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每天出版3000本书,《纽约时报》一星期提供的信息量,远超18世纪一个人一生所能接触的信息;按照现在速度,知识量每两年翻一番,大一新生学的一些知识到毕业时已经过时。因此,美国名校强调通过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社交能力 《细读美国大学》(程星著,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老高按:七八年前就听说过程星,先是买了他写的《细读美国大学》(商务印书馆),薄薄的一本,才251页(还是小32开),但觉得写得要言不繁,切中肯綮,含金量相当高——尤其是他讲的对应聘教职者的面谈、考核,对美国高校的认证、视察,对美国大学排行榜如何评选出来……等等,娓娓道来,点破玄机,绝非知道点皮毛的人能写得出来。 那段日子,中文图书市场上,有不少聚焦于美国教育尤其是美国名校的书,有的是从在美国大学任教者的角度写的,有的是从学生角度写的——特别是从中国学生角度写的,有的是从家长角度写的,当时甚至还有出版人从中国给我们打来电话,百般劝诱,约请“从家长角度”写书,称“肯定畅销”,“名利双收”,弄得我哭笑不得——哪敢误人子弟!敬谢不敏。而像程星这样,从学生、学者、教师、甚至管理者的多重角度,细讲美国大学运转的内情,实在难得。这本书据说后来增补了内容又再版了,但我一直还没有读到。 过了些日子才得知,在位于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担任本科生院(哥伦比亚学院和工程学院)助理院长的程星教授,家就在新泽西,离得不远。有位朋友与他相熟,几次对我说,找个机会去拜访、聆教。我当然求之不得,但后来阴差阳错,一直没有能当面请教。最近才知道,他两年前去了香港,担任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新著《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之道——大学管理决策与高等教育研究》一书,最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最近读到他接受《中华读书报》记者的长篇采访,看来,是配合其新著出版而做的专访。他这本新著的书名似乎比较专业,但这篇专访,却内容翔实,看法通透,像我这种教育的门外汉,读来感到颇有收益。这里,转载介绍这篇专访,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华人家长参考。 顺便说一句:提问的记者王春春让我很佩服,看得出來,这位记者采访之前的“家庭作业”做得很充分,所以问得很细、很有深度。 《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之道》(程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国大学是怎么办的 ——访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程星博士 特约记者 王春春,《中华读书报》2012年4月25日 受访者:程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经济政策与管理硕士,弗吉尼亚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管理博士。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美国高校担任管理、研究与教学工作,近十年来一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职,担任本科生院(哥伦比亚学院和工程学院)助理院长、教务长办公室国际双学位项目执行主任、师范学院兼职教授,以及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北京)执行总监。2010年起担任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其著《细读美国大学》(商务印书馆)一书,被国内同行推荐为“开启美国大学管理的一扇窗户”;新著《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之道——大学管理决策与高等教育研究》一书最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 读书报: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安排为675万人,而报考人数按比较“富裕”的估计为929万,也就是说全国高考平均计划录取率为72.7%,如果再将“放弃填报志愿”、“放弃报到”的考生计算在内,最后的实际录取比例将超75%。而有的省的录取率更高,比如来自山东的消息,应届高中生有51万,计划招生50万,即使算上复读考生,录取比例也相当高。 从以上数据看,我们的高等教育从某种程度说,已经从“独木桥”变成“高速路”了。