文译注Poland/ポーランド/ㄆㄛㄌㄢㄉ/波兰(地名)的ㄝㄙㄋㄛㄙ集团Pole/ㄆㄛㄦ人或/Polan/ㄆㄛㄌㄢ人[2]或ㄆㄛㄌㄢㄉ人至1922年独立确立的历史。 Alfabet polski/ㄆㄛㄌㄢㄉ书写系统基于拉丁词母,在我们熟悉的26个英语词母中,q[ku],v[fau]与x[iks]只用在外来语,用kw、w和ks转写,不计其中,但多了ć、ń、ó、ś、ź、ż、ą、ę、ł,总共32个。参照一些资料,暂定ㄆㄛㄌㄢㄉ词母转写为汉音元素词母的方案如下,有待进一步修订完善。 双词母组合发单音ch发音类似h[x],cz类似[ch],sz类似[sh],rz类似[ż],dz类似[ts],dż类似[ż],dź类似[ź],dzi类似[dź][3]。有些辅音在词尾软化,如b->p, d->t, g->k, w->f(例如,Kraków->[krakooff]), z->s,等,需要在转写时具体考量[4]。本文作为初步导引范例,不列出过多的规范。 英语转写时通常把ć, ń, ó, ś, ź、ż、ą, ę、ł的附属符号都省略,如Piłsudski->Pilsudski, Lwów->Lwow[5]。这是因为ㄆㄛㄌㄢㄉ语属于Slavic/ㄙㄌㄚㄨ/斯拉夫语系,在发音上存在拉丁词母不能书写的音素,所以有些ㄆㄛㄌㄢㄉ词母无法用拉丁词母直接转写。英语书写一概无视别的书写系统附加在词母边的各种符号,是一种优势易于传播,但明显不符合ㄆㄛㄌㄢㄉ语发音。用汉音元素转写时,除了非常著名的ㄆㄛㄌㄢㄉ人士或地名,一般不按照不符合ㄆㄛㄌㄢㄉ语发音的英语转写再转写为汉音元素词母。 ㄆㄛㄌㄢㄉ语单词的重音总是在倒数第二个音节。 ㄆㄛㄌㄢㄉ语被称为是“(词母书写系统中)最难的语言”,有很多因素,仅从词母的数目上看,比通用的23个拉丁词母(不算入表示外语的3个词母)多出9个单字符+7个双字符+1个三字符而成的单音词母,如何把这17个单音词母与拉丁词母转写对应,产生出一系列复杂方式,而试图减少词母的尝试都遭到冷遇[6]。由此推想,汉音元素常用词母大致应该确定在30个左右[7],英语词母除了26个,还有3个常用的单音双词母ch, sh, th。至于汉音元素系统最终由哪些词母构成,首要的考量是尽可能多地借用表达汉字发音的注音符号和拼音的声母和韵母,然后谨慎地、逐个逐个地增加表达汉语以外的语言的发音词母,在创制中国境内的小语种的书写系统时可能还必须创制特殊的专用词母。例如平假名有は[ha]ひ[hi]ふ[fu]へ[he]ほ[ho],排除了[fa][fi][fo]的发音,但在表述(汉语之外的)外来语发音的片假名里有[fa][fi][fo]的发音,如file/ファイ[fai]not[fuai]ル、Fiji/フィ[fi]not[fui]ジー、formatフォ[fo]not[fuo] ーマット等。目前只能暂时借用注音符号的大多数字符表示常用汉音元素词母加上长音[-]、促音[_]、分音[’]3个特殊音符,提示将来应该采纳的新词母,如喉音[r]。 ㄆㄛㄌㄢㄉ境内第二大的ㄝㄙㄋㄛㄙ集团是Śląsk/Silesia/ㄙㄌㄜㄙㄚ/西里西亚人,其次是Kashubia/ㄎㄚㄒㄨㄅㄧㄚ/卡舒比人,他们用修改的ㄆㄛㄌㄢㄉ书写系统书写自己的语言。 【有文字记录的王朝起始】 历史学者们把ㄆㄛㄌㄢㄉ正式的历史从966年算起,那一年Piastów/Piast/ピャスト/ㄆㄧㄚㄙㄊ/皮雅斯特家族的Mieszko/ミェシュコ/ㄇㄧㄝㄒㄎㄛ/梅什科第一接受罗马Catholicism/Catholica/ㄎㄚㄊㄛㄌㄧㄎㄚ/普遍、普世或至公教。这个决定在当时有很多因素的考量,从后来历史的展开来看,官方史观如此结论到:Baptism of Mieszko I in 966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the hisory of Poland. It also became a source of Polish culture and identity emerging gradually over the following centuries. During the reign of the Piass dynasy, the concept of Polish freedom was born, which meant resect for the country’s sovereignty and the rights of individuals, as well as the right to oppose unjust authority./966年ㄇㄧㄝㄒㄎㄛ第一的洗礼标志着ㄆㄛㄌㄢㄉ历史的开始。它也成为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逐渐形成的ㄆㄛㄌㄢㄉ文化和身份的源泉。在ㄆㄧㄚㄙㄊ王朝期间,产生了ㄆㄛㄌㄢㄉ式自由的概念:尊重国家的主权和个人的权益,以及反对不正当权威的权利。[8] 这个事件可以和几乎同一时代“伟大的”Володимир/Volodymyr/ㄈㄛㄌㄛㄉㄧㄇㄧㄦ/弗拉基米尔988年在Київ/Kyiv/ㄎㄧㄧㄨ/基辅迫使Роусь/Rus'/ㄌㄨㄙ/罗斯部族接受东正教相提并论[9]。其中一个重要特性是ㄇㄧㄝㄒㄎㄛ第一为了对抗意图征服ㄆㄛㄌㄢㄉ的“神圣罗马帝国”,没有接纳German/ㄍㄜㄦㄇㄢ/日耳曼人教会、而是通过不具政治威胁的Bohemia/ボヘミア/ㄅㄛㄏㄇㄧㄚ/波希米亚(Czech/ㄑㄝㄎ/捷克)的传教途径直接朝拜罗马的普世教会权威[10]。这为ㄆㄛㄌㄢㄉ带来了独特的“罗马最忠诚的女儿”的头衔[11],直到冷战高潮期间出现第一个来自ㄆㄛㄌㄢㄉ(以及所有ㄙㄌㄚㄨ群族)的Karol Józef Wojtyła/ㄨㄛㄧㄊㄧㄨㄚ/沃伊蒂拉成为普世教宗John Paul/(希腊语发音)Paũlus/ㄆㄚㄨㄌㄨㄙ/保罗第二(若望保禄二世),在位1978-2005年。ㄆㄚㄨㄌㄨㄙ第二对于ㄆㄛㄌㄢㄉ赢得完全独立、对于西方赢得冷战胜利,功不可没。 “勇敢的”Bolesław/ボレスワフ/ㄅㄛㄌㄝㄙㄨㄚㄨ/博莱斯瓦夫/Boleslaus第一用同重量的黄金换回被未开化(未接受普世教)的Prussia/Preußen/ㄆㄌㄛㄧㄙㄣ/普鲁士部族杀害的传教士Wojciech/ㄛㄧㄑㄧㄝㄏ/ヴォイチェフ/沃伊切赫尸体,赢得普世教会的尊敬。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Otto/ㄛ_ㄊㄛ/オットー/奥托第三1000年亲自来朝拜被封圣的ㄛㄧㄑㄧㄝㄏ的遗体,并为ㄅㄛㄌㄝㄙㄨㄚㄨ第一“加冕”。ㄅㄛㄌㄝㄙㄨㄚㄨ第一扩张疆域(深色为ㄇㄧㄝㄒㄎㄛ第一留下的疆域,红线为他留下的疆域),1018年征服了ㄎㄧㄧㄨ(但没有长期占领),在1025年临死前被罗马教宗正式加冕为王。ㄆㄛㄌㄢㄉ正式成为一个王国。 ㄅㄛㄌㄝㄙㄨㄚㄨ第二(在位1058-1079年)被称为“the Bold/大胆的”国王。他在介入ㄎㄧㄧㄨ·ㄌㄨㄙ王政远征时国内爆发了叛乱,他赶回来杀害了支持叛乱的Kraków/ㄎㄌㄚㄎㄨ-ㄈ/克拉科夫(1038年后成为首都)的、ㄆㄛㄌㄢㄉ本土出生的第一个大主教Stanisław/ㄙㄊㄚㄋㄧㄙㄨㄚㄨ/Stanislaus。但教会势力强大,最终,ㄅㄛㄌㄝㄙㄨㄚㄨ第二被反对派流放,ㄙㄊㄚㄋㄧㄙㄨㄚㄨ于1253年被罗马普世教会封为第一个ㄆㄛㄌㄢㄉ人殉教圣徒,这就是得到ㄎㄌㄚㄎㄨ-ㄈ大主教作序的前书所说的“在ㄆㄧㄚㄙㄊ王朝期间,产生了ㄆㄛㄌㄢㄉ式自由的概念:…以及反对不正当权威的权利”[12]。