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老高的博客  
你未必能看到很喜欢的观点,但一定会进入挑战性的视野。  
https://blog.creaders.net/u/3843/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少年时代好友来信详叙当今武汉人过年 2013-02-21 16:34:17
  从初中起就结为好友的杜先荣,昨天写来一封长信,详叙武汉人今昔怎么过年,读来就像一轴写成了文字的《清明上河图》,字里行间透出乡情乡韵、汉味汉香。禁不住立即回信,征得他的同意,将之公开贴在这里,供所有生在武汉、长在武汉、或者曾经求学在武汉、谋生在武汉的朋友,共同怀念那个九省通衢。当然,杜先荣的信所平实写出的过年的林林总总,只是个案,他是用他的眼睛、他的耳朵、他的舌头来感受武汉的春节,但我相信,凡是了解武汉的人读了都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我有很多年不曾在武汉过年了。原因很简单:怕冷。在北京工作,虽然冬天气温比武汉低得多,但单位和住家中都有暖气,比武汉暖和、舒服太多了。武汉夏天热,冬天冷,两头遭罪。那个年月也没有什么电暖器,零下3、5度的阴冷,雪后又一片泥泞,已经让人受不了,而室内往往比室外的温度还要低。少年时家中即使生了火盆或者蜂窝煤炉取暖,到早上室内也往往降到摄氏4、5度,从并不太热的被窝里(被子上肯定要将白天穿的棉袄、毛衣、毛裤等等统统再压上的)钻出来是一个需要咬紧牙、下狠心而且还要穿衣动作飞快的艰巨任务。也曾有几次回武汉过春节,每次都会被冻得感冒甚至发作支气管哮喘。后来就尽量避免在春节回武汉了,此时回想,已有四分之一世纪没在武汉过春节了!
  尽管怕冷不敢回武汉过春节,但是对武汉的春节还是时常回味和向往的。用普希金的诗句来说:“而那过去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念。”感谢发小杜先荣,让我体验了故乡武汉春节的浓烈气氛和滋味!


伐林:你好!

  来信收悉。你说:“每次读你的信,都十分过瘾。”我以为,不是我的文采有多好,我的缺乏文采近乎白描的文字能够唤起你的共鸣,一定是那份来自发小的真情,那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家乡情结。同样,我也特别喜爱你给我写的信,尽管有时只是寥寥数语。有那种不解渴、不解馋的感觉,不嫌其长,只感其短。
  你离开武汉几十年,到美国二十多年,为了让你了解现在大陆普通人的生活状况,讲一讲我们现在怎样过年。
  50年前,我们每家的过年大致都相差不远。文革前,过年之前,每家都要打扬尘、做卫生、擦玻璃……记得那时都是我们自己动手,爬到高处,用抹布、废报纸将玻璃擦得亮亮的,一些住在板壁茅草房的,就用弄来的报纸或包装纸用面粉熬成的浆糊糊墙,把家里打扮一新。如今,在做卫生这方面,几乎所有人家都还是继承了这种传统。条件稍好的家庭或是年老无力的,一般是定期(每周一次)请人来做清洁而不必自己动手。每次三个小时,50块钱。到春节前,三小时大约涨到80元钱。
  还要洗衣被,当年遇到艳阳高照的冬日,家家户户晒满了用米汤浆好的被里、被面。那时洗被子、洗衣用搓板、打肥皂——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才用洗衣粉——洗衣是重体力活;现在,过年前洗衣被还增加了洗厚重的窗帘,不过比起过去轻松多了,放在大容量的滚筒洗衣机里,设定好程序,到时只用晾晒。这样的事情不用请人代劳,都是××(先荣的妻子)一人操办。不过再也没有人用米汤浆洗了。
  早年间,每到过年过节都有计划物资要买回来,比如每人一斤猪肉、一斤冰冻的鲢子鱼、一斤糯米(也可买糍粑)、半斤京果、杂糖、半斤花生等。每家还凭票供应几盒3毛1分钱一盒的“永光牌”香烟,据说,质量足以和现在160元一盒的“黄鹤楼1916”香烟媲美。再就是买回各种蔬菜——大年初一到初四以前菜场一直关门,买不到蔬菜。好像记得有些菜也要凭票,主要计划供应的品种有莲藕、菜薹等,其他菜不一定限量。于是过年前,粮店、菜场排着长长的队,没有一两个小时是排不到的。只是那时不兴涨价。那时,在菜场、粮店上班的人,比现在当老板的都牛!那时政府可以炫耀的政绩是“市场繁荣、物价稳定”。现在物资极大的丰富,就连北方贫瘠寒冷的甘肃定西市,我们前年春节前到过那里,什么南方的时兴蔬菜也都有卖的。
  到超市买东西要跑几次。我们只买烟、酒、糖果、糕点、成箱的牛奶、饮料等,这些商品相对比集市要贵不少,但在这里买,质量比较放心,我们很少在超市买蔬菜。集市上的菜春节前涨得很厉害,比平时要贵许多。但人们为了一年一度的春节,不得不买。粮油批发市场,各种杂粮、豆类、面条、大米、糍粑、豆丝应有尽有,价格比超市便宜得多,这也是我们要光顾的地方。过去过年,要炒花生、煮瓜子、炸米泡(爆米花)、炸翻饺、炸鱼、炸圆子、磨吊浆、包饺子,二十年前我们家每年都还要做一些,现在都有成品或半成品卖,再也没有人自己去做了。不过有些老人怀旧,还是要专门去买京果、杂糖、酥糖,也在家里炸翻饺。  
  现在武汉人还在坚持的一项传统,是家家户户过年前(一般在冬至以后开始)要腌腊鱼、腊肉、香肠等,有的还腌鸡、鸭、蹄膀等。我喜欢吃四川烟熏的腊肉、香肠,有时,请朋友回汉帮我带一点来。用武汉话说,这叫“办年货”。

