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采访中共“28个半布尔什维克”最后一人王盛荣时,曾引用杨尚昆一句感叹:共产党杀的共产党,比国民党杀的共产党都多。但后来没有找出杨尚昆原话的出处,于是放弃引用。最近却查到,被批为“中共喉舌”的《环球时报》,发表题为《共产党杀自己同志比国民党杀的还多》的文章 老高按:数年前,我采访中共“28个半布尔什维克”最后一人王盛荣时,曾引用了杨尚昆的一句感叹:共产党杀的共产党,比国民党杀的共产党都多。后来新泽西的一位我素所尊重的好友,痛斥我胡说八道,追问我出典何在。而我竟没有找出杨尚昆原话的出处。这当然要怪我自己当时对学术规范太不在意,没有及时记录。这是从文学转到历史的过渡之症。现在我已经懂得了学术规范的重要,重要引文都会注明来源。 这句话在查到原文之前,我不再引用。但,绝非我编造。后来我查到,被批为“中共喉舌”“毛左大本营”的《环球时报》,发表标题为《共产党杀自己同志比国民党杀的还多》的文章,这句话与杨尚昆的话异曲同工。这篇韩三洲评述邱会作回忆录的文章,原标题为《邱会作在“肃反”中死里逃生》,文中说: 1945年党的七大在讨论到除奸政策时,有位代表发言说:“除奸要十分稳重是完全正确的,左倾教条宗派在江西苏区杀人太多了。”就这一句话,立即震动了全场。不少代表纷纷接著说:“杀人多,杀得惨,把许多好干部都杀掉了!”有代表控诉:“在内战时期,老根据地的人口减少了近20%。人哪去了?战争牺牲是主要的,但我们自己杀了不少自己的好同志。共产党杀的甚至比国民党杀的还要多。许多好干部都是自己杀的呀!我们对邓发的肃反政策很愤怒!” 会场还在发言,已经有一些同志哭开了,有的还边哭边述说。对政治保卫局杀人的事,绝大多数都可以说出残酷的例子。有位代表说:“1934年秋,我们三军九师部队有位连长,上午打仗负了重伤,腿都断了,不能行走,可是晚上就把那位连长拉去杀了。因为腿断了不能走,硬是两个人拖出去杀了。”这个例子刺痛了更多人的心,全场出现了失声痛哭、擦抹眼泪的悲惨景象。 对于肃反滥杀无辜的问题,有代表大声疾呼:“我们要求追查邓发的责任!”话音一落,全场此起彼伏地发出“同意”的响应。会议结束时,陈毅也以沉痛的心情说:“我们今天的会提出了过去杀人的问题,这是一个重大问题,代表团一定向大会主席团报告。”平时散会时,大家都是很活跃的,但这次会议结束后,代表们都心情沉重地离开会场。 过了两天,毛泽东亲自来到邱会作所在的华中代表团,就苏区肃反问题讲了一次话:一、被错杀的人大都是好同志,我们悼念他们;二、那些同志都是烈士,将来革命成功后,我们应在当地为他们恢复名誉,并以烈士对待;三、肃反问题是错误的,是路线问题,不是某个人的问题,大家不要提出追查邓发的责任问题。 国民党杀共产党,杀到被共产党赶到台湾去了之后,就基本上停止。但是共产党杀共产党,却又延续了几十年,又杀了数以万计的共产党。今天我们说“共产党杀自己同志比国民党杀的还多”,应该並不是夸大其辞吧! 关于中共“肃反”的罪行,已经有很多文章根据中共党史档案资料,披露出真相。我今天想起这件事,是因为刚刚读到明镜历史网刊发的《夏曦与湘鄂西苏区“肃反”》一文。现转贴于下。 关于夏曦犯下的滔天罪行,最早我是在三十年前白桦的话剧《今夜星光灿烂》中得知的。那部剧作,写了几个同是十八岁的红军战士之死,正面写到了“左”倾路线造成的惨重灾难,给我巨大的心灵震撼——今天当然我不会只认为是“左”倾路线造成的惨重灾难了。 后来我查阅过有关党史资料,2005年有一篇《夏曦在湘鄂西“肃反”的前前后后》写得催人泪下,怒火盈胸。在以多维记者的名义写王盛荣的专访文章时,写到“28个半布尔什维克”的罪行,关于夏曦,我引用了这篇文章的有关资料,还写到张国焘、陈昌浩: 1932年4月,夏曦开始以“肃反”为名实施第一次大清洗,捕杀红军、地方干部达千余人,师以上干部27人,都是贺龙红二军团和湘鄂西根据地创始人和骨干。在洪湖地区屠杀基层干部和群众达一万多人。当年8月,夏指挥第二次“肃反”又杀掉一大批人,这一次被屠杀者无法统计,仅团、营、连干部就有241人。1933年3月,夏曦结合根据地内“清党”又开始第三次“肃反”,这次杀掉红军数千名干部战士,连洪湖红军杰出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段德昌,毛泽东诗词中“我失骄杨君失柳”的“柳”即柳直荀,也被其杀了。当年6月,第三次“肃反”未结束,又开始第四次“肃反”,杀了三千多人,其中甚至有同属“二十八个半”但不赞成“肃反扩大化”的宋盘铭。经过四次“肃反”,曾经有两万多人的红三军,下降到三千余人。夏曦在位只有两年多一点,竟然杀掉数万红军官兵和群众,他是不折不扣的杀人魔王。 夏曦同张国焘比起来却是小巫见大巫。去给张当助手的陈昌浩任红四军政委,沈泽民当鄂豫皖中央分局副书记,从理论和行动上支持张国焘“肃反”密令,堪称帮凶。