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老高的博客  
你未必能看到很喜欢的观点,但一定会进入挑战性的视野。  
https://blog.creaders.net/u/3843/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中国读者是否能接受哈金《南京安魂曲》 2011-12-07 16:05:30
  庆幸“没有一个中国人大胆到杀日本兵”,从而招致安全区遭到敌寇的血洗——美国华裔作家哈金在《南京安魂曲》中的这一类细节和对话,西方读者或许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而一读而过,但是某些习惯了单一视角的中国读者读了会怎么想?


◆高伐林


  老高按:因为某种机缘,我是在哈金的《南京安魂曲》出版之前读到中文译稿的。当时得知这部长篇新作的简体中文版,将与英文版同时于2011年10月出版,繁体字版随后在台湾出版。
  越读,越为作者捏一把汗。
  这部作品,是以1937年12月日寇在南京大屠杀的暴行以及后来发生的事情为题材。这一历史事件惨绝人寰,给每个中国人心中烙下了永远不会平复的深深伤痕。有了张纯如的书,有了《拉贝日记》,有了若干部电影,哈金今天来写,这部用英文版写作、给西方读者阅读的书,在译成中文之后,对于心中仍然流血的中国人来讲,是否能为他们接受?
  当我读到这样的句子:
  “我最担心的是,”拉贝(即著名的《拉贝日记》的作者、拯救无数中国人的那位德国人,他甚至是个纳粹党徒——老高注)对我们说,“安全区里假如有一个中国人,为了自己的妻子或女儿遭到强奸,而杀了一个日本兵,整个中立区就会遭到血洗。那样,我们的救济工作就全部泡汤了。”
  以及,作品的叙述者、中国人高安玲的内心独白:
  感谢上帝,这里还没有一个中国人大胆到杀日本兵。
  还有这样的场景:被打散了的中国军队士兵想进入作为妇女儿童难民营的金陵女子学院里藏身,被难民营的负责人拒绝,尽管他们知道,拒绝这些军人,就意味着他们将被日寇杀害——而接纳他们呢,必然给难民营内的妇女儿童带来巨大的祸殃。
  这是多么艰难的两难选择!作者得有多强的决心和艺术魄力,才能驾驭这样复杂的境况和人物的内心!——作者在回答《南方周末》提问时,就专门谈到一个人在许多关头的选择之难。而一位作家的水平高低,正在于妥帖地、令人信服地写出艰难选择的内心历程。
  作品中还安排了这样的情节:故事的叙述者高安玲是难民营负责人、美国人明妮·魏特林的助手,夜以继日地为维护上万妇女儿童的安危而忙碌,但她在日本留学的儿子却在战争爆发之后,娶了日本姑娘做妻子,后被日军征兵,派到中国,被抗日锄奸队当成“汉奸”处决;作者还写了那个南京大屠杀的元凶松井石根,得知暴行后哭了,回日本以后在伊豆山建了一座观音像和观音堂,纪念南京这些被杀的人。“他心上认罪,尽管嘴上不认”……
  哈金写这本书的用意之一,是用人道情怀、宗教精神提升个人恩怨、种族仇恨。这些思想,这些情节,这些对话,西方读者或许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历史,生活,人性,都是非常复杂的;但他们毕竟是中日拼杀的旁观者,中国读者——不论大陆的还是台湾的读者——读了会怎么想?
  或许是我杞人忧天了——中国许多媒体,包括官方中新社,不是都纷纷就此书采访哈金么?

  我在前几天的博客文章《著名作家哈金终于在中国得到热烈肯定》中,节录了余华、阎连科和东西等几位中国大陆作家、评论家对哈金《南京安魂曲》的高度赞扬,几位作家甚至认定这是“伟大的作品”。。这里我再节录一些中国媒体对这部书的报导,特别是哈金接受采访的回答,更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位作家的思路。





  《南京安魂曲》,(美)哈金著,季思聪译,简体版由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繁体版由台湾时报出版公司2011年11月出版。


就是把事情讲清楚:《南京安魂曲》的逻辑

(节录)


作者:朱又可,《南方周末》

  2011年11月2日傍晚,哈金来到波士顿Brookline Booksmith书店,介绍他最新的英文小说《南京安魂曲》。正值50年店庆,书店老板最近两周内邀请了包括哈金在内的21位美国最重要的作家来演讲,哈金英文小说《等待》的封面与其他作家的肖像,组成了书店入口处的一面海报墙。
  在书店地下室等待哈金的读者年龄各异。哈金介绍了《南京安魂曲》的写作过程,朗读了小说片段。一个小男孩提问,南京大屠杀后,那里现在还有人住吗?这本书他也想买一本,但妈妈没给买,说怕他看了做噩梦。
  《南京安魂曲》讲述美国女传教士明妮·魏特林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留守金陵女子学院,保护中国一万多妇女儿童的真实历史故事。魏特林因为受战争创伤精神崩溃,回到美国疗养时自杀,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她都是几乎被历史淹没的人物。
  要把她的故事讲述完整,又不能任意创造,哈金虚构了一个讲述者——魏特林的中国助手高安玲。战争爆发时她的儿子在日本读医学院,被日本当局征召到中国战地医院服务,他总是尽量帮助中国人,但被中国的锄奸队暗杀了,高安玲也不敢与日本的儿媳相认。
  小说中文版能顺利出版,且比英文版早两周上市,这出乎哈金的意料,尽管略有改动。《纽约时报》和不少美国重要报纸杂志给了好评,也有几篇评论把这本书说得一无是处,哈金怀疑恶评可能与日本右翼势力有关。
  11月4日,正好访问波士顿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一位日本人的安排下,与哈金餐叙。大江告诉哈金,有次一位中国女性因为写了南京大屠杀的文章,被日本右翼分子告上法庭。他亲自出庭替她辩护,一口气讲了两个多小时,被告一方就他俩,但还是赢了官司。