  再就是买衣服。我们小时候每到过年要做新衣服,现在则依个人条件而论,到和自己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地方去买衣物——武汉像新世界、世贸、武广、万达等超级大商场的衣物,动辄几百上千元,我是从来不去光顾的,连看的兴趣也没有。一般是直接到批发市场,我们附近就有一家,买比较便宜实惠的。今年冬天,正逢我的好多衣物、鞋子都没有换的了,我花390元为自己买了一件冰川羽绒服、300元买了两双皮鞋,200元买了两条休闲裤。质量、式样都很好,绝不是那种虽然价廉却质劣的货色。儿子那辈人多半在网上购物,网购相对大商场要便宜得多。前年年底我们搬家时,家里用的冰箱、彩电、洗衣机等都是在网上购买的。都是送货上门并安装。我们在家经常为儿子媳妇接收网购快递送来的东西。虽然买东西的形式各异,但全家人的消费观念大致相同。

  关于挂灯笼、贴对联,武汉普通人家比较少,多半是机关单位、企业、私企老板的一些人有讲究。我们小区物业公司在小区的大门口挂了很多灯笼,也贴了灯谜等。现在会写毛笔字的越来越少,所以自撰对联的几乎绝迹,一些报纸订户会收到报社赠送的印好的对联。因为现在的房子门口位置不够宽敞,有很多也不对称,所以人们不愿贴。挂灯笼的家庭也不多。有的家庭买两个大灯笼,接上电灯安放在阳台上。倒是在江西吉安市这样内地中小城市,还保留了这些传统。前些年我们有几次春节前后到吉安,见到几乎家家户户贴春联;他们还保留了除夕晚上通宵不熄灯、初四之前不扫地(怕把财喜扫出去了)的习俗。

  吃年饭,是最近一二十年来当局、民间都非常热衷的一件事。新闻媒体不断报道市长、市委书记与农民工一起吃年饭,当然是由各级政府和工会等机构买单。上行下效,各单位、企业也形成传统,过年将几乎所有人(包括单位的临时工)请到大餐馆去吃一顿。那些当领导的,一天到晚都有陪吃的任务,还要喝酒,机会太多了也不是好事,肠胃身体都受不了,时间也浪费了,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他们将此美其名曰“人性化管理”、“和谐社会”,其实,这些只是糊弄百姓。

  民间自发地吃年饭则是人们联系感情的一种手段,过年前,我也请单位里比较潦倒的两位穷朋友一起吃了一餐饭。也有的是生意上有来往,借过年过节一起坐坐。今年习近平上台,提倡“反浪费”,我儿子、儿媳的单位订好的年饭都取消了。当然,那些该应酬的对象绝不会因此不去表示,而是改换了方式。现在,吃饭是领导们很忌讳的事了,于是改为送一张500元的购物卡了事。用生意人的话说,再少了就拿不出手了——比请吃一顿饭还花了更多的钱。

