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hagavad Gita (The Song of God/Lord)[1],至今中译为《薄伽梵歌》[2],按“中文表示里导入汉音元素的提案”[3],音译为ㄅㄚㄍㄚㄨㄟㄉㄜ·ㄐㄧㄊㄚ[4],也可意译为《天神之歌》[5]。它属于巨著史诗Mahabharata《ㄇㄚㄏㄚㄅㄚㄌㄚㄊㄚ》(《摩诃婆罗多》)[6]的一部分,由大臣Sanjayaㄙㄢㄐㄧㄚㄧㄚ(意为“胜利”) 向Dhritarashtraㄉㄜㄌㄧㄊㄚㄌㄚㄒㄧㄊㄜㄌㄚ(盲人,意为好国王,至今译为持国王[7])转叙Krishnaㄎㄜㄌㄧㄒㄧㄋㄚ(至今译为黑天、克里希纳、克释拏[8])和Arjunaㄚㄦㄐㄧㄨㄋㄚ(阿周那、阿朱纳、阿琼那[9])在会战前的对话。本文接着“《ㄖㄨㄟㄍㄜ颂赞ㄨㄟㄉㄚ智识》火神六颂”[10]、“《ㄇㄚㄋㄨManu法典》试译引子”[11],继续探讨几个关键的印度圣典中的常用语的翻译。 Yoga音译为ㄩㄍㄚ,接近普及的“瑜伽”,但含义更准确、广泛。其中的4种形式为:Karmaㄎㄚㄇㄚ(有报应的行动)[12]ㄩㄍㄚ,Jnanaㄐㄧㄋㄚㄋㄚ(知识) ㄩㄍㄚ,Bhaktiㄅㄚㄎㄜㄊㄧ(奉献) ㄩㄍㄚ,Dhyanaㄉㄜㄧㄚㄋㄚ(静坐) ㄩㄍㄚ,也称Rajaㄌㄚㄐㄧㄚ(意译为“君王”) ㄩㄍㄚ。 除了非常普及的译法(如印度、释迦牟尼),地名(如第1章5颂:Kashi国/王)应该一律音译(ㄎㄚㄒㄧ国/王),而不是“迦尸国/王”这样的容易引起古怪联想的表意汉字;人名(如第2章20颂:Janaka王)也是如此(ㄐㄧㄚㄋㄚㄎㄚ王);物名也如此,如第9章17颂、第15章13颂:somaㄙㄨㄛㄇㄚ,一种神秘饮料,没有必要意译(“苏摩”等),周译没有出现此词。 周译与我读的英译版[13]有很多地方不尽相同,可能是因为两个英译版本来就不同。例如第2章5颂:“我宁愿如乞丐稽首乞怜,也不愿杀害我这些有着高雅灵魂的老师们。杀害这些有恩于我的师父们,岂非无异于以他们的血来玷污生命中之甜美欢乐?”[14]Sooner would I go begging for my dinner/ than ever slay those worthier of teachers;/ if I slew them, although they wish my kingdom./ my dinner would be stained with bloody carnage.第2章42颂周译:“而比理智更伟大的则是祂——上主”。英译版:but Self is greater than all these.第2章43颂周译:“所以, 大力士啊!知晓祂是超越理智的, 并且藉由祂的帮助, 降伏你个人的我执, 消灭你的敌人,也就是欲望——不论这会是一项多么艰辛的挑战。”英译版:So knowing it to be supreme,/ and sustaining the self with Self,/ slay the foe whose form is desire,/ so hard to conquer, Arjuna. 第3章10颂周译:“太初,当上帝以祂自己为献祭创造众生”,但英译版为“When Prajapati brought forth life当ㄆㄨㄌㄚㄐㄧㄚㄆㄚㄊㄧ创造众生时”。ㄆㄨㄌㄚㄐㄧㄚㄆㄚㄊㄧ一般指梵天创造的十个大仙,意译为“上帝”恐怕带来误解,不必意译。 第4章1颂周译:“我曾教予太阳王朝的创立者毗瓦斯旺,毗瓦斯旺传给法典创立者摩奴, 摩奴再传给甘蔗王!”,英译版“I proclaimed to Vivavat,/ who related it to Manu, / and Ikshvaku had it from him.” Vivasvatㄨㄞㄨㄚㄙㄨㄚㄊㄚ就是字义为“太阳”的圣者[15],不是“太阳王朝的创造者”,Manu应译为ㄇㄚㄋㄨ[16] 。 第5章24-25颂:nirvana英译版为extinction(此生的终结、死去),中文音译为“ 涅槃”,日译也用此汉字音译[17],玄奘意译为圆寂,周译为“永恆极乐”、“永恆”,中性的译法可能是“解脱”。因为其含义太多,用音译ㄋㄧㄦㄨㄚㄋㄚ更准确合适。 