仅1931年秋天两个月,鄂豫皖苏区的红军指战员就被杀掉十分之一,达2500多人。1933年3月,红二十五军内一次就逮捕3900人,当即杀掉2500人。军长许继慎被用绳子活活勒死,另一个军首长周维炯被乱棍打死。1933年6月以后,张国焘、陈昌浩又在新开辟的川陕根据地大屠杀,杀了红四军第一任军长邝继勋;另一领导人曾中生在红军中威望很高,他们不敢公开杀,是长征途中在张国焘住房里被用绳子勒死的…… 这些史实,实在令人毛骨悚然,不忍卒读。 有位中共高官“红二代”旧识,看到我的这篇专访后打电话告诉我:他父亲当年是“红小鬼”,也险险乎死在夏曦手中——恰巧刚刚从部队转到地方当县里儿童团总队长,才逃过一劫。他告诉我,在洪湖的烈士纪念馆中,夏曦的照片与其他烈士是分开的,单独挂在另一面墙上。他还证实了我原来得知的情况:当夏曦后来在行军中涉水过河,脚下一滑被浪卷走时,就在他身边的警卫员没有任何人伸以援手搭救他,眼睁睁看着他被淹死。 写到夏曦,写到张国焘,其实三十年代共产党杀自己人杀得最凶、最早的,还是毛泽东。抓AB团、富田事件,现在已经有很多文章披露了真相,各位不妨在网上检索。 当年这些中共党人,不是神,也不是魔,然而,不论其初衷多么不同——从最高尚到最卑劣——他们却在不短的一段时间内,左右了中共的走向,共同写下了一出大悲剧,包括他们个人的悲剧。而其中像夏曦,不论当权者将他供奉在什么样堂皇的先烈祠里,都是中华民族的罪人,应该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夏曦与湘鄂西苏区“肃反” 何立波,《文史精华》2006年第2期 在土地革命时期,由于受“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的影响,全国各个根据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肃反”。规模比较大的有中央苏区的肃“AB团”运动、鄂豫皖根据地的“肃反”运动、闽西苏区的肃“社会民主党”运动、湘鄂西苏区的“肃反”运动、赣东北苏区的“肃反”运动、陕北根据地的“肃反”运动等等。湘鄂西苏区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苏区之一,在各个苏区的“肃反”运动中,“湘鄂西是搞得最‘左’、损失最惨重的一个”(贺龙语)。湘鄂西苏区的“肃反”,既包括湘鄂西苏区地方上的“肃反”,也包括湘鄂西主力部队红3军中的“肃反”。 一个看上去这么纯朴的革命者夏曦,怎么会变成大杀自己人的魔王? 夏曦大权独揽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统治下的党中央向各根据地派遣了中央代表,负责传达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改造各根据地的党组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夏曦被中央任命为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湘鄂西苏区的“肃反”,之所以能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给湘鄂西党和人民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是与夏曦到达湘鄂西后所犯的严重“左”的错误密不可分的。 夏曦是湖南新民学会的成员,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二大”的候补中央委员,曾任中共湖南区委员会委员。在党的五大上,夏曦被选为中央委员,后接替李维汉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1931年3月,夏曦被任命为中共中央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 夏曦不是湘鄂西苏区第一个搞“肃反”的人。在夏曦来到湘鄂西苏区前,湘鄂西特委书记兼红3军政治委员邓中夏执行“左”的路线,在苏区搞“肃反”,就错杀了不少人。 3月15日,夏曦抵达湘鄂西苏区。27日,以夏曦为书记的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湖北监利县正式宣布成立。5月,湘鄂西省军委主席团成立,由贺龙、万涛、夏曦3人组成,夏曦任主席。同年11月中革军委成立,夏曦任中革军委湘鄂西分会主席。6月24日,成立了湘鄂西临时省委,崔琪、万涛、彭玉之、杨光华等为常委,崔琪为省委书记。