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老高的博客  
你未必能看到很喜欢的观点,但一定会进入挑战性的视野。  
https://blog.creaders.net/u/3843/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高伐林
注册日期: 2010-05-22
访问总量: 16,800,835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文章欢迎转载,请注作者出处
最新发布
· 美国的名校为什么左翼思潮占绝对
· 特朗普看到了美国真的病状,但他
· 人工智能:民主追求者的噩梦,独
· 同窗说:民主党输了,我赢了一百
· 为什么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社交媒体
· 俄乌那片地方确实麻烦,川普是不
· 多数美国人愿意再给川普一次机会
友好链接
· 郭家院子:郭家院子
· 姜克实:姜克实的博客
· 旅泉:旅泉的博客
· 怀斯:怀斯的博客
· 云乡客:云乡客的博客
· 吴言:吴言的博客
· 寡言:寡言的博客
· lone-shepherd:牧人的博客
· 艺萌:艺萌的博客
· 德孤:德孤的小岛
· 虎猫:张石的博客
· 马黑:马黑的博客
· 暗夜寻灯:暗夜寻灯的博客
· 史语:史语的博客
· 王清和:《金瓶梅》揭密市井私生
· 晚秋心情:不繫之舟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解滨:解滨
· 汪翔:汪 翔
· 星辰的翅膀:星辰的翅膀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分类目录
【诗】
· 她的文字,是可以交到婴儿面前的
· “虽九死其犹未悔”?十死呢,该
· 一部童话引发图书界难得一见的翻
· 读书要读有趣的书:走这一条捷径
· 《长安三万里》藏着大国由盛转衰
·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不受瘟疫侵袭
· 推荐三部中国作家描写瘟疫的优秀
· 横跨美国之旅(后记):来,享受
· 母亲节回忆与母亲有关的若干小事
· 中国百姓的诗歌江山被他们这样一
【识】
· 美国的名校为什么左翼思潮占绝对
· 为什么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社交媒体
· 多数美国人愿意再给川普一次机会
· 大选倒计时第三天:美国近一半选
· 美国大选是个机会,让我们提高识
· 中美能避免爆发战争吗?——美国
· 北师大女附中卞仲耘惨死一案,在
· 《巨变第二天》剖析世界最大难题
· 没有故事的苦难,要比有故事的苦
· 一位美国学者兼智者的40句名言
【史】
· 关于对宋彬彬如何盖棺论定的大争
· 专访高伐林(下):他是好人,但
· 专访高伐林(上):胡锦涛二十大
· 阮铭详细披露中共“洗脑工程”指
·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悼念中共
· 人类的宪政不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
· 当革命从非常态变成常态,人类文
· 魔鬼藏在细节里:专制者为何总在
· 一文读懂以色列与哈马斯生死拼杀
· 清明时节雨纷纷,推荐一篇缅怀故
【事】
· 同窗说:民主党输了,我赢了一百
· 大选倒计时最后一天:假信息意在
· 大选倒计时第五天:一位华人计票
· 这垃圾剧本,怎么被拍成了电影史
· 一位中国医生娓娓讲述他职业生涯
· 阎淮新回忆录交待中国和新加坡两
· 要乐观,哪怕带点儿盲目:人类种
· 有中国特色的偶发事件,有中国特
· 美国红州与蓝州的谋杀率:一个颠
· 你以为互联网保存记忆?错!中文
【视】
· 好莱坞科幻题材电影大盘点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续):如何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在“91
· 横跨美国之旅(第16天):见识了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续):地平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第一位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续):一所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不期而
· 横跨美国之旅(第13天):在造物
· 横跨美国之旅(第12天):把开胃
【拾】
· 特朗普看到了美国真的病状,但他
· 人工智能:民主追求者的噩梦,独
· 俄乌那片地方确实麻烦,川普是不
· 投票截止日:说一说与大选看似无
· 大选倒计时第二天:美国梦还是美
· 大选倒计时第四天:有点同情特朗
· 大选倒计时第六天:谁当选总统能
· 大选倒计时第七天:全球第三波威
· 大选倒计时第八天:川普现象背后
· 大选倒计时第九天:“零元购”事
存档目录
12/01/2024 - 12/31/2024
11/01/2024 - 11/30/2024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4 - 09/30/2024
08/01/2024 - 08/31/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7/01/2020 - 07/31/2020
06/01/2020 - 06/30/2020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01/01/2020 - 01/31/2020
12/01/2019 - 12/31/2019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第三只眼所看到的中日百年争夺
   