当高等教育解决“数量”问题后,就会面临教学质量问题。在美国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中,一方面存在规模很大的公立大学,吸收了绝大部分生源;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私立大学和小规模的文理学院。他们在教学上,看重质量而不讲求数量,很有过去精英教育的意思。您如何看待这两种教育并存的问题? 程:高等教育的形式应该是多元化的,一个社会应该既有大众教育,也有精英教育。就像一个金字塔,总得有一个塔尖,你不能把金字塔做成方秃秃的东西,从结构上也不稳定。不管我们怎么样评价精英教育,甚至说是贵族教育,它一定还是存在的,起码从有大学开始,它就一直存在,我们一定要面对它。我们的学者,研究高等教育的人,不能怕触犯众怒,心存禁忌。其实,不要说高等教育,如今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到中学教育,无论中国还是美国,也都存在“重点校”和“非重点校”之分的现象。再如,国内一些单位招聘时,表示只要本科是“985”、“211”高校的毕业生,这也是将高等教育分成三六九等。 在形式上,精英教育就是一个老师照管少数学生,大众教育模式就是一个老师面对几百个学生。一种是针对“个性”的教育,一种是“非个性”的教育。哪个更好?我认为,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它们都是为了适应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而发展出的两种不同模式。比如,我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过,哥大注重教学,走的是精英路线,毕业生人才辈出。此前,我也在纽约市立大学工作过,是典型的大众教育学校,学生很多来自不富裕的家庭,被称为“穷人的哈佛”,但不少毕业生都通过接受大学教育,进入大公司和企业。它的毕业生中,出了8位诺贝尔奖得主,也包括前国务卿鲍威尔和英特尔公司董事长格罗夫等优秀人才。因此,在我看,两所大学对社会的贡献都功不可没。 读书报:正如您说的,精英教育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的。不过大家好像只是做,而不大张旗鼓说。我记得在美国一所小型文理学院调研的时候,一位教授对我说,他在来这所文理学院教书之前,一直在公立大学念书,此前他甚至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类学校,会有这样的教育,他说文理学院就像“中产阶级的秘密俱乐部”。 程:是的。这和美国社会及高等教育发展有关。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的精英教育都是公开的,比如说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都是精英学校,由政府赠地而建立起来的大学是普通百姓上的学校。对此,没有人提出质疑。哈佛也毫不掩饰地说,我们就是精英教育。那时,这是件光荣的事情,没有什么难为情的。 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一直到70、80年代,美国大学经历了一个急剧扩展的过程,就像我们扩招一样。而60年美国民权运动更对社会造成很大影响。大家对精英的想法改变了。随着大学越办越大,更多人要上大学。解决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社区学院,社区学院是美国民主在高等教育里面的反映。不管什么人,只要他高中毕业,想上大学就起码能进社区学院就读。由此给人们这样一个印象:我们的大学不能再分三六九等,大学应该让所有的人都能够进入。 时间久了以后,大家对这种“平等”习惯了,也不再深究其中的差别了。20世纪80年代,我到美国的时候,就发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人们觉得最光荣的事是民主和平等,而并不是当“精英”。你要去哈佛,可以,你悄悄地去,也别跟人家说,这个没有什么好炫耀的。我在哥伦比亚工作了十多年,感觉很多人爱拿“常春藤”大学开玩笑。我细想原因有两个。一是比较善意地拿“强势群体取乐”,就像很多人爱拿律师开玩笑,但是你不可以拿弱势群体开玩笑;二是讽刺“常春藤”的学生来自富裕人家,不知道生活艰辛。正因为整个社会环境的改变,现在“常春藤”学校虽然骨子里认为自己就是精英,但是并不张扬。 学校是个花钱的地方 读书报:您曾说:“有钱的人不办教育,办教育的人没钱。”要想办好高等教育,财力上是个大问题,美国很多私立大学都强调自己是非赢利的教学机构,可每年四五万美元的学费不是个小的数字,如此高的收费还不能赢利? 程:确实不能。哥伦比亚大学学费是四万三千美元,但我了解,哥伦比亚大学花在一个学生身上的代价,要超过这个数字。其实,为回答这个问题,教育经济学家花了很大的力气试图说服公众,为什么要这么高的学费,但普通人还是难以接受。也许,普通大众只看到教室里一位教授在上课,而忽略了学校除了教员的工资,还包括教员的医疗、退休费用,研究投入、公共设施、图书馆、实验室、学生服务、行政管理和日常运作等等开销。