这个事件加速了ㄆㄧㄚㄙㄊ王朝的衰落。 1241年,Mongolia/ㄇㄛㄣㄍㄛㄌㄧㄚ/蒙古的骑兵攻陷了ㄎㄌㄚㄎㄨ-ㄈ,势如破竹,只是为了争夺内部权力而退回ㄇㄛㄣㄍㄛㄌㄧㄚ。这为ㄆㄛㄌㄢㄉ赢得了第一次为西方文明抵抗东方野蛮侵犯的自豪。 【文字、文化、天文】 最早记录ㄇㄧㄝㄒㄎㄛ第一事迹的是来自Islam/ㄧㄙㄌㄚㄇ/伊斯兰教治下的Spain/ㄙㄆㄟㄣ/西班牙[13]的犹太医生兼商人Ibrahim Ibn Jakub/Yaqub/ㄧㄚㄎㄨㄅ(912-966年)的道听途说,用Arab/ㄚㄌㄚㄅ/阿拉伯语写成[14]。12世纪初,一个据说是来自France/ㄈㄌㄢㄙ/法兰西的Gallia/Galia/ㄍㄚㄌㄧㄚ/Gaul/高卢无名教士用拉丁文写出正式的历史记录Gesta principum Polonorum/ㄆㄛㄌㄢㄉ王公们的事迹。 ㄆㄛㄌㄢㄉ的书写词母最早是由不懂拉丁语的妇女们使用保存的(这使人联想到片假名和韩字字母也是由不懂汉字的妇女们首先使用的),直到1365年才出现完全由ㄆㄛㄌㄢㄉ词母句法构成的诗歌;谁曾想到,后来,失去了国土的ㄆㄛㄌㄢㄉ人,ㄆㄛㄌㄢㄉ语言成为他们的homeland/祖国[15]。 1364年,唯一获得“伟大的”称号的国王Kazimierz/カジミェシュ/ㄎㄚㄗㄇㄧㄝㄐ/Casimir/卡齐米亚第三(在位1333-70年)在教宗的批准下,建立Akademia Krakowska/ㄎㄌㄚㄎㄨ-ㄈ学园,是中欧第二古老的大学(现名Jagielloński大学)。在此之前(1346年到1362年间编纂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Piotrków-Wiślica Statutes法律集成为第一个ㄆㄛㄌㄢㄉ法典。从此以后,本土培养毕业的人才在(被禁止开设的神学领域之外的)天文学和法学领域辈出,ㄆㄛㄌㄢㄉ语在书面文件中日益盛行,逐渐取代占主导地位的拉丁文。ㄎㄌㄚㄎㄨ-ㄈ学园毕业出来的最杰出的学生是“日心说”提倡者Mikołaj Kopernik/ミコワイ・コペルニク/Nicolaus Copernicus/ニコラウス・コペルニクス/ㄋㄧㄎㄛㄌㄠㄙ·ㄎㄛㄆㄝㄦㄋㄧㄎㄨㄙ/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年)。ㄎㄛㄆㄝㄦㄋㄧㄎㄨㄙ家庭出身是ㄍㄜㄦㄇㄢ人。 1520年代,大量专业书和《圣经》翻译的印刷的出现促使人们规范ㄆㄛㄌㄢㄉ语书写和语法;从1543年开始,Seym/Sejm/ㄙㄝㄧㄇ/国会的法令改用ㄆㄛㄌㄢㄉ语发布;1594年人文学者Łukasz Górnicki/ㄍㄨㄦㄋㄧㄎㄧ最终确定ㄆㄛㄌㄢㄉ语的书写系统[16]。 1887年,ㄆㄛㄌㄢㄉ的犹太人眼科医生אֱלִיעֶזֶר לֵוִי זאַמענהאָף/Ludwik Łazarz Zamenhof/ザメンホフ/ㄗㄚㄇㄣㄏㄛㄈ/柴门霍夫以“Doktoro/博士 Esperanto[ˌɛspəˈrɑːntoʊ]/エスペラント/ㄝㄙㄆㄜㄌㄢㄊㄛ/希望者”的名义出版《Lingvo internacia. Antaŭparolo kaj plena lernolibro/国际语、序言与全文》提倡一种新的简洁人造语言,被称为“ㄝㄙㄆㄜㄌㄢㄊㄛ/世界语”。仿照ㄆㄛㄌㄢㄉ语,ㄝㄙㄆㄜㄌㄢㄊㄛ书写系统采用拉丁词母但加以扩大,其中,词母c、ĉ、ĝ、ĥ、ĵ、ŝ和复元音中的ŭ分别读作[ts], [tʃ], [dʒ], [x], [ʒ], [ʃ], [u̯]. “The aim of Esperanto is not to replace the other languages but to be a “bridge” between different language communities. Spelling: Esperanto is completely phonetic. Each letter can only be pronounced one way, and each sound can only be spelled one way. Esperanto is not intended to replace anyone’s native language, it simply serves as a lingua franca, a language of communication./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语的目的不是取代其他语言,而是成为不同语言社区之间的“桥梁”。拼写: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语是完全语音式的。每个词母只能以一种方式发音,每个发音只能以一种方式拼写。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语无意取代任何人的母语,它只是作为一种通用语言,一种交流语言。”[17]这里有一些经验如“每个词母只能以一种方式发音,每个发音只能以一种方式拼写”正是汉音元素方案的要点,也有一些教训值得参照,将在以后的译注项目专文研究。 【与Lithuania/ㄌㄧㄊㄨㄚㄋㄧㄚ/立陶宛的姻联】 1226年后,一个Crusade/十字军讨伐圣战“东征”失败后回到欧洲的不知名教团Haus der Ritter des Hospitals Sankt Marien der Deutschen zu Jerusalem/the Order of the Hospital of the Blessed Virgin Mary of the German House of Jerusalem“受邀”来ㄆㄛㄌㄢㄉ北部,帮助讨伐Baltic/バルト/ㄅㄚㄦㄊ/波罗的海沿岸未改宗的ㄆㄌㄛㄧㄙㄣ部族,成为统治ㄆㄌㄛㄧㄙㄣ人的骁勇善战的Teutonic Knights/チュートン/ㄊㄩㄊㄛㄣ/条顿骑士团。拥有广泛商业网络的ㄊㄩㄊㄛㄣ骑士团(插图是1300年左右的联络点)并不认为自己是“客人”,而是得到罗马教宗认可的神圣罗马帝国在新天地的主人,越来越成为同样是普世教会一员的ㄆㄛㄌㄢㄉ的威胁。 ㄆㄛㄌㄢㄉ的东面是新兴的没有接受基督教的Lithuania/ㄌㄧㄊㄨㄚㄋㄧㄚ/立陶宛。ㄌㄧㄊㄨㄚㄋㄧㄚ占据了大片被ㄇㄛㄣㄍㄛㄌㄧㄚ骑兵洗劫而抛弃的地域Ruthenia/ㄌㄨㄙㄝㄋㄧㄚ(大致包括现在的Ukraina/ㄨㄎㄌㄚㄧㄋㄚ/乌克兰和Belarus/ㄅㄟㄌㄚㄌㄨㄙ/白俄罗斯),同样受到ㄊㄩㄊㄛㄣ骑士团的威胁。1386年,24岁的ㄌㄧㄊㄨㄚㄋㄧㄚDuke/大公Jagiełło/ㄧㄚㄍㄧㄜㄨㄛ/Jagiello/接受普世教洗礼、与12岁的ㄆㄛㄌㄢㄉ女王Jadwiga/ㄧㄚㄉㄨㄧㄍㄚ/Hedwig结婚,开启了长达4个世纪的ㄆㄛㄌㄢㄉ-ㄌㄧㄊㄨㄚㄋㄧㄚ联姻联盟。1410年7月15日,ㄆㄛㄌㄢㄉ-ㄌㄧㄊㄨㄚㄋㄧㄚ约4万联军在Grunwald/ㄍㄌㄨㄣㄨㄚㄦㄉ/格伦瓦尔德(或称Tannenberg)击败约2.5万ㄊㄩㄊㄛㄣ骑士团军力。最终,ㄊㄩㄊㄛㄣ骑士团保留了部分实力,向ㄆㄛㄌㄢㄉ称臣,定居在东ㄆㄌㄛㄧㄙㄣ,以Konigsberg/Königsberg/哥尼斯堡(现在的Kaliningrad/Калининград/ㄎㄚㄌㄧㄋㄧㄣㄍㄌㄚㄉ/加里宁格勒)为首府。 