  谈中日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很容易受民族情绪的左右而影响判断力,若从第三者,比如说一个瑞典人的角度去看,则可以呈现不同脉络,对百年东亚的格局,会有更宽广视野,看到过去没看到的东西。中国美学中有所谓“移步换形”,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老高按:民族情绪是每个人都有的,但民族情绪强烈,往往就会短缺自省精神。“我们中华民族自古爱好和平,从来没有侵占别国一寸领土”这样的话,我们中国人听得很入耳、舒心,如果英国人、美国人、日本人、俄国人也这么说“我们民族自古爱好和平,从来没有侵占别国一寸领土”,我们会觉得可笑之极!
  但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爱好和平,从来没有侵占别国一寸领土”这句话,中国周边国家、民族,甚至中国疆域内的某些少数民族,是否听来也觉得可笑之极?
  我曾经在2015年12月8日的博客文章《应该重新认识“帝国主义在中国”》中说过:中国确实富强了,开始对外投资和开辟市场,从全世界赚钱。却发现,过去抨击揭露英、法等列强欺负中国的那些帽子,有朝一日也落到中国头上,中国竟然会被许多中国投资对象国的民情舆论,指责为“经济侵略”“新帝国主义”“新殖民主义”!
  这番话与上面所说的那句话,都异曲同工,涉及同样一个问题:就是当身分和立场不同时,看法可能也掉了一个个儿。
  下面冯学荣的文章,也涉及这个话题,是我们过去想的比较少的:中国人、日本人和第三者所看到的中日百年恩怨,可能大相径庭。这篇文章可能引起相当多中国人的愤怒,冯学荣甚至可能被骂“汉奸”(但说也奇怪,我注意到,该作者在国内网站上刊出,得到的正面反响居多),但我想我们读一下,跳出民族立场了解一下此文提供的资料,有益无害。


  从第三者角度看中日百年恩怨

  冯学荣,博客

  谈中日历史很容易受情绪左右而影响判断力,若从第三者,比如说一个瑞典人或者外星人的角度去看,则可以看得很清楚。
  从第三者眼中去看的话,那么对于大清帝国而言,甲午战争并不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而是大清帝国和日本帝国为了争夺对朝鲜半岛控制权的战争,从大清帝国的角度而言,大清帝国是为了维护它对朝鲜王国的宗主权,而从日本帝国去看,它是为了争夺对朝鲜半岛的控制权。日本帝国显然是要打破大清帝国在远东的宗藩关系和朝贡体系,这种行为显然是带有攻击性的,毋须讳言。
  但是如果你审视大清帝国自身的话,你会发现:大清帝国所拼命要维护的那个宗藩关系,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因为宗藩关系意味着大清帝国是上国,而朝鲜王国是下国,清国子民在朝鲜犯罪,由清国领事审判;朝鲜子民在清国犯罪,也是由清国官府审判;清国可以在朝鲜设租界,但朝鲜不可以在大清设租界,毫无疑问,这种关系,我们同样很难说它是平等的。
  平等不平等,反而还不是最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关系有没有可持续性?平心而论,大清帝国拼命维护自己的宗藩关系,这种努力不但与当时的世界潮流背道而驰,而且从大清的国力来说,它也是不可持续的,因为1890年代的大清帝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不是一个工业国家,而在工业国家日本面前,大清以它的国力要维护万邦来朝的旧体制,其实是不可持续的,也就是说,朝鲜迟早也是保不住的。
  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甲午战争其实是徒劳的,它对大清帝国而言,是一场没有什么意义的战争,也是不必要的一场战争。

