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慕尼黑啤酒节,又来临了。 慕尼黑啤酒节,德语原文是“十月节”(Oktoberfest),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跨月份举行。因为这个节日的最大项目,就是痛饮啤酒,于是中文就翻译为“啤酒节”了。去年初秋到初冬,我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的阿尔卑斯山区小镇住了几个月,离该州首府慕尼黑近在咫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与数十万人一起痛饮的机会。
人们喝酒用的是一种叫“马嘶”的容量一升的巨型酒杯(大小与北京卖散装鲜啤的“升”相仿,但这是厚玻璃杯),只有慕尼黑当地酒商才被允许在啤酒节会场用“马嘶”卖啤酒。
去年我赶上的,是第176届慕尼黑啤酒节,从9月19日(星期六)到10月4日(星期天),共16天。其中赶上周末的几天,最为热闹,10月3日是德国的国庆节(东西德合并的日子),想必加倍热闹。我去的那天是个星期六,仅就我在场三四个小时目力所及,足有四、五十万人。官方事先预计,16天中将有650万人次前往,将喝掉610万升啤酒,吃掉20万条香肠——啤酒与香肠的消耗似乎太不成比例了!这也说明,人们到啤酒节上绝对是以喝为主,吃只是点缀。啤酒节过后的统计数字如何,就不知道了。 慕尼黑啤酒节一如往年,在宽阔的特蕾莎大草坪(Theresienwiese)举行。各大啤酒企业搭起每个可容纳数千至上万人的啤酒棚,装饰各出心裁,遍地是露天酒桌;摩天轮、云霄飞车、射击等无数游乐项目,以及杂耍、脱口秀、演奏会等表演项目分布在各处,数不清的餐馆、纪念品商店,顾客挤得爆棚…… 啤酒节上到处是穿着巴伐利亚传统服装的青年男女,据说比往年比例大增。女孩们穿的服装“Dirndl”,网上有人将之音译为“佃兜服”,我看不如译为“玎朵”,更有女性色彩,以前因为是手工制作,相当昂贵,要好几百欧元一套,但近年来进入了超市,售价大为降低,于是一下普及开来。
德国是个盛产啤酒的国家,产量仅次于中国和美国,居世界第三。巴伐利亚的啤酒产销量又居德国第一。 啤酒节上据说下午到傍晚最热闹,夜晚灯火通明,人们饮酒、歌唱、跳舞,闹到深夜一两点。但是如今最晚的上酒时间到10点半就结束。 有文章说,慕尼黑啤酒节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狂欢节;也有人告诉我,不是“最大”,而是第三大。不管怎样,说是“世界最大狂欢节之一”当无疑问。尽管啤酒节期间碰上德国国庆节,尽管去年我去的第二天就是德国四年一度的大选日,但是啤酒节上毫无政治气氛:玩乐就是玩乐,“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将进酒,杯莫停!” 第一届“十月节”于1810年举行,到2010年是200周年(至今共有24年因为战争、疾病和其他原因而取消啤酒节活动)。今年的慕尼黑啤酒节于9月18日开幕,持续到10月4号,比往届举办时间长一天,想必更为盛大,不由得心驰神往。 这里贴出我去年参加慕尼黑啤酒节所拍摄的几张照片。祝朋友们一醉方休!
这家巨型啤酒棚以不断转动的烤乳猪和载歌载舞作招徕。
两手能端起10-12巨杯的女酒保,绝对是啤酒节的一个最引人瞩目的观赏对象。满满一“马嘶”啤酒,至少有两公斤吧(至少我端起一“马嘶”觉得相当沉重)?她两手拿起的至少20多公斤。 一升啤酒,在啤酒节上价格9欧元左右,她拿到的是批发价,据说每升她能赚到一欧元左右。一天下来,据说最强壮又能干的女酒保能挣到一千欧元以上。但是,这对她的体力是个极大的考验。
巨大的啤酒棚里,“以酒会友”的人很多已经东倒西歪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互不相识的青年男女乘着酒兴,在人群中接起了一条“醉龙”。
“醉心”狂卖:啤酒节上少男少女戴在胸前,是最常见的装饰。
啤酒节上虽然以喝酒为主,但是烤猪肘子也是很多人垂涎的美味。
啤酒节上,巴伐利亚传统服装是一景。
无数人戴上了“啤酒杯帽”,蓝白方格相间是巴伐利亚州旗色彩,上写“啤酒节,2009”。
这家小店索性就开在“啤酒桶”里了。
啤酒下肚,得“有进有出”才行,于是厕所外大排长龙;出来的人,再直奔啤酒棚。
“醉卧沙场君莫笑”,“但愿长醉不复醒”——身旁是啤酒节的帽子,嘴边是喝空了的酒杯。
啤酒节上我也看到军人和警车。1980年9月26日,一枚炸弹在啤酒节上爆炸,造成13死,200多人伤。炸弹是由一个21岁的新纳粹分子安放的,他在爆炸中当场身亡。有报道说,2009年也有伊斯兰激进组织发出恐怖威胁,但是数十万人进进出出,没有人查验证件、检查提包。毋宁说军人与警察只是服务而已,例如为游客指点路径,或者成为一道风景:凡有游客提出要与之合影,都欣然同意;有游客对他们举起相机,也都报以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