  真正意义上的“吃年饭”,是各家各户的大家庭团聚。我们家我这一辈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是在除夕那天晚上,全家到父母家团聚,几个兄弟都提前去帮忙做饭。吃完了饭,再携家带口骑着自行车往自己小家里赶。近几年全家出行都是坐出租车。三十年来,我从来没有哪一次看过半个小时以上的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事后也绝不补看。
  父亲不在了,则改为轮流到各家去。这样的团聚以前比较困难,因为住的条件差,我们七兄妹拖家带口,加起来就有二三十人,妻子家兄妹加上子女和第三代,来的客人更多,连饭桌椅子也不够,我们在原来住的小房子里请客时常常要向邻居借凳子甚至借房间(邻居家全家外出,将房间腾出来借给我们用)。而到了二十一世纪以后,各家都住上大房子,最小的一套住房也有八十多平方米,聚会的场地已经不是问题。大家都感到在自己家里做太累,后来兴起在餐馆吃年饭,我们也尝试过,但有人觉得餐馆没有过年的味道,吃过就得走,于是就还是回到家里。今年过年前,我母亲在医院住院,我们弟兄四家每家带几个菜,妹妹家再做一些补充,搞出中午和晚上两餐丰盛的年饭。下面是中餐的菜单(事前写好了菜单,实际上有变化):
  卤牛肉 大蒜炒牛肚 糖醋排骨 烧鸡块 排骨藕汤 清蒸桂鱼 蒜苗炒腊肉 西芹炒腰果 鱼圆肉圆海鲜火锅 豆米炒虾仁 土豆烧牛肉 腊鱼香肠 炸鸡柳 王鸭子(烤鸭块) 炒小白菜 炸藕夹 八宝饭 南瓜饼
  除夕以后,从初一开始,我们家人是在妻子的兄妹几家轮流转,每家一天,直至上班才结束,然后再是同事们、朋友们之间的互请,直到正月十五方休。几十年来一直如此。

  初一有一件事,就是到上一农历年内去世的有亲缘关系和要好的朋友、同事人家里,去烧香,一般是买一个花篮和一挂一两万响的鞭,放完鞭、烧完香,坐一会就走。逝者亲属在初一到初三不能到别人家里去,否则对别人来说是不吉利,要在设立灵堂的家里等候接待来人。这个仪式叫作“逝者的新年”——这个习俗好像是近些年兴起的。

  到各家去拜年,一般拿一点水果、两瓶白酒或是买些营养品,东西不在多,有一两样就行。但是到领导家去拜年就不一样了,一般烟酒要买好的,还要准备红包给领导的小孩或老人,我的邻居的孩子每年去给顶头上司拜年,红包都是2000元,还有其他礼品。我们小时候因为家里穷,从来没得过红包;我们成家后,给亲友小孩的红包依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从一元涨到现在的200元,个别的给1000元(一般是小孩在上大学或是在国外留学)。

  亲戚聚到一起一整天干什么?多数人首选打麻将,其次是“斗地主”(湖北首创、风行全国的一种扑克牌游戏)。邓小平当政以后,基本不治赌博罪,普天同庆,全国到处是一片麻将声,以致许多人公开在家里开麻将室,靠此为生,警方从不干涉。工会干部甚至工会主席,工作之一是组织职工打麻将(一般是开会租场地,安排吃饭、娱乐),但我从不学麻将,也不会跳舞、唱流行歌曲,像我这样的人在大陆非常少,被人视为“另类”,但我们来往较多的同学都和我一样,对这些事没兴趣。这其实也是生存能力不强的表现!
  初六在内侄家,我在网络电视里找到了《唐山大地震》和苏联二战的片子,看了两场电影。现在的有线电视,有的有七八十个台,有的一百多个台,但好看的节目太少,我一般 是看看重大新闻,其它的电视节目很少看。

  武汉的报刊很发达,在我看来绝不比北京、重庆、深圳差。晚报、晨报、日报、都市报、商报、金报……那么多报纸能生存下去,而且都还过得挺滋润的,发行量都很大。湖北、武汉的记者能写,什么事都能上报纸,武汉经常出轰动全国的新闻。比如最近一位东湖风光村的妇女,家里有十七套住房还在扫大街,成为全国闻名的新闻人物。武汉人爱买报纸,连农民工到了武汉也入乡随俗,早上过早时顺便买一份报,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有报摊。武汉的大报如《长江日报》也办得很生动。因大报不好卖,市民很少买,机关单位又订有大报,报贩子就将五毛钱一份的《长江日报》和八毛钱一份的《参考消息》打包卖一块钱,这可能是全国的一个首创。几十年来,尽管在单位我每天有一大摞报纸,家里有电脑,但我一直订着晚报等报刊,有时也买《长江日报》和《参考消息》,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毕竟感觉不同。春节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六七八天,几乎所有的报社都放假,报纸停印,报贩停业(有少数大报可能还在坚持出报),这可能也是中国特色。一周多时间没有报纸看,没有新闻人员对社会生活进行记录、报道,我感觉很不习惯。
  网络上的信息,十八大前后有两个月控制得非常严,很多网页根本上不去。但是,网民的智慧高过管理者,后来有人自发地负责义务搜集各方面信息,几乎每天都收到各种群发的邮件,各种信息都有,各种观点兼备,类似于新华社编的《大参考》,数量太多,只能择其要点浏览后即删,否则电脑就会被塞满,比封锁前的信息量不知大了多少倍。

