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在北京度过“十一”的,无不对国庆节礼花印象深刻。在我童年时代,好像北京是中国大陆唯一在节日之夜大规模燃放礼花的地方。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工作,年年有了看礼花的机会,尤其是1984年的十一,因为工作需要,居然来到天安门城楼前的观礼台上观看礼花。在五彩缤纷的焰火漫天怒放之下,“火树银花不夜天”,“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些句子,都显得苍白了、暗淡了! 后来,中国大规模放焰火的地方和机会越来越多了,北京奥运的焰火,上海世博会的焰火,香港回归的焰火……连我的家乡武汉也多次大规模燃放焰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将满天姹紫嫣红收藏进了心田。 但是却也有了副作用:我感到自己被吊高了胃口。 到美国来后,发现美国人也颇爱燃放焰火,尤其是梅西每年7月4日独立日在纽约哈德逊河上放的焰火,据说是美国最盛大、也最富盛名的独立日礼花之一。今年女儿邀请我们一同观看,不巧我们另有安排而错过了,只好留待今后的机会了。 我们新泽西州几乎每个有点规模的镇,庆祝活动的压轴戏都是放焰火——相邻各镇还会错开日期和时间,让居民们到处赶场,一连几个夜晚都能五光十色。邻居挈妇将雏,趋之若鹜,可对我来讲呢,“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有了北京礼花当记忆的背景,再看哪儿的焰火会不觉得寒酸呢?刚开始观看,甚至还对周围少男少女的欢呼尖叫,怜悯地摇摇头:唉,真没见过世面! 但是年复一年,多看几次,慢慢地,我对小镇的焰火产生了认同。 北京礼花让人感觉的是慎重其事,小镇焰火让人感觉的是亲切随和;北京礼花像精心选拔出高矮搭配、色彩协调的俊男美女、严格排练之后演出的大型团体操,小镇焰火宛如邻家少妇少女们临时组合、即兴表演的乡村舞蹈;北京礼花要的是震撼观众、征服观众的效果,小镇焰火图的是博君一粲、皆大欢喜;北京礼花着眼的是对外,要让国人,更让世界看到中国的盛世旺景、大国气象,而小镇焰火着眼的是对内,外人看不看没关系,小镇的三千五千纳税人自己集资放一场,好好饱个眼福…… 今年独立日的周末,我又隨着拿着马扎、折叠躺椅的白黑黄棕、男女老少,足有上万居民,汇聚到本镇中学操场。夜幕完全落下之后,好好地欣赏了就在眼前四五十米之远处燃放的焰火,并拍下了若干照片。下面的照片,除了第一张之外,都是我自己拍的。 无论哪儿的焰火,都是美丽的。而在小镇的这个场合,人们更重视的是参与,是彼此在光彩斑斓的瞬间融为一体、普天同庆的欢乐。 北京的火树银花不夜天长留脑海。(网络照片) 近期图文: 三民主义追根溯源追到葛底斯堡(组图) “延座讲话”手抄珍藏纪念册风波 女儿在美国当童工的日子 美国50州就是50国——各国有各国的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