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老高的博客  
你未必能看到很喜欢的观点,但一定会进入挑战性的视野。  
https://blog.creaders.net/u/3843/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高伐林
注册日期: 2010-05-22
访问总量: 16,800,56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文章欢迎转载,请注作者出处
最新发布
· 美国的名校为什么左翼思潮占绝对
· 特朗普看到了美国真的病状,但他
· 人工智能:民主追求者的噩梦,独
· 同窗说:民主党输了,我赢了一百
· 为什么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社交媒体
· 俄乌那片地方确实麻烦,川普是不
· 多数美国人愿意再给川普一次机会
友好链接
· 郭家院子:郭家院子
· 姜克实:姜克实的博客
· 旅泉:旅泉的博客
· 怀斯:怀斯的博客
· 云乡客:云乡客的博客
· 吴言:吴言的博客
· 寡言:寡言的博客
· lone-shepherd:牧人的博客
· 艺萌:艺萌的博客
· 德孤:德孤的小岛
· 虎猫:张石的博客
· 马黑:马黑的博客
· 暗夜寻灯:暗夜寻灯的博客
· 史语:史语的博客
· 王清和:《金瓶梅》揭密市井私生
· 晚秋心情:不繫之舟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解滨:解滨
· 汪翔:汪 翔
· 星辰的翅膀:星辰的翅膀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分类目录
【诗】
· 她的文字,是可以交到婴儿面前的
· “虽九死其犹未悔”?十死呢,该
· 一部童话引发图书界难得一见的翻
· 读书要读有趣的书:走这一条捷径
· 《长安三万里》藏着大国由盛转衰
·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不受瘟疫侵袭
· 推荐三部中国作家描写瘟疫的优秀
· 横跨美国之旅(后记):来,享受
· 母亲节回忆与母亲有关的若干小事
· 中国百姓的诗歌江山被他们这样一
【识】
· 美国的名校为什么左翼思潮占绝对
· 为什么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社交媒体
· 多数美国人愿意再给川普一次机会
· 大选倒计时第三天:美国近一半选
· 美国大选是个机会,让我们提高识
· 中美能避免爆发战争吗?——美国
· 北师大女附中卞仲耘惨死一案,在
· 《巨变第二天》剖析世界最大难题
· 没有故事的苦难,要比有故事的苦
· 一位美国学者兼智者的40句名言
【史】
· 关于对宋彬彬如何盖棺论定的大争
· 专访高伐林(下):他是好人,但
· 专访高伐林(上):胡锦涛二十大
· 阮铭详细披露中共“洗脑工程”指
·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悼念中共
· 人类的宪政不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
· 当革命从非常态变成常态,人类文
· 魔鬼藏在细节里:专制者为何总在
· 一文读懂以色列与哈马斯生死拼杀
· 清明时节雨纷纷,推荐一篇缅怀故
【事】
· 同窗说:民主党输了,我赢了一百
· 大选倒计时最后一天:假信息意在
· 大选倒计时第五天:一位华人计票
· 这垃圾剧本,怎么被拍成了电影史
· 一位中国医生娓娓讲述他职业生涯
· 阎淮新回忆录交待中国和新加坡两
· 要乐观,哪怕带点儿盲目:人类种
· 有中国特色的偶发事件,有中国特
· 美国红州与蓝州的谋杀率:一个颠
· 你以为互联网保存记忆?错!中文
【视】
· 好莱坞科幻题材电影大盘点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续):如何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在“91
· 横跨美国之旅(第16天):见识了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续):地平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第一位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续):一所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不期而
· 横跨美国之旅(第13天):在造物
· 横跨美国之旅(第12天):把开胃
【拾】
· 特朗普看到了美国真的病状,但他
· 人工智能:民主追求者的噩梦,独
· 俄乌那片地方确实麻烦,川普是不
· 投票截止日:说一说与大选看似无
· 大选倒计时第二天:美国梦还是美
· 大选倒计时第四天:有点同情特朗
· 大选倒计时第六天:谁当选总统能
· 大选倒计时第七天:全球第三波威
· 大选倒计时第八天:川普现象背后
· 大选倒计时第九天:“零元购”事
存档目录
12/01/2024 - 12/31/2024
11/01/2024 - 11/30/2024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4 - 09/30/2024
08/01/2024 - 08/31/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7/01/2020 - 07/31/2020
06/01/2020 - 06/30/2020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01/01/2020 - 01/31/2020
12/01/2019 - 12/31/2019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在“911”现场缅怀首批反恐勇士
   