  拜年最隆重的节目是吃饭、喝酒。一般是在一家呆一天,有的是两餐酒席,有的一餐便饭,一餐酒席。下面,我附上了初五的菜单供你欣赏。其他家大同小异,规模都差不多。
  正月初五外侄女家菜单
  中餐
  猪肉香菇白菜饺子
  晚餐
  凉菜:卤菜拼盘(卤牛肉、卤香干、卤藕) 草莓沙拉 皮蛋拌香菜
  热菜:
  洋葱爆炒猪肝 黑木耳山药片炒肉片 鲜玉米棒炖排骨 土豆烧牛腩 鸡肉丁炒香菇丁 笋子炒肉丝 鲜豌豆炒虾仁 腊肉炒菜薹 藜蒿炒香肠 红烧桂鱼 炸地菜猪肉春卷 脆皮鲜奶(炸奶油棒) 炸鸡柳
  蒸菜:糯米珍珠圆子  芋头粉蒸肉
  排骨藕汤
  甜品:桂花汤圆糊米酒
  武汉的菜肴虽列不进八大菜系,但湖北、武汉是鱼米之乡,的地理位置处于南北交界处,出产的蔬菜品种多,质量好,比南方、北方、东方、西方的都要好。特别有名的是莲藕、藕带、菜薹、藜蒿、小白菜、青椒、喜头鱼及其他鱼类(弟媳妇在上海呆了几年,可能是水土和口味的原因,她说上海的菜和鱼都不好吃)、皮蛋、盐蛋等。在武汉买菜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本地出产的蔬菜,菜贩大都标上“本地”二字,以示品质优良。这在全国是少有的现象。再加上现在非常流行家常菜,比餐馆做的菜更受欢迎。武汉人做菜没有江浙人精细,没有广东人讲究,没有四川人嗜麻辣,但武汉人饮食习惯南北并蓄,武汉人看不起上海人无处不在的甜味和小碗小碟,瞧不起广东人的温补和一点点食量,武汉人既会吃,又能吃,还能喝酒,在这一点上有点像四川人和湖南人。所以,在武汉这样的南方城市过年,吃得是非常好的。

  今年空气质量差,政府提倡减少放鞭,这项提议得人心,今年春节期间鞭炮声比起去年减少了七八成,看来,政府想要老百姓听话,其实并不难做到,关键是要符合民意。老百姓的素质提高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如果引导得好,风气自然会好转。武汉人打赤膊是多年的习惯,并不是因为武汉比全国所有的城市都热(最近二十年,中央气象台有一个统计,全国最热是重庆,武汉早已甩掉火炉的帽子了),这二三十年,在街头已经很难看到打赤膊的人了。
  也有利用长假到国外过年的。胡××、××夫妇和他们两个女儿全家,这几年都到国外过年。今年是到了泰国一个岛上,行程共二十天。还有不少子女在国外的,也到子女那里去过年。如×××、×××夫妇今年就是到美国的女儿处过年。

  小时候过年都要看电影,特别是我们下乡的那几年。现在,那些闻名遐迩、耳熟能详的老电影院,如海员、光明、中南、七一、群众、江宫、武商、武机等早已被拆毁,农村人最喜爱的民众乐园虽保留至今,但早已改为了商场,没有演艺和娱乐活动了。后来修了一些豪华的电影院,电影票几十元一张,看的人不是很多,可能是年轻人的“专利”吧!电影对人的教化作用早已荡然无存,有的只是纯粹的娱乐。像当年出来一部新电影,满城流行一首主题曲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像那些话剧、杂技、文艺演出,票价都在一百元到几百元,除非是单位发票,很少有人去自己掏钱观赏。我这些年看过几场电影、杂技、话剧、文艺演出,都是单位送的票。