但崔琪不久即赴上海治病,缺乏经验和威信的杨光华代理省委书记,后正式任省委书记。万涛接替邓中夏出任红3军前委书记兼政委。湘鄂西省委给邓中夏以“最严重警告”,撤销了他党内外一切职务。 初到湘鄂西的夏曦在反“围剿”、苏维埃政权建设、游击队以及发展经济文化等方面,作了许多的工作。但他在“反立三路线”和“拥护国际路线”的口号下,不作调查研究,就武断地否定了湘鄂西党、苏维埃和红军在长期斗争中所取得的成绩,提出“彻底改造和充实各级领导机关”,指责周逸群、贺龙为首的湘鄂西的党是“随从党”、“反共产国际”的党,实行的是“右倾不斗争的上山、逃跑”主义。 夏曦掀起反富农斗争,重新分配一切土地。5月中旬,夏曦主持湘鄂西中央分局扩大会议,决定以监利为中心开始彻底平分土地的工作。各地在实际执行不仅将富农的财产加以没收,还没收了一部分富裕中农的土地和财产,打击了中小商人,从经济、肉体上消灭地主、富农,扩大了对立面,孤立了自己,造成了严重影响。 贺龙、段德昌等人坚决反对这些错误做法,与夏曦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为了控制军队和排挤贺龙对红军的领导,夏曦以省委名义作出决定,取消了军、师指挥机关,将红3军改编为5个大团,受军委分会直接指挥。 在1932年1月的湘鄂西省的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激烈反对夏曦错误做法的万涛、省委巡视员潘家辰等人受到打击,中央代表关向应传达了临时中央对万涛、潘家辰等人的严厉批评和支持夏曦的决定。夏曦的地位得到巩固,第三次“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开始在湘鄂西全面推行。随着以夏曦为首的湘鄂西中央分局推行政治上的“左”倾错误路线和组织上的宗派主义,一大批不同意、怀疑、反对错误路线的苏区党和红军的干部,遭到了无情打击和迫害。 夏曦大搞“火线肃反” 7月,夏曦在给中央的报告中无中生有地称“改组派在苏区内颇活动”,他推行宗派主义干部政策,将党内不同意见和“改组派”联系起来。为了进行“肃反”,夏曦和以他为首的肃反委员会,各级肃反委员会和政治保卫局,凌驾于党委之上,只要夏曦、杨光华等分局个别领导人同意,就可以捕人、杀人甚至捕杀高级干部。 湘鄂西苏区第一次“肃反”(反“改组派”斗争)开始于1932年5月,先从地方开始,尔后波及到红3军。先是湖北天汉县委军事部副部长杨国茂被敌营长张锡侯诬供,夏曦、杨光华即武断地认为杨国茂是“改组派”而将其处决。接着进行逼供讯,捕获了众多的“改组派”分子,不到两个月便“破获全苏区的整个反革命组织”。在湘鄂西党政军各级负责人中,“十分之九是改组派”,仅省委常委中,就有“反革命”两人,另一个人值得怀疑。夏曦等人诬陷湘鄂西各级党组织是“假共产党之名的反革命团体”,因而先后解散了一批县委。 不久,“肃反”波及到了红3军,被夏曦认为是“重要反革命分子”的团以上干部有28人。红8师的特务队长因违反纪律,杀鸡宰牛吃,在受审讯时承认自己是“改组派”。翌日,红8师参谋长胡慎己就被逮捕,尔后被杀。文家墩战斗结束后,夏曦逮捕了红3军参谋长兼红7师师长孙德清和红7师政治部主任孙之涛(一说为孙子涛)。 尽管“肃反”工作已经扩大化,但是临时中央还不满意,认为“两条路线的斗争还非常不够”,这使湘鄂西苏区的“肃反”愈演愈烈。夏曦此后更加专断,往往是个人或者少数几个人说了算,把对临时中央和对自己有意见的人视为“反国际”、“反中央”、“反中央分局”,加以“改组派”第三党”等罪名。 据湘鄂西中央分局1934年9月15日向中央的报告,在第一次反“改组派”斗争中,湘鄂西苏区党政军各级干部被捕的达“千余人”,“处死刑者百数十人”。而实际上被杀的人远不止这个数字。贺龙回忆:“夏曦白天捉人,夜里杀人。捉人杀人都没有材料根据,都是指名问供,即使在战斗最激烈时依旧搞‘火线肃反’。……夏曦在洪湖杀了几个月,只在这次‘肃反’中,就杀了一万多人。现在活下来的几个女同志,只是因为那时杀人先杀男的,后杀女的,敌人来了,女的杀不及才活下来。” 在第一次“肃反”中,夏曦杀害的湘鄂西苏区和红3军的高级干部众多。他们之中有湘鄂西苏区和红军创建人之一、曾任红3军前委书记兼红3军政委的万涛,湘鄂西省委委员、湘鄂边特委书记周小康(按:周小康大搞“肃反”扩大化,在湘鄂边杀害了许多无辜的干部,但最后还是被夏曦、杨光华杀掉),省委委员、湘鄂西中央分局巡视员尉士筠,宜昌特委书记张宗理,湘鄂西苏维埃工农监察委员会副主席、党校校长侯蔚文,湘鄂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刘革非,苏维埃党团书记彭之玉,省委巡视员潘家辰,湘鄂西总工会党团书记张昆弟等等。在红3军中被捕杀的干部有红3军参谋长兼第7师师长孙德清,红6军创始人之一、红8师师长段玉林等(参见贺彪著的《湘鄂西红军斗争史略》)。 