纪念会看得心里难受

  南方周末:写这本书,有人说你是看了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是不是呢?
  哈金:有一部分。但是美国华人每年都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会,我挺吃惊,他们都有多年积攒的材料、照片什么的,看了心里很难受。张纯如的书算一个起因,但在她之前华人一直在纪念,从来没有停过,现在也是,在每年12月份和每年日本投降日。严歌苓也说非常吃惊。我出来以后接触到一些当地华人,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研究,他们还一直在做。
  每年都去看纪念会,慢慢地就成一块心病了,老想这些事。但是看张纯如的书以后知道有一批美国传教士也介入这个事情,又读了台湾人胡华玲女士写的一本魏特林传记。真正开始想小说怎么写,大概在2007年底,以后就真正地做研究。关于她(魏特林)的书、她的日记得读一些,动笔是2008年夏天。
  南方周末:小说里有处细节,写池塘里很多尸体,有鱼在游,水是红的。
  哈金:鱼都变肥了。那是我加的。事实上校园附近并没有池塘,但是小说中需要有这么一个地方。有很多(历史)照片就是池塘里全是人的尸体……
  怎么在历史资料中找到很多细节,怎么把小的细节串起来成为故事的有机部分,这也是很难的。小细节很多,我看了很多照片、书,但是串不起来。一开始写的局部都挺有意思,但不是整体的东西。就像咱们北方说的“肉冻”,你做了半天冻不起来。但是找到叙述者(高安玲)以后就成了。
  我写日本兵吃的大米饭都是红的,别人说太悬乎了。这其实来自日本兵的日记,他们找不到干净水喝,吃饭都是血糊糊的,你说杀人杀到什么程度?有些真实的东西比想象还可怕。
  南方周末:你很强调真实,这是你写小说一贯的做法?
  哈金:关键是有些事情只要是发生了,下笔的时候就信心大一些。以色列作家Aharon Applefeld是我的老师,他说你不需要创造什么细节,但是要把细节的次序安排好,这就表现出一个作家的创造。
  像南京大屠杀,他们说你写得那么血腥,日本兵往中国小孩嘴里尿尿。但那是日本兵自己记载的,不在南京,是在南京外围。我写金陵学院里一个姓张的图书馆员把棉袄脱了来让日本人朝他刺,被刺死了,也是来自日本兵的记载:一个农村的老汉,一刀没刺死,老汉把棉袄撕开了,日本兵接着又刺一刀——都不是我编的,可能发生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身上,我为了整体感就把它融合起来了。

对个人来说死了就是死了

  南方周末:关于遇难者数字,不同方面各执一词。
  哈金:我们说30万,没准,东京审判时确定最少是20万。其实死多少人不是最重要的,你杀100人就不是杀人了?我老想,国军为了阻止日本进攻,把花园口都决堤了,死了至少80万,淹死的人和日本杀的人是一样的受罪。对个人来说死了就是死了。数字不重要,关键是一个人、几个人怎么感受。你看中国当时是很窝囊的,其实中国论装备不比日本差很多。
  南方周末:你写到南京防守战是为了面子,觉得中国人很可怜?
  哈金:窝囊,很窝囊。其实南京他们就不应该防。除了面子,还有各种各样的因素。那个地方没法防。不防的话,财力、物力和人力可以用于保护平民。开战早期政府官员都跑了,市长也跑了,拉贝就被称为“市长”。
  当然日军本身侵略就是罪恶,但是在紫金山打的时候日本伤亡不少;他们本来以为上海一打就破的,结果打了三个月死伤不少。他们就来报复。中国没有必要在南京那么去拼,完全可以想别的办法,当时李宗仁就对蒋介石说,你要打咱们拉出来,在野外打,不要在市里打。
  南方周末:你写到高安玲的儿子在日本学医,被胁迫加入日本的前线医院。现实中有类似的例子吗?
  哈金:那时候很多翻译官都在辽宁金州长大的,你说翻译官都愿意为日本人做事吗?有的是没有办法。我觉得需要那样的情节。魏特林真的生活就这么多事,没有大事,不能乱编,叙述到一定时候就没有冲力了,必须得有新的故事和新的戏剧维持冲力。这就把高安玲的故事加进来了,整个故事的推进就好像车又有了油似的,继续往下走,主要是技巧上需要。
  以前有一个英国作家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他把魏特林说成是跟一个已婚的中国男人有了恋情,那个男人有家有事业不能理她,最后她要死要活的,精神崩溃了。他靠艳情来创造这种冲力。实际上没有这种事情,她是很清白的基督徒,那样写有点不负责任。……
  南方周末:你要处理这样的题材,是否和其他写作者面对的材料都差不多?你能找到别人也能找到,除非他偷懒。
  哈金:是的,材料都一样。不是一个人有才华什么的,而是下的功夫到了。这个故事最难的是在大屠杀之后和魏特林自杀之前这段时间,没发生大的事情,怎么把故事讲好,让人继续读下去。那个英国作家面临的也是这个问题,但是做法不对,那本书几乎没有人知道,叫《南京》,是很小的出版社在很多年前出的。生活没有发生的事情你给加上,整个人物就不一样了。



日本人发给魏特林的通行证。


背叛民族,还是背叛家人?