1413年,ㄆㄛㄌㄢㄉ与ㄌㄧㄊㄨㄚㄋㄧㄚ签署Horodlo/Horodło/ㄏㄛㄌㄛㄉㄨㄛ联合条约,以“爱”把ㄆㄛㄌㄢㄉszlachta/ㄒㄌㄚㄏㄊㄚ/贵族与ㄌㄧㄊㄨㄚㄋㄧㄚboyar/ ㄅㄛㄧㄚㄦ/波雅尔(贵族)连接起来,只是忘了信奉东正教的ㄌㄨㄙㄝㄋㄧㄚ贵族。 【共和黄金时代】 ㄆㄛㄌㄢㄉ-ㄌㄧㄊㄨㄚㄋㄧㄚ同盟以占优势的ㄆㄛㄌㄢㄉ为主,成为欧洲最大版图的国家,在1500年甚至包容了中欧的ㄅㄛㄏㄇㄧㄚ(ㄑㄝㄎ)和Hungary/ㄏㄨㄣㄍㄚㄌㄧ/匈牙利,带来了ㄆㄛㄌㄢㄉ历史的Złoty Wiek/黄金时代(16-18世纪)。这个ㄆㄛㄌㄢㄉ式共和以“爱”(婚姻)为连结纽带,轮流执政,在1795年为止的223年间选出11个国王,至少有7个来自ㄆㄛㄌㄢㄉ以外,没有发生宫廷暗杀[18],其中一个国王生育众多君王,成为当时的Father of Europe/欧洲之父。维系这个共和体质的权力结构在于1493年正式成立的包括所有ㄆㄛㄌㄢㄉ上层阶级(王族、贵族、地方官僚等)Seym/Sejm/ㄙㄝㄧㄇ/国会,代表性极为广泛,有时多达人口的8-10%(当时欧洲的别的统治决策阶层不到1-2%)[19],口号为Nic o nas bez nas/Nihil novi/Nothing about us without us/事关我们的事务必须由我们决定。这听起来类似希腊polis/ㄆㄛㄌㄧㄙ/自治城邦、罗马共和、以及后来的America/ㄚㄇㄝㄌㄧㄎㄚ/美国独立宣言的理念,再加上著名的liberum veto/自由否决即“任何一个成员可以否定整个议案”的法律,有效地制约了国王的权力。1573年选举国王时有4万名szlachta/ㄒㄌㄚㄏㄊㄚ参与投票[20],中世纪就有这么广泛的民主过程,难以置信[21]。插图是1697年ㄙㄝㄧㄇ选举的场面,体现了理想自治体的民主选举。 ㄆㄛㄌㄢㄉ-ㄌㄧㄊㄨㄚㄋㄧㄚ同盟为贵族们带来了大块土地,他们自己懒得经营,而雇佣没有政治权力的犹太人管理无地劳工,催生了serfdom/农奴制,1569年,农民/农奴占人口的60%[22]。ㄆㄛㄌㄢㄉ贵族在经济上残酷压榨农奴,在政治上滥用著名的liberum veto/“自由否决”的法律,任何一个成员可以因为微不足道的自私理由否定议案,牵制主要是来自外部王室的国王的权力,但贵族Tadeusz Rejtan/ㄌㄟㄊㄢ/雷坦在1773年ㄙㄝㄧㄇ接受ㄆㄛㄌㄢㄉ被分割方案时以死抗议,却没人理会,因为ㄆㄛㄌㄢㄉ已经没有力量抵抗周围的三大列强[23]。ㄆㄛㄌㄢㄉ的“黄金时代”实际上是ㄆㄛㄌㄢㄉ贵族的黄金时代,等到 1794年农奴制终于被废除时,鼠目寸光的贵族们已经没有条件怀念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了:ㄆㄛㄌㄢㄉ作为独立国家不存在了(1795年)。 【犹太人问题】 在别的欧洲国家受到排斥的犹太人(Britain/ㄅㄌㄧㄊㄞㄣ/英国1290年、法国1306年)到1391年为止,主要聚集在Spain/ㄙㄆㄟㄣ/西班牙。ㄎㄚㄙㄊㄧㄧㄚ国王Fernando/ㄈㄟㄦㄋㄢㄉㄛ/费尔南多/Ferdinand第三与他的儿子“el Sabio/智慧者”Alfonso/ㄚㄦㄈㄛㄣㄙㄛ/阿方索第十的墓碑是用拉丁、ㄚㄌㄚㄅ、ㄎㄚㄙㄊㄧㄧㄚ和Hebrew/ㄏㄜㄅㄌㄨ/希伯来文写的。ㄚㄦㄈㄛㄣㄙㄛ第十时期涌现的用ㄎㄚㄙㄊㄧㄧㄚ语写成的大量世界史、天文学、法务百科全书,如果没有通晓拉丁文、Arab/ㄚㄌㄚㄅ文的犹太学者们是不可能的。除了商务、医学等知识,犹太人的多种语言能力使他们成为地中海沿岸、特别是ㄙㄆㄟㄣ的各王国、自治体的民事、行政管理(特别是需要统计知识的税收等)必不可少的人才。1483年,ㄧㄙㄚㄅㄟㄦ第一与ㄈㄟㄦㄋㄢㄉㄛ第二他们命令所有犹太教徒必须离开ㄎㄚㄙㄊㄧㄧㄚ和ㄚㄌㄚㄍㄛㄣ。1492年天主教徒们统一ㄧㄅㄝㄌㄧㄚ半岛后犹太人被无条件地驱赶出国,否则面临死刑和被没收所有财物。[24]16世纪后,自由开放、宗教宽容的ㄆㄛㄌㄢㄉ成为犹太人的聚集地,集中在首都ㄎㄌㄚㄎㄨ-ㄈ。 1500年在ㄆㄛㄌㄢㄉ有1500犹太人,到1576年成长1百倍达到15万人,相当于ㄆㄛㄌㄢㄉ总人口的2%,从Venice/(Italian) Venezia/(母语Venetian) Venesia, Venexia, Venetia/ヴェネツィア/ㄨㄟㄋㄝㄒㄧㄚ/威尼斯的公使Pietro Duodo/ㄉㄨㄛㄉㄛ的观察可以确认:“虽然有不少Calvin/ㄌㄚㄦㄨㄧㄣ/卡尔文信徒和Luther/ㄌㄨㄊㄦ/路德信徒,最多的是犹太人。因为贵族们羞于从事商业交易,而农民们太落后且遭受压榨,普通市民们又太懒惰,所以整个ㄆㄛㄌㄢㄉ的商业交易掌握在犹太人手中”[25]。这是在欧洲各国所遇到的所谓“犹太人问题”,但各个政府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政策处理。 有的文章说高达全世界80%的犹太人居住在ㄆㄛㄌㄢㄉ,在一些大城市的犹太人比例高达1/4或者更高,当ㄆㄛㄌㄢㄉ三次被邻居帝国们被瓜分后,大多数居住在东部ㄆㄛㄌㄢㄉ的犹太人首次被划入Россия/ㄌㄛ_ㄙㄧㄚ/俄罗斯帝国,敌视、厌恶犹太人的царь/Tsar/ㄘㄚㄦ/沙皇Никола́й[Nikolai]/ニコライ/ㄋㄧㄎㄛㄌㄞ/Nicholas/尼古拉第一限定他们只能居住在“ㄆㄛㄌㄢㄉ定居处”(实际上再加上黑海沿岸的新城市Одесса/Odessa/ㄛㄉㄝ_ㄙㄚ/敖德萨),不能在帝国境内别的地方居住,持续到1850年代[26]。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12年,Warsaw/ㄨㄚㄦㄙㄠ/华沙/Warszawa/ワルシャワ有88.5万人口,其中犹太人占38%[27]。ㄌㄛ_ㄙㄧㄚ帝国彻底瓦解后,ㄆㄛㄌㄢㄉ于1918-1922年获得独立,犹太人获得平等的公民权,占总人口的10%[28]。有一个难得的3分钟长录像显示1938年一个ㄆㄛㄌㄢㄉ小城Nasielsk犹太人社区的平和景象[29]。二战期间,ㄆㄛㄌㄢㄉ又被Nazi/ナチス/ㄋㄚㄔㄧ/纳粹ㄍㄜㄦㄇㄢ和ㄌㄛ_ㄙㄧㄚ瓜分,犹太人在二战中经历holocaust/ホロコースト/ㄏㄛㄌㄛㄎㄠㄙㄊ/整体陨灭(大屠杀),很多犹太人在ㄆㄛㄌㄢㄉ死去,人口急剧减少(只有几万人)。重新获得独立后的ㄆㄛㄌㄢㄉ政府把ㄏㄛㄌㄛㄎㄠㄙㄊ的罪责完全认定在ㄋㄚㄔㄧ・ㄍㄜㄦㄇㄢ,而很多犹太人证言指责ㄆㄛㄌㄢㄉ人也参与迫害。例如,1938年,类似在ㄋㄚㄔㄧ・ㄍㄜㄦㄇㄢ,犹太人在ㄆㄛㄌㄢㄉ大学被限制[30]。ㄆㄛㄌㄢㄉ政府目前的法律禁止谈论ㄆㄛㄌㄢㄉ人的ㄏㄛㄌㄛㄎㄠㄙㄊ责任,犹太人为此展开对ㄆㄛㄌㄢㄉ政府的广泛批判,在网上很容易看到Jews in Poland方面的铺天盖地文章。 【Commonwealth/共同体的瓦解】 ㄆㄛㄌㄢㄉ-ㄌㄧㄊㄨㄚㄋㄧㄚ的同盟不断深化,1569年两者签署Lublin/ㄌㄨㄅㄨㄌㄧㄣ联合条约正式成为一个Commonwealth/共同体。1609年,趁ㄌㄛ_ㄙㄧㄚ内乱之际,ㄆㄛㄌㄢㄉ国王Sigsmund/ㄙㄧㄍㄙㄇㄩㄣㄉ对ㄌㄛ_ㄙㄧㄚ宣战,1610年ㄆㄛㄌㄢㄉ军队攻占Москва/ㄇㄛㄙㄎㄨㄚ/Moscow/莫斯科公国,群龙无首的ㄌㄛ_ㄙㄧㄚ愿意让ㄙㄧㄍㄙㄇㄩㄣㄉ的15岁的儿子在改宗东正教的条件下当царь/Tsar/ㄘㄚㄦ/沙皇。