  甲午战争之后,大清帝国失去了台湾,但是如果从荷兰人的角度去看,则大清是活该的,因为台湾本身就是大清帝国从明郑王朝的手中抢来的,而明郑王朝又是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手中抢来的,台湾对于大清帝国而言,就如同一个本来就是抢来的玩具,如今被别的孩子抢走,这种现象,佛家有一个词语形容,叫做“现世报”。
  台湾其实还是皮毛,中日历史的关键问题,其实还是满洲(东北)问题,庚子年,义和团扒了沙俄经营的“中东铁路”,杀了俄方筑路人员,也杀了不少的俄国东正教传教士,沙俄以此为借口,悍然侵占了满洲大地,但这件事你又很难说沙俄一点说辞都没有,因为甲午战后清日马关谈判时,是沙俄带头逼迫日本放弃割让辽东半岛的要求,仅仅5年之后,清国人就恩将仇报,杀害俄国传教士、侨民和筑路人员,毫无疑问,在沙俄的眼中,清国无疑是忘恩负义的角色,所以沙皇俄国鲸吞东三省(满洲),是毫不客气的。
  沙皇俄国鲸吞满洲的行为,引起了日本帝国的强烈恐惧,日本人认为:沙俄吞了满洲,下一个就是朝鲜,而朝鲜一旦被吞,日本则不再安全。日本帝国这样担忧并非毫无道理,因为在蒙元帝国时期,蒙汉联军就是从朝鲜半岛出发、就近进攻日本本土的,所以当时的日本政治精英一致认为:保住朝鲜半岛这把“刺向日本的刀子”(从地图上看,朝鲜半岛如同一把刀子、刺向日本列岛,是进攻日本的天然绝佳跳板),关系到日本帝国的生命安危。
  日本帝国认为:形势越往后拖就越坏,于是日本赌上了国运,悍然向沙皇俄国宣战,并将俄国从南满地区驱逐了出去,日本在此战中战死十万名日兵,代价可谓惨重。战后,日本从沙俄的手中“继承”了大连、旅顺、南满铁路等殖民权益。日本帝国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日本的政治精英当时认为:我死了十万人好不容易将俄国人赶跑,战后我们必须在南满要占有几个军事据点,否则他日俄国人卷土重来,那我十万人岂不是白死了?难道又要再打一次日俄战争?
  抱着这个心思,日本帝国“继承”了大连、旅顺、南满铁路,并开始大量移民南满,平时从商、务农,战时则可化为兵,是为殖民南满。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并未贪图大连、旅顺之外的南满土地,而是悉数将大片土地归还給大清帝国,大清帝国可算是捡了一个大便宜,仅仅两年之后(1907年),清政府在东北设置了三个行省,开始在沙俄和日本的夹缝之中,获得艰难的生存。而实事求是地说,在满洲这片土地上,日本帝国在客观上对大清帝国起了保护的作用。
  大连、旅顺租借地的期限是25年,但是中日双方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日本人一旦来了就不会再走的了,因为从日本人的眼中,我不能满25年就走的,因为我在南满投入的资本是巨大的,有些投资25年还没开始产生利润呢,尤其是房地产,难道叫我将在大连旅顺建的房子拆走搬回日本吗?
  所以所谓“二十一条”主要就是谈南满洲续约的问题,袁世凯和他的幕僚们心里都很清楚:大连旅顺南满铁路已经是日本人的天下,他们既然来了就不会走的了,所以关于南满一章的续约是最顺利的。
  问题出在赤俄。1923年赤俄与国民党结盟,国民党于是破天荒地打出了“反帝”的旗号,并宣称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坚决收回旅顺、大连、南满铁路,换句话说,国民党要单方面撕毁日本帝国与袁世凯于1915年的续约(民四条约)。