第6章5颂解释ㄎㄚㄇㄚ对心灵提升或堕落的意义:“让一个人靠Self(真我、大我)提升自己self、而不让自己堕落,因为自己是真我的朋友,也是真我的敌人”[18]。 第8章ㄎㄜㄌㄧㄒㄧㄋㄚ解说到:因为人ㄋㄧㄦㄨㄚㄋㄚ时他的灵魂就进入那一刻他的思想,所以要随时坚持ㄩㄍㄚ统一性[19],免得转生歧途。 第11章9颂英译版:“Vishnu, the great Lord of Yogaㄨㄟㄒㄧㄋㄨ,伟大的瑜伽之王”。ㄨㄟㄒㄧㄋㄨ是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维护宇宙秩序,至今中文音译为“毗湿奴”,也译为毘纽笯、毘湿纽、维湿奴、维修奴等,既费解、也容易被误解。 第13章24颂周译:“有些人是藉由单纯的理解 (智慧之道)”,英译版:“others by Samkhya yoga另一些人从ㄙㄢㄎㄜㄧㄚ·ㄩㄍㄚ”,Samkhya意译为“数论”[20],以ㄩㄍㄚ为主展开,是六大印度哲学流派之一,主要在本书第2章39颂和第13、14章发挥出来。 第18章41颂周译:“不论是灵性导师(婆罗门)、军士(刹帝利)、商贾(吠舍)或工人(首陀罗)”。引用“《ㄇㄚㄋㄨManu法典》试译引子”[21]:Brahminㄅㄨㄌㄚㄈㄨㄇㄧㄣ,可以意译为“梵士司”身份(掌管梵界知识的祭司、教师、法学士、律师);Kshatriyaㄎㄨㄒㄧㄚㄊㄌㄧㄚ,可以意译为“官仕”身份(武士、官僚);Vaishyaㄨㄞㄒㄧㄚ可以意译为“庶民”身份(农、牧、商等); Shudraㄕㄨㄉㄜㄌㄚ属于奴仆身份。 第18章 75颂:Vyasaㄨㄟㄧㄚㄙㄚ,意为“编者”,至今音译为“毗耶娑”,费解。 对于《ㄅㄚㄍㄚㄨㄟㄉㄜ·ㄐㄧㄊㄚ》的注解甚多,如“《薄伽梵歌》中,真为时间及空间所限制者,少;其精神广大而深微”;“过去指综合辄取其先者为出发点,此后之和谐亦不得不然,以已经证实之精神思想为之基。其中则《薄伽梵歌》实居首奕”;“当代某一巨声,曾说凡吾人与精神生活所需要之精神真理,皆可得自《薄伽梵歌》”之论[22],本文无意添加,不过也可以随便指出一两点所感。例如,印度古典喜欢极度夸张数目,“此次大战,…参加者约四百万人” [23],甚至“计算出1,660,020,000被杀死”[24],不可信。第9章30颂英译版:“即使是罪人, 如果只敬拜我不崇拜别的, 也被视为义人。真是这样的,因为他信义已决”;“确信无疑:谁信奉我,谁就不会覆灭!” [25]是每一种教义的要求前提,与永恒真理抵触。第10章21颂英译版:“and of the stars I am the moon我是星辰中的月亮”表现出作者人为而不是天启的知识局限。 《ㄅㄚㄍㄚㄨㄟㄉㄜ·ㄐㄧㄊㄚ》的核心价值观无疑是Dharmaㄉㄚㄌㄨㄇㄚ,来自词根dhar(支撑维系)[26],意译(坚定、道德、律令、义务、法、正法或职分[27]、duty, law, ethics, sociocosmic order[28]等)太多,以汉音音译,而不是表意汉字音译[29],为佳。从《ㄅㄚㄍㄚㄨㄟㄉㄜ·ㄐㄧㄊㄚ》的背景,理解为“印度古代武士道[30]”比较贴切,我也是首先从片假名日译ダルマ学到这个词的意义的,特别强调不计较后果/回报的无私行动[31]。很显然,遵从自己所处的社会秩序所赋予的ㄉㄚㄌㄨㄇㄚ是达到好的ㄎㄚㄇㄚ的途径[32];另一方面,也包含着“听天由命”的个人无奈,例如奥本海默在原子弹爆破成功后的感想, 正是当代ㄚㄦㄐㄧㄨㄋㄚ面临的道德困境[33]。“天神”ㄎㄜㄌㄧㄒㄧㄋㄚ之歌解消了王子ㄚㄦㄐㄧㄨㄋㄚ的高贵仁慈念头,遵循ㄉㄚㄌㄨㄇㄚ完全彻底消灭了包括天神部下[34]在内的敌军。发明了ㄉㄚㄌㄨㄇㄚ的天神本身不必墨守己规[35]!这呼唤着释迦牟尼以及Jainismㄐㄧㄋㄚ教[36](Jain dharmaㄐㄧㄚㄧㄣ·ㄉㄚㄌㄨㄇㄚ)、锡克教思想家们的启蒙和革新。 “ㄚ!ㄅㄚㄌㄚㄊㄚ[37]的子孙,确切无疑地,每当正义[38]衰退,不公横行的时候,我就会向世界显示出自己!”--《ㄅㄚㄍㄚㄨㄟㄉㄜ·ㄐㄧㄊㄚ》第4章7颂。 [赵京,中日美比较政策研究所,2016年9月9日第一稿,12月15日第二稿]