  “911”事件过去了很多年,许多人从不同侧面分析了事件导致美国和世界发生的巨变,站在更高处来审视事件的来龙去脉、反省美国反恐举措的得失功过……不过,在面临歹徒实施其反人类犯罪行为的生死关头,最急迫需要的,就是最简单的:制止


  跨越美利坚之旅·下篇:东返记(第17天)

  高伐林


  第17天


  今天是旅行最后一天。
  早就计划好,跨越美利坚之旅的压台戏,是参观位于西弗吉尼亚州的哈珀斯费里国家历史公园。之前的路上将经过2001年“911”恐怖袭击中的第四架飞机——美联航93航班的坠机地点——宾州的尚克斯维尔(Shanksville),后来在其北面的石溪(Stonycreek)建成国家纪念馆。我妻子和我在18年前,应出版社邀约,与其他作者一起,为《九一一人性辉煌》一书编译了多个故事。其中有一组特写,就是关于93航班的好几千字急就章《云天上的殊死搏斗》等。后来又看过电影《93航班》(United 93。该片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这次在返程中基本上不用绕路就能造访,岂可不去凭吊?昨晚我们就在离之只有十来英里的旅馆下榻。
  在手机上查明了国家纪念馆的地址和前往路线。旅馆不提供早餐,于是张桦煮面,两人快快吃罢,趁凉快,不到7点就动身了。
  晨雾迟迟未散。田间小路曲曲弯弯,路上几乎见不到车——车都静静地停在农家房舍门前呢,主人大概都还在酣睡?一路上没有看见任何指示牌,让我们始终提心吊胆,担心走错了路。但是别无选择,只能相信手机导航。
  开了20来分钟,手机显示:你已经到达目的地。窄窄的乡间公路左侧,有一条小路通往起伏的山坡,路口却被一座紧闭的木门拦挡。门上挂着一方棕色指示牌,简单地写道:“新入口,请照路标开行3.1英里。”箭头赫然指向我们来的方向。
  我俩你望我我望你,傻了。只好当街掉头。这下连手机导航也用不上了,一路上睁大四只眼睛搜索,哪有路标?到了一个来时经过的十字路口,竟然也没有“直行”或者“转弯”的任何提示。完全是凭着说不清的直觉(或许还有常识),我向右拐弯。行不多远,一个漫坡上突然出现一片簇拥着鲜花和国旗的墓碑群——到了!?却不是,只是个普通公墓。再往前,足足跑了3英里多了,仍无头绪。四顾无人,总不能敲门问路吧?我们决定:开到前面高一点的开阔处,还找不到,就只好放弃。
  没想到啊,正在那个开阔处,立着一块大牌子呢:“93航班国家纪念馆入口,前方右转”!
  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大喜过望,按照指示右转进去,这里真有路标了,还分外显眼、分外密集。盘旋上山,又开了两三英里,驶进停车场。

017a.jpg

  停车场旁矗立的导游图。

  来得太早,停车场上只有我们一辆车。晨雾已经消散,初升的太阳,照在静静的纪念馆,静静的瞭望台,静静的树林,静静的草坪,静静的我俩……
  纪念馆没到开门时间。但93航班的故事我早就刻在心上了,当年我们夜以继日地搜集和核查资料,那些人物在我脑海中栩栩如生。此刻我来到他们壮烈殉难的地点,让我节录2001年10月写下的文字——

  在“911”惊世大灾难中,谁是第一批反击恐怖分子的勇士?
  是联合航空公司93航班客机上一个由四位硬汉临时组建的团队。
  四位硬汉是:
  托德•比默(Todd Beamer),32岁;马克•宾汉姆(Mark Bingham),31岁;托马斯•伯内特(Thomas Burnett),38岁;杰瑞米•格利克(Jeremy Glick),31岁。
  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人们还是无法完全弄清这四个年过而立的汉子,干了些什么?——或许永远也没法完全弄清,因为93航班飞机连同所有乘客和机务人员都已粉身碎骨。我们只能尝试着去寻找、去拼起拼图的一些碎片,大体上拼出一个模糊的轮廓。