  在实际行动的层面上,国民党与张学良结盟,开始在南满排日,国民党的鲁莽行为招致了日本军阀的剧烈反弹,短短几年之后,“九一八事变”爆发,满洲沦陷,日本人的潜台词是:我死了十万条人命帮你打回来的满洲,你竟然不給我生存空间,那么我索性吞了满洲,恢复1904年日俄战争之前的状态,只不过俄国人换成日本人。
  此外日本人还有另外一股底气:满洲本来就不是你们汉人的,它原本是属于满清的,我打下(1905)在先,你继承(1912)在后。
  国民党是打着爱国旗号上台的,它显然不敢承认“满洲国”,但从日本军阀的眼中,你不承认它意味着你总有一天反攻,尤其当时日本帝国有对赤俄作战的总体国策,日本担忧:一旦我和赤俄打起来,你国民党在华北背后向我满洲捅一刀咋办?于是日本军阀开始策划“华北独立”,认为华北有必要成为满洲国与中华民国的缓冲地。
  值得一提的是华北从1901年开始就有日本军队驻扎,依据是《辛丑条约》。这个时候,黑手(黑手是谁?也许永远是个谜)伸进了华北,对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和日本驻屯军进行挑拨,经过无数次努力之后,它挑拨成功了,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向华北增兵护侨,但日本增兵的动作引起了第二十九军的反弹,发生了第二十九军诱杀日军的“广安门事件”,广安门事件使日军失去了分寸,于是日军大举进攻南苑。
  华北的战火使南京的蒋介石及其幕僚作出了一个误判,认为日本旨在吞并华北。忍耐的最后关头到了,全面战争无法避免,既然要打,不如在上海打,因为上海打起来有利于列强介入调停,于是国民革命军向上海租界内的日本护侨水兵发动猛烈进攻。国军的进攻招致了日军的疯狂报复,上海沦陷,南京屠杀,日军认为必须要推翻蒋介石政府、重组中国政府,否则东亚地区永远不得安宁。
  蒋介石唯一赌对之处是将美国拉下水,美国割断日本的石油供应之后,日本唯有出兵东南亚抢夺资源以维持战争,最终与美国爆发冲突,走向不归路。
  美国的卷入和参战以及战后的东京审判,奠定了东西方大多数国家对日本帝国战争发动者角色的认知,但是美国及西方国家对日本战争发动者的角色定义不是以九一八事变或者卢沟桥事变为认定点,而是以珍珠港事件为认定点。如果但就中日战争而言,那场打了八年的战争本质上并不是一场灭国之战,而是一场惩罚之战,与1979年的惩越战争有相当类似之处,越共也无法面对自己对华外交的责任,所以编造出“北寇(中国)称霸亚洲蓄谋已久”的谎言,对越南国民进行欺骗性宣传,可见各国政客伎俩其实大同小异。
  我们如果光看1937-1945年的历史,那么国民党是救国的。但是如果将历史拉长到1923-1945年来看,就很容易发现国民党是祸国殃民的一个角色。从整个东亚大棋盘上看,国民党是充当了赤俄对日本的打手,并将四万万同胞卷进了一场血肉横飞的世纪横祸当中。
  事后,国民党人无法直视自己祸国殃民的历史责任,但好在它有一群聪明能干的历史写手、御用文人和吹鼓手,他们生拼硬造了“日本灭亡中国蓄谋已久”的政治谎言,仅仅用这十个大字,就将自己联俄反帝所招致的国难,掩盖得一干二净。
  而更幸运的是:国民党及其后继者,有一群不思考的国民,所以这十字谎言得以大行其道,在神州大地,上至百岁老朽,下至三岁小儿,人人都知道:日本要亡我,是国民党救了我。应该说,这个宣称策略十分成功,堪称百年经典。

  近期图文:

  现实主义培养同情,理想主义助长仇恨  
  
价值伦理还是责任伦理?赵紫阳的选择对吗?  
  
回望“文革”——这次从经济和人口角度  
  
要基本了解中国文化该读哪些书?  
  
我的革命就是对的,革我的命就是错的?  
  
应该重新认识“帝国主义在中国”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