如果从学校的财务报表看,仅学费是不足以维持学校日常运作的。因此,大学是花钱的地方,而不是挣钱的场所。 我们可以看看康奈尔大学的预算,该校是私立综合性大学,有本科生一万三千多人,学费是4万美元一年。2011/12年的预算总额为32亿美元。从收入上看,25.4%来自学费收入,其次是所属医学院的服务收入23.1%,各种科研资助的收入20.5%,投资收入8.7%,捐赠4.8%,州和联邦政府拨款为4.7%。从花费上看,最大的花销是工资和福利,占54.6%,其次是运营费用占18.2%,对学生的资助11.7%,偿债3.8%等等。 美国办大学有多种“运作模式”。美国私立的非赢利大学的运作模式是:假如培养一个学生学校核定需要5万美元,你只能收学生4万,另外1万需要学校去外面筹款,也就是你不能用运营成本来收费。而且,各学校一定要有自己的筹款办法,否则就要关门。事实上,美国最近几年已经有很多学校因此而关张。另一方面,美国有私立的赢利大学,比如利用互联网的凤凰大学,目前是做得最好的。凤凰大学1976年才开办,最初只有八个学生。1989年起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学。2010年注册学生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60万人。他们一个教授可以同时教成千上万个学生,如此一来,即使学费低,也能赢利。但是,一个教授对30名学生讲课的效果和对三千名学生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读书报:那么公立大学的模式呢? 程:美国公立大学都是州政府的,就是每一个州的。公立学校的经费来源于纳税人的钱。如果你的父母亲是本州居民,每年都要缴州税,你也就有权利享受这个州的低学费。当然,靠州政府的拨款还是不够,其他的收入来自联邦政府补贴,还有一些捐款和申请的研究经费。比如规模很大的俄亥俄州立大学,有三万七千多本科生,对州内的学生收费不算高,每学年8700美元。今年的预算总额是48亿美元,其中学费收入占17.3%,州和联邦拨款占20%,剩下的是医院服务收入和宿舍收入等等;在花费中,教学和运营占31.4%,研究支出占10%,还有5%用以奖学金,其他是在医院开支、公共服务等花费。因此,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靠学费都是无法支撑学校的日常运作的。 读书报:既然收费如此高,筹款也不容易,那么是否可以在节约成本上下功夫?比如美国有批评者举例讲,有的学校仅游泳池就耗费很多财力。 程:这可以说是学校间竞争的结果。一个学生在A校和B校之间选择,如果A学校有很好的游泳池、锻炼设备、学生宿舍等等,那么学生选择A校的可能性就加大。因此这些设施可以说都是正确的投资。 有位大学校长曾写了本书,探讨为什么大学会投入很多资源在体育运动上。外人都以为这是赔钱的“买卖”,实际上很多大学的运动队和比赛能给学校带来可观的收入。比如中部地区的“十大”(Big Ten,指美国中部10所著名大学,如密歇根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等)都地处比较孤立的小城镇,整个小镇文娱活动很少,人们很愿意在运动和比赛上花钱消费,而大学斥资修运动场馆自然很有道理。 打折的学费与招生公平 读书报:谈到美国大学的学费,我发现,同一所学校,对不同的学生收费标准会不一样,比如公布的学费是4万美元,但是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得交全额学费,另外一个学生,可能成绩也好,但家庭不富裕,学校就给他一些补贴,可能他就交2万,学校再给他补贴2万。同样的教育,为何收费如此有弹性? 程:在好的大学这种现象比较普遍,而且每个学生和家长事前都知道。我觉得这正是美国高等教育中的“闪亮点”。比如哥伦比亚大学,每10个学生中,起码有4个半学生的学费是“打折”的。就像你去买东西,原价是4万,他付2万或者是1万,但其余学生是付全额学费。但美国人能够接受这个事实。他觉得这个学校是我的首选,我家里有条件,我就应该付全额学费。 学校不仅在收费时考虑学生家庭的收入,在录取时,学校也同样看中学生的家庭情况。比如,一位家境好的学生SAT成绩是2300分,另一位家境不算好的学生成绩是2100分。学校会考虑,2100分的申请人是在困苦的情况下长大,达到的这个水平,他所付出的努力远远超过2300分的学生,这个孩子更有希望,因此更有可能录取他。于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校不但降低了录取线,而且还收不到钱。这就是美国的校园多元化,这种多元化不仅包括在种族上,还包括学生家庭的经济水平。 读书报:这样资助学生,会使校园多元化,也让少数贫困学生受到良好教育,但这毕竟是少数。我知道目前只有像哈佛、普林斯顿等个别学校录取时不考虑学生家庭收入,其他一些好的私立学校昂贵的学费,还是把大部分人挡在了校门之外,而只有中产和中产以上的家庭能受到更好的教育。 程:如果你要从这个方向想,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情况。不过学校毕竟愿意招收一些穷学生,愿意招收一些分数比较低的学生。