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轻时,我就爱山,甚于爱海、爱湖、爱江——虽然我算不上“仁者”,更算不上“智者”。优胜美地的险峰峭岩再一次让我领悟:山,就是躁动,就是震颤,是地壳挤压、折叠、断裂的结晶,是得自地球突发的创造性灵感,就像人们性格里、灵魂里时起时落永恒的不安
位于加州的优胜美地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一些华文传媒又译作“优山美地”),面积为3,080.74平方公里,每年有超过370万游客造访,1984年被指定为世界遗产,以其壮观的花岗岩巨崖、瀑布、清澈的溪流和巨杉闻名于世。 当白人抵达此地时,误认为Yosemite是这里一个印地安部落的名字,故以其命名,实际上,当地原住民自称“阿瓦尼奇”,Yosemite是该族语言中“杀手”之意。优胜美地山谷在上一次冰河时期被冰川覆盖,山谷呈U字型,两旁峭壁上到处可见由冰川切削过的痕迹,最有名的就是半圆丘(Half Dome)。 优胜美地以瀑布著称,导游手册称“到处挂满了瀑布”。但我们前来,只看见这一挂“婚纱瀑布”。据说,这个季节比较干旱,瀑布也就无缘得见了。这挂瀑布水量似并不大,但很高,举头仰望,有那么一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韵味。 有了这一挂瀑布,冷峻的山的脸色稍稍柔和了一点。不由得有点不伦不类地想起鲁迅的两句诗:“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岩石伤痕累累。看着这样的山崖,我不由得想起我早年咏山的诗句: ……都有一段白雪覆盖的岁月 都被森严的冰刀切割过 活下来了 却留下了一条条无论多久 也愈合不了的冰冷的重创! ……那数不清的疤痕、瘢痂 不就记载了大山无数次厄运 ——雷击,山火 甚至陨石的碰撞? 呵,也许只有这样的山 才配被称为山! 当我自己也经历了冰川时期 我理解了山坚韧的悲壮
我从年轻时就爱山甚于爱海、爱湖。与眼前这样的山对视,对话,我感到:“山就是躁动,就是震颤/山是地壳挤压、折叠、断裂的结晶/是得自地球突发的创造性的灵感/山不停地衰颓着、变形着,而又崛起着/就像我性格里、灵魂里/时起时落永恒的不安”(早年习作《山》)。 孩子很有几分掩饰不住的得意:我爸爸的肩膀就是登天梯。 冰川退去后,优胜美地山谷经历多次河水泛滥,谷底形成一片冲积平原。 河水悠悠,抬眼是山,俯看也是山;仰头是云,低头也是云…… 不好!半圆丘(Half Dome)上已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间雷雨说来就来! 尽管也能吟咏苏轼的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但是当山间风云突变,雷电交加,还是慌了手脚。顶着刚开始劈头盖脑砸下来的豆大雨点,冲进车后,才拍下一幅《苍茫山雨图》。 这场雨下得非同小可。天昏地暗,所有的路都成了河,所有的车都鼓浪而行。而山下、山外的车还在不停地往里涌——他们也是别无选择,卒子过河,只能搏命向前了。我紧盯着前车的尾灯,在盘山道上左转右绕,左边是峭壁,右边是深渊,丝毫不敢大意,心里想着Yosemite在印第安语言中的“杀手”之意……到了一段直路,忙里偷闲往对面山上一看,吃了一惊:刚才还光光溜溜的巨崖,平添了十来道瀑布!赶快让我妻子拍下来。 相关图文:
好大一棵树!好大一群树!(组图)
难忘乒乓少年时
漫步赌城信手拍(组图)
造物主肯定是位书法美术大师(组图)
廖亦武演讲:不写就放不下心灵重负(组图)
贫民区的草叶:寻访诗人惠特曼出生地(组图)
想念台北国际书展的那些读者(组图)
文章评论
作者:铁风
留言时间:2011-10-15 21:14:35
作者:铁风
留言时间:2011-10-15 21:02:08
看来“优胜美地”实在应该翻成“又死埋地”才比较准确 :) 又去前面看了你的“大树”贴,拍得好,那地方是我黄石之后最想去的地方,但一直没有机会。据清和他大哥讲,红杉应该就是中国远古传说中的扶桑神木,我觉得不无可能。 百度百科 - 《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 郭璞 注:“扶桑,木也。”《海内十洲记·带洲》:“多生林木,叶如桑。又有椹,树长者二千丈,大二千馀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也。”《太平御览》卷九五五引旧题 晋 郭璞 《玄中记》:“天下之高者,扶桑无枝木焉,上至天,盘蜿而下屈,通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