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名身后事 余不洁 吴弘达先生生前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曾经多次处于舆论漩涡的中心。在吴先生意外去世后,美国的媒体和一些政治家给了他很高的评价,国会众议院民主党领袖佩洛西还发表声明,缅怀这位自由民主斗士。此后又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举行追思会,10多位国会两党议员、共约70多位嘉宾出席。不过,对于他的突然离世后,中文世界似乎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除了七名前中国政治犯关于吴弘达之死的声明之外,仅有不多的几篇文章悼念吴弘达先生,其中还包括廖天琪女士那篇“不算悼词的悼词”。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对吴弘达先生的名字留下印象,还是从雅虎公司透露个人讯息给中共当局的事件开始的,该事件导致师涛和王小宁两位良心人士获罪入狱。以前,对国内监控百姓通信的事情有所耳闻,但外国大公司也受当局挟持,还是令人十分震惊,而吴弘达先生对雅虎这种不当行为的斥责和相关诉讼,不仅帮助两位受害者讨回了公道,实际上也警告了其他相关公司、保护了所有人的通讯安全。尽管如此,在下对电子邮件系统的安全性一直还是深怀疑虑,毕竟中共当局财大气粗,而商人在强权和金钱面前还是很渺小脆弱。 作为一个局外人,一个旁观者,除了看过吴弘达先生的自传《昨夜雨骤风狂》之外,对于这位传奇式的人物,所知甚少。偶尔在网上读过他的几篇文章,然后,就是在网上看到他在一些重要的场合露面。当然,也看到了那些负面的传闻。总的感觉是,这是一位引人关注的风云人物。先哲有言:“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人言可畏,人尽皆知,岂不知,沉默有时更可畏。吴弘达先生去世后,中文世界所出现的超乎寻常的沉默,不禁令我感慨万分,并因此思想人生和人性。为此我仔细浏览了差不多所有的、不管是悼念还是批评的相关文章和视频,期许能从中得到什么。 格丘山先生曾经和吴弘达先生有过一面之缘,他们年龄相近,他对吴弘达先生非常赞赏。他在悼念文章中说:那是一代又可怜又可憎的人,像吴宏达这样后来能愤起反抗的廖若晨星。中国失去了那个可悲时代留下的为数极少的孤独的反抗者。万维上令人尊敬的唐夫博主也有一篇悼念文章。格丘山和唐夫两位先生都经历过地狱般的劳改苦难,大概是惺惺相惜吧。此外,开放杂志的总编金钟先生也发表了一个简短却很有概括性的悼词,认为吴是“中共残酷统治最有力的揭露者和抨击者之一,尤其在批判劳改制度上贡献卓着,让Laogai一词钉上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从对中共残酷统治的揭露和批判上看,说吴弘达先生是一个斗士和勇士,并不为过。 在劳改博物馆举行的追思会上,遇罗文先生有一个很精到的发言,专程从澳大利亚前来的齐家贞女士的简短悼词也颇令人动容。齐家贞女士经历过10年的劳教苦难,她和吴弘达先生认识24年。她在高度肯定吴弘达先生为揭露劳改罪恶所做的贡献的同时,也痛惜吴弘达先生没有做好、原本能够做得更好的事情。 廖天琪女士认为吴弘达是一个共产文化的怪胎,这无疑是一句绝对正确的话。因为共产文化之下产生怪胎乃是一件必然发生的事情,如果在共产文化这个比核灾难还危险和恐怖的场域中还能存在正常的生命体,那才是真正的怪事。金钟先生认为,“功成名就之际,也显示一个叛逆者往往难以克服的、坎坷人生的某些人性弱点。他是20世纪共产专制不共戴天的勇士,却没有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位尊者。”网上有一些吴弘达先生的传闻,这里不好论断,但坎坷经历给人留下印痕,凸显人性的弱点,恐怕在所难免。显然,要战胜邪恶,首先要战胜自己人性的弱点。由于这些人性弱点,一个有影响力、有能力的人物,未能更好地承担历史赋予他的使命,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尤其令人遗憾的事情。 谈到“坎坷人生的某些人性弱点”,我想到了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那个战胜了寒冷、饥饿、野兽、死亡的英勇经历,也给勇士的精神中留下了严重的创伤。在他获救后,望着面前的美食,焦急地瞧着它溜进别人口里。每逢别人咽下一口的时候,他眼睛里就会流露出一种深深惋惜的表情。他贪婪地把一块块硬面包,象守财奴瞅着金子般地瞅着它,然后把它塞到衬衫里面、床铺上面、褥子里边;每一个角落里都塞满了硬面包。 大陆的中国人,不要说那些经历过劳改练狱般生活的人,就是普通百姓,经历几十年苦难的生活后,很多人都带有鲜明的灾难幸存者的痕迹,贪财吝啬似乎成为一种通病。记得有一位牧师谈到教会中的两个突出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关于大陆人的金钱奉献。感觉其观察到位,言说坦白。这么多的海外华文媒体被收买,放弃责任,面对罪恶和苦难顾左右而言它,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对抗中共专制,不仅需要人们的勇气和热情,还需要财力和物力的支持。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立言已属不易,立功更是难得,能够立德,尤为罕见,然唯有立德方能令人敬服。对于普通百姓,渴望不朽,是一种奢望。但是,在此千载不遇的风云际会当中,有人有机会立言、立德、立功,虽久不废,吴弘达先生或许就是其中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