因严厉的刑讯逼供,省委巡视员潘家辰的右手被打断,但他至死不承认自己是“改组派”,并大声喊叫着要他们拿刀来,剖开他的胸膛,把他的心拿出来,看看是黑的还是红的。红9师政治部主任戴君实在被打昏后指认了名单上的人,他对湘鄂西省委代理宣传部长庄东晓说:“但愿早死,请您为我们昭雪吧!”(庄东晓:《历史教训要讲清楚》)已经壮烈牺牲的湘鄂西苏区主要创始人周逸群,也被夏曦诬为“改组派首领”。第一次“肃反”结束后,12月19日,省委书记杨光华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还胡说什么周逸群还没有死,秘密会见过蒋介石,等等。 第二次“肃反”运动 1932年6月,蒋介石调集了10万大军向湘鄂西苏区发起规模空前的第四次“围剿”,在襄北、襄南同时发起进攻,企图将红3军逼到长江、襄河之间歼灭。受临时中央“左”的错误路线的影响,夏曦严重失误,提出“寸土必争”、“夺取平汉线”、“只准打宜昌、沙市、岳州、武汉,不准打小据点”的错误口号,使红3军伤亡很大,反“围剿”斗争失败,湘鄂西的几个根据地也损失殆尽。 但夏曦认为,洪湖苏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改组派”及其反革命派别的破坏,因而继续坚持“肃反”。因突围时电台的丢失,红3军与中央苏区的通讯完全中断,使得刚愎自用的夏曦更加我行我素,独断专横。 8月下旬,第二次“肃反”从湖北京山县六房咀开始,一直持续到长途行军结束为止。在行军过程中,部队很艰苦,没有东西吃,只能吃柿子、核桃、高梁杆子等。而夏曦还是不断地杀人,进行“火线肃反”。由于洪湖突围时苏区党政机关基本上没有带出来,所以“火线肃反”的对象,全部是艰苦转战中的红3军指战员。有的指挥干部在火线上负伤,刚撤下来就被当作“改组派”杀害。 在“火线肃反”中,夏曦首先逮捕了所谓的“企图把七师拖走的”红7师师长王一鸣、政治委员朱勉之、湘鄂西军委分会参谋长唐赤英等人,将他们杀害。红3军教导第1师参谋长董朗,被誉为“是文武双全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于当年11月被错杀于江陵县沙冈。据湘鄂西中央分局1934年9月15日向中央的报告,此次“肃反”共逮捕241人,处死14人,而实际数字远远不至于此。 曾任红2军团政治部主任兼红6军政委的柳直荀对夏曦的乱杀人表示不满,给他写信提出质疑,被夏曦认为是“危险分子”。杨光华网罗罪名,说柳直荀是红3军里“改组派”的书记,在撤离洪湖前夕将其杀害。当时撤离洪湖苏区时,夏曦下令政治保卫局将“肃反”中逮捕的所谓“犯人”一半枪决,另一半则装入麻袋系上石头投入湖中?熏“吓得农民不敢出湖打鱼,因为打捞上来的多是死尸,湖水变了颜色”(庄东晓:《历史教训要讲清楚》)。夏曦、杨光华等还仓皇扔下后方机关和干部、群众于不顾,以致他们许多人死在国民党军的屠刀下。 杨光华作为湘鄂西省委书记,是夏曦一手提拔起来的,但他在敌人逼近时却携款临阵脱逃。这对于夏曦来说,无疑是个莫大的讽刺。 夏曦还企图对多次批评自己的贺龙下手,逼他写声明书,说:“你在国民党里有声望,做过旅长、镇守使等大官,改组派可以利用你的声望活动。”贺龙回击道:“你给我写声明书,民国12年,我在常德当第九混成旅旅长时,你拿着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的名片,来找我接头,问我要10万块钱。……你杀了这么多人,是什么共产党员?”使夏曦很尴尬。 当部队转移到商南竹林关时,夏曦无意中透露了9月苏区中央局给湘鄂西中央分局的指示电报。这封电报是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针对夏曦的分兵策略而发的,主要精神是要红3军集中兵力,以游击战术将敌各个击破,而不是按照夏曦的“分散与持久硬打”(《周恩来军事文选》第一卷)。贺龙和关向应对夏曦这种封锁中央局的电报做法极为不满,向夏曦提出严正的抗议。夏曦干脆命人把贺龙和关向应警卫员的枪下了,贺龙即把身上带的一支勃郎宁手枪掏出来放在桌子上,说:“还有一支你要不要?你要也不给,这是我的,我当营长时就带着它了。”由于贺龙在红3军中享有崇高威望,夏曦未敢对他轻举妄动。 1933年初,在湘鄂边的毛坝召开了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贺龙提议全力恢复湘鄂边根据地,夏曦对此表示同意,但却反对整顿红3军和停止“肃反”,主张在红3军中进行“清党”,继续“肃反”。关向应支持贺龙,夏曦就指责关向应“右倾”。在第二次毛坝会议上,夏曦说:“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王明同志的指示。