  武汉的公园,除了像黄鹤楼、长春观、归元寺、动物园等要买票以外(凭身份证六十岁以上的半票,七十岁以上免票),其他大多数如东湖、中山公园、解放公园都免费开放,武汉后来又新修了不少公园,加上武汉人引以为豪的江滩公园(长江两岸沿江建起的公园)和许多城市小森林、广场(最负盛名的有比以前大几倍的首义广场)等,这些地方还是很受市民欢迎的。冬天室外虽然冷,在阳光灿烂的时候,游客还是不少。武汉的省市各种博物馆、美术馆都免费开放的,公交车和地铁对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免票。
  武汉的书店,比如江汉路、交通路那些老书店、武胜路的新华书店都被拆毁,新建的规模宏大的汉口图书城建在后湖,那里有一家新华书店,所有的新书都是八折,因为交通不便,再加上网上阅读的便利,现在买书阅读的人、逛书 店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初七各单位开始上班,个体户多半图个吉利,选在初八开张;有些建筑单位要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才开始上班。

  春节上班几天后就是元宵节,儿子、儿媳单位都会发元宵(汤圆)。最近十几年来,一般单位过年过节发物资的越来越少,但是,越穷的单位越是会坚持发东西,以维持一种繁荣的气象。像儿媳的单位,过年还发米、发油。一般单位是发超市的购物卡,但几个传统节日还是会发实物,比如端午节会发皮蛋、盐蛋、粽子,中秋节会发月饼。这样一些东西,经过精美包装,价格大涨至少十倍。有的还将这些应时商品到香格里拉酒店等处订购,职工凭票去领取。结果会出现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一到节日前夕,那些大酒店、大饭店门口就会出现一些人,向行人兜售远远低于面值的购物劵。元宵节过去在农村,是要玩龙灯的,现在城市里也有一些,龙灯玩到哪个单位门口,都要放鞭,还要给玩龙灯的人送香烟、送红包打发。搞得不好还会扯皮打架。一些大单位当领导、当办公室主任的,到这时都会有接待的预案。元宵节过后,春节就过完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的一年正式开始了。

  上了点年纪,经常回顾过去,也很思念我们少年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希望能有机会见到你,想象能和你作深入的交流。

  久不写信,一写就很长,但愿你看了不会打瞌睡!


  先荣 正月十一


  近期文章:

  坚持党领导,教育没希望

  历史本来是多么活生生

  读书札记:梦·中国梦·毛泽东之梦

  三年文革·十年文革·十一年文革

  不遵循自由规律,社会将走向悬崖和崩溃

浏览(1886) (1) 评论(5)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晚秋心情 留言时间:2013-02-26 05:51:37
现居住武汉的朋友,看了我转去楼主的博文后,补充如下:
《当今武汉人过年》确实反映了当前武汉普通人的生活状况。
文中说:“现在武汉人还在坚持的一项传统,是家家户户过年前(一般在冬至以后开始)要腌腊鱼、腊肉、香肠等,有的还腌鸡、鸭、蹄膀等。”已经不再准确。我所住的小区几百户人家,腌腊鱼、腊肉者仅几家而已,且数量甚少,大约都是有老太婆的人家,迷恋其口味。究其原因,可能是人人都已经知道腌制食品吃多了不好;新鲜鱼肉更好吃、家家都有大冰箱且即使年初一都可以在超市买到新鲜鱼肉;腌鱼肉的过程太麻烦;商场里有各种品牌的商品可供人挑选,真空包装便于存放;如果在食品博览会买现成的,比自己做还便宜。我与一个卖鱼的老板很熟悉,他也告诉我现在冬至以后腌鱼的人家已经很少了。

我们办年货,主要食品是零食、外地来的特殊食品、海产品,也买些速冻的肉食原料回来做卤菜等。

单位吃年饭确实成了新的传统,如果人多,退休者与在岗者分开组织到餐馆“搓”一顿,同时给退休者发放年礼——现金及购物券。如果是大单位中的小单位吃年饭,势必要请上司。你想,退休的人一年就这么个机会,能与老同事叙旧聊天,向领导发一通牢骚,当然很看重这个机会,领导听抱怨且肠胃身体受不了,活该,这是他们的“工作”。市领导过年前后下基层,是要给贫困的市民或农村居民带年货、带红包去的。虽有作秀的成分,但穷人得到些东西是实在的,起码比没有好多了。

我们学校有2000多留校学生,凡是春节期间仍留在学校的人,校长都要请他们吃年饭。今年就有近300人参加。

除了亲戚以外,同事间已罕见上门拜年的——发一条短信就打发了,一条短信一角钱,用群发还省时省力。祝福用语可以转抄得来。至于给领导拜年,那必怀有某种目的,否则连领导住在哪儿都不会知道。有一年院长和副院长一起到每个教职工家里拜年送红包,至今传为美谈,因为绝无仅有。