  南方周末:《南京安魂曲》和你前面几个长篇不太一样,有一个骨架,应该是宗教精神。
  哈金:因为人物都是宗教背景,没有办法的。魏特林是现实的人物,也是传教士、基督徒,这个没有办法超越。我想跟历史贴得近一些,不能随便乱发挥。虚构的就是叙述人高安玲,我虚构了整个她的家、她的儿子。
  南方周末:你选择金陵女子学院这个场所,是因为魏特林的史实局限?
  哈金:既然选择魏特林,就得接受这些局限。我觉得魏特林是英雄,她很冤枉,因为建国以后就不宣传了,都不知道美国传教士帮助中国难民的事,张纯如的书出来大家才知道。基督徒自杀是不受鼓励的,所以教会也不能把她当英雄宣传。
  南方周末:魏特林的日记中自责自己允许日本军人从金陵学院带走“妓女”?
  哈金:在日记中她没有自责,但是提到了这个事。后来在报告中就不提了。但事后她病了一场,她一定在精神上受了很大的折磨。
  南方周末:高安玲的儿子高浩文,从他家人到魏特林,都包容他理解他,但是放在爱国主义的集体语境里会怎么样?
  哈金:那就是叛徒。你给日本人做事情,你说不清楚的,小人物就是这样,没有办法。但反过来像郭沫若那样,老婆孩子都不要了,回来打日本,对家人是背叛,对民族来说是一个英雄。普通的人,高浩文觉得应该忠于自己的老婆孩子,忠于自己的感情。他没有做什么坏事,但在大伙儿的眼光中就是一个汉奸,没说的。
  南方周末:包括高安玲在东京审判时,也不敢跟她儿媳妇相认。
  哈金:对,那是大的问题。她代表所有受害的南京妇女,责任太大了。当然也有怕将来说不清的可能。

也没有宽恕,也不是仇恨

  南方周末:你写到东京审判宣布几名日本战犯死刑的时候,南京大屠杀的最高指挥官松井石根哭了。
  哈金:历史记载是一年以后,因为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定案,小说为了把故事讲完整,就把宣判提前了。宣判时他确实精神垮了。松井石根是替皇家受罪的。天皇的叔叔才是真正的罪犯,但美国为了保持日本的反共情绪就说皇家赦免,只能判最高指挥官。张纯如也说到松井,他曾指责底下的军官没遵守纪律,没管好自己的部队,战争开始以后就没有章法了,什么坏事都做了。他也是牺牲品,知道那些残酷的事情后,他也哭了。他回日本以后,在伊豆山建了一座观音像和观音堂,纪念南京这些被杀的人。他心上认罪,尽管嘴上不认。
  南方周末:有个在美国待了20年的中国神父,说他以前了解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作品都是仇恨,甚至他跟日本神父在一起共祭弥撒,都克制不住内心有时会浮现反感、别扭的情绪。
  哈金:我也有这个感觉。我以前有个日本朋友,我太太就不高兴,我也确实觉得感情融合不到一块。人都很好,不过总是有些隔膜,很难。但不能让仇恨把你生活笼罩了。怨恨是很正常的。
  南方周末:那你怎么表达宽恕?
  哈金:也没有宽恕,也不是仇恨,就是把事情讲清楚。你不可能让大伙随随便便就忘了。张纯如的书出来以后很多人攻击她。我这个书肯定也要被攻击,只是不一定那么厉害。今天(美国)西海岸有一个评论,一点好的东西都没有,说我只能写一些像寓言的短篇小说,明显就是日本人在攻击。日本跟美国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书评界他们势力很大的。
  南方周末:书名“安魂曲”怎么理解?
  哈金:故事写出来,是对主人公和受难者灵魂上的安慰,这是直接的作用。魏特林也很冤屈,实际上美国传教士一直留到很晚,有的等新中国建立以后才走,这些人回去以后还得受审查,因为他们跟红色中国有接触。
  我到美国后读了很多遍《圣经》,对有宗教信仰的人非常尊敬。人要有敬畏,要是什么都不怕就坏了——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这种心态毁坏性太厉害了。
  《南京安魂曲》中宗教精神超过了个人恩怨,日本平民也受苦,他们的儿子孙子没了父亲爷爷,战争给人造成的无奈和损害太大了。我们到最后还是应该超越种族的经验。

“忠诚是双向街,必须有来有往”

  南方周末:你把自己划归移民作家,而不是流亡作家?
  哈金:是。流亡者生活在过去,故园是他意识的主要部分,移民必须依赖现在。我不是因为出书什么的政府就把我流亡了。但我不是普通移民,在餐馆里市场里打工的那是标准的移民,到这来是白手起家。我毕竟是在写作。
  南方周末:语言、身份、“背叛”,这些问题困扰你吗?
  哈金:语言当然是一个大困扰。背叛倒是相对的,忠诚是双向街,必须有来有往;任何人都有权选择自己应该忠于的对象。至于身份,我从不忧虑,还是让作品给自己一个最终的身份吧。
  英语是很了不起的语言,有伟大的传统。有些人加入英语文学而且成为大小说家,如康拉德和纳博科夫,所以我知道哪里有途径。选择英文写作不是新鲜的事,一切依靠运气和能力。最终我决定我能接受失败,因为无论在哪里,人最终都是失败。阿瑟·米勒最后的剧作没人愿意上演,厄普代克临死前得了个“最糟糕的性描写”奖,还有的知名作家晚年根本无法出版作品,所以不能奢望成功。
  汉语有特别的节奏和丰富的表达方式,有时我能利用这个资源让我的英文稍微怪一点,新鲜一点。这是优势的一面,但我还是必须放弃母语让第二门语言更流利。
  我在美国当英诗写作课教师的时候,才比较认真地写作。在中国时,离文化界很远,后来上大学英文系,语言仅仅是个工具。我从来没想到我会写小说,只是对诗歌感兴趣。我如果留在大陆,不太可能写小说,可能写一些非虚构作品。
  纳博科夫临终时被问到,作为非常成功的作家,他的秘密弱点是什么?他答:缺乏自然词汇。我也有这种感受。非母语的作者抓不住那种自然性,因此他的任务是把这个状态变成自己的优势。

