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就将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列入了旅行的清单,两年前的夏末更几乎就要成行:正要订机票时,传来土耳其发生大地震的消息,打消了念头。今年终于动身前往了,尽管就在我们抵达伊斯坦布尔,还收到朋友来信,好心地提醒:土耳其据说还有武装冲突呀……但我们天天徜徉在伊斯坦布尔的古色古香的老城区,眼前都是丽日蓝天,耳边都是笑语喧阗,早已经乐不思蜀了。
我的一位跑遍了欧洲各国的亲戚对我说:过去对伊斯兰教实在是缺乏了解啊,因为十多年来恐怖活动多半都跟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有瓜葛,提起伊斯兰教,总是负面印象。去了伊斯坦布尔,被雷倒了:我亲眼看到了伊斯兰文明也是多么博大精深!
我的另一位亲戚也告诉我:在欧洲,有两座城市最具有历史、人文的深厚底蕴,一座是意大利的罗马,另一座,是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前者,是西罗马帝国的首都;后者,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古时候叫君士坦丁堡。
而一位万维博客则介绍:伊斯坦布尔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出的“人一生要去的10个地方”的第二个;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兼政治家拉马丁(alphonse de lamartine),在游历过伊斯坦布尔后说:“如果只能看这个世界一眼,那就看伊斯坦布尔吧!”还有资料说,伊斯坦布尔作为最强大帝国的首都,全世界再也找不出另一个城市当首都的岁月比它更长久——对此,我存疑,因为没有与别的诸多首都pk。但伊斯坦布尔当首都的时间长达1500年,这可是个不折不扣的硬指标,不是最长久,也是最长久之一了。
…………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来到伊斯坦布尔,住到了被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老城区苏丹阿梅,离闻名遐迩的蓝色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托普卡帕皇宫、地下宫殿、大巴扎和伊斯坦布尔大学等等,都只需步行5到20分钟。
伊斯坦布尔既是“丝绸之路”的终点,也是欧洲“东方快车”的起点(我早就熟读马可·波罗游记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现有450多座清真寺(一说注册的清真寺就有996座!)、40多座博物馆、20多座教堂,走在街上,触目可及,不是奥斯曼,就是拜占庭。土耳其是个亚洲国家,卻与欧洲接壤;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主要部分却又在欧洲,以几座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大桥,连接起城市的不同部分,也连接亚洲与欧洲……
伊斯坦布尔有五百到一千座清真寺,若按一座清真寺平均有两座尖塔计,这座城里,这样的尖塔就有一千座以上。就像无数的火箭、导弹,直指苍穹。
在伊斯坦布尔游逛几天,印象丰富庞杂,难以理出线头。就从圣索菲亚大教堂说起吧。圣索菲亚大教堂(土耳其语:Ayasofya) 以一位名为索菲亚的圣人而命名,这个词在希腊语里的意思是“上帝智慧”,是一座拜占庭式的宏伟教堂,坐落在蓝色清真寺对面。
18个世纪之前的公元33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首建,后来因几次火灾和地震而损毁,西元532年,由查士丁尼一世续建,公元537年完工。在1453年以前,它一直是与古罗马帝国分庭抗礼的拜占庭帝国的主教堂。因其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是一幢“改变了建筑史”的拜占庭式建筑典范。刚竣工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正教会牧首巴西利卡形制的大教堂,在1519年被塞维利亚主教座堂取代之前,圣索菲亚大教堂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而它又是众多奥斯曼帝国时期著名清真寺如蓝色清真寺、塞札特清真寺、苏莱曼尼耶清真寺、鲁斯坦帕夏清真寺等等的模范。一座建筑,同时对多个宗教产生深远影响,实为罕见!
1453年后,伊斯坦布尔被土耳其的颚图曼帝国征服,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将大教堂改建成为伊斯兰教的清真寺,还将钟铃、祭坛、圣幛、祭典用的器皿等等都搬走,用灰泥覆盖基督教镶嵌画。日后又逐渐加上了一些伊斯兰建筑,如外面的四座尖峭的叫拜楼(又叫宣礼楼)。
这座教堂本身,就成为民族和宗教互相征战、杀戮、取代的见证,1500年中,先后当过东正教教堂,天主教教堂和清真寺。直到20世纪30年代,土耳其共和国建立了,1934年,这座教堂才失去了其宗教意义。首任总统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下令把圣索菲亚大教堂变成博物馆,禁止把此处用作宗教礼拜场所。次年即1935年2月1日,这座建筑以博物馆的形象,重新对世人开放。如今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成为基督徒和穆斯林共有、共享的一个巨型博物馆。
如今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不再具有宗教功能,而是基督徒和穆斯林等各色人等共有、共享的巨型博物馆。是伊斯坦布尔为数不多的需要购票进入的场所。
在圣索菲亚教堂建造的地点,曾经先后存在过两座被暴乱摧毁的教堂。这是狄奥多西二世下令兴建的第二座教堂(415年建成、532年1月焚毁)遗下的残存石头,石上显示上帝的羔羊。
圣索菲亚大教堂具有清真寺的标志:圆顶与尖塔。
建造教堂从亚洲、欧洲和非洲运来各种彩色岩石,看看这地面!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穹顶,一直是建筑、艺术和宗教各界人士瞩目和研讨的焦点。 圆顶由帆拱支撑,这在此前从未出现。帆拱可令圆顶得以接驳在下面的柱子。帆拱不仅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美学效果,又可稳定圆顶的侧面,使圆顶的重量得以引向下方。可惜画面受到左侧的脚手架的破坏。据说这些脚手架已经在这里架设了几十年,让人扫兴!
教堂极高处的画像,显然是基督教的。
教堂内的建筑结构,极尽繁复之能事。
阿拉伯书法遍布整个教堂大厅,又強烈地透出伊斯兰文化的特色。
教堂的二楼所见。下图也是。
教堂内圣像马赛克。
公元944年的马赛克镶嵌画。中间是圣母抱着小耶稣,左方的是身穿礼服的君士坦丁一世,端上伊斯坦布尔城市的模型献给圣母;查士丁尼一世站在圣母右方,把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模型呈给圣母。
参观圣索菲亚大教堂内的华人甚多。导游也有许多能讲流利中文。图中这位举起双手的导游,以一口漂亮的京片子,招呼着他的团员。有人对我推测说,这人不是土耳其人,而是中国人,例如可能是从新疆来的。
晚上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没有带三脚架,是我这次旅行的最大遗憾之一。所拍摄的夜景,也就质量很差了!
何止圣索菲亚大教堂,整个伊斯坦布尔,就像一个硕大的民族和宗教的大拼盘——各个民族和宗教,在这里竞争,也共处,争奇斗艳。更多的照片,将随后贴出。
近期图文:
想起了百年前的“带路党”
走马观花逛琉森(组图)
历史短更尊重历史:美国腹地掠影之一(组图)
世界上最高的教堂——乌尔姆大教堂(组图)
“欧洲之巅”——瑞士少女峰(组图)
趣闻最多的第三届奥运会(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