……我们今后要坚持进行大规模的肃反运动,另外要解散现有的党、团组织,创造新的红军……”夏曦关于解散党和创造新的红军的提议,引起贺龙、段德昌、宋盘铭等人坚决反对。 但夏曦有“最后拍板权”,“那怕所有的人都反对,只要中央分局一个人赞成,也必须按书记的决定执行。这是非服从不可的”(贺龙:《回忆红二方面军》)。在1933年2月红3军达到巴东县金果坪后,夏曦悍然做出了解散党团组织的决定,并宣布“省苏维埃是反革命把持的团体”。他另组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名义上由夏曦、贺龙、关向应、卢冬生等7人组成,而实际上大权操纵在担任主席的夏曦手中。 夏曦将红3军和地方、游击队中的所有共产党员实行清洗,重新登记,结果在红3军和地方中只剩下了夏曦、贺龙、关向应、卢冬生3个半个党员。卢冬生是中共中央派来的交通员,第三次“肃反”后任红7师师长,工人出身,因而保住了党籍。夏曦有时不让他参加中央分局扩大会议,或者让他参加却不让他发言,只能算是半个。政治机关也取消了,一切党的基层组织都陷于解体的局面。到了1933年秋天,经过贺龙、关向应的坚决斗争,夏曦才同意在红军中重新登记党员,恢复了党的组织和政治机关。(未完待续) 四次“肃反”红3军只剩下3000余人 第三次“肃反”是1933年3月发起的。夏曦认为原湘鄂边党政军机关的领导职务“完全为改组派把持”,“改组派”领袖是周小康、陈协平、杨英、王炳南。当段德昌和宋盘铭写信建议回洪湖时,夏曦即说段德昌是“分裂红军”,是“改组派破坏湘鄂边苏区路线”的阴谋,要“严厉打击”。第一天提出批评,第二天就逮捕了段德昌,在金果坪“公审”后加以杀害。 段德昌1925年入党,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是彭德怀的入党介绍人,曾任红6军政委、军长,新6军军长,红9师师长。段德昌曾对夏曦的错误曾进行过坚决的斗争,说:“中央过去给我们派个邓中夏,闹了一团糟;现在又派来毫不懂军事、迟疑不决的夏曦,对我们无丝毫的具体指示,只会叫我们拼命。”(贺彪著《湘鄂西红军斗争史略》)段德昌被捕前预感到自己将遭不测,便抄写了于谦的《石灰吟》:“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将它贴在石洞上。英勇就义前,段德昌慷慨地说:“我段德昌生是党的人,死是党的鬼,没有给洪湖人民丢脸!历史将会作出公正的结论。”1952年,毛泽东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第一号烈士证。这第一号烈士就是段德昌。 在第三次“肃反”运动中,湘鄂边红军和苏区的创始人之一、红9师参谋长王炳南也被杀。王炳南在被害前愤然说:“我在哪里参加改组派还没有搞清楚就杀我,真是冤枉!”王炳南被杀后,他的二儿子也未能幸免于难。 第三次“肃反”株连广泛,中央分局给中央的报告中称逮捕236人,处死56人(《湘鄂西中央分局报告》)。而实际上被捕被杀的人数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应在千人以上。 第四次“肃反”开始于1933年五六月间,是在第三次“肃反”结束后不久发生的,一直进行到1934年春天。据分局1934年9月15日向中央的报告,“一共逮捕了172人”,“处死刑的41人”(《湘鄂西中央分局报告》)。由于湘鄂西中央分局委员宋盘铭在实际工作中抵制夏曦的“清党”错误,被夏曦诬陷为“改组派”领袖。当时有情报说宋盘铭在上海的熟人中有人叛变,夏曦立即借机抓了宋盘铭,开始了第四次“肃反”。 对于宋盘铭,贺龙是竭力保护,但夏曦却非杀不可,贺龙寻机把宋盘铭放了,被夏曦发现后又抓了起来。1933年12月29日,宋盘铭被“公审”后杀害。贺龙说:“宋盘铭是很好的同志。杀宋盘铭只有我一票不赞成,当时小关(按:关向应)要是硬一点,可能杀不了。红军肃反扩大化的错误,不只夏曦有责任,关向应也是有责任。”(贺龙:《回忆红二方面军》) 关向应对于自己在这一时期执行过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心情一直很沉痛。抗战期间,他在延安养病时,曾经向毛泽东坦诚地谈了自己的错误。 在第四次“肃反”中,担任红7师师长不到两个月的叶光吉和红7师政委盛联均也被杀害。曾救过夏曦性命的红8师22团团长贺炳炎(1955年授上将军衔)被捕的“罪名”是与一个所谓的“改组派”一起下过馆子,被打成“改组派”成员,开除出党,隔离审查。后因贺炳炎任职的团作战失利,师长卢冬生向夏曦“借”贺炳炎出来指挥。贺炳炎指挥部队反击,取得大捷。战后贺龙、关向应向夏曦说了话,贺炳炎才得解脱。 