017b.jpg

  93航班国家纪念馆

  9月11日早上8点42分,联航93航班从纽瓦克起飞,飞往旧金山。这架波音757宽体客机上的乘客不多,只有38人,加上7名机组人员,飞机里显得空空荡荡。
  他们四人并不相识。其中年纪最大的托马斯•伯内特,是加州Thoratec医学研发展公司副总裁,他这次是到新泽西州来洽谈业务的。马克•宾汉姆也从加州来,是那儿一家名为宾汉姆公关公司的老板,他与伯内特同样是橄榄球健儿。伯内特在高中时是橄榄球冠军队主力,同伴至今津津乐道“他一出场,一定能反败为胜”;而宾汉姆这个身高6英尺5英寸(约1米96)的彪形大汉,曾是加州大学橄榄球队的战将,为本校赢得兩届全美大学生橄榄球冠军,立下过汗马功劳。
  托德•比默和杰瑞米•格利克,则不是回家而是离家。比默是著名的Oracle公司的一名财务经理,在学生时代也是运动健儿,酷爱棒球和篮球,现在有了三岁和一岁的两个儿子,妻子将于明年元月生下第三个小宝宝。在一家网络公司担任行销和市场主管的格利克,家住新泽西州,也是个6英尺2英寸(约1米88)的大块头,上大学时曾获柔道冠军,还是摔跤手、足球运动员。
  8点40分,在驶上跑道的轰鸣中,他们不知道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正紧急通知位于纽约州的北美防空指挥部东北分部:“美利坚航空11航班被劫持”;在披着旭日的光芒向西急速爬高的呼啸声中,他们听不见也看不见,身后远远爆出一团火光和浓烟——美航那架飞机撞上了世界贸易中心的北楼……
  93航班预定上午8点整起飞,但晚点42分钟才起飞——假如准时起飞的话,将会和其他三架飞机在差不多同时遭到劫机并撞击目标,这架飞机上的乘客就可能因为缺乏信息,情况不明,不会找机会组织反击了。
  9点28分19秒:航管员在与联航93航班联络时,突然听到了驾驶舱的背景噪音——这架飞机有麻烦了!听过该录音的人说:“在频道上可听到非常嘈杂的争斗声,相当模糊,但有些话还可辨别,像‘嘿!滚开这儿’!”也有外语,航管人员认为那是阿拉伯语。
  9点29分29秒:93航班中断了正常通讯。
  9点35分09秒:93航班未经许可向上爬升!
  9点36分31秒:已经向西飞到俄亥俄州克利夫兰附近的93航班,突然来了个大回环,先是南下,随后飞机掉头向东南扑来!


017c.jpg

  通往瞭望台的路上,铭刻了四架飞机撞击坠毁的时间。

  9点57分19秒:地面最后一次收到93航班的雷达信号;
  10点04分0秒:航管员惊呼:93航班飞机“下去了”!
  10点10分:93航班飞机在匹兹堡东南方向约130公里处的尚克斯维尔坠毁——空旷荒野,浓烟冲天而起。


017d.jpg

  正前方就是93航班坠毁地点。

  93航班为什么被劫持后在旷野自行坠毁?这里距总统度假的戴维营,已经只有140公里,按波音757的性能,最多只需要十分钟;而首都也遥遥在望,只要再往东南俯冲,不亚于世贸中心的“标靶”可以说俯拾即是啊!政府中枢、军事要冲、国家地标……
  媒体和民众探询、猜测,大量一鳞半爪的信息指向同一个结论。9月22日,《纽约时报》发表了司法部和FBI对93航班的调查报告,明确断言:
  “驾驶舱里的录音记录表明,被劫持的联航93航班坠毁之前,曾进行过殊死的搏斗。”
  飞机虽然摔得粉碎,黑匣子居然被找到了,“录进了急促的呼吸声,阿拉伯语和英语的叫声”。虽然人们“无法分辨是哪位乘客、哪位机组人员介入了搏斗”,但可以肯定:普通人中站出了英雄。他们挫败了劫机恐怖分子的意图,宁愿自己引爆这枚威力难测的“导弹”,与之同归于尽,也决不让匪徒阴谋得逞。
  英雄采取了什么行动,已成永恒的秘密,只能从他们打给地面亲人的电话中猜测一二。


  伯内特与妻子通话——
  飞机一被劫持,伯内特马上用手机给妻子蒂娜打了电话,先后打了四通。
  在第一次通话中,他描述了劫机分子的外貌,告诉她劫机者已经将一名乘客戳成重伤,叫她赶快报告警方。虽然远在美国西头的加州当时才凌晨6点钟,蒂娜却已经得知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遭袭的消息,她把这难以置信的情况告诉了丈夫。
  没多久,伯内特又一次打来电话,说那位受重伤的乘客已经死亡,他和其他几位乘客“要采取行动”。他还告诉妻子,乘客们都已经知道了世界贸易中心遭到撞击。
  蒂娜在接受ABC采访时告诉记者:“我恳求他坐下来,不要把注意力吸引到他自己身上,他连说:‘不,不,他们正带着我们往地上冲。我们必须采取行动。’”要这个当年的橄榄球冠军队主力,在劫匪面前束手待毙,是不可想象的。“我知道我们都必死无疑了,我们三个人决定要采取些行动。我爱你亲爱的。”