你的过去在你脸上

  南方周末:第一本奠定了你在美国主流文学界地位的小说是《等待》。
  哈金:但《等待》一开始出来在美国恶评也很多。《英国病人》是昂达琪写的,一开始没有得布克奖,也有很多不好的评论。对我来说这是第一次由主流的出版商出的书,以前是小的出版社,而这是一个商业出版社出的。
  那本书运气非常好。得了美国图书奖和福克纳奖,基本就站住了。这本书很多人,特别是很多印度人读。有读者说他们的感情压抑容易体会到,说他认识的人就有像孔林那样的亲身体会。我有一个同事,他母亲读过很多书,她说《等待》是她读过的最悲哀的一本书——在等待中,很多生命就白白地流失掉了。
  南方周末:你在《自由生活》里写的那个流亡知识分子,是不是确有所指?

  哈金:也不敢说是哪个人,但是老一代人很多是这种心态,一见面就问中国的情况怎么样,好像是老干部似的。我见过其中一个著名的老人,他死前一个多月我跟他吃饭,他说他革命这么多年了,最起码医疗费得给他吧?他患了癌症,觉得中国应给他付在美国的医疗费。革命这么多年了,还跟国家有扯不断的心态,可爱也很可悲。现在那一代人几乎没有了。

 


  南方周末:你从《自由生活》开始写美国的事了。
  哈金:对。有人说去美国有两种心态,一种是连英语都不学,一种是纯粹变成美国人,跟过去没有关系。有人宣称他是世界公民,全世界各地都可以去。这两种我都觉得很危险,特别是华人,你的过去在你脸上。所以我不太相信写作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每一本书都是新的问题。
  南方周末:如果继续写中国,你觉得有问题吗?
  哈金:看什么样的题材了。确实有些重要题材,必须在中国生活,当下一些特别小的东西,要亲身了解。中国有很多大的题材,但是你只能用中文来写,用外语写没有意义。
  要用中文写作,我只能放弃这里的一切,在中国住两三年以后找到一个感觉。但是这都是不现实的事情。不是说你心里有一本书就可以写的,不是那种情况。
  南方周末:单写美国人肯定也不行。
  哈金:有什么意义?也不是我的优势,也不是我关心的东西。你的题材总是跟你自己的存在有亲密的关系,而且往往是在一种危机感之下。写南京的书,虽然没有回中国,但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核心事件,还是一种心理上的联系。反正写完《南京安魂曲》我也算了结了一块心病。以前连知道都不知道这些事。
  你不可能跟过去完全切割。一个欧洲移民有可能,他的脸别人认不出是美国人还是欧洲人,但中国人不一样。这个话有点傻,但有很多人说自己跟过去没有关系,可周围人都不这么看。你年轻时或许可以完全“活在当下”,但老了以后,身体和心理都不那么强的时候,过去就回来了,压也压不住。这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是很危险的。年轻时说自己是“世界公民”,到老了不行了,现实中有一些这类人后来自杀了。


哈金小说《南京安魂曲》:用西方视角叙述“大屠杀”

(节录)


中新社记者 孙宇挺,中新社纽约11月6日电

  美联社评价哈金这部小说时说:“每一位不清楚南京曾发生过什么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纽约时报》书评也称《南京安魂曲》为那段20世纪最残暴的历史提供了一个微妙且有力的视野。
  用英文写作的哈金,这个被称作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华裔作家,6日在纽约出席亚洲协会举办的中印文化对话时,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专访。

写作过程整整修改了40多遍

  在专访中,哈金告诉记者,《南京安魂曲》是他的第10本小说,来了美国以后,此间的华人作家每年都要举行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活动,缘起于此,哈金开始深入关注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让他很吃惊。
  哈金在2007年开始考虑着手写作这本书,那时候市面上还很少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学作品,他以为这还是一块空白,但接下来几年,相关题材的作品开始慢慢出来了,但“手头上的工作已经开始,就不能停下来了。”
  哈金对中新社记者说,其实这本书他是在改了32遍之后才找到正确的方向,找到了正确的叙述角度,“之后又改了八九遍,应该说整部作品整整改了40余遍。”
  《南京安魂曲》基于美国传教士明妮·魏特林真实的故事进行创作,开始的时候哈金以魏特林的角度,以第三人称叙述展开,但发现后来写不下去了,最后才引入一个虚构的人物,故事中魏特林的女助手,以一个中国妇女的第一人称视角展开,既讲了南京大屠杀发生以后中国人的故事,也讲了美国人的故事。

真实主人公历史地位超辛德勒

  历史上,身为金陵女子学院教导主任的魏特林在南京大屠杀发生之后,将金陵女子学院改造成国际安全区,收容了上万名中国妇孺难民,她也目睹了日军种种暴行,返回美国以后患上严重的抑郁症最终自杀。作为基督徒,她的这一行为是不为西方教会接受的。所以在西方,关于她的出版物也是少之又少。
  但南京人曾一度将魏特林视作英雄,在南京师范大学甚至有专门研究魏特林的研究所。哈金说,她的历史地位甚至要超过因电影《辛德勒名单》而广为人知的辛德勒,“她救助的中国人数远远超过辛德勒救助的犹太人数。”
  哈金说,《南京安魂曲》中关于战争场面,叙述的很少,主要叙述的是人们心中的苦难,包括中国人和美国人的。
  他说,在写作过程中,令他非常沮丧,常常控制不住感情。想着那些血淋淋的画面,就觉得难受。他惟有全身心投入到写作中去,书出来的时候才好了一些。而另外一位写作南京大屠杀书籍的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就是在作品问世后患上抑郁症而自杀的。
  哈金说,“小说家都知道,这本书写得很艰难,主要的细节都是从史料中一点一点抠出来的。”
  哈金举了一个例子,由于杀人太多,当时南京没有干净的水,做出来的米饭都是红色的,这是在日本人自己的日记里都有记载的。“这都是真的,不是我想出来的。”哈金说。