“大户”人家的年饭早已改去餐馆——多数都以老年人为中心团圆。一桌丰盛的饭菜要耗费很多精力和时间,让老人做太费事,年轻人则既不会做也不太愿意帮忙,还浪费了相聚的时间。进餐馆经济上都负担得起。

招待人往往都更愿意到餐馆,只有关系非常好的至亲好友,才可能被邀请到家里吃饭。不管饭菜味道做得如何,都算是特殊礼遇。

放鞭的习俗在慢慢改变,原来没有任何限制,后来立法,除了年三十到元宵期间以外,都禁止放鞭。既然属于民俗,绝对禁止也不合适,政府还要搞焰火晚会嘛,绝对禁止则成了“只准政府放火,不准百姓点灯”了。今年则因雾霾,广泛宣传放鞭与PM 2.5的关系,放鞭的量自觉地减少了一半多。

武汉的报刊其实很市民化,畅销的小报经费自付盈亏。绝大多数是市民喜欢看的新闻。什么事都能上报纸,所以市民愿意掏钱买。我家也订了一份晨报,祚蓉喜欢看,我则浏览一遍后拿报纸练毛笔字。

因杜而不能绝,网络其实很开放,只要你会冲浪,就有很大的自由度。

2013年2月25日
回复 | 0
作者:郭家院子 留言时间:2013-02-22 17:59:16
谢谢杜先荣的文字,读来蛮亲切!我也是武汉滴!

记得小时候过年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大年三十非要洗澡。用我们家乡下保姆说的话,那就是要把一年的格渍都洗它。那个时候没有单独的洗手间,更没有淋浴房,武汉冬天又冷,一冬天都难得洗几次澡,但是年三十的澡是一定要洗的。我们每年三十都要到离家不远的汉口黎黄陂路一家洗澡堂洗澡,那家澡堂名字还蛮气派,叫“太平洋”。我们那一栋楼的女孩男孩大概总有七八个,总是浩浩荡荡夹着毛巾,带着肥皂,还有内外的换洗衣服,进那热气腾腾的大澡堂。脏脏兮兮的一群伢们进去,干净灵性的一群伢们出来。每个伢都穿得伸伸透透回家。

