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信息传播受限的社会里,坐井观天几乎是认识的必然趋势。开着新添置的汽车,住着新装修的房子,手里捧着30块钱一杯的咖啡、另一只手举着iphone的人,的确会困惑:你都吃得起麦当劳穿得起七匹狼了,还嘟嘟囔囔,是不是太忘恩负义了? 老高按:前不久,万维博客米笑写了一篇文章《国内狂人竟然这样拷问海外华人》,记叙了国内朋友对海外华人的“拷问”(其实就是指责和讥讽),读后不禁大笑。作者最后说:“笨嘴拙舌说不过他,把他交给你搞定,靠你了。” 米笑博这篇文章,点击达12126,跟帖64,足见这是一个牵动海外华人心弦的话题。 作者说“笨嘴拙舌说不过他”,当然是谦虚。米笑怎么是“笨嘴拙舌”?说是“说不过他”,其实是引出后面这句话:“把他交给你搞定,靠你了”,激将法呢。 其实,我也经常遇到这样的争论,每次回国,都能感到国内朋友和海外人士的想法,存在很大的落差。记得我曾经写过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六四”十周年的时候,6月3日晚上,美国PBS公共电视台播出卡玛和她的夫婿高富贵的专题片《天安门》,把我和妻子带回1989年那让人扼腕顿足、悲愤万分的岁月之中,我正看得热血贲张,突接从北京打来的电话,我的一位同窗好友托我办件事。三言两语谈完之后,他问:你在干嘛?我说正在看反映“六四”的《天安门》。他声音中透出真诚的惊讶:啊?你们还没忘呢? 那一瞬间,海内外华人的反差,狠狠地撞击了我的心。这哪里只是12个小时的时差,哪里只是北京阳光明媚的白天和风雨如磐的暗夜的区别? 其实这并不奇怪。任何人都必须首先处理各自眼前难题、首先受到眼前环境影响。想法不一样,对所得到的信息看重的侧面不一样,要处理的问题的优先顺序不一样,这,既是自然的,也凸现了国内华人和海外华人交流的必要。 我想到了鲁迅的小说《药》。眼下有很多人对鲁迅不以为然,但他这部用冷峻的笔写出的短短的小说,浓缩了多么深刻、丰富的内涵!一位先驱,为民众的利益从容赴死了,却没有人理解他,他的乡亲们浑浑噩噩,对他冷嘲热讽,更想方设法弄到蘸了他献身的血的馒头,给痨病患者吃了治病…… 怎么回答国内的朋友? 今天读到学者刘瑜的一篇文章,正说到这个问题,說得十分到位,转贴于此。 刘瑜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系剑桥大学讲师,海归当上了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著有《民主的细节》(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这本书,是美国当代政治观察的随笔,是作者过去几年给一些期刊报纸写的专栏文章结集,颇为走红。从这篇文章看,走红不是偶然的。 刘瑜 没来的请举手 刘瑜,财新《新世纪》2011年第49期 因为时不时发点牢骚,被一个朋友教育:“中国现在发展得很好呀!你看——”她顺手往窗外一指,“比国外很多地方现代多了!” 我承认,虽然空气能见度有限,顺着她的手指,我的确看到窗外很多熠熠发光的高楼大厦。岂止如此,还有车水马龙,完全可以用“惟余莽莽、顿失滔滔”来形容。此外,我还常在路边看到打太极的老太太、打篮球的少年以及卖烧烤的路边摊。如果张择端还活着,这些景象足够他再画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正为自己的消极心态感到羞愧,我突然想起了以前读到的一个笑话。这个笑话说的是,老师对着全班学生点名:“没来的请举手。” 我问这个朋友:你知道韩颖吗?她说不知道。我只好跟她解释:这是北京海淀某地的一位女性,因为独立参选地方人大代表,被跟踪被骚扰甚至被殴打,而这只是今年受到打压的诸多独立参选人之一。 我又问:你知道雷金模吗?她说不知道。我又只好跟她解释:这是一位普通的尘肺病人,因为没钱治病现在岌岌可危,而这只是无数得不到医保救助的尘肺病人及其他病人之一。 我又问:你知道有农民因维权而死吗?她说不知道。我只好跟她解释:有一位村民在维权事件中与政府发生冲突,在看守所“突发疾病”死亡,而这只是神州大地上诸多“神秘看守所死亡”事件之一。 我一口气列举了十来个我的朋友从未听说的人,都是这个欣欣向荣的时代里“没来的人”。因为可能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形象,所以关于他们的信息总是模糊不清——虽然互联网上偶有透露,但相关信息总是倏忽即逝。又因为这是一个大众媒体的时代,所以如果他们不曾在大众媒体上存在和停留,那么他们就几乎相当于不存在。 这当然不是说《清明上河图》上画的车水马龙是假的,但车水马龙的背面,还隐隐浮现着另一个不那么豪迈的世界。 “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毕竟要看时代的主流!”我的朋友说。到底什么是时代的主流,我不大清楚。我只知道当一个人得了胃溃疡,医生不能视而不见,安慰他说:要看身体的主流嘛,除了胃,你的其他器官全都是好的! 据说知识分为三种: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以及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韩颖雷金模们对于我这个朋友,大约就属于她“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那一类知识。因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尽管性情善良,她甚至没有翻到《清明上河图》的背面去看看的冲动与好奇。因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她相信北京五环内的所见所闻,就是“时代的最强音”。也是,在人类不知道火星的存在的时候,没有人会好奇上面都有些什么。 在一个信息传播受限的社会里,坐井观天几乎是认识的必然趋势。开着新添置的汽车,住着新装修的房子,手里捧着三十块钱一杯的咖啡、另一只手举着iphone的人,的确会困惑:你说你都吃得起麦当劳穿得起七匹狼了,还嘟嘟囔囔,是不是太忘恩负义了? 除非你意识到中国不仅仅存在于都市的“五环”。在海水的深处,阳光未曾照耀之处,还有韩颖雷金模们,并且每一个已知的韩颖雷金模们,很可能还对应无数我们尚未知晓也无从知晓的韩颖雷金模们。在苍苍莽莽的雪地里,要保持对那个被遮蔽世界的知觉,你得不断提醒自己不要睡着不要睡着不要睡着。 这个道理听上去简单,却未必人人知晓。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英国作家萧伯纳访问了苏联,被领着参观了种种社会主义成就后,他回到英国发表文章,驳斥了各种“污蔑苏联建设伟大成就”的言论。“我们想证实,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那里存在着经济奴役、匮乏、失业。在所到之处,我们处处看到充满希望和热情的工人阶级。”事实上,就在他参观苏联前后那几年,强制性农业集体化导致了约七百万人在饥荒中死亡。 无独有偶,写作《红星照耀中国》的斯诺,在一九六〇年和一九六四年两次访问中国后,也将关于中国发生了饥荒的传闻驳斥为“冷战宣传”,他表示:“我在中国没有看到饥饿的人,绝没有像过去那样的饥荒。”你看,没来的人都没有举手,大家都在这里,这样多么好。(完) 刘瑜《民主的细节》 网上有购买《民主的细节》的n个理由,可能就是刘瑜自己写的。也索性转贴于此,以博一笑! 1. 使您对美帝的批判更加有的放矢; 2.在公共场合手持此书会吸引大量有理想有文化异性的目光; 3. 送给孩子有助于他们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4. 送给老人有助于他们培养更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5. 反正也买不起钻戒送女朋友; 6. 光读《环球时报》已经不能满足您日益增长的吹牛需求; 7. 在参加高考、考研、公务员、托福、GRE考试之后紧急阅读,可将大脑受灾面积缩到最小; 8. 如果有人请您喝茶,您就请他读书; 9. 放在书架或茶几上装饰效果不错; 10. 您要是太幼稚了,它帮助您变得成熟; 11. 您要是太成熟了,它帮助您变得幼稚; 12. 买不起飞机票直接去美国看看; 13. 到了美国也懒得动脑筋观察思考; 14. 封背上有江艺平老师、林达老师、梁文道老师、柴静老师、闾丘露薇老师的推荐,作为以上五位老师任何一位的粉丝,您有粉丝不容推卸的义务。如果您同时是五位老师的粉丝,根据法律规定,您有买5本的义务。; 15. 书中有大量不堪入目的低俗内容,满足您的低俗趣味; 16. 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国不高兴》卖得那么火而无所作为。 相关文章: 造访美国最有个性作家海明威故居(组图) 不能“告别革命”,也得“告别革命史学” 文学家面对历史悲剧的成败得失 对芦笛的看法需要进一步批判 难道“中华民族尤其精英实在愚蠢”? 见到了“芦”山真面目 一怕中共、二怕暴民的芦笛 “后金正日”的朝鲜该给美国新“报价”? 中国读者是否能接受哈金《南京安魂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