这是ㄆㄛㄌㄢㄉ历史的最高峰,但也是由此步入衰落的时刻,这不是共同体共和而是帝国争霸的时代。红场上注目的雕像(1818年竖立)就是纪念赶走ㄆㄛㄌㄢㄉ入侵者的两个ㄌㄛ_ㄙㄧㄚ原本无名的传奇英雄Minin和Pozharskii[31]。 在北部,1525年签署的ㄎㄌㄚㄎㄨ-ㄈ条约同意在ㄆㄌㄛㄧㄙㄣ保持Duchy of Prussia/公国地位附属于ㄆㄛㄌㄢㄉ王国的条件下从普世教向ㄌㄨㄊㄦ教义(Protestant/プロテスタント/ㄆㄌㄛㄊㄝㄙㄊㄢㄊ/抗议新教)转换,使ㄆㄌㄛㄧㄙㄣ离开罗马进入同为German/ㄍㄜㄦㄇㄢ族群的神圣罗马帝国轨道。接受ㄆㄌㄛㄊㄝㄙㄊㄢㄊ教义的ㄆㄌㄛㄧㄙㄣ锐意改革,利用1655-60年“北方战争”中ㄆㄛㄌㄢㄉ的被动局面,在1660年签署的Olivia/ㄛㄌㄧㄨㄧㄚ条约中,以保持中立(不参与Sweden/ㄙㄨㄟㄉㄣ/瑞典对ㄆㄛㄌㄢㄉ作战)的条件,从ㄆㄛㄌㄢㄉ获得独立,成为Kingdom of Prussia/ㄆㄌㄨㄙㄚ/普鲁士王国。独立后的ㄆㄌㄨㄙㄚ急速扩张,成为此后分割ㄆㄛㄌㄢㄉ的三大列强之一。 1683年,ㄆㄛㄌㄢㄉ国王Jan III Sobieski/ソビエスキ/ㄙㄛㄅㄧㄝㄙㄎㄧ/索别斯基作为基督教世界的军事统帅在解除Ottoman/ㄛㄙㄇㄢ/奥斯曼帝国20万大军对Vienna/ㄨㄧㄝㄋㄚ/维也纳的围攻中身先士卒,发起对已经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的ㄛㄙㄇㄢ军队的最后一击,亲自率领他的winged hussars/带翼骠骑兵冲锋,打破了敌军的防线。3个 小时后,ㄨㄧㄝㄋㄚ得救了,ㄛㄙㄇㄢ帝国从此再也不能进犯欧洲。但是,“解救了欧洲和基督教”的ㄆㄛㄌㄢㄉ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实质的国家利益,相当于为衰老的神圣罗马帝国献出华丽的嫁妆。 宗教改革以后,本来就松散的神圣罗马帝国分成许多小诸侯公国,Austria/ㄚㄨㄙㄊㄌㄧㄚ/奥地利逐渐成为仍然信奉普世教义的German/ㄍㄜㄦㄇㄢ族群的最大国家。1526年,统治ㄚㄨㄙㄊㄌㄧㄚ的Habsburg/ㄏㄚㄅㄙㄅㄨ-/哈布斯堡王朝通过选举和武力获得属于ㄆㄛㄌㄢㄉ的ㄅㄛㄏㄇㄧㄚ(ㄑㄝㄎ)和ㄏㄨㄣㄍㄚㄌㄧ,然后又陆续吞并周围的小国,成为庞大的Austria-Hungary/ㄚㄨㄙㄊㄌㄧㄚ-ㄏㄨㄣㄍㄚㄌㄧ/奥匈帝国。ㄚㄨㄙㄊㄌㄧㄚ-ㄏㄨㄣㄍㄚㄌㄧ帝国的地理位置使它首先面对ㄛㄙㄇㄢ帝国的威胁,但它在ㄆㄛㄌㄢㄉ的帮助(甚至领导)下解除ㄛㄙㄇㄢ帝国的威胁后,进一步与ㄆㄌㄨㄙㄚ(ㄆㄌㄛㄊㄝㄙㄊㄢㄊ教)、ㄌㄛ_ㄙㄧㄚ(东正教)蚕食信奉同样普世教的ㄆㄛㄌㄢㄉ。 【Ukraina/ㄨㄎㄌㄚㄧㄋㄚ/乌克兰问题】 ㄆㄛㄌㄢㄉ共和的衰落是个长期的现象,但最明显的体现在козак/ㄎㄛㄗㄚ_ㄎ/Cossack/哥萨克的反叛上。信奉东正教的下层ㄌㄨㄙㄝㄋㄧㄚ人成为ㄆㄛㄌㄢㄉ领主的农奴,很多人不堪压迫,逃亡东部的原野,与当地人形成被称为ㄎㄛㄗㄚ_ㄎ的独特社区部族。早在1621年,ㄛㄙㄇㄢ帝国12万(或16万)大军围攻ㄆㄛㄌㄢㄉ-ㄌㄧㄊㄨㄚㄋㄧㄚ联盟在Хотин/Khotyn/ㄎㄏㄛㄊㄧㄣ堡的4万守军,其中一半是ㄎㄛㄗㄚ_ㄎ士兵。战斗结果阻止了ㄛㄙㄇㄢ帝国继续西进,ㄎㄛㄗㄚ_ㄎ的军事功绩得到广泛认可,但他们的政治要求-(至少)赋予ㄎㄛㄗㄚ_ㄎ军官们自由的贵族地位-被拒绝了。1648年,Гетьман/Hetman/ㄏㄝㄊㄇㄢ/首领Bohdan Хмельницький/Khmelnytskyi/ㄎㄏㄇㄝㄦㄋㄧㄘㄎㄧㄧ/Khmelnytsky/赫梅尔尼茨基率领ㄎㄛㄗㄚ_ㄎ反抗ㄆㄛㄌㄢㄉ,次年进军占领了ㄎㄧㄧㄨ,首次成立了ㄎㄛㄗㄚ_ㄎ国家,被称为Гетьманщина/Hetmanate/ㄏㄝㄊㄇㄢ国,名为Ukraina/ㄨㄎㄌㄚㄧㄋㄚ/乌克兰。弱小的ㄎㄛㄗㄚ_ㄎ为了抵抗ㄆㄛㄌㄢㄉ、摆脱ㄛㄙㄇㄢ帝国、ㄎㄏㄇㄝㄦㄋㄧㄘㄎㄧㄧ转向ㄌㄛ_ㄙㄧㄚ求援,于1654年1月签署“卖身”条约。ㄆㄛㄌㄢㄉ-ㄌㄧㄊㄨㄚㄋㄧㄚ联盟为此向ㄌㄛ_ㄙㄧㄚ宣战,但战争打了13年,在1667年签署的条约被迫割让了更多的ㄨㄎㄌㄚㄧㄋㄚ语区域,包括ㄎㄧㄧㄨ;1686年的条约进一步确认了ㄌㄛ_ㄙㄧㄚ对ㄨㄎㄌㄚㄧㄋㄚ的永久持有。[32] ㄆㄛㄌㄢㄉ国王知道ㄎㄛㄗㄚ_ㄎ战士们的军事价值,但没有贵族的同意没钱收编他们,而堕落的ㄆㄛㄌㄢㄉ贵族不再具有1413年包容ㄌㄧㄊㄨㄚㄋㄧㄚ时的气量接纳ㄎㄛㄗㄚ_ㄎ[33]。ㄙㄝㄧㄇ在1658年终于(背着已经成为ㄎㄛㄗㄚ_ㄎ主人的ㄌㄛ_ㄙㄧㄚ)与ㄌㄛ_ㄙㄧㄚ的新ㄏㄝㄊㄇㄢVyhovsky签约赋予ㄨㄎㄌㄚㄧㄋㄚ类似于ㄌㄧㄊㄨㄚㄋㄧㄚ的地位,结成所谓Sarmatia/サルマチア/ㄙㄚㄦㄇㄚㄊㄧㄚ/萨尔马提亚(据说是Slav/ㄙㄌㄚㄨ族的先人)三国同盟,但为时已晚。[34]一直缺乏自己nation/ㄋㄟㄒㄣ/民族的杰出政治领袖的ㄆㄛㄌㄢㄉ人直到亡国后很久,才得出惨重的历史教训:ㄆㄛㄌㄢㄉ必须全力支持ㄨㄎㄌㄚㄧㄋㄚ从ㄌㄛ_ㄙㄧㄚ独立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与存在。这是今天ㄆㄛㄌㄢㄉ大力支持ㄨㄎㄌㄚㄧㄋㄚ抵抗ㄌㄛ_ㄙㄧㄚ侵略的背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ㄆㄛㄌㄢㄉ?】 经过1662-67年、1772年、1793年和1795年几次被周围的ㄌㄛ_ㄙㄧㄚ、ㄙㄨㄟㄉㄣ、ㄆㄌㄨㄙㄚ和ㄚㄨㄙㄊㄌㄧㄚ瓜分,ㄆㄛㄌㄢㄉ丧失了国家主权。Rousseau[ruːˈsoʊ]/ㄌㄨㄙㄛ/卢梭的最后一部政治理论著作就是《对ㄆㄛㄌㄢㄉ政府制度的思考》,写于1772年,在他1778年去世后出版,多少影响了1791年5月3日公布的ㄆㄛㄌㄢㄉ宪法。这个“欧洲第一个宪法”可惜没有执行的力量。在ㄆㄛㄌㄢㄉ1795-1918年丧失独立的123年间,各种政治力量出于不同的目的推行过各种恢复ㄆㄛㄌㄢㄉ独立的政策。Napoleon/ㄋㄚㄆㄛㄌㄧㄛㄣ/拿破仑扶持半独立的Warsaw/ㄨㄚㄦㄙㄠ/华沙/Warszawa/ワルシャワ大公国,激发起ㄆㄛㄌㄢㄉ独立的梦想,在进攻ㄌㄛ_ㄙㄧㄚ的50-60万大军中有1/5是ㄆㄛㄌㄢㄉ人!1860年代初期,ㄆㄛㄌㄢㄉ独立思潮再度高扬,欧洲社会甚至包括统治ㄆㄛㄌㄢㄉ的Grand Duke/超大公 Constantine/ㄎㄛㄣㄙㄊㄢㄊㄧㄣ/君士坦丁在内的很多ㄌㄛ_ㄙㄧㄚ人也同情、理解ㄆㄛㄌㄢㄉ的独立愿望。ㄛㄌㄢㄉ人发起游击战反叛,但没有得到ㄅㄌㄧㄊㄞㄣ和France/ㄈㄌㄢㄙ/法兰西政府的支持,1863年被无情镇压。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就是因为抗议ㄌㄛ_ㄙㄧㄚ镇压ㄆㄛㄌㄢㄉ独立运动、由ㄅㄌㄧㄊㄞㄣ和ㄈㄌㄢㄙ的劳工代表们发起成立的[35]。 社会主义风卷欧洲、特别风行ㄌㄛ_ㄙㄧㄚ帝国之际,也成为解放ㄆㄛㄌㄢㄉ的口号和激励,ㄆㄛㄌㄢㄉ涌现出各种社会主义组织,以三个最著名的社会主义者为代表:出身犹太人的理论家Rosa Luxemburg/ルクセンブルク/ㄌㄨㄎㄙㄜㄇㄅㄜㄦㄍ/卢森堡(1871-1919年)因为与Lenin/ㄌㄟㄋㄧㄣ/列宁论战而知名,Felix Dzerzhinsky/Dzierżyński/ジェルジンスキー/ㄐㄧㄦㄐㄧㄥㄙㄎㄧ/捷尔任斯基(1877-1925年)作为ㄌㄟㄋㄧㄣ的亲密助手创建令人闻风丧胆的秘密警察机构Cheka/ㄑㄝㄎㄚ/契卡,实际的独立建国英雄Joseph Pilsudski/Józef Piłsudski/ㄆㄧㄨㄙㄨㄔㄎㄧ(1867-1935年)。 