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邓丽君 余不洁 第一次听邓丽君的歌几乎就被迷住了。听多了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伪英雄主义的调子,突然听到了一种近乎于自吟自唱的旋律,就像是喝惯了加了大量漂白粉的自来水后,猛地喝了一口清凉的溪水,那个感觉真是沁人心肺。从此,邓丽君的歌真是经常回荡在耳边,夸张一点说,几乎没有哪一首邓丽君的国语歌不熟悉。 想必邓丽君也一定知道,大陆同胞中有她无数的崇拜者。对于长期处在文化沙漠之中的国人,如果邓丽君前往大陆演出,即便是连唱百场,怕也是一票难求。望着那变幻莫测的大陆,改革的微风曾经吹动了她的故乡之情。在八九年那个令人焦虑的五月,无数的海外人士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民族的美好期待和对专制的不满,邓丽君那个美丽的身影被定格在那个时刻,永远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六月的枪声永远阻断了邓丽君返回家乡的路。望着一水之隔的大陆故乡,她再也不愿踏入一步,以致今日,一定有无数的大陆同胞都会永远地怀念在水一方的佳人。 无人能够苛求一位艺术家为了政治放弃自己的艺术,相比艺术的圣殿的巍峨,那些政客们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婢女。邓丽君不仅拥有令人称叹的艺术天赋,而且有令一些政治家所惭愧的完美人格。她一直都说自己是中国河北人,不幸的是,邓丽君为了心中的理想终其一生都未能回到家乡,未能放歌家乡。那是古赵国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地方,邓丽君不改先人之风,柔情之中自有侠骨。 邓丽君的歌大多缠绵委婉,但是,就像写过许多凄婉哀怨词章却也写下过最豪气的诗篇的李清照一样,在邓丽君难以计数的歌中,《梅花》和《中华民国颂》却是轻柔中透着刚强。让人仿佛在闻到梅花暗香的时候,看到了梅花傲雪的疏影。怀古思今,无限感慨,以至于每每在听到“青海的草原,一眼看不完,喜马拉雅山,峰峰相连到天边,古圣和先贤,在这里建家园”时总是忍不住泪水涟涟。饱经离乱之苦的杜甫有“国破山河在”之叹,今日党国虽在,只是五千年的家园却已是山河破碎。天上来的黄河水已是时流时断,不尽长江水也早已失去了旧时模样。邓丽君地下有知,不知该多么难过! 邓丽君的歌声随风飘散,岛上竞传来了后庭花吟,冷眼看着那些过江之鲫爬上大陆,令人不禁扼腕叹息,果真包羞忍辱是男儿?难道辛亥风云中的那些血性男子竟有如此后代! 新年之初,北国风雪正烈,不知筠园之草木是否青绿依然?“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谨录此句献给永远的邓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