贺龙利用自己的威望,从夏曦的手中救了不少人。解放后曾出任江苏省军区司令员的刘林,是在被拉出去要枪毙时,被贺龙看见了才救了下来。王尚荣、黄新廷、谭友林、贺彪、杨秀山、谷志标等都是被贺龙从夏曦的刀下救出的(谷志标:《难忘的岁月》,《贺龙在川东南》)。 一位红军将领在被杀前质问夏曦:“那么多为创建红军、创建苏区流血牺牲的老同志怎么会反革命呢?”夏曦竟然荒谬地回答:“这些人是为了破坏革命才参加革命,为瓦解红军而发展红军,为搞垮根据地而建设根据地的。”红3军连队的连长和指导员提拔一批就被捕杀一批,一连杀了好几批。夏曦的头脑发热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甚至连自己身边的警卫员也不相信,亲自下令捕杀了3个(黄远新:《对湘鄂西肃反扩大化的回忆》)。深受夏曦器重、执掌“肃反”生杀大权的政务处长姜琦,在1933年第四次“肃反”竟被查明是国民党特务。姜琦可以说在红3军中是夏曦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人物,他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怀疑谁是“改组派”,就把名字记下,只要夏曦同意,就立即将其逮捕、处决。夏曦见自己最信任的人竟是国民党特务,极为气恼,立刻下令将姜琦逮捕。姜琦见事情败露,半夜逃跑,被看押的战士击毙。红3军由此除去一大害。 从1932年5月到1934年7月中央关于停止“肃反”的指示为止,湘鄂西苏区和红3军中共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肃反”,据湘鄂西中央分局在1934年3月17日向中央的报告中说“前后共逮捕了三千多人,党苏干部十分之九为改组派”。实际数字远远不止此。经过4次“肃反”后,曾经两万多人的红3军,人数下降到3000余人(贺彪:《湘鄂西红军斗争史略》;但萧克在《红二、六军团会师前后》一文中说还有4000余人)。红3军的枪支也所剩不多,据国民党方面的资料,在1934年11月,“最近在湘西窜扰之贺匪约有枪二三千支”(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编:《国民党军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人均不到1支枪。红3军这时的兵力仅相当于两个团,已经濒临毁灭的边缘。 谢觉哉曾任湘鄂西临时省委秘书长,是湘鄂西苏区的“四大文豪”(还有周逸群、万涛、孙之涛)之一。他曾就夏曦在湘鄂西苏区的“肃反”写过一首诗:“‘好人’不比‘坏人’贤,一指障目不见天。抹尽良心横着胆,英贤多少丧黄泉。愚而自用成光杆,偏又多猜是毒虫。一念之差成败异,教人能不战兢兢?自残千古伤心事,功罪忠冤只自知。姓字依稀名节在,几人垂泪忆当时。黑名单上字模糊,漏网原因是被俘。也须自我求团结,要防为敌作驱除。” 红3军“肃反”错误的纠正 1934年6月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在黔东沿河县枫香溪召开会议,初步了总结了“肃反”扩大化的惨痛教训。这是一次在红2军团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会议,是纠正夏曦“肃反”扩大化错误的开始,使湘鄂西中央分局创造湘鄂川黔边新苏区的决议得以实现,挽救了红3军。 夏曦在会上态度消极悲观,一言不发。 7月22日,湘鄂西中央分局收到中共中央5月6日的指示信。指示信严厉批评了夏曦等人在“肃反”扩大化方面、解散党团组织的错误,责令停止“肃反”扩大化。8月4日,夏曦主持召开了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在会后呈报给中央的决议中,夏曦承认了“肃反路线的错误”,第五次“肃反”计划被取消,持续两年多的错误的“肃反”终于停止。 10月24日,任弼时、王震、萧克等率领的红6军团与贺龙率领的红3军(会师后恢复红2军团的编制)在贵州印江县木黄胜利会师。11月上旬,在攻克湘西北咽喉永顺县城后,两军召开了联席会议,对夏曦的错误进行了批评。当时对夏曦的某些批评是不恰当的,如用推理的方法给他带上“取消主义”的帽子。在组织处理上,夏曦的职务也全被撤销。夏曦承认了错误:“在湘鄂西执行‘左’倾路线和大搞肃反扩大化所造成的一切错误,一切恶果,我应负主要责任,是有罪的。”但他又有若干意见:“我不是敌人派进来的,不是蓄意破坏革命,是执行路线上的严重错误”(黄远新:《对湘鄂西肃反扩大化的回忆》)。夏曦还说:“我犯了严重错误,但是我是坚决执行四中全会决议的呀!”“我没有象陈独秀那样不要苏维埃,不要红军,算什么取消主义呀!”