  哈金表示,《南京安魂曲》的西方视角也让这个故事显得更加客观,也更容易为西方所接受。虽然被称作美国最杰出的华裔作家,哈金自己却很谦虚,他说他只是在认真做一些事情。谈及为什么自己能够被西方接受,哈金说,“关键是我的故事感动了他们。”

 



  2010年元月台北国际书展期间,适逢哈金创作并自己翻译成中文的短篇小说集《落地》在时报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出版社在一家靠近台大的诚品书店,为他举行签名售书,哈金简短发言。旁边女士为时报出版公司副总编辑叶美瑶。(高伐林摄)

 

  相关文章:

  著名作家哈金终于在中国大陆得到热烈肯定

  专访哈金(1):为自由愿付出什么代价

  专访哈金(2):语言体现了移民的挣扎

  专访哈金(3):移民面临着三重挑战


  选择为什么这么难?女儿的美国教书笔记

  

  

  

  

浏览(2326) (0) 评论(19)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高伐林 留言时间:2011-12-08 06:53:06
呵呵,原來如此。但对袁世凯的功过要重新给以公正评价,这是史学界的共识,我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看海内外最近几次关于辛亥的研讨会,看去年以来所出的专著,各方学者的基调都是如此。不过,从学术界扩散到民间,澄清历史是非,还有个过程。
回复 | 0
作者:5daziyou 留言时间:2011-12-08 06:37:35
老高,俺说的是您又开始给袁大帅报不平了。抱歉把回应集中到一块去了。
回复 | 0
作者:高伐林 留言时间:2011-12-08 05:59:30
5daziyou好!多谢光临。不过您的话我没懂:“高老夫子的翻案瘾又发作了”——介绍《南京安魂曲》,翻了什么案?
回复 | 0
作者:5daziyou 留言时间:2011-12-08 05:51:03
多日不见,高老夫子的翻案瘾又发作了,学习了。

同意枫苑兄还有ilucky大侠的观点,中国人祖先的耻辱事,何必都那么直接地抖搂出来呢?文艺上讲究宣扬阳光的,催人奋进的文化。灰色的和黑色的东西太沉重,不要轻易展示给普通读者,要考虑大家的接受能力。

枫苑兄转载的那个青年政治学院学生反驳某学者的片子,非常受教益。其实,随着中国社会的思想和经济开放,年轻一代还是非常有思考力和责任心的,这从08年的汶川地震中,青年志愿者的惊世表现,就可以体会。

我们看中国还是多看阳光的一面。
回复 | 0
作者:高伐林 留言时间:2011-12-08 05:08:28
枫苑梦客你好!我完全赞成你的意见:“对罪恶绝不宽容,但要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我上面也说过,文学与影视、摄影的直观程度是不同的,但即使不那么直观的文学,你所说的原则,我觉得也应为作者所遵循。

可能我本文的表述有不太确切之处招致误解。哈金此书如你所说,写到了人性的矛盾,但我的感觉,其重点尚不在人性、兽性和神性之间的冲突上,而是在复杂情境中,人的取舍之难——即便都在人性范围之内,如何取舍也是很不容易的。作品主人公魏特林等人受到的压力,不仅在于日寇的横暴残忍,而且也在于人们的不理解、甚至责难。例如,难民离开难民营回家之后又遭受日寇蹂躏,不得不回到金陵女子学院寻求庇护,于是魏特林不得不延迟关闭难民营,收留她们。但该院的某些校董,就很为一座美丽的校园变得混乱不堪迟迟不能恢复“正常”,而对她看不顺眼;正确的决定都可能遭到批评,更何况她还会有失误,更被人抓住口实——她作为基督徒而深深自责,但也感到相当委屈,各种巨大的精神压力终致她郁郁而终。
回复 | 0
作者:枫苑梦客 留言时间:2011-12-08 03:30:23
老高,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我参观过,对人类对同类如此的自相残杀非常痛心。禽兽也不会对同类干出如此勾当。但同时,我也对这种展示罪恶和苦难的方式有过思考,是不是一定要把死亡、强奸、罪恶展示得如此直观呢?大约十年前,我看到大屠杀纪念馆展示的放大的图片中有日军强迫中国妇女赤身露体加以羞辱的图片,我看了感到很恶心,前年去参观,发现照片已经被移走。我知道在世界上很多地方,这种暴行都发生过,但是除非是为了法庭证词,并非所有内容都应该向公众展示。这是我的一点感受。我觉得中国人应该向犹太人学习,对罪恶绝不宽容,但要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

哈金《南京安魂曲》我还没读到,我相信他是在写人性的矛盾。人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兽性、人性、神性都会在人身上有所体现。当人展示兽性时甚至连禽兽都不如,但有时也会良心发现,对弱者报以同情甚至帮助。
回复 | 0
作者:高伐林 留言时间:2011-12-07 21:04:20
此文也同时发送到万维论坛上。有位署名为“荷荷”的网友跟帖说:

你多虑了。中国读者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你所想象的那种“习惯了单一视角”去阅读去思考的群体了。
回复 | 0
作者:高伐林 留言时间:2011-12-07 20:51:41
对这么沉重的话题,老穆的风凉话越说越来劲,只能请你退场了。
回复 | 0
作者:老-穆 留言时间:2011-12-07 20:42:10
对啊老高,我对哈金说风凉话是因为他为了“哈金”,对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说了风凉话。

你说是不是? 老高?