【Piłsudski/ㄆㄧㄨㄙㄨㄔㄎㄧ】 ㄆㄧㄨㄙㄨㄔㄎㄧ与同样生活在ㄌㄛ_ㄙㄧㄚ帝国境内的同时代社会主义领导者ㄌㄟㄋㄧㄣ(1870-1924年)经历雷同:兄弟参与暗杀ㄘㄚㄦ、被流放到Сибирь[Sibir']/Siberia/ㄙㄞㄅㄝㄌㄧㄚ/西伯利亚、装疯逃离监狱、编辑杂志鼓吹革命,从ㄆㄧㄨㄙㄨㄔㄎㄧ本人的写作集Joseph Pilsudski: The Memories of a Polish Revolutionary and Soldier[36]看的很明白,不过没有他们直接见面的记录。ㄆㄧㄨㄙㄨㄔㄎㄧ出席1895年在Paris/ㄆㄚㄌㄧ/巴黎召开的第二国际大会,见到ㄈㄌㄢㄙ社会主义领导者Alexandre Millerand/ㄇㄧㄌㄜㄏㄚ/ミラーランド/米勒兰(1859-1943年),事关后来ㄆㄛㄌㄢㄉ的命运;1896年在London/ㄌㄛㄣㄉㄛㄣ/伦敦见到Georgii Valentinovich Плеханов/Plekhanov/ㄆㄌㄝㄎㄏㄚㄋㄛㄈ/普列汉诺夫(1856-1918年)[37]。这些亲身经历使他学会清醒的政治观察:Троцкий/Trotsky/ㄊㄌㄛㄘㄎㄧ/托洛茨基(1879-1940年)只不过是一个宣传鼓动家而已;对ㄌㄟㄋㄧㄣ来说,任何欺诈都是容许的甚至是desirable/值得推崇的;白卫军仍不放弃狭隘的ㄌㄛ_ㄙㄧㄚ帝国观念,成事不足败事有余。[38] 与没有政治头脑的大俄罗斯主义者邓尼金将军相比,面临内战末期(连ㄅㄌㄧㄊㄞㄣ军事顾问团也撤走了)的弗兰格尔男爵开始发布土地改革政策、向ㄨㄎㄌㄚㄧㄋㄚ民族主义者等示好。但败局已定,一个月以后,弗兰格尔被Makhno/ㄇㄚㄎㄏㄋㄛ/马赫诺和红军赶出克里米亚,内战结束了。[39] ㄆㄧㄨㄙㄨㄔㄎㄧ把ㄆㄛㄌㄢㄉ的独立放在社会主义理想之上。在1904年爆发的日本-ㄌㄛ_ㄙㄧㄚ中,ㄆㄧㄨㄙㄨㄔㄎㄧ直接与日本政府联系,还亲自到东京视察,在那里意外地遇到怀着同样意图而来的ㄆㄛㄌㄢㄉ(非社会主义者)政治领袖Dmowski,他们两人以后的斗争与合作事关ㄆㄛㄌㄢㄉ的独立进程。现实主义政治高于社会主义的ㄆㄧㄨㄙㄨㄔㄎㄧ同时也利用同样是启蒙运动产物的Freemasonry/ㄈㄌㄧㄇㄟㄙㄛㄣㄌㄧ(简称ㄇㄟㄙㄛㄣ)/共济会[40],因为ㄈㄌㄧㄇㄟㄙㄛㄣㄌㄧ18世纪就进入ㄆㄛㄌㄢㄉ共同体,特别在ㄨㄚㄦㄙㄠ具有主导性影响[41]。ㄈㄌㄧㄇㄟㄙㄛㄣㄌㄧ人数不多,但在军事和外交进而教育领域活跃,一直是普世教会的头等隐患,必除之而后快[42]。 【四面楚歌下确保独立的战争】 ㄆㄛㄌㄢㄉ被环绕四周的ㄌㄛ_ㄙㄧㄚ、ㄆㄌㄨㄙㄚ和ㄚㄨㄙㄊㄌㄧㄚ-ㄏㄨㄣㄍㄚㄌㄧ帝国瓜分,无力靠自己的力量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欧洲悲剧却为ㄆㄛㄌㄢㄉ的独立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1916年9月,ㄆㄌㄨㄙㄚ和ㄚㄨㄙㄊㄌㄧㄚ-ㄏㄨㄣㄍㄚㄌㄧ帝国为了收买人心对抗ㄌㄛ_ㄙㄧㄚ,许诺给予(主要被ㄌㄛ_ㄙㄧㄚ占领的)ㄆㄛㄌㄢㄉ独立。1918年1月,America/ㄚㄇㄝㄌㄧㄎㄚ/美国总统Woodrow Wilson/ㄨㄧㄦㄙㄛㄣ/威尔逊发表著名的14条宣言,第13条就是支持ㄆㄛㄌㄢㄉ的独立。1918年11月,在ㄌㄛ_ㄙㄧㄚ帝国和ㄆㄌㄨㄙㄚ帝国崩溃、ㄚㄨㄙㄊㄌㄧㄚ-ㄏㄨㄣㄍㄚㄌㄧ帝国瓦解的历史时刻,(第二)ㄆㄛㄌㄢㄉ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 不过,一战后涌现许多宣告独立的国家/地区,能否实质性获得、确保独立,除了外部国际条件,更要看国内政治的状况。新生的ㄆㄛㄌㄢㄉ共和,首先和同样渴望独立的ㄌㄛ_ㄙㄧㄚ帝国境内的ㄨㄎㄌㄚㄧㄋㄚ为争夺东部Galicia/ガリシア/ㄍㄚㄌㄧ ㄑㄧㄚ/加利西亚/Галичина/ㄏㄚㄌㄧㄑㄧㄋㄚ爆发战斗,于1919年7月取胜结束,2020年4月与刚宣布独立的ㄨㄎㄌㄚㄧㄋㄚ签署政治和军事条约[43];其次,平定Poznań/ㄆㄛㄗㄋㄤ/ポズナン/波兹南地区的反叛;第三,平定富裕的ㄙㄌㄜㄙㄚ地区的分离运动;第四,与新独立的ㄑㄝㄎ就小城Cieszyn归属的纠纷(同盟国判给ㄑㄝㄎ);第五,受ㄆㄌㄨㄙㄚ控制影响、早就不关心ㄆㄛㄌㄢㄉ-ㄨㄎㄌㄚㄧㄋㄚ纠纷的ㄌㄧㄊㄨㄚㄋㄧㄚ渴望分别独立,但它原来的首府Vilnius/ビリニュス/ㄅㄧㄦㄋㄧㄨㄙ/维尔纽斯由ㄆㄛㄌㄢㄉ人和犹太人各占40%、ㄌㄧㄊㄨㄚㄋㄧㄚ人只占2%,结果被迫放弃[44],ㄆㄛㄌㄢㄉ再也不可能与ㄌㄧㄊㄨㄚㄋㄧㄚ结盟了。第六,与新成立的继承ㄌㄛ_ㄙㄧㄚ帝国的Bolshevik/ㄅㄛㄦㄒㄝㄨㄧㄎ/布尔什维克政权的战争对ㄆㄛㄌㄢㄉ生死攸关。 如果ㄆㄛㄌㄢㄉ第二共和没有前五个战争或纠纷而在1919年(ㄌㄛ_ㄙㄧㄚ内战期间)发起东面攻势,它可能得以恢复过去第一共和的辉煌(1772年的边界)。这正是ㄅㄛㄦㄒㄝㄨㄧㄎ极为恐惧、极力避免的[45],而刚从内战中得胜的ㄅㄛㄦㄒㄝㄨㄧㄎ势不可挡、志在必得,1920年夏天分两路进攻ㄍㄚㄌㄧ ㄑㄧㄚ和首都ㄨㄚㄦㄙㄠ,连同盟国也预测ㄅㄛㄦㄒㄝㄨㄧㄎ的胜利。在内战中声名鹤立的27岁的Mikhail Tukhachevsky/トゥハチェフスキー/ㄊㄨㄎㄏㄚㄑㄝㄨㄙㄎㄧ/图哈切夫斯基(后来的)元帅发布命令:“西进!在白色ㄆㄌㄨㄙㄚ的尸骨上铺垫世界革命的烈焰!”ㄐㄧㄦㄐㄧㄥㄙㄎㄧ也随同他准备出任ㄌㄟㄋㄧㄣ规划的ㄆㄛㄌㄢㄉ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领。对于襁褓危机中的ㄆㄛㄌㄢㄉ,万幸的是,对抗ㄌㄟㄋㄧㄣ的红军的是过去的社会主义者同志ㄆㄧㄨㄙㄨㄔㄎㄧ和ㄇㄧㄌㄜㄏㄚ,前者统帅着新建的ㄆㄛㄌㄢㄉ军队,后者是同盟国中唯一派来军事支援(顾问和物资)的大国ㄈㄌㄢㄙ的首相(1920年9月后成为总统)。ㄅㄌㄧㄊㄞㄣ按照它的历史性惯例,提出了停火调解建议,使ㄅㄛㄦㄒㄝㄨㄧㄎ政权犹豫了片刻但没有停止攻势[46]。从革命家转身为士兵(元帅)的ㄆㄧㄨㄙㄨㄔㄎㄧ力挽狂澜,击败了“红色ㄋㄚㄆㄛㄌㄧㄛㄣ”,也为西方抵抗住ㄌㄟㄋㄧㄣ式ㄅㄛㄦㄒㄝㄨㄧㄎ共产主义,“拯救了欧洲和西欧文明”[47]。1921年3月,ㄅㄛㄦㄒㄝㄨㄧㄎ政权被迫与ㄆㄛㄌㄢㄉ签署Riga/リガ/ㄌㄧㄍㄚ/里加条约,承认了ㄆㄛㄌㄢㄉ的独立。 这是ㄆㄧㄨㄙㄨㄔㄎㄧ的最高历史成就,但他也知道,ㄆㄛㄌㄢㄉ永远失去了与ㄨㄎㄌㄚㄧㄋㄚ、ㄌㄧㄊㄨㄚㄋㄧㄚ以及Belarus/ㄅㄟㄌㄚㄌㄨㄙ/白俄罗斯结成某种Federal/ㄈㄝㄉㄜㄌㄚㄦ/联邦形式的国家联合恢复1772年疆界的可能[48]。近代的ㄌㄧㄊㄨㄚㄋㄧㄚ民族主义者们不认同传统的ㄆㄛㄌㄢㄉ史观,认为ㄌㄧㄊㄨㄚㄋㄧㄚ与ㄆㄛㄌㄢㄉ结成各自高度自立的联盟只是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而采取共同的外交军事政策[49]。除了早期的受益,ㄌㄧㄊㄨㄚㄋㄧㄚ不断丧失南部和中部的大片领域给ㄆㄛㄌㄢㄉ、再给ㄌㄛ_ㄙㄧㄚ,连首府也被ㄆㄛㄌㄢㄉ夺走。ㄆㄛㄌㄢㄉ与ㄅㄛㄦㄒㄝㄨㄧㄎ为独立决死而战期间,ㄌㄧㄊㄨㄚㄋㄧㄚ一有机会就站在ㄆㄛㄌㄢㄉ的敌人一边[50]。 