为此,学校也要付出很大代价,按私立大学四万美元的学费算,每招收一位少数民族或者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就要拿出十多万美元经费。但学校也必须强调收支平衡,所以这是一个战略上的选择,就是说学校从战略上看,认为这种做法很重要,他们就去做了。但是能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就需要达到一个平衡点,让学校财力上能够接受,社会也能认可。 在招生中,经常被争论的还有一个“传统学生”(Legacy)的话题,就是说父母亲是这个学校毕业的,他们的小孩就有优先录取权。这个政策受到很多批评,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学校要筹款,谁给学校钱?很多是校友,校友大笔资助学校,学校要给校友一些优惠是人之常情。但是,当哈佛、哥伦比亚这样的学校变成了太多人想进来的学校的时候,某些优惠自然受到外面人的不满,这也是人之常情。因此,学校也要寻求平衡点。 为何甘愿规模小 读书报:正如您所说,教学质量是和规模有联系的。美国有很多规模很大的大学,也有规模还不如中小学的文理学院,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学院坚持“小而精”而不走“做大做强”的路子呢? 程:我觉得它们就是坚持精英教育。精英教育就是面向很少的学生。比如美国有名的几个文理学院,很容易就扩建到一万人的大学,但是它们选择不扩建,不扩建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扩大了以后,学校就突破了精英教育的范围,就失去了与学生之间的“亲近”(closeness)。 我曾说过,自由的精英教育在美国大学中,并非只是一种理想,而是一个早已落实的传统;它不仅仅是所谓理想卫道人士的精神堡垒,它也深具市场价值,因为它至今仍是许多美国大学招生的利器,也是校外基金与学校获致捐赠的最佳来源。 读书报:就是说文理学院就是想要通过保持小规模来营造一种小学校特有的共同体(community)氛围? 程:是的。人家来就是冲着你这个来的,你扩成一万人的大学,就没有吸引力了。这种小的文理学院真的有特色,有特色就能生存,而且会生存得很好,我是很看好的。当然,我也看好哈佛和哥伦比亚这样的大学,他们今后也会越办越好。因为这些学校真正关注的事是学生。这里有一个如何衡量毕业生的问题。我们不能只用就业率之类的指标。如果用就业率,文理学院的毕业生比州立大学可能还要差一些,但这不是它的培养目标。比如,我们不能按学生毕业后是否去北京上海来衡量学校的好坏,有的同学本来就“志不在此”,你怎么能用到没到北京上海来评价呢。因此,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校办学好坏是不妥当的。火车不能都往一个地方开,要有不同的目标,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目前国内的大学都去争办一流大学,这不现实,我们应该百花齐放,允许办民办大学,允许办文理学院。 读书报:私立大学都有董事会、各种教授委员会和校长,那么在制定学校的战略上,哪股力量发挥的作用最大? 程:我想是校友的力量。你改变学校的办学方向,必须不能违背校友的意见。因为很多捐赠来自校友,他们会在学校调整战略时起相当大的作用。而校友往往会倾向维持学校当年的传统。 这也是我强调大学应该重视学生,而不能觉得我让你进来就是一种恩赐,你要靠我给你将来的饭碗的想法。其实恰恰相反,大学最后的成功就是来自毕业生的回馈。没有校友的支持,学校一天也办不下去。 大学里的尖子班 读书报:国内很多大学也意识到教学质量问题,有的正在试行小规模教学。形成校中有一个院,院里又有一个很精英的班的局面,以专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您如何评价这种做法? 程:作为尝试未尝不可。但是要看他怎样拔尖,有种拔尖实际是在加码,比如人家原来选三门课,你让他上五门课,这叫加码,不叫拔尖。我理解的拔尖是为学生创造一些宽松的环境,给学生一些自由度,甚至不上课,从本科开始就跟一些教授学做一些研究。中国大学生缺少的是创造性,创造性不是说课上的太少,反而是因为课上的太多,学生连创造的时间都没有了。 读书报:就是说做“减法”,不要盲目地做“加法”? 程:是的。中国的本科生,每一年在学校的时间比美国长很多,美国的暑假就长达三个月,外加上寒假、春假和各种节日,每学期上课的时间也就十几周。 读书报:您谈到创造性,我觉得要培养这样的学生,除了在教学规模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教学方法也要调整。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曾认为,刚毕业的博士,在学校呆了那么多年,自然就会教书。但现在看,其实不是的。我接触到一位在美国私立小学院教书的中国教授,他告诉我,开始教学的前几年,与其说是在教书,不如说也在学习,学习如何与本科生进行互动,因为这个过程是以往在国内教育所没有的。 程:是的。现在很多人讲所谓“启发式”教育。但为什么很难做起来?因为我们的老师也没经历过,让他们怎么开展起来?