哈哈哈哈!
回复 | 0
作者:高伐林 留言时间:2011-12-07 20:40:04
老-穆终于深切地体会到了魏特林、张纯如和哈金在亲身经历南京惨剧和接触有关史料时内心的强烈震荡——这也是我在阅读此书时感到的内心震荡。

真难想象,还有人会说这些风凉话来:“‘哈金’这个名字起得好,不知道这种小说书能让他赚到多少他哈的东东。哈哈哈哈!”“为啥中国人必需接受浪费时间?哈哈哈哈!”

你说呢?老-穆?
回复 | 0
作者:高伐林 留言时间:2011-12-07 20:22:36
谢谢郭家院子发表意见!我想哈金若知道经历过抗战的老人家的看法,一定会很高兴!
回复 | 0
作者:高伐林 留言时间:2011-12-07 20:18:53
ilucky所批评是有道理的,一个艺术家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必须非常慎重。以前我看过有关影视作品,也深感不满。
只是不知道ilucky这里的针对性为何?我看哈金这部小说没有你说的这类问题——小说这种体裁与非常直观的影视作品也很不一样。何况,他也就是写了这一部事关南京大屠杀的作品,谈不上“乐此不疲(不是彼)”。
回复 | 0
作者:郭家院子 留言时间:2011-12-07 20:16:57
我本人没有读过哈金的《南京安魂曲》,但前不久我跟母亲打电话,她专门提到中译本《南京安魂曲》,说这本书很不错。如果一个经历过抗日战争的85岁老人能够接受这本书,我认为有理性的中国人都应该能接受这本书。
回复 | 0
作者:ilucky 留言时间:2011-12-07 20:08:55
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中国人的某些人这么变态,把自己祖先的耻辱史深挖出来亮给大家,美其名曰吸取历史教训,以表现自己的深刻。当年谢晋的<屠城血证>,因为剧情剪辑失败,背景音乐无感染力,导致有许多少年看着闹哄哄的强奸镜头发笑,被某些中国人屎煞有介事地为下一代担忧了一番。

后来谢晋本人看了斯皮尔伯格和辛德勒的名单后,长叹了一声,我再也不拍南京大屠杀的片子了。

本文作者可以自问一下,辛德勒的名单里有没有那些强奸和令人尴尬的道德两难问题?该片的震撼效果又如何?!少年儿童看了是否会发笑?!

这就像一个男人的老妈和老婆同时落水,先救那个都不是一样,是两难命题。在那种面临国破家亡亡国灭种的极端情况下,道德两难问题多了去了,即使10个苏格拉底10个黑格尔也难以讲清。

每一个民族都有一部耻辱史,二战后德国妇女200万以上被苏联红军强奸,日本在美国占领时代组织大批妇女去卖淫,每个民族提到这些惨痛的历史时,都是认真严肃的,唯有我们中国人有太多的变态狂,热衷于露骨的性描写,在民族记忆的伤口上撒盐,以此来证明自己的高明和深刻。

凡是乐此不彼的作者,最好设想一下自己的亲属也面临那种场景,看你如何对应?
回复 | 0
作者:老-穆 留言时间:2011-12-07 19:05:38
其实美联社评价哈金这部小说说得不错:“每一位不清楚南京曾发生过什么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可是很难想象,到了今天,中国还有什么人会“不清楚南京曾发生过什么”。

所以连美联社都认为这本书不会被中国人接受,老高你能说说为什么中国人应该接受这本书吗?

这本书除了虚构的情节之外,有什么新的事物么,有什么不是大家已经知道的信息么?

如果没有,看这本书和浪费时间有什么区别?如果没有区别,为啥中国人必需接受浪费时间? 你倒是说来我听听。

哈哈哈哈!
回复 | 0
作者:高伐林 留言时间:2011-12-07 18:21:21
我估计得没错,果然有人接受不了。
回复 | 0
作者:13579aaa 留言时间:2011-12-07 18:17:17
哈金:
我们说30万,没准,东京审判时确定最少是20万。其实死多少人不是最重要的,你杀100人就不是杀人了?我老想,国军为了阻止日本进攻,把花园口都决堤了,死了至少80万,淹死的人和日本杀的人是一样的受罪。。。。。。
其实南京他们就不应该防。除了面子,还有各种各样的因素。那个地方没法防。不防的话,财力、物力和人力可以用于保护平民。开战早期政府官员都跑了,市长也跑了,拉贝就被称为“市长”。
当然日军本身侵略就是罪恶,但是在紫金山打的时候日本伤亡不少;他们本来以为上海一打就破的,结果打了三个月死伤不少。他们就来报复。中国没有必要在南京那么去拼,完全可以想别的办法。。。。。。
-----------------------------------------------------------------

哈金的小说没看过。对他访谈评几句吧。

是啊,东北不设防,鬼子就不在东北杀人,南京不设防,鬼子就不在南京杀人,重庆不设防,鬼子就不在重庆杀人。。。那应该在哪设防呢?看来还是汪精卫充满哈金所敬仰的人文主义情怀,建立个汉奸政府,全中国为日本做顺民,建成个普世社会,大东亚共荣啊。

以哈金这种脑残逻辑,居然还写小说,居然还有人给他捧臭脚。这世道什么地方出毛病了吧?
回复 | 0
作者:高伐林 留言时间:2011-12-07 18:14:05
老-穆,哈哈哈哈!
回复 | 0
作者:老-穆 留言时间:2011-12-07 18:02:24
历史就摆在那里,平平淡淡,但比任何小说情节都要真实,震撼。

