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路军在平型关的作战,当然是一次伏击战。不论台湾还是大陆,都没有谁怀疑这一点。网友wanrdq可能没有看明白上文所述。八路军115师数千人参与的伏击战,是中方投入十来万兵力的整个平型关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这篇文章,主要不是介绍八路军115师的战斗,而是介绍平型关战役中为人忽视的国民党84师阻击战。wanrdq既然提出八路军115师战斗中的疑问,我也谈谈我所知道的信息。 关于平型关战斗的歼敌人数,目前研究中共党史和近代史的权威杨奎松,有专门的考证。这里我无法详述,简单转述他的看法如下:
目前大陆学者都已接受了歼灭日寇1000余人的说法,这并非后人的杜撰,既可见之于当年率部参加平型关战斗的杨得志等人的回忆,也可见之于当时前线部队的战报。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于战斗第二天,即1937年9月26日率部队撤出战斗之后,给中共中央军委的战报。该电说:“昨日与敌第二十一连(联)队战斗一昼夜,将敌歼灭一千余人”。(《林聂致毛朱彭电》,1937年9月26日) 杨奎松查阅了日方战报,写道:“在此次伏击战中,日军最主要的被歼对象是由灵丘开来平型关的辎重部队,连同1个骑兵小队的护卫部队,全数至少应在120-150人左右。另一部被歼之日军汽车队具体人数不详,较保守的估计亦应在半数左右,即应在200人上下。再加上阻击战中日军第三大队的伤亡和乘车送回灵丘的伤兵的伤亡,整个战斗过程中被歼日军估计应有四五百人。” 杨奎松引述说:“关于这个数字,还在这次战斗之后不久,朱德就公开肯定过。他在1937年年底公开发表的著作中曾明确讲:此次战斗‘他们(指日军)死了五百人’。(毛泽东、朱德:《八路军的战略和战术》,上海生活出版社1938年版,第36页)。朱德之所以这样讲,当然不是笔误或有其他什么原因。联系到彭德怀后来在内部讲话中也坦率地承认,这次战斗“只缴到不上一百条的完整的步枪”,可以想象朱德当年这种说法应当是在具体听取了汇报和进行了比较实事求是的分析之后得出的。 杨奎松指出,“八路军115师参战部队,如685团事后的战斗详报,以及林彪在作战过程中和战斗结束后向八路军前总所做的战报,包括朱、彭向蒋介石和军委会所做的战报和相关奖恤申请的报告,基本上都是实事求是的。” 那么为什么后来出现夸大的数字呢?杨奎松说:“对于八路军平型关作战力主从振奋人心的宣传角度加以夸大的是毛泽东。他在26日上午接得朱、彭捷报后,当即草拟了用于宣传的捷报并迅速发出,随即于11时电告朱、彭说明:“已用八路军参谋处名义用有线电、无线电发出简单捷报,只说将敌万余击溃,击毙甚多,一部俘虏,车辆枪炮缴获甚多,正清查中等语。”毛并提出:“关于缴获数目对国民党不可夸大,但对外宣传可略增数目字,是否可说俘虏千余人,汽车八十余辆,坦克五辆,炮三门,炮弹三千发,请酌定见告,以为统一”。(《毛泽东致朱彭任并告林聂电》,1937年9月26日) 这时朱、彭已依据早上给毛泽东等人的捷报,上报南京蒋介石和阎锡山,内容仍然是“缴获汽车六十余辆,小摩托车三辆,外炮一门,炮弹二千余发”,“俘虏敌官兵三百余名,另有敌一部约四五百人,马数十匹被我完全包围,死不缴械,故全部打死”等,故对毛泽东把人数扩大到万余,且声称俘虏千余等,认为不妥。接电后,朱、彭两人当晚即联名复电:“昨天的胜利对国民党、对外宣传,我们意见不必扩大,以我们本日致蒋阎电为好。”(《朱彭致毛泽东并告林聂电》,1937年9月26日。) 但是,毛泽东以八路军参谋处名义拟发的捷报已经无法收回了。这就出现了延安和前总两个内容大相径庭的平型关战斗捷报,国民党有关方面所得及其转述的都是朱彭战报的内容。而各方报纸特别是延安宣传的,自然是毛泽东所拟八路军参谋处致南京军委会军政部、中央日报社的捷报了:“九月廿五日,我八路军在晋北平型关与敌万余人激战,反复冲锋,我军奋勇无比,将进攻之敌全部击溃,所有平型关以北之辛庄、关沟、东跑池一带阵地完全夺取,敌兵被击毙者尸横山野,一部被俘虏,并获汽车、坦克车、枪炮及其他军用品甚多,正清查中。现残敌溃至小寨村,被我四面包围中。”(《八路军参谋处致南京军委会军政部中央日报社捷报》,1937年9月26日)所谓平型关一战歼敌万余的说法,即由此而来。
要搞清历史真相确实要“不辞辛苦”,不过,也乐在其中。这是兴趣,无关谋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