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话说:识货的当宝,不识货的当草。西文中也有类似俗话:一人的佳肴,另一人的毒药。中国人弃如敝屣的“文革”宣传品,从手写的、油印的、铅印的文字,到照片、绘画,从造反队队旗,到袖标和帽徽……只要是“文革”遗物,纸不分大小,品不分精糙,竟被“老外”统统买下,一样也不放过 几个月前,我在博客上贴出一篇文章《毕业三十年,归零重迈步》,配发了一张1979年北大、人大、南大、吉大、中山大学和武大等13校学生社团自办文艺刊物《这一代》封面,在图片说明中,我说:这本杂志现在是“珍贵文物”——我是半带调侃,所以用了引号。但其实也是实情:当年《这一代》的骨干张桦前年带着这本创刊号兼终刊号,应邀当嘉宾到北京电视台的节目现场,主持人和在场观众都惊叹连连,嘱咐他要好好保存。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北京社科院、中国现代文学馆等几个研究机构,也早就盯上了这本杂志和改革开放初期各大学的学生刊物,纷纷索要借阅、收藏,认为很有研究价值…… 不过正如中国一句俗话所说:识货的当宝,不识货的当草。西文中也有类似俗话: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一人的佳肴,另一人的毒药)。万维上有位“美国工科教授”,在我那篇文章后面跟帖不以为然,后来专门写出了《高伐林先生和〈这一代〉》,文中写道: ……估计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不会展出《这一代》,同样,美国的国家博物馆估计也不会对《这一代》太感兴趣。贫道(这是工科教授自称)在六,七年前回国,整理旧物时,把文革中的“还我战友,还我血”这一类的红卫兵小报,浙江大学学生社团办的“STAR”文艺刊物,以及杭州大学学生社团办的类似于《这一代》文艺刊物全部送进了废品收购站。 看到前面几句说“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与“美国的国家博物馆”均不感兴趣(所以就算不得“文物”),我忍俊不禁——“美国工科教授”看来并不知道:是否算文物,并不以国家级别的博物馆是否收藏为标准?国家博物馆岂能囊括得了世上所有文物? 看到后面,这位仁兄竟然将“文革”中的文物,和改革开放初期类似于《这一代》的刊物都送进废品收购站,我不禁捶胸顿足:唉,这位博友到底是“美国工科教授”,隔行如隔山,对什么叫“文物”完全没有概念,身在宝山不识宝啊! 我不由得想起八十年代中期,与我在陕西省文物局工作的一位同窗,到陕北逐县采访文物工作者,听他们讲文物的故事,后来我俩合写出一篇几万字的纪实文学《国宝热》,发在一本大型丛刊上,还被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本纪实文学集收进去,用我们这篇做了书名。我们了解到,几乎每个县都有这样的故事,东周的陶罐,被农民装鸡食;西汉的画像石,被牧民垒猪圈。文物工作者心里流血,眼里也出血,可还不敢跟农户牧民讲清实情——因为上级拨给的收购文物经费少得可怜。他们转弯抹角地索要,“就跟骗子一样”,五块八块跟物主成交,赶紧绷着脸,按捺着内心的狂喜,抱走抬走…… 我又不由得想起就在两三个月前打越洋电话到北京,专访《纽约时报》驻京签约摄影师杜斌,他讲起在专门卖旧书的孔夫子网和北京几个旧货市场淘宝的种种有趣经历。一张1959年的年历,他花了一千元人民币,一张毛主席语录宣传画,因为纸角有点破损和污脏,他250元人民币拿下了——在他眼里,那可不都是文物嘛!那张年历、那张宣传画,都已收入了他编辑的书,在海外出版。 当然,相反的情况也不少:被认为是宝贝的东西,过了一段时间,被人发现其实并没有多少价值。这就要求人们更审慎地分辨、鉴定,不能率尔下断言。 是垃圾还是宝贝,很多时候,取决于评定的角度。政治上的垃圾,可能是史学上的珍贵史料证据;极具审美意义的物件,可能毫无实用价值——当然,要“美国工科教授”以他的思维逻辑,要弄懂这些道理并不那么容易。 今天想起几个月前的这段小小的争论,是因为读到署名为“归仁”的作者,在共识网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忘却历史灾难的民族必然重蹈灾难的覆辙》。文章的开头几段写道: 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潘家园收藏品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外”驻足。他们不像中国富豪那样对那里的古董感兴趣,而是盯上了堆在屋角那些值不了几个小钱的文革“垃圾”,从即将化为纸浆的各类印刷品,不管是手写、油印还是铅印,不管是文字、照片还是绘画,不管是传单、小报还是通告;到造反队队旗、臂标和帽徽,总之,只要是“文革”遗物,纸不分大小,品不分精糙,统统买下,一样也不放过。他们买的方式也很特别,这一袋多少钱,那一堆多少钱,从不分张,亦不论份儿。这情景很自然使人联想起“解放”前洋人买我国古籍的情景:用文明棍一量,这一摞多少钱,那一摞多少钱。有一位美国人居然一下抛下5万美钞,将一女老板经营的满屋子“文革”遗物买断,装了十几大纸箱全部带走。 当中国人暗地里嘲弄“老外”傻冒、神经,有钱没处花居然高价买垃圾时,国外的留学生带回消息:某国某地建立起中国“文革”博物馆,某国某地建立起中国“文革”史料研究中心。紧接着,国外关于中国“文革”史料的版本目录性工具书也陆续编出来了,某地区出版过多少种“文革”小报、创刊何时、终刊何时以及创办者为哪一造反组织,简直记录得细致入微…… 直到这时国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外狂敛“文革”垃圾,为的是最大限度地占有第一手“文革”史料。他们是站在历史研究的高度,将这些“文革”遗物视作了当代文物。可国人还是想不通:“文革”距今还不到四十年,“文物”至少得成百上千年,那些乱七八糟的垃圾能称得上“文物”吗?花那么大的代价建立起“文革博物馆”有商业价值吗? 当光顾“文革博物馆”的中国人向老外提出这一疑问时:老外的回答再次令他们震惊:他们不惜花费巨资创建“文革博物馆”不是为了商业利益;更不是为了张扬中国之丑;而是要给国人提供警示教材:文革不仅仅是中华文明的灾难,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灾难!所以“文革”的悲剧千万不能在其他国家再度重演。如果不让国人记住那些发生在异国不太久远的教训,他们国家极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换一幅面孔重蹈“文革”的悲剧…… 近期文章: 历史学的关注重点在于把史实搞清楚 闲话中国对引进图书中文版的删改 正义凛然的爱国生意场揭秘 抛弃“必要的恶”的逻辑,中国才有希望 他捧着装铀矿石的盒子,往毛泽东面前一递 三年文革·十年文革·十一年文革 历史,谁也不能垄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