偏偏有人就喜欢虚构,再把虚假伪造毫不可信的“小说”情节来代替历史。

“哈金”这个名字起得好,不知道这种小说书能让他赚到多少他哈的东东。

哈哈哈哈!
回复 | 0
我的名片
高伐林
注册日期: 2010-05-22
访问总量: 15,607,171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文章欢迎转载,请注作者出处
最新发布
· 知识分子在新的时代要逐渐习惯靠
· 清明时节雨纷纷,推荐一篇缅怀故
· 要是一条狗救了毛主席怎么办?
· 是中国权威部门出台一版《仇恨指
· 善良的人必须行动起来,勿以恶小
· 《青年论坛》鸣谢团中央始末——在
· 《青年论坛》的触角伸到了天子脚
友好链接
· 暗夜寻灯:暗夜寻灯的博客
· 旅泉:旅泉的博客
· 怀斯:怀斯的博客
· 海天简牍:海天别院
· 云乡客:云乡客的博客
· 老木屋:老木屋的博客
· 吴言:吴言的博客
· 寡言:寡言的博客
· lone-shepherd:牧人的博客
· 艺萌:艺萌的博客
· 德孤:德孤的小岛
· 虎猫:张石的博客
· 郭家院子:郭家院子
· 山哥:山哥的文化广场
· 史语:史语的博客
· 王清和:《金瓶梅》揭密市井私生
· 晚秋心情:不繫之舟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解滨:解滨
· 汪翔:汪 翔
· 星辰的翅膀:星辰的翅膀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 岑岚:岑岚的博客
· 枫苑梦客:梦中不知身是客
· 怡然:怡然博客
分类目录
【诗】
· 一部童话引发图书界难得一见的翻
· 读书要读有趣的书:走这一条捷径
· 《长安三万里》藏着大国由盛转衰
·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不受瘟疫侵袭
· 推荐三部中国作家描写瘟疫的优秀
· 横跨美国之旅(后记):来,享受
· 母亲节回忆与母亲有关的若干小事
· 中国百姓的诗歌江山被他们这样一
· 余英时先生在“祖国”“故乡”安然长
· 请告诉我哪句可原谅,哪句必须批
【识】
· 知识分子在新的时代要逐渐习惯靠
· 要是一条狗救了毛主席怎么办?
· 善良的人必须行动起来,勿以恶小
· 书里的乌托邦是曙光,现实的乌托
· 过去数十万年从动物升为主宰;今
· 孩子一出生,就能算出有多大几率
· 美国驴象两党究竟各自代表哪些选
· 以江泽民冠名的“三个代表”理论从
· 宪​法学教授眼里美国宪政
· 顾维钧和汪精卫看法相近,冯友兰
【史】
· 清明时节雨纷纷,推荐一篇缅怀故
· 《青年论坛》鸣谢团中央始末——在
· 一个民族需要有英雄——英雄没有免
· 人类文明的竞争过程中,病菌插进
· 鲁迅说“民国以来最黑暗一天”留下
·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背面的
· 夺得了令举世振奋的“大捷”?来,
· 文革最大受害者的另一个身份:文
· 不实之词无处不在,《革命烈士诗
· 连周恩来都承认:蒋介石还算一个
【事】
· 《青年论坛》的触角伸到了天子脚
· “尽到一个历史当事人应尽的责任”
· 犹太人和黑人:索维尔笔下的美国
· 一个青年干部的婚姻危机怎样惹翻
· 我的儿子,你的秘书:《进出中组
· 文革多少杀人犯,他是忏悔第一人
·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 袁世凯大哉问:中国实现共和需要
· 中共的公信力是怎样磨损到最终折
· 华国锋让军权落到邓小平手里,不
【视】
· 好莱坞科幻题材电影大盘点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续):如何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在“911
· 横跨美国之旅(第16天):见识了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续):地平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第一位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续):一所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不期而
· 横跨美国之旅(第13天):在造物
· 横跨美国之旅(第12天):把开胃
【拾】
· 是中国权威部门出台一版《仇恨指
· 为何这么多人认为中美难免一战?
· 科技不断进步,过去的社会形态绝
· 几乎没什么比实现中国民主宪政更
· 国家能力过于强大,就只能靠“死
· 你如果不想当井底之蛙,就不能不
· 大数据的神器也救不了计划经济的
· 一种解释:为何中国坚持另搞一套
· 俄乌只能在战场决出胜负?各方基
· 现在乌克兰战事在军事上结果已经
存档目录
2024-04-29 - 2024-04-29
2024-03-04 - 2024-03-31
2024-02-17 - 2024-02-28
2024-01-02 - 2024-01-02
2023-12-04 - 2023-12-26
2023-11-06 - 2023-11-27
2023-10-02 - 2023-10-30
2023-09-04 - 2023-09-25
2023-08-01 - 2023-08-28
2023-07-03 - 2023-07-28
2023-06-02 - 2023-06-30
2023-05-01 - 2023-05-31
2023-04-03 - 2023-04-28
2023-03-01 - 2023-03-31
2023-02-01 - 2023-02-27
2023-01-02 - 2023-01-30
2022-12-07 - 2022-12-30
2022-10-03 - 2022-10-17
2022-09-02 - 2022-09-30
2022-08-01 - 2022-08-31
2022-07-01 - 2022-07-29
2022-06-01 - 2022-06-29
2022-05-03 - 2022-05-30
2022-04-06 - 2022-04-29
2022-03-01 - 2022-03-31
2022-02-01 - 2022-02-28
2022-01-02 - 2022-01-27
2021-12-02 - 2021-12-31
2021-11-04 - 2021-11-23
2021-10-01 - 2021-10-30
2021-09-04 - 2021-09-30
2021-08-01 - 2021-08-24
2021-07-01 - 2021-07-28
2021-06-02 - 2021-06-28
2021-05-06 - 2021-05-27
2021-04-02 - 2021-04-26
2021-03-01 - 2021-03-31
2021-02-02 - 2021-02-25
2021-01-01 - 2021-01-30