(萧克:《红二、六军团会师前后》) 11月1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来电中就夏曦的问题作处批示,指出了他的“严重错误”主要是离开湘鄂西苏区后“没有创立新的苏区根据地的坚持的决心”;肃反“走到乱捉乱杀的严重状态”;“取消党与群众的组织”。 1935年1月27日,任弼时在湖南大庸县丁家溶主持召开了红2军团党的积极分子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任弼时对夏曦的错误进行了系统的批评。 遵义会议后,中央认为对夏曦的批评是对的,但组织结论是不合适的,在3月31日来电中指出:夏曦虽有错误,但不能说发展到取消主义,这种说法是夸大了他的错误;在内部开展批评斗争是应该的,但做的组织结论是不合适的;夏曦应继续在领导机关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纠正他的错误。 夏曦在受到批评以后,先被分配做地方工作。5月,到红6军团担任政治部主任。夏曦力求在实际行动中改正错误,在谈起湘鄂西苏区“肃反”扩大化问题时,痛心地说:“我一想起来就感到内疚,这是我还不了的账啊!” 1936年2月28日,夏曦在贵州七星关渡河时不幸溺水牺牲,时年35岁。夏曦落水时,有战士看见了,但是因为夏曦的“肃反”乱杀人,战士们都是气愤不已,没有人愿意去营救他。 对于夏曦在湘鄂西苏区工作期间的情况,2002年新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评价道:“夏曦在湘鄂西根据地期间,推行‘左’倾教条主义方针,否定原根据地领导人取得的成绩,并实行宗派主义的干部政策。他不听贺龙等人的不同意见,在1932年5月开始的先后四次肃反中,以‘改组派’、‘第三党’等罪名,杀害了包括段德昌在内的大批红军领导干部,给湘鄂西根据地和红军造成了严重损失。” 对于夏曦的一生,贺龙评价说:“夏曦,是两头小,中间大。”萧克评价道:夏曦“两头好,中间错”;“到红6军团工作后担任政治部主任,工作很好,我同王震同志都很尊重他,一直到他牺牲时,他的表现都很好。就说中间错吧,是执行六届四中全会错误路线,尤其犯了肃反扩大化的错误,但在这段期间也不能一概否定,如枫香溪会师后建立了黔东特区也有他的一份功劳。肃反问题,在中央批评了湘鄂西分局以后,他就改正了。” “肃反”扩大化的深刻原因 中共党内的“肃反”斗争,是受共产国际大背景深刻影响的。1930年2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扩大会议决议提出:“各国共产党坚决反对社会民主派的斗争”,“必须无情地揭露那些打着共产党旗号、以右派叛徒和托派叛徒为代表的社会民主派代理人。”1930年6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反对国民党和军阀的同时,“应当把斗争的锋芒指向改组派,指向第三党,指向胡适派”。1931年8月的《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关于中国共产党任务的决议案》明确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大规模地开展工作,来揭露右倾机会主义所有的观点,无论在理论上或在实际工作中,都要与右倾机会主义作不调和的斗争。” 中国共产党遵照共产国际的决议、指示,1930年上半年提出反对取消派和广泛开展肃反工作。中央苏区首先开始肃反运动,对所谓“AB团”“改组派”斗争。1931年1月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以王明为首的中央进一步要求苏区内“以最大的决心”反对取消派、AB团。共产国际反“右倾”、“改组派”、“AB团”、“第三党”等反革命派别的指示,成为王明等人发起苏区“肃反”运动的理论依据。1931年2月23日,中共中央给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江西省委、各特委、各地方党部发出指示信,指出“AB团”及改组派、第三党更是反革命得力的工具,“不肃清内部,不能战胜敌人”。(王明:《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 9月20日,中共中央通过并发出《由于工农红军冲破第三次“围剿”及革命危机逐渐成熟而产生的党的紧急任务》决议案。