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SerenaCH |
|
留言时间:2013-07-14 15:32:29 |
|
|
这应该是一个不那么坏的主题,不知为何非要用中文?这就和“白鹿原”非搞成陕西话一样得不偿失。
我给我的学中文的老外学生放北美出的美猴王DVD, 挺粗糙的,就是连环画的连放而已,学生仍旧喜欢。我想他们还是喜欢七十二变,但是我给他们放“大闹天宫”,我小时候的经典时,他们因里面的脏话闹成一锅粥,我以后也得谨慎选择了。
但我确实有朋友说她的学生觉得“三打白骨精”很暴力,无情。
文化上的无障碍交流是几乎不可能的。你女儿的文章很有趣,但基本是西方本位的。很难找到一个完全中立的位置。
“花木兰”很成功,虽然木兰和父亲的关系不像是中国特有的。但那一地的桃花,那意境,很俘获人。
中国受了刺激制作的“宝莲灯”(大约1995年), 反而不仅西化,而且居然懒惰到直接用姜文为杨二郎的原形,荒谬得可以。(在此扯远了,也没有针对国产剧的意思。)
西游记的主题应该远不是打打杀杀那么简单,里面宗教意味挺浓的,猴王有点被救赎的感觉,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新版电视剧西游记据说好像表现得更深一些。我们小时候只被教育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反抗啦之类,现在想想看孙悟空稍不如意就闹个天翻地覆的个性,是不是在我们周围有些少教的小孩中找到渊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