[1] http://www.bhagavad-gita.org/ 有包括英语、中文、日语等语音播送。也译为The Bhagawad Geeta. [2] 中国较新的有张保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黄宝生译商务印书馆版。本文引用的中译本为Shri Purohit Swami (1935年)英文原译,周宾凰中文译注,2013年8月。以下简称“周译”。周译还列举了别的中译版,但没有参考《薄伽梵歌论》室利·阿罗频多著,徐梵澄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此书附有译者1950年在印度时的诗体文言文译版,可能是第一个中译版。P.637释辞(音译)Bhaga,本义为“太阳”,引申之为“光荣”、“尊贵”,对上之尊称也。 [3] 赵京,2016年7月5日初稿,12月12日第二稿。 [4] 目前,两个汉音词之间暂时以·分离。将来采用我提倡的汉语文字表示/印刷后只需用半格或四分之一格分开。赵京:“突破“毕升难关”的汉语文字设想”,2009年9月27日初稿。 [5] 维基百科中文:《世尊(指黑天)之歌》。《薄伽梵歌论》室利·阿罗频多著,徐梵澄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P.8:“其师,天神也”。 [6] 了解此史诗的概要对于理解ㄅㄚㄍㄚㄨㄟㄉㄜ•ㄐㄧㄊㄚ很有帮助。如Prabha Duneja, Hinduism: Scriptures & Practices. ARC Publishers, 2012. Chapter 5. The Mahabharata.介绍一些独特的情节:ㄚㄦㄐㄧㄨㄋㄚ五兄弟同娶Draupadi公主,这是由于她过去的ㄎㄚㄇㄚ(p.220);天仙Urvashi在教ㄚㄦㄐㄧㄨㄋㄚ舞蹈时爱上了他,被拒绝后诅咒他变成宦官(p.228);等。 [7] 来自《薄伽梵歌论》室利·阿罗频多著,徐梵澄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P.652:释名—人名,逖多罗史德罗。 [8] 《薄伽梵歌论》室利·阿罗频多著,徐梵澄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P.659-661:释名—神名。 [9] 《薄伽梵歌论》室利·阿罗频多著,徐梵澄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 [10] 赵京, 2016年8月19日第一稿。 [11] 赵京,2016年8月30日初稿,12月10日第二稿。 [12]例如,周译注:“羯磨(karma)一词常被译为「业障」,事实上这个词係指行为、行动。当人们迷失于造化之中, 则其任何行为, 不论是身、口、意,都必然带来后续的结果, 这就是因果的律则, 也就是 「业力法则」(law of karma)。” 不过,《薄伽梵歌论》室利·阿罗频多著,徐梵澄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P.639-640早已这样音译。 [13] The Bhagavad Gita, trans. Gavin Flood & Charles Martin, W.W. Norton & Company, New York, 2012.以下简称“英译版”。 [14] 与日译版<世界の名著>宇野惇訳(中央公論社、1969年。ページ155)所据的BOR Institute, Poona, 1945英译版相近。 [15] 赵京,《ㄇㄚㄋㄨManu法典》试译引子,2016年8月30日初稿,12月10日第二稿。 [16] 赵京,《ㄇㄚㄋㄨManu法典》试译引子,2016年8月30日初稿,12月10日第二稿。 [17]この語のほか、泥曰(ないわつ)、泥洹(ないおん)、涅槃那(ねはんな)などとも音写される。 [18] Prabha Duneja, Hinduism: Scriptures & Practices. ARC Publishers, 2012. P.261.没有对Self和 self区分,读起来也符合中文的习惯。 [19] Prabha Duneja, Hinduism: Scriptures & Practices. ARC Publishers, 2012. P.266-267. [20] 《薄伽梵歌论》室利·阿罗频多著,徐梵澄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释辞(音译)(五)僧法:P.642-646。 [21] 赵京,2016年8月30日初稿,12月10日第二稿。 [22] 《薄伽梵歌论》室利·阿罗频多著,徐梵澄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P.4、p.6、p.431。 [23] 《薄伽梵歌论》室利·阿罗频多著,徐梵澄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注释1.2.3.P.629。 [24] Richard H. Davis, The Bhagavad Gita: A Biograph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5, p.33-34. [25] 第9章31颂。引自Kenneth Shouler & Susai Anthony, The Everything Hinduism Book, Adams Media, 2009. P.60. [26] Prabha Duneja, Hinduism: Scriptures & Practices. ARC Publishers, 2012. P.259. [27] 《薄伽梵歌论》室利·阿罗频多著,徐梵澄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释辞(音译)(四):P.640。 [28] The Bhagavad Gita, trans. Gavin Flood & Charles Martin, W.W. Norton & Company, New York, 2012. XV. Translator’s Introduction. [29] 达摩。《薄伽梵歌论》室利·阿罗频多著,徐梵澄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释辞(音译)(四):P.640-642。 [30] 武士道来自日本。参见赵京:《美日同盟及其与中国的互动》(第三版,2013 年12月2日)第七章“日本政治权力的结构与变迁”第4节:所谓“武士道”。 [31] Kenneth Shouler & Susai Anthony, The Everything Hinduism Book, Adams Media, 2009. Chapter 9. [32] Kenneth Shouler & Susai Anthony, The Everything Hinduism Book, Adams Media, 2009. Chapter 6. [33] “If the radiance of a thousand suns/ Were to burst at once into the sky,/ …I am become Death/ The shatterer of worlds.” Cited from Richard H. Davis, The Bhagavad Gita: A Biograph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5, p.173. [34] 天神把自己的“一百万训练有素的武士”交给交战的一方,自己本人当另一方的军师。Richard H. Davis, The Bhagavad Gita: A Biograph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5, p.13-14. [35] 这一点,与西方学者们对穆罕默德的指责类似。 [36] 来源于词根Jina(胜利)。 [37] Bharata,印度先祖,现用于印度国名。 [38] 此处正是ㄉㄚㄌㄨㄇㄚ这个词。Prabha Duneja, Hinduism: Scriptures & Practices. ARC Publishers, 2012. P.2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