ㄆㄧㄨㄙㄨㄔㄎㄧ死后,1939年,ㄆㄛㄌㄢㄉ又被瓜分,但因此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如他的第二任妻子在1940年出版的传记中强调面临的命运:“To be vanquished and not surrender-that is victory./被征服而不投降——这就是胜利。”[51] 作为人道性的历史插曲,值得提到的是:被流放到ㄙㄞㄅㄝㄌㄧㄚ的ㄆㄛㄌㄢㄉ人战后无法通过铁道返回家园,靠出兵占领ㄙㄞㄅㄝㄌㄧㄚ的日本政府和红十字会的帮助,1922年把375名、390名儿童分批途径日本碾转送回ㄆㄛㄌㄢㄉ[52]。 【小结】 近代ㄆㄛㄌㄢㄉ的历史波澜壮阔、惊心动魄,在这个历程中,其书写系统借用拉丁词母,加入当地的音素词母,用以表述ㄙㄌㄚㄨ语发音,变为“最难的”欧洲书写语言,对ㄆㄛㄌㄢㄉ的贡献(特别是丧失国土后作为“祖国”的ㄆㄛㄌㄢㄉ语)和负面影响(与外族理解交流的障碍)难以评判。这从方法论提示在中国境内的类似的用拉丁词母生硬粗糙“创制”少数民族文字尝试的困难[53],也可以确认:不采用汉音元素词母就不可能准确、正确转写、理解ㄆㄛㄌㄢㄉ语言文化历史。本文提供了初步的尝试,期待进一步指正、批评、完善。 [赵京,中日美比较政策研究所,2023年1月16日] 近代Poland/ㄆㄛㄌㄢㄉ/波兰史概要主要汉音元素词汇 |
| 汉音元素 | 英语 | 汉字译法或注释 | 原文等 | ㄚㄇㄝㄌㄧㄎㄚ | America | 美国 |
| ㄚㄌㄚㄅ | Arab | 阿拉伯 | عرب | ㄅㄚㄦㄊ | Baltic | 波罗的海 |
| ㄅㄟㄌㄚㄌㄨㄙ | Belarus | 白俄罗斯 |
| ㄅㄛㄏㄇㄧㄚ | Bohemia | 波希米亚(捷克) |
| ㄅㄛㄦㄒㄝㄨㄧㄎ | Bolshevik | 布尔什维克 |
| ㄅㄛㄧㄚㄦ | boyar | 波雅尔(贵族、亲王) | бояр | ㄅㄛㄌㄝㄙㄨㄚㄨ | Boleslaus | 博莱斯瓦夫 | Bolesław | ㄅㄌㄧㄊㄞㄣ | Britain | 不列颠 |
| ㄌㄚㄦㄨㄧㄣ | Calvin | 卡尔文 |
| ㄎㄚㄗㄇㄧㄝㄐ | Casimir | 卡齐米亚 | Kazimierz | ㄎㄛㄆㄝㄦㄋㄧㄎㄨㄙ | Copernicus | 哥白尼 | Kopernik | ㄎㄛㄗㄚ_ㄎ | Cossack | 哥萨克 | козак | ㄑㄝㄎ | Czech | 捷克 |
| ㄎㄚㄊㄛㄌㄧㄎㄚ | Catholic | 普世(至公或天主)教会 | Catholica | ㄐㄧㄦㄐㄧㄥㄙㄎㄧ | Dzerzhinsky | 捷尔任斯基 | Dzierżyński | ㄝㄙㄆㄜㄌㄢㄊㄛ | Esperanto | 世界语(希望者) |
| ㄝㄙㄋㄛㄙ | ethnos |
| έθνος | ㄈㄝㄉㄜㄌㄚㄦ | Federal | 联邦 |
| ㄈㄌㄢㄙ | France | 法兰西 |
| ㄈㄌㄧㄇㄟㄙㄛㄣ | Freemason/Freemasonry | 共济会或美生会 |
| ㄍㄚㄌㄧㄚ | Galia | 高卢 | Gaul | ㄏㄚㄌㄧㄑㄧㄋㄚ | Galicia | 加利西亚 | Галичина | ㄍㄜㄦㄇㄢ | German | 日耳曼,德国 |
| ㄍㄨㄦㄋㄧㄎㄧ | Górnicki |
|
| ㄍㄌㄨㄣㄨㄚㄦㄉ | Grunwald | 格伦瓦尔德 |
| ㄏㄚㄅㄙㄅㄨ- | Habsburg | 哈布斯堡 |
| ㄏㄜㄅㄌㄨ | Hebrew | 希伯来 |
| ㄏㄝㄊㄇㄢ | Hetman | 首领 | Гетьман | ㄏㄝㄊㄇㄢ国 | Hetmanate |
| Гетьманщина | ㄏㄛㄌㄛㄎㄠㄙㄊ | holocaust | 整体陨灭(大屠杀) |
| ㄏㄛㄌㄛㄉㄨㄛ | Horodlo |
| Horodło | ㄏㄨㄣㄍㄚㄌㄧ | Hungary | 匈牙利 |
| ㄧㄙㄌㄚㄇ | Islam | 伊斯兰 | الإسلامㄧ | ㄧㄚㄉㄨㄧㄍㄚ | Jadwiga |
| Hedwig | ㄧㄚㄍㄧㄜㄨㄛ | Jagiello |
| Jagiełło | ㄧㄚㄎㄨㄅ | Jakub/Yaqub |
|
| ㄎㄚㄒㄨㄅㄧㄚ | Kashubia | 卡舒比 |
| ㄎㄏㄇㄝㄦㄋㄧㄘㄎㄧㄧ | Khmelnytskyi | 赫梅尔尼茨基 | Хмельницький | ㄎㄏㄛㄊㄧㄣ | Khotyn |
| Хотин | ㄎㄚㄌㄧㄋㄧㄣㄍㄌㄚㄉ | Kaliningrad/Konigsberg | 加里宁格勒/哥尼斯堡 | Königsberg | ㄎㄌㄚㄎㄨ-ㄈ | Kraków | 克拉科夫 |
| ㄎㄧㄧㄨ | Kyiv | 基辅 | Київ | ㄌㄝㄋㄧㄣ | Lenin | 列宁 | Ленин | ㄌㄧㄊㄨㄚㄋㄧㄚ | Lithuania | 立陶宛 |
| ㄌㄛㄣㄉㄛㄣ | London | 伦敦 |
| ㄌㄨㄅㄨㄌㄧㄣ | Lublin |
|
| ㄌㄨㄊㄦ | Luther | 路德 |
| ㄌㄨㄎㄙㄜㄇㄅㄜㄦㄍ | Luxemburg | 卢森堡 |
| ㄇㄚㄎㄏㄋㄛ | Makhno | 马赫诺 | Махно | ㄇㄧㄝㄒㄎㄛ | Mieszko | 梅什科 |
| ㄇㄧㄌㄜㄏㄚ | Millerand | 米勒兰 |
| ㄇㄛㄣㄍㄛㄦ | Mongol | 蒙古 | Монгол | ㄇㄛㄙㄎㄨㄚ | Moscow | 莫斯科 | Москва | ㄋㄚㄆㄛㄌㄧㄛㄣ | Napoleon | 拿破仑 |
| ㄋㄟㄒㄣ | nation |
|
| ㄋㄚㄔㄧ | Nazi | 纳粹 |
| ㄛ_ㄊㄛ | Otto | 奥托 |
| ㄛㄙㄇㄢ | ‘Uthman/Ottoman | 奥斯曼 |
| ㄆㄧㄚㄙㄊ | Piast | 皮雅斯特 | Piastów | ㄆㄧㄨㄙㄨㄔㄎㄧ | Pilsudski |
| Piłsudski | ㄆㄌㄝㄎㄏㄚㄋㄛㄈ | Plekhanov | 普列汉诺夫 | Плеханов | ㄆㄚㄨㄌㄨㄙ | Paul | 保罗 | Παῦλος[Paũlus] | ㄆㄛㄌㄢㄉ | Poland | 波兰 |
| ㄆㄛㄦ人 | Pole | 波兰人 |
| ㄆㄛㄌㄧㄙ | polis | 古希腊城市、城邦 | πόλις | ㄆㄌㄛㄊㄝㄙㄊㄢㄊ | Protestant | 抗议教派(新教) |
| ㄆㄛㄗㄋㄤ | Poznań | 波兹南 |
| ㄆㄌㄨ_ㄙㄚ | Prussia | 普鲁士 |
| ㄌㄟㄊㄢ | Rejtan | 雷坦 |
| ㄌㄧㄍㄚ | Riga | 里加 |
| ㄌㄨㄙㄛ | Rousseau | 卢梭 |
| ㄌㄛㄨㄙ | Rus' | 罗斯 | Роусь | ㄌㄛ_ㄙㄧㄚ | Russia | 俄罗斯 | Россия | ㄌㄨㄙㄝㄋㄧㄚ | Ruthenia |
|
| ㄙㄚㄦㄇㄚㄊㄧㄚ | Sarmatia | 萨尔马提亚 |
| ㄙㄝㄧㄇ | Seym/Sejm | 国会 |
| ㄙㄧㄍㄙㄇㄩㄣㄉ | Sigsmund |
|
| ㄙㄌㄜㄙㄚ | Silesia | 西里西亚 | Śląsk | ㄙㄌㄚㄨ | Slavic | 斯拉夫 |
| ㄙㄛㄅㄧㄝㄙㄎㄧ | Sobieski | 索别斯基 |
| ㄙㄆㄟㄣ | Spain | 西班牙 |
| ㄙㄊㄚㄋㄧㄙㄨㄚㄨ | Stanislaus |