  格利克与妻子通话——
  他在几人中与妻子通话时间最长,从飞机被劫持到坠毁,30分钟几乎一直保持通话。
  他的岳父麦克林后来回忆:他们那天早上得知世贸中心起火消息之后,“大约9点45分,电话响了,是杰瑞米。我太太接的,她说:‘感谢上帝,我们急死了。’可杰瑞米说:‘是坏消息。叫莉兹(妻子的昵称)来听电话。’”
  格利克已听说了世贸中心遭劫。他告诉妻子,飞机上有几个坏蛋,都是阿拉伯人打扮,说有炸弹,还有小刀,他奇怪这些人居然上了飞机。劫机分子把飞机驾驶员、乘务员及所有旅客都赶到飞机后端。
  莉兹叫父母赶快用家中另一条电话线拨通了警察局和FBI,FBI插进来监听了他们后20分钟的通话。
  格利克敏感地觉得飞机在兜圈子,改变了方向。他开始觉察到劫机人的企图了:华盛顿!——不是白宫,就是国会山!
  “他说,‘我爱艾米(他女儿),你照顾好她。不论将来你怎样安排你的生活,我只希望你幸福。’”
  格利克与另外两人商议了对策。正如托马斯•伯内特在电话上告诉妻子的,他们三人打算“突袭劫机人”(第四人大概是后来加入的)。格利克告诉妻子,他们打算就此进行投票,来决定是否应该与劫匪拼命。
  投票?!这是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啊!
  莉兹说,“他问我,‘我需要你拿个主意:干还是不干?’我很怕给他们错误的意见,就问他歹徒们手上有没有武器。”格利克回答妻子说,他看见他们有刀,不过没枪。“我最终下了决心,对他说:‘亲爱的,你得行动。”格利克回答妻子说:“好的。我有早餐留下的切奶油的餐刀。”——鬼门关前,他还还有心思与妻子开玩笑。
  他告诉妻子:“我们投票的结果是:行动。”然后说了最后一句话:“别挂,我就回来。”
  莉兹实在不能再听下去,她把电话交给父亲,自己坐到一边拼命祈祷。麦克林对记者说:“我听到喊叫声,于是我说,‘好,他们干起来了。’又过了漫长的几分钟,听到了又一阵喊叫。然后就什么也没有了……”

  宾汉姆与母亲通话……(略)
  比默与接线员丽萨通话……(略)
  我们可以大致拼出当时的图象了:他们仓促间商定了一个计划,尽管萍水相逢,却能彼此默契;尽管赤手空拳,却能当机立断。没在同年同日生,也可同年同日死!


   “911”事件过去了很多年,发生了很多事,许多人从不同侧面描述和分析了美国和世界发生的巨变,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反省美国反恐举措的得失功过……相形之下,上面这篇十多年前讲的故事,显得简单。不过,在面临歹徒实施其反人类犯罪行为的生死关头,最需要、最急迫的,就是最简单的:制止。对于其罪行何以产生的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民族学、宗教学等等角度的分析,社会和政府应该如何反思、改弦更辙,都是第二步、第三步的事,而第一步,就是像这几位英雄一样,挺身而出,粉碎歹徒的图谋。
  (未完待续。写于2020年8月16日—9月10日)


  近期文章:

  横跨美国之旅(第16天):见识了一个炙手可热的政治家族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续):地平线尽头一道长虹熠熠闪光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第一位被中国公开嘲骂的美国总统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续):一所小学成了划时代的标杆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不期而遇二战英雄、冷战领袖  
  横跨美国之旅(第13天):在造物主的满汉全席上暴殄天物  
  横跨美国之旅(第12天):把开胃小菜当主菜品尝  
  横跨美国之旅(第11天):误入歧途也是一种人生体验  
  横跨美国之旅(第10天续):“世界上最大的小城市”  
  横跨美国之旅(第10天):美国淘金热,热源在这里  

  横跨美国之旅(第九天):看到了风云突变的太平洋  
  横跨美国之旅(第八天):差点在烈日沙漠里抛锚  
  横跨美国之旅(第七天):“硬实力”和“软实力”  
  横跨美国之旅(第六天):沙漠地带里的艺术天堂  
  横跨美国之旅(第五天续):“西部从这里启程”  
  横跨美国之旅(第五天):探访“911”之前最大恐袭案遗址  
  横跨美国之旅(第四天):在最小的国家公园当街畅饮温泉  
  横跨美国之旅(第三天续):穿过今与昔的暴风骤雨  
  
横跨美国之旅(第三天):马丁·路德·金遇刺现场  
  
横跨美国之旅(第二天):跟着感觉走就没错  
  
横跨美国之旅(第一天):老夫聊发少年狂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