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这一道历史伤口,在人们心中横亘22年了,痊愈了吗?淡忘了吗?香港的一批诗人说:正是因为我们曾经为“六四”付出,我们还会继续付出。在黑夜与黎明之间的深渊,相信人们还会继续写下去,并在深渊底部,看见了世界之结构,同行者熟悉的手势,以及自己陌生的脸容
“六四”十周年(1999年)的晚上,美国公共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卡玛和丈夫高富贵制作的电视专题片《天安门》,那些当年的镜头把我带回那难忘的岁月,让我屏神敛息,热血沸腾。突然电话铃响,接起来一听,是北京的长途,一位同窗好友正在投入“百家姓丛书”的策划事务,打电话问我一些海外的情况。谈完正事,他问,你在干嘛?我说,正在看关于“六四”的《天安门》,唉,真是感慨,十年前的今天…… 北京同学脱口而出:你们还没有走出“六四”情结?我们这里,都没人想起昨天是“六四”了! 我不知說什么好。 虽然他和我都未必有什么代表性,但是这个相隔12小时时差、更相隔两个时代的电话两端,让我体会到:中国和海外的思想反差,可见一斑。 是的,我没有走出“六四”情结。 听过一首由海外歌星们为“六四”唱的极其悲愤感人的歌《历史的伤口》(作者:李寿全、李宗盛、陈复明、童安格、沈光远、梁弘志、林秋离、陈志远),这个伤口,也就在我心头。年年“六四”,我都会找来这首歌,默默地倾听——
蒙上眼睛,就以为看不见 捂上耳朵,就以为听不到 而真理在心中,创痛在胸口 还要忍多久,还要沉默多久?!
如果热泪可以洗净尘埃 如果热血可以换来自由 让明天能记得今天的怒吼 让世界都看到历史的伤口!
又是12年过去了。我仍然没有走出“六四”情结。让我感动的是,心中同样仍然有“六四”情结的还大有人在,尤其是香港同胞,每年“六四”,他们都举行相当规模的纪念活动,那星星点点、连绵一片的烛光,就是人们向往、追求民主、自由和公义的爝火,让我欣慰:人们并不只是关注今天的晚餐,明天的派对…… 今天我又读到香港《明报》刊登的一篇文章,不禁要在这里向读者诸君推荐。这是《香港六四诗选》的编者序,我没有读过这部诗选,更不认识这些作者,但是无疑他们没有忘记“六四”,这就足以让我将他们引为同道。 我想起1977年,我参加武汉市一个文艺创作会议,年轻的我颇有一种自负的感觉。这时有位刚认识的朋友对我说,你看过“天安门诗抄”吗?你看了之后,会觉得自己所写的诗都该扔掉!他给了我一叠,我看了之后,觉得他真说对了……
《一般的黑夜一样黎明:香港六四诗选》编者序
《明报》2011年6月1日
《一般的黑夜一样黎明——香港六四诗选》共收诗130首,作者64人。缘起是2009年,六四20周年,《字花》在文化中心外的自由战士雕像下,搞了一个纪念六四的诗歌音乐朗诵会,有20位诗人读诗,从6月3日晚上8点直至6月4日凌晨。出席人次逾三百。该朗诵会的名字就叫“一般的黑夜一样黎明”,意思是在20年后重感八九屠城之夜的沉重,“一样黎明”则是乘节奏之便作一鼓舞。再以此为诗选书名,亦有重召历史、反省当下、展望未来之意。不公义的黑夜继续互相抄袭,复印,贴满了国人的命运——而在维稳日炽、漫延香港的今日,我们应细思“黑夜”的意义,并持守对黎明的期待。
本书分七部分: “走,走到一九八九”收录八九期间的直接反应诗作,助读者回到“现场”。不止是血洗京城的现场,更是无名的个体结集成集体,为理想而决断行动的,意义庞复的多个现场。 不少诗人是从中国整体的历史脉络去思考六四,故有“中国啊中国你要我说什么”,以纪录他们长年的思考、穿越时间的长歌。 民运理想的追求悚然以流血屠城告终,不少人士流亡海外,真相至今未明,而港人在悲痛震惊中亦长期失语,书写如此心情的章节名为“离散失语”。 “日常碎影.有声无声”,记载著诗人们将对八九民运的牵念,交织入仿佛平淡无起伏的生活中。波澜壮阔的运动,融入日常平淡的生活中;此间的思考与情绪,也筑构了超越年代的“六四共同体”,并标志著港人从支援民运的旁观角色,转化为执著的主体。 