这是王明临离开上海去莫斯科之前亲自执笔起草的文件,毛泽东说它是王明路线“从文件到实际在全国大打所谓‘右倾机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王明等人在这个“纲领性”的决议案中要求,红军“要扩大苏区至中心城市”,要开展“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反对“目前主要危险”的“右倾机会主义”等等。 1931年4月和6月,参与领导中央特科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顾顺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向忠发分别在武汉和上海被捕叛变。顾顺章和向忠发两人的叛变对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9月,王明离开上海,前往莫斯科出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在他离开上海前,经共产国际远东局提议,由博古、张闻天、康生、陈云、卢福坦、李竹声等6人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博古、张闻天、卢福坦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明指定年仅24岁的博古负总的责任,随后得到共产国际的批准。这次组织变动,为博古等人继续推行“左”倾教条主义路线,也为各个苏区的“肃反”扩大化奠定了组织基础。 以博古为首的中共临时中央坚决执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1932年1月9日,临时中央发出了《中央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要求“坚决进行肃反工作,肃清阶级异己的分子”。1月12日,临时中央作出《中央关于同苏区内反革命团体斗争的决议》,认为“最近各苏区内发现了AB团(中央区)、社会民主党(闽西)与改组派(湘鄂边、鄂豫皖)的反革命团体的活动及阴谋”,向各苏区发出指示,“苏区的党部与苏维埃对于这些反革命的团体必须做最坚决的斗争”,强调各苏区“应该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肃反工作”,以对付“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本来,夏曦在中央关于“肃反”问题的决议下达前就已经逮捕了一批“改组派”,但是临时中央在给湘鄂西中央分局的指示信中批评在湘鄂西中央分局“还没有进行系统的肃反工作,政治保卫局形同虚设”,“你们苏区同样隐(藏)着许多国民党改组派、第三党、AB团、白极会、硬化会等样之类反革命的组织”,要“迅速消灭这些组织”(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一一党内秘密文件》)。在临时中央的一再催促下,1932年1月的湘鄂西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案便决定将“肃反”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苏维埃政府对于肃反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要“加强红军中的肃反工作,清洗红军中的异己分子,因该马上执行。” 虽然说“肃反”政策是中央制定的,但各个根据地主要领导人的政治品质和政策水平,仍对“肃反”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与中央苏区和鄂豫皖苏区相比,湘鄂西苏区“肃反”造成的后果是最严重的,可以说是灾难性的,中央分局书记的夏曦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夏曦个人人品不好,利用自己执掌“肃反”大权来摆威风、要手段,甚至挟嫌报复、排除异己,广大干部和战士对夏曦极为不满。贺龙回忆说:“战士们看到夏曦都是鼓起眼睛的呀。”“为什么党内会发生这样‘左’的出奇的过火斗争和内耗事件?原因很复杂,有宗派问题,有路线问题,也有个人品质问题。而夏曦在这三个方面都有严重问题!”(薄一波:《领袖·元帅·战友》) 近期文章 进现代艺术博物馆总感到自己是白痴(组图) 围绕中国作协名单的文坛领导权争夺战 怀念故乡别苟同成见,喜爱美国别顶礼膜拜 中国的美术大师们在大饥荒年代画了些啥? 北京的礼花和美东小镇的焰火(组图) 为什么光有林则徐这种爱国主义还不够 三民主义追根溯源追到葛底斯堡(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