2020-12-01 - 2020-12-30
2020-11-01 - 2020-11-30
2020-10-07 - 2020-10-29
2020-09-02 - 2020-09-30
2020-08-03 - 2020-08-31
2020-07-04 - 2020-07-29
2020-06-02 - 2020-06-24
2020-05-01 - 2020-05-31
2020-04-02 - 2020-04-30
2020-03-01 - 2020-03-30
2020-02-03 - 2020-02-29
2020-01-01 - 2020-01-27
2019-12-05 - 2019-12-27
2019-11-08 - 2019-11-26
2019-10-01 - 2019-10-29
2019-09-02 - 2019-09-27
2019-08-01 - 2019-08-30
2019-07-17 - 2019-07-31
2019-06-01 - 2019-06-29
2019-05-01 - 2019-05-31
2019-04-01 - 2019-04-30
2019-03-01 - 2019-03-29
2019-02-01 - 2019-02-28
2019-01-01 - 2019-01-31
2018-12-01 - 2018-12-31
2018-11-05 - 2018-11-30
2018-10-01 - 2018-10-18
2018-09-03 - 2018-09-28
2018-08-01 - 2018-08-31
2018-07-02 - 2018-07-31
2018-06-01 - 2018-06-29
2018-05-01 - 2018-05-31
2018-04-02 - 2018-04-30
2018-03-01 - 2018-03-30
2018-02-01 - 2018-02-28
2018-01-01 - 2018-01-31
2017-12-01 - 2017-12-29
2017-11-01 - 2017-11-30
2017-10-02 - 2017-10-31
2017-09-01 - 2017-09-28
2017-08-01 - 2017-08-31
2017-07-03 - 2017-07-31
2017-06-01 - 2017-06-30
2017-05-01 - 2017-05-31
2017-04-03 - 2017-04-16
2017-03-01 - 2017-03-30
2017-02-02 - 2017-02-28
2017-01-02 - 2017-01-31
2016-12-03 - 2016-12-31
2016-11-01 - 2016-11-30
2016-10-03 - 2016-10-22
2016-09-01 - 2016-09-30
2016-08-01 - 2016-08-31
2016-07-14 - 2016-07-29
2016-06-01 - 2016-06-22
2016-05-02 - 2016-05-31
2016-04-04 - 2016-04-28
2016-03-01 - 2016-03-31
2016-02-01 - 2016-02-29
2016-01-01 - 2016-01-31
2015-12-01 - 2015-12-31
2015-11-01 - 2015-11-30
2015-10-09 - 2015-10-31
2015-09-01 - 2015-09-28
2015-08-01 - 2015-08-28
2015-07-01 - 2015-07-31
2015-06-01 - 2015-06-30
2015-05-01 - 2015-05-28
2015-04-02 - 2015-04-30
2015-03-02 - 2015-03-31
2015-02-07 - 2015-02-28
2015-01-01 - 2015-01-29
2014-12-01 - 2014-12-23
2014-11-03 - 2014-11-26
2014-10-01 - 2014-10-29
2014-09-01 - 2014-09-30
2014-08-01 - 2014-08-29
2014-07-01 - 2014-07-30
2014-06-03 - 2014-06-30
2014-05-03 - 2014-05-31
2014-04-02 - 2014-04-29
2014-03-02 - 2014-03-31
2014-02-02 - 2014-02-28
2014-01-01 - 2014-01-31
2013-12-01 - 2013-12-30
2013-11-01 - 2013-11-29
2013-10-01 - 2013-10-31
2013-09-02 - 2013-09-30
2013-08-01 - 2013-08-28
2013-07-01 - 2013-07-29
2013-06-02 - 2013-06-28
2013-05-03 - 2013-05-31
2013-04-02 - 2013-04-30
2013-03-04 - 2013-03-31
2013-02-04 - 2013-02-27
2013-01-02 - 2013-01-31
2012-12-02 - 2012-12-31
2012-11-03 - 2012-11-30
2012-10-01 - 2012-10-28
2012-09-10 - 2012-09-27
2012-08-01 - 2012-08-27
2012-07-01 - 2012-07-31
2012-06-01 - 2012-06-29
2012-05-01 - 2012-05-31
2012-04-01 - 2012-04-30
2012-03-02 - 2012-03-29
2012-02-01 - 2012-02-27
2012-01-02 - 2012-01-31
2011-12-01 - 2011-12-31
2011-11-02 - 2011-11-30
2011-10-01 - 2011-10-29
2011-09-01 - 2011-09-29
2011-08-01 - 2011-08-31
2011-07-01 - 2011-07-31
2011-06-01 - 2011-06-30
2011-05-01 - 2011-05-31
2011-04-01 - 2011-04-29
2011-03-02 - 2011-03-31
2011-02-02 - 2011-02-28
2011-01-02 - 2011-01-31
2010-12-01 - 2010-12-30
2010-11-01 - 2010-11-30
2010-10-04 - 2010-10-31
2010-09-03 - 2010-09-30
2010-08-01 - 2010-08-31
2010-07-01 - 2010-07-30
2010-06-01 - 2010-06-30
2010-05-21 - 2010-05-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