接下来就是一年中最最隆重的时刻:吃年饭!
回复 | 0
作者:雨露滋润 留言时间:2013-02-21 20:19:09
很熟悉的过年方式。“今年习近平上台,提倡“反浪费”“,- 我在国内也有所感觉。没有像以前那样请客请的厉害了。
回复 | 0
作者:changsha 留言时间:2013-02-21 17:52:01
是这个事。万维上的武大郎和高伐林是不是一个人?
回复 | 0
作者:春阳 留言时间:2013-02-21 17:43:59
海员电影院是我原来常去的地方。读起来好亲切。谢谢。
回复 | 0
我的名片
高伐林
注册日期: 2010-05-22
访问总量: 15,748,97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文章欢迎转载,请注作者出处
最新发布
· 宇宙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是……幽
· 你以为互联网保存记忆?错!中文
· 中国真正退到文革是不可能的,但
· 魔鬼藏在细节里:专制者为何总在
· 绝望的外国人有时更清楚地看到美
· 一文读懂以色列与哈马斯生死拼杀
· 知识分子在新的时代要逐渐习惯靠
友好链接
· 暗夜寻灯:暗夜寻灯的博客
· 旅泉:旅泉的博客
· 怀斯:怀斯的博客
· 海天简牍:海天别院
· 云乡客:云乡客的博客
· 老木屋:老木屋的博客
· 吴言:吴言的博客
· 寡言:寡言的博客
· lone-shepherd:牧人的博客
· 艺萌:艺萌的博客
· 德孤:德孤的小岛
· 虎猫:张石的博客
· 郭家院子:郭家院子
· 山哥:山哥的文化广场
· 史语:史语的博客
· 王清和:《金瓶梅》揭密市井私生
· 晚秋心情:不繫之舟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解滨:解滨
· 汪翔:汪 翔
· 星辰的翅膀:星辰的翅膀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 岑岚:岑岚的博客
· 枫苑梦客:梦中不知身是客
· 怡然:怡然博客
分类目录
【诗】
· 一部童话引发图书界难得一见的翻
· 读书要读有趣的书:走这一条捷径
· 《长安三万里》藏着大国由盛转衰
·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不受瘟疫侵袭
· 推荐三部中国作家描写瘟疫的优秀
· 横跨美国之旅(后记):来,享受
· 母亲节回忆与母亲有关的若干小事
· 中国百姓的诗歌江山被他们这样一
· 余英时先生在“祖国”“故乡”安然长
· 请告诉我哪句可原谅,哪句必须批
【识】
· 中国真正退到文革是不可能的,但
· 绝望的外国人有时更清楚地看到美
· 知识分子在新的时代要逐渐习惯靠
· 要是一条狗救了毛主席怎么办?
· 善良的人必须行动起来,勿以恶小
· 书里的乌托邦是曙光,现实的乌托
· 过去数十万年从动物升为主宰;今
· 孩子一出生,就能算出有多大几率
· 美国驴象两党究竟各自代表哪些选
· 以江泽民冠名的“三个代表”理论从
【史】
· 魔鬼藏在细节里:专制者为何总在
· 一文读懂以色列与哈马斯生死拼杀
· 清明时节雨纷纷,推荐一篇缅怀故
· 《青年论坛》鸣谢团中央始末——在
· 一个民族需要有英雄——英雄没有免
· 人类文明的竞争过程中,病菌插进
· 鲁迅说“民国以来最黑暗一天”留下
·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背面的
· 夺得了令举世振奋的“大捷”?来,
· 文革最大受害者的另一个身份:文
【事】
· 你以为互联网保存记忆?错!中文
· 《青年论坛》的触角伸到了天子脚
· “尽到一个历史当事人应尽的责任”
· 犹太人和黑人:索维尔笔下的美国
· 一个青年干部的婚姻危机怎样惹翻
· 我的儿子,你的秘书:《进出中组
· 文革多少杀人犯,他是忏悔第一人
·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 袁世凯大哉问:中国实现共和需要
· 中共的公信力是怎样磨损到最终折
【视】
· 好莱坞科幻题材电影大盘点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续):如何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在“911
· 横跨美国之旅(第16天):见识了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续):地平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第一位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续):一所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不期而
· 横跨美国之旅(第13天):在造物
· 横跨美国之旅(第12天):把开胃
【拾】
· 宇宙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是……幽
· 是中国权威部门出台一版《仇恨指
· 为何这么多人认为中美难免一战?
· 科技不断进步,过去的社会形态绝
· 几乎没什么比实现中国民主宪政更
· 国家能力过于强大,就只能靠“死
· 你如果不想当井底之蛙,就不能不
· 大数据的神器也救不了计划经济的
· 一种解释:为何中国坚持另搞一套
· 俄乌只能在战场决出胜负?各方基
存档目录
2024-05-06 - 2024-05-30
2024-04-29 - 2024-04-29
2024-03-04 - 2024-03-31
2024-02-17 - 2024-02-28
2024-01-02 - 2024-01-02
2023-12-04 - 2023-12-26
2023-11-06 - 2023-11-27
2023-10-02 - 2023-10-30
2023-09-04 - 2023-09-25
2023-08-01 - 2023-08-28
2023-07-03 - 2023-07-28
2023-06-02 - 2023-06-30
2023-05-01 - 2023-05-31
2023-04-03 - 2023-04-28
2023-03-01 - 2023-03-31
2023-02-01 - 2023-02-27
2023-01-02 - 2023-01-30
2022-12-07 - 2022-12-30
2022-10-03 - 2022-10-17
2022-09-02 - 2022-09-30
2022-08-01 - 2022-08-31
2022-07-01 - 2022-07-29
2022-06-01 - 2022-06-29
2022-05-03 - 2022-05-30
2022-04-06 - 2022-04-29
2022-03-01 - 2022-03-31
2022-02-01 - 2022-02-28
2022-01-02 - 2022-01-27
2021-12-02 - 2021-12-31
2021-11-04 - 2021-11-23
2021-10-01 - 2021-10-30
2021-09-04 - 2021-09-30
2021-08-01 - 2021-08-24
2021-07-01 - 2021-07-28