| Stanisław | ㄒㄌㄚㄏㄊㄚ | szlachta | 贵族 |
| ㄙㄨㄟㄉㄣ | Sweden | 瑞典 |
| ㄊㄩㄊㄛㄣ | Teuton | 条顿(骑士团) |
| ㄊㄌㄛㄘㄎㄧ | Trotsky | 托洛茨基 | Троцкий | ㄘㄚㄦ | Tsar | 沙皇 | царь | ㄊㄨㄎㄏㄚㄑㄝㄨㄙㄎㄧ | Tukhachevsky | 图哈切夫斯基 |
| ㄨㄎㄌㄚㄧㄋㄚ | Ukraine | 乌克兰 | Україна/Ukrayina | ㄨㄟㄋㄜㄒㄧㄚ | Venice | 威尼斯 | Venezia | ㄨㄧㄝㄋㄚ | Vienna | 维也纳 |
| ㄅㄧㄦㄋㄧㄨㄙ | Vilnius | 维尔纽斯 |
| ㄈㄛㄌㄛㄉㄧㄇㄧㄦ | Volodymyr | 弗拉基米尔 | Володимир | ㄨㄚㄦㄙㄠ | Warsaw | 华沙 |
| ㄨㄧㄦㄙㄛㄣ | Wilson | 威尔逊 |
| ㄛㄧㄑㄧㄝㄏ | Wojciech | 沃伊切赫 |
| ㄨㄛㄧㄊㄧㄨㄚ | Wojtyła | 沃伊蒂拉 |
| ㄗㄚㄇㄣㄏㄛㄈ | Zamenhof | 柴门霍夫 | זאַמענהאָף |
[1] 原意为“人群”、“部落”、现意为“民族”、“国家”等,拉丁语natio由此演化而来。社会学家一般不用race/种族、而用ethnic/エスニック/ㄝㄙㄋㄧㄎ区分不同社群;而在非洲,人们普遍用“种族”区分外来者与当地人社群。从语感上看,ㄋㄟㄒㄣ以及ㄋㄟㄒㄣ(民族)主义作为近代以来的产物被政治学者们运用较多,ㄝㄙㄋㄛㄙ或ㄝㄙㄋㄧㄎ作为经历较长时期形成的族群单位被社会学、历史学者们运用较多。赵京,作为nation/ㄋㄟㄒㄣ语言的汉语的书写系统,2022年9月24日。 [2] Polan是最早的出现在这里的Slavic/ㄙㄌㄚㄨ/斯拉夫部族的名字。Joanne Mattern, Poland, Cavendish Square, 2020. P.8. [3] dz [dz] は c に対応する有声子音「ヅァ」。dź [dʑ] は ć に対応する有声子音「ヂャ」。sz [ʂ] は ż に対応する無声子音。舌先を奥に持ち上げて発音する、ややくぐもった「シャ」。rz [ʐ] は ż と同じ音。cz [tʂ] は、sz と同じようにして発音するややくぐもった「チャ」音。dż [dʐ] は cz に対応する有声子音。ć, ń, ś, ź, dź は語末または子音の前にしか使わない。母音の前の [tɕ], [ɲ], [ɕ], [ʑ], [dʑ] を表す時には、その母音が i の時には c, n, s, z, dz を、i 以外の時は ci, ni, si, zi, dzi を使う。 [4] Adam Zamoyski, Poland: A History, Hippocrene Books, 2017. Note on Polish Pronunciation. [5] Peter Hetherington, Unvanquished: Joseph Pilsudski, Resurrected Poland and the Struggle for Eastern Europe, Pingora Press 2012. Notes.ix [6] https://culture.pl/en/article/a-foreigners-guide-to-the-polish-alphabet [7] 赵京,Locke/ㄌㄛ_ㄎ/洛克、词语与书写系统,2021年11月5日。 [8] Łukasz Kamiński & Maciej Korkuć, A Guide to the History of Poland 966-2016, Cracow, 2016.p.19.这本书由ㄆㄛㄌㄢㄉ总统和Archbishop/大主教同时作序,政治宣传和宗教色彩强烈。 [9]赵京,“Cyrillic/ㄎㄧㄌㄧㄦ/斯拉夫词母转写-兼译Россия/ㄌㄛ_ㄙㄧㄚ/俄罗斯帝国的形成”,021年7月12日。 [10] Patrice M. Dabrowski, Poland: The First Thousand Years, Niu Press, 2014. Pp.13-14.以下译注引用此书的内容,因为属于常识,不再一一注明。 [11] Neal Pease, Rome’s Most Faithful Daughter: The Catholic Church and Independent Poland, 1914-1939. Ohio University Press, 2019. [12] Łukasz Kamiński & Maciej Korkuć, A Guide to the History of Poland 966-2016, Cracow, 2016.p.19. [13] 赵京,Spain/ㄙㄆㄟㄣ/西班牙前期文明译注,2021年10月16日。 [14] https://yivoencyclopedia.org/article.aspx/Ibrahim_ibn_Yaqub [15] Norman Davies, Heart of Europe: A Short History of Po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Chapter V second part 3. The Polish Language.这本书倒时序分章,每章内按时序分节,刚出版时给读者一种时代感,现在读起来很不便。 [16] Adam Zamoyski, Poland: A History, Hippocrene Books, 2017. Pp.99, 103. [17] https://esperanto.net/en/ [18] Norman Davies, Heart of Europe: A Short History of Po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299. [19] 几本书都用这两个数字,如Łukasz Kamiński & Maciej Korkuć, A Guide to the History of Poland 966-2016, Cracow, 2016.p.26. [20] Adam Zamoyski, Poland: A History, Hippocrene Books, 2017. Pp.106-107. [21] M.B.B. Biskupski, The History of Poland, Greenwoodof ABC-CLIO, 2018. P.20 Notes 2:传统上说ㄒㄌㄚㄏㄊㄚ人数占总人口10%或者更高,但最近研究把这个比例减少为10%的1/3。 [22] Patrice M. Dabrowski, Poland: The First Thousand Years, Niu Press, 2014. pp.116-117. [23]赵京,18-19世纪Россия/ㄌㄛ_ㄙㄧㄚ/俄罗斯帝国的历史译注概要,2022年3月25日。 [24]赵京,Spain/ㄙㄆㄟㄣ/西班牙前期文明译注,2021年10月16日。 [25] Patrice M. Dabrowski, Poland: The First Thousand Years, Niu Press, 2014. p.118. [26] 赵京,18-19世纪Россия/ㄌㄛ_ㄙㄧㄚ/俄罗斯帝国的历史译注概要,2022年3月25日。 [27] Patrice M. Dabrowski, Poland: The First Thousand Years, Niu Press, 2014. p.375. [28] Neal Pease, Rome’s Most Faithful Daughter: The Catholic Church and Independent Poland, 1914-1939. Ohio University Press, 2019. p.112. [29] Three Minutes: A Lengthening, by David Kurtz in 1938. Directed by Bianca Stigter in 2022. [30] M.B.B. Biskupski, The History of Poland, Greenwoodof ABC-CLIO, 2018. Timeline of Historical Events. [31] 我1993年5月在红场徘徊观察许久,引起一个警察的关注问候。 [32] 赵京,Ukraina/ㄨㄎㄌㄚㄧㄋㄚ/乌克兰前期简史,2022年7月25日。 [33] Patrice M. Dabrowski, Poland: The First Thousand Years, Niu Press, 2014. Chapter 6 The Commonwealth, Part II: Sarmatia Besieged, The Cossacks and the Commonwealth. [34] Patrice M. Dabrowski, Poland: The First Thousand Years, Niu Press, 2014. Chapter 6 The Commonwealth, Part II: Sarmatia Besieged, Toward a Commonwealth of Three Nations? [35] 赵京,18-19世纪Россия/ㄌㄛ_ㄙㄧㄚ/俄罗斯帝国的历史译注概要,2022年3月25日。 [36] Trans. D.R. Gillie, London: Faber & Faber Limited, 1931 & AMS Editon 1971. 主要是1903年作为一个ㄆㄛㄌㄢㄉ社会主义革命组织者的编辑文稿。 [37] Wac ław J ędrzejewicz, Pi łsudski: A life for Poland. Hippocrene Books, 1982. Pp.20-22. [38] Wac ław J ędrzejewicz, Pi łsudski: A life for Poland. Hippocrene Books, 1982. pp.95-96. [39] 赵京,门诺教派与马赫诺运动的历史性遭遇,2010年3月31日。 [40]赵京,Freemasonry、Deism/ㄉㄟㄙㄇ与美国的独立革命,2020年9月2日。 [41] Patrice M. Dabrowski, Poland: The First Thousand Years, Niu Press, 2014. p.301. [42] Neal Pease, Rome’s Most Faithful Daughter: The Catholic Church and Independent Poland, 1914-1939. Ohio University Press, 2019. Pp.112,-116 [43] Józef Piłsudski, Year 1920 and its climax Battle of Warsaw during the Polish-Soviet War. Piłsudski Institute, 1973. Annex 1: M. Tukhachevsky, The March Beyond the Vistula, 1923. Pp.12-13. [44] Patrice M. Dabrowski, Poland: The First Thousand Years, Niu Press, 2014. pp.386-387. [45] Józef Piłsudski, Year 1920 and its climax Battle of Warsaw during the Polish-Soviet War. Piłsudski Institute, 1973. Annex 1: M. Tukhachevsky, The March Beyond the Vistula, 1923. P.223. [46] Józef Piłsudski, Year 1920 and its climax Battle of Warsaw during the Polish-Soviet War. Piłsudski Institute, 1973. Annex 1: M. Tukhachevsky, The March Beyond the Vistula, 1923. Pp.241-242. [47] Peter Hetherington, Unvaquished: Joseph Pilsudski, Resurrected Poland, and the Struggle for Eastern Europe, Pingora Press, 2012. 1: Quotation from Lord D’Abernon, 1930. P.459. 2: Sejm Resolutions 1923 & 1995. [48] Rom Landou, Pilsudski: Hero of Poland, trans. Geoffrey Dunlop, Jarrolds Publishers, London, 1929. Book II, IV. Dream of the East. [49] M.B.B. Biskupski, The History of Poland, Greenwoodof ABC-CLIO, 2018. p.10. [50] Józef Piłsudski, Year 1920 and its climax Battle of Warsaw during the Polish-Soviet War. Piłsudski Institute, 1973. Annex 1: M. Tukhachevsky, The March Beyond the Vistula, 1923. Pp.227, 237. [51] Alexandra Pilsudska, Pilsudski, reprint edition 1971 by Arno Press. Original edition 1940 by Dodd, Mead and Company. [52]加来耕三、水谷俊樹著、北神諒漫画、【ポーランド孤児を救った日本赤十字社】、学習まんが、2016年。 [53]赵京,《汉文明以及周边群族的书写系统方案》,2022年10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