比如说,现在一些领导做起报告来,能够讲两小时,气都不喘,就一直讲下去。他从来没有想过听众怎么想,没有和听众互动的意识,下面的听众也没有觉得我应该打断他,我应该能够提一下问题,让他跟我讨论一下。但对启发式教育来说,互动是基本常识,你做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 读书报:您觉得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程:只能慢慢来。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我知道有一些学校请海归老师做一做示范,但是海归也有局限性,也要看不同的学科,有的学科需要,有的学科也许不是特别的需要,因学科而异,因人而异,但教师教学理念应该有些改变。还有就是允许多种尝试。美国高等教育之所以比较发达,就是因为博采众长的结果。历史上,美国大学从原来英国模式中学到培养本科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教学方式,又从德国模式中学到通过带研究生加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但这两种模式都强调大学科研教学活动与现实社会分离和独立。为弥补这个缺陷,美国创造性地发展出自己的特点:以为急剧变化中的社会提供实用的知识和训练有素的人才作为大学的使命。为此,美国大学可谓多种形式,既有贵族气十足的常春藤院校,也有“仓储式”的公立大学。每所大学都立下自己独特的办学宗旨,锁定自己的服务对象,并力求办出自己的特色。 选择专业和学校 读书报:在顶尖大学和好的文理学院,美国本科生选择最多的专业都是“通识”教育的专业,比如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英语与文学、政治学、历史和公共政策分析,是学生选择最多的前五个专业,威廉姆斯学院学生所选专业的前五位是经济学、英语和文学、政治学、心理学和生物。虽然如同国内经济学很热门,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学校并没有专业人数限制,也就是说,如果学生愿意,所有学生都可以选择学经济,但事实是80%以上的学生选择的是其他专业,有的甚至是国内的“冷门”专业。您如何看待美国学生的选择? 程:首先,美国大学并没有将传授知识作为本科教育的唯一宗旨。而是希望学生先学会明辨善恶。要让人从愚昧、无知、偏见、固执和各种情欲中解放出来,从而能自由地思想,自由地行使自己的意志和判断能力。 再有,知识更新的速度也造成不管学校和学生如何努力,四年的本科的专业训练都很难让学生终身受益。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些数据:如今《纽约时报》一个星期所包含的信息量已经远远超过18世纪一个人在一生所能够接触到的信息;再有,现在每天出版的书是3000本,而科技按照现在的速度,知识量将每两年翻一番。悲观地讲,大一新生学的一些知识,到毕业时已经过时了。因此,很多名校和文理学院,强调通过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来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社交能力。 最后,美国除了工程学院等一些专门专业外,即使一些本科生选择了专业,但雇主也不会将他们作为专业人才使用。因为整个社会已经达成共识:惟有研究生毕业才算接受了足够的专业训练。综合这些原因,你就会发现为什么在美国一些“冷门”本科专业还是很有市场。 提到专业,也不妨说说选校。中国人选择大学喜欢名气大的学校,谁排名排在前面,好像它就更好,其实这很盲目。美国人也有这种情况,但是相对来说比我们好一点,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孩子究竟适合什么样的学校。近年来,每年夏天,很多美国人要举家来次“大学游”。父母亲带着快要上大学的孩子参观学校。这很有道理,作为一个孩子,你凭空让他选学校,他也不知道这个学校怎么样。你让他到这个学校看看,校园怎么样,听听他们的介绍,和学生见见面,了解一下。这样每个学生都会看到学校的特点,选择适合他的学校。比如说,哈佛和哥伦比亚大学本科都有专门的学院,这和其他文理学院有什么区别呢?我觉得前者是湖泊当中的一条船,活动的空间很大,而后者本身就是一条大船,不太受到外面的干扰。如果孩子喜欢有发挥自己才能的天地,那么前者很适合;而如果喜欢在一个小的圈子里,与一些很熟的朋友相处,那么文理学院也许更适合。 (本文采访与整理中曾得到陈蓬先生大力协助) 相关文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好给一个渔场 何处寻觅我们心目中的理想大学? 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中国教科书呢? 专访刘道玉(上):找出中国教育危机的祸根 专访刘道玉(下):中国教育怎样从源头改起 美国的小学中学有学生干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