而“敲问石头,思念死者”则当是八九后诗人最常书写的主调,表达对于真相和正义的执著,以及对死者长久的哀思、持续的探问。 八九六四不是一已固封的静态事件,它仍然延续并转化为其它的异议主题,各种运动都向六四借力,“异议的歌谣延续”。 传承八九民运一直是大家念兹在兹的问题,“我们一样年轻”收录的是一群年轻的八十后诗人,对于六四的思考。诗歌的想像力与抒情空间,帮助他们进入历史,尤为值得注意。 这种以主题将诗作归类的方式,是希望目录可以让读者按图索骥,令本身可能不熟悉诗歌此一文体的人亦能方便地使用本书。编辑时著重让作品之间形成对话,冀望诗作安排形成低调的阅读韵律,不以名声排序为考虑原则,亦不硬性根据发表年序来安排。当然,诗歌本身的主题经常是多样的,不少诗歌可以编排到超过一个主题下,亦有作品仿佛不从属于任何一个主题。如果编排有生硬扭曲之处,全然是编者之过,还望作者和读者包涵。 本书编者热烈期待未来出现更完整、更大胆或更适切的编选本,我们愿意向未来的编者提供我们手上的资料,欢迎各方随时联络我们。 八九民运期间曾涌现大批相关诗作,单是香港一地所发表的已是数量惊人。而本书编选时,采用详近略远原则。当时不少诗作是受到血腥镇压的震撼而写,不过本书对于重现血腥冲击采节制态度,而更倾向立足于22年所带来的观照距离,沉淀并深化意义 。 此前也有关于六四的诗选出版,但年月久远,当时许多诗人甚至没有将诗作留稿。以致有作者对我们说,如果不是你问起,我都忘了我曾经写过……或者这就是22年后出版诗选的意义。不少诗人是长期书写六四的,这是将六四变成为其生命一部分的持续劳作,值得致敬。从八九民运爆发开始,人们便因为有感而发、有语不能发而写诗,“六四共同体”一直是“表达的共同体”,它看见所有障碍,并图以语言和想像超越之。 八九之后,有许多思考者都想著如何将八九民运“本土化”,让香港转化成运动的中心。时至今日,港人可以大胆地说,“六四”是香港重要的构成部分,某程度上六四是一件本土事件。而诗选中包括了一些中国诗人的作品,因为他们流亡在外,辗转来到香港,书写纪念。其实,定义香港的一个重要成份,就是它容纳内地流亡者的开放性。 本书有几个主题意象,各作者不约而同地书写,值得注意。一是“广场”:它是一个关于开放、投入、集体行动、人民、打破边界的空间意象。二是“维园”:它既日常又诡秘,既平静又悲伤,给香港的六四诗打上独一无二的本土色彩。三是“青年”:它不断变化,鲜明而神奇,赋理想以形状,牵引行动的能量,时间过去而它并不褪色。四是“母亲”:它象征坚持与爱,感通和温暖,对立于黑暗。 在编辑本书时,除了考察作者的结集外,编者很倚重两个资料来源:一是突破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虽然那夜无星》,另外是《九分壹》诗刊1990年出版的七、八期合刊“诗与政治”特辑。我们感谢突破机构及《九分壹》编者允可转载部分作品。另外我们也将几种珍贵的、以六四诗歌为主题的书刊之目录及资料收入附录,望立此存照、供研究者查考。在版权收集过程中容有疏漏,我们欢迎相关的版权持有人与我们联络。此外,刘伟成先生不但提供诗作以及他个人的研究资料,并且捐助出版,我们在此对他表以深切感激。 毋庸多言,六四是一集体伤痕——它的挫折令虚无如雾一样涌上。本诗选中有不少是忧伤无力的诗,我们认为涉及政治的诗仍然可以是多元且辩证的,忧伤和能量之共生引发,正是六四的吊诡特性。诗的诚实令我们不讳言挫败,它的沉思与跳跃性质,也使失败感得以转化为能量。正是因为我们曾经为六四付出,我们还会继续付出;而就是写作者、思考者、行动者,将六四转化为本土运动所可援引的重要证词。在黑夜与黎明之间的深渊,相信人们还会继续写下去,并在深渊底部,看见了世界之结构,同行者熟悉的手势,以及自己陌生的脸容。 2011年5月,六四22周年将近
香港青年文学杂志《字花》出版,2011年5月初版 国际书号:9789881935120 定价:港币80元
相关文章:
63年前的今天和21年前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