2021-06-02 - 2021-06-28
2021-05-06 - 2021-05-27
2021-04-02 - 2021-04-26
2021-03-01 - 2021-03-31
2021-02-02 - 2021-02-25
2021-01-01 - 2021-01-30
2020-12-01 - 2020-12-30
2020-11-01 - 2020-11-30
2020-10-07 - 2020-10-29
2020-09-02 - 2020-09-30
2020-08-03 - 2020-08-31
2020-07-04 - 2020-07-29
2020-06-02 - 2020-06-24
2020-05-01 - 2020-05-31
2020-04-02 - 2020-04-30
2020-03-01 - 2020-03-30
2020-02-03 - 2020-02-29
2020-01-01 - 2020-01-27
2019-12-05 - 2019-12-27
2019-11-08 - 2019-11-26
2019-10-01 - 2019-10-29
2019-09-02 - 2019-09-27
2019-08-01 - 2019-08-30
2019-07-17 - 2019-07-31
2019-06-01 - 2019-06-29
2019-05-01 - 2019-05-31
2019-04-01 - 2019-04-30
2019-03-01 - 2019-03-29
2019-02-01 - 2019-02-28
2019-01-01 - 2019-01-31
2018-12-01 - 2018-12-31
2018-11-05 - 2018-11-30
2018-10-01 - 2018-10-18
2018-09-03 - 2018-09-28
2018-08-01 - 2018-08-31
2018-07-02 - 2018-07-31
2018-06-01 - 2018-06-29
2018-05-01 - 2018-05-31
2018-04-02 - 2018-04-30
2018-03-01 - 2018-03-30
2018-02-01 - 2018-02-28
2018-01-01 - 2018-01-31
2017-12-01 - 2017-12-29
2017-11-01 - 2017-11-30
2017-10-02 - 2017-10-31
2017-09-01 - 2017-09-28
2017-08-01 - 2017-08-31
2017-07-03 - 2017-07-31
2017-06-01 - 2017-06-30
2017-05-01 - 2017-05-31
2017-04-03 - 2017-04-16
2017-03-01 - 2017-03-30
2017-02-02 - 2017-02-28
2017-01-02 - 2017-01-31
2016-12-03 - 2016-12-31
2016-11-01 - 2016-11-30
2016-10-03 - 2016-10-22
2016-09-01 - 2016-09-30
2016-08-01 - 2016-08-31
2016-07-14 - 2016-07-29
2016-06-01 - 2016-06-22
2016-05-02 - 2016-05-31
2016-04-04 - 2016-04-28
2016-03-01 - 2016-03-31
2016-02-01 - 2016-02-29
2016-01-01 - 2016-01-31
2015-12-01 - 2015-12-31
2015-11-01 - 2015-11-30
2015-10-09 - 2015-10-31
2015-09-01 - 2015-09-28
2015-08-01 - 2015-08-28
2015-07-01 - 2015-07-31
2015-06-01 - 2015-06-30
2015-05-01 - 2015-05-28
2015-04-02 - 2015-04-30
2015-03-02 - 2015-03-31
2015-02-07 - 2015-02-28
2015-01-01 - 2015-01-29
2014-12-01 - 2014-12-23
2014-11-03 - 2014-11-26
2014-10-01 - 2014-10-29
2014-09-01 - 2014-09-30
2014-08-01 - 2014-08-29
2014-07-01 - 2014-07-30
2014-06-03 - 2014-06-30
2014-05-03 - 2014-05-31
2014-04-02 - 2014-04-29
2014-03-02 - 2014-03-31
2014-02-02 - 2014-02-28
2014-01-01 - 2014-01-31
2013-12-01 - 2013-12-30
2013-11-01 - 2013-11-29
2013-10-01 - 2013-10-31
2013-09-02 - 2013-09-30
2013-08-01 - 2013-08-28
2013-07-01 - 2013-07-29
2013-06-02 - 2013-06-28
2013-05-03 - 2013-05-31
2013-04-02 - 2013-04-30
2013-03-04 - 2013-03-31
2013-02-04 - 2013-02-27
2013-01-02 - 2013-01-31
2012-12-02 - 2012-12-31
2012-11-03 - 2012-11-30
2012-10-01 - 2012-10-28
2012-09-10 - 2012-09-27
2012-08-01 - 2012-08-27
2012-07-01 - 2012-07-31
2012-06-01 - 2012-06-29
2012-05-01 - 2012-05-31
2012-04-01 - 2012-04-30
2012-03-02 - 2012-03-29
2012-02-01 - 2012-02-27
2012-01-02 - 2012-01-31
2011-12-01 - 2011-12-31
2011-11-02 - 2011-11-30
2011-10-01 - 2011-10-29
2011-09-01 - 2011-09-29
2011-08-01 - 2011-08-31
2011-07-01 - 2011-07-31
2011-06-01 - 2011-06-30
2011-05-01 - 2011-05-31
2011-04-01 - 2011-04-29
2011-03-02 - 2011-03-31
2011-02-02 - 2011-02-28
2011-01-02 - 2011-01-31
2010-12-01 - 2010-12-30
2010-11-01 - 2010-11-30
2010-10-04 - 2010-10-31
2010-09-03 - 2010-09-30
2010-08-01 - 2010-08-31
2010-07-01 - 2010-07-30
2010-06-01 - 2010-06-30
2010-05-21 - 2010-05-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