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造访的两处名胜,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构成了奇特的对比:第一处,是一位“星空来客”,挟雷霆万钧之力,只用了一刹那,就改天换地;第二处,则是一条柔弱无比的河流,用了亿万斯年的光阴,从容不迫又锲而不舍地切开了这一片高原
跨越美利坚之旅·上篇:西游记(第七天)
◆高伐林
旅行第七天
今天起得比较早。张桦去旅馆前厅看是否有早餐,不出预料:只有昨天就看到的那几片面包,连咖啡都没有!我们就自己做了热狗当早餐,三口两口吃完。既然Wi-Fi网络也不好,索性早点儿走。7点25分出发上路,我先开。 今天的观光“主菜”是两个:先沿着40号州际公路往西,参观巴林杰大陨石坑(Barringer Meteor Crater);再往北开一百多英里,到大峡谷(Grand Canyon)。大峡谷我已经去过三四次,这次本来没有打算去,但得知张桦没去过,一算路程和时间,感觉可以补充进来。 开行两个小时之后,我们从40号公路下来,折向正南,6英里专用公路是在沙漠中铺设的,终点就是巴林杰陨石坑。虽然还很早,不到9点半,但已经有好几辆车从对面过来了。奇怪,难道有人已经参观完了? 我曾经在Google地图上查看过巴林杰大陨石坑,其形类似月球上那些环形山。在我想象中,这就是一个荒野上硕大无朋的圆形深坑,圆周一圈是陨石撞击地球爆炸抛出的物质组成的环形山,人们可以爬到环形山最高处上俯瞰深坑。到达之后发现,我所想象的大致不差,但没有料到,这里已经建成了相当完善的配套设施:博物馆、剧院、餐厅……购票时我出示国家公园老人终身pass,却被告知“不能用”——这里并不是国家公园,而是属于私人家族公司,票价成人18元,老人16元。 我们先在陈列馆参观,馆内介绍太阳系、小行星、彗星等天文知识和宇航知识,还有重达637公斤的陨石。张桦及时发现了预告:电影“32秒后开场”,我们赶紧冲进电影厅,找了座位坐下来。电影只有十分钟,但是运用电脑模拟的科技手段,展示约30万吨重的陨石在5万年前从天而降,撞上地球上这一角山野,引发惊天爆炸,视觉效果惊心动魄!这次爆炸的威力,相当于两千万吨TNT当量,形成的陨石坑,底部足有20个足球场那么大,整个陨石坑,可以容纳两百万人口! 电影还简短地介绍了陨石坑发现和研究的过程,以及这一陨石坑的科学意义。地球上有多个陨石坑,但有的位于纬度极高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有的已经演变成一个深湖,水底难以探测;有的撞击时间太早,后来地壳错动、植被变迁,原貌已难寻觅……只有这个巴林杰陨石坑,相当完整地保持了原貌,探测起来也容易得多。 为何被命名为“巴林杰陨石坑”?据称科学界以此表示对丹尼尔•巴林杰(Daniel M.Barringer,1860-1929)的尊敬和纪念,是他首先提出巨坑是一颗巨大的铁质陨石(也可简称为“陨铁”)撞击而成。他是采矿工程师出身的企业家,颇有商业头脑,相信这个大陨铁转化成了含铁量甚高的铁矿,于是买下了大坑所在的这一片地区。陨石坑的所有权、采矿权、展示权及商业利益,都归巴林杰家族的私人公司——巴林杰陨石坑公司。 这个陨石坑并没有被列为联邦政府管辖的国家纪念区予以保护,只是在1967年11月,被列为美国国家天然地标(Natural Landmark)。 看完电影,我们来到露天,俯瞰陨石坑。有高度不同的多个观景台,有恐高症的张桦就留在中层的观景台,我则上窜下跳,从各个高度和角度观察和拍摄照片、视频。 陨石坑本身位于海拔1740米的高原,直径1200米,深达170米,周围隆起的环形山有45米高。
我从最高层的瞭望台望下去。图中有人处,为最低一层瞭望台。
这张全景是我对着博物馆悬挂的大照片翻拍的。
在陨石坑停留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再次出发,张桦开车,前往大峡谷国家公园。从40号州际公路,经过几条地方小路,转上向北的89号公路,再转上64号公路西向,就一直开到大峡谷了。在64号公路北侧就有观景台,我们不愿多耽搁时间,只停车看了一个景点——科罗拉多河的一条叫“小科罗拉多河”的支流形成的峡谷,就往国家公园赶,近120英里路程,不到两个小时顺利到达。来到国家公园东门收费处,我掏出国家公园老人终生pass,连同驾照一起递过去,她瞄了一眼就挥手放行,奉送给我俩一人一份公园地图。
从大峡谷国家公园最东端崖顶上的观景台俯瞰科罗拉多河。
我来过好几次,老马识途,可以给张桦导游——不过,张桦的方向感和记路能力也很强,几次发现不对,纠正我的说法。 大峡谷是由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切割出来的。张桦问我,科罗拉多河最后流到哪里了?我想当然地信口开河:“一直到加州,流进太平洋了!”事后查资料才发现不对,这条河共长2333公里,流域涵盖美国西南部七个州和墨西哥西北部两个州,最后折向南,流进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亚湾。 大峡谷总长446公里,从旅游的角度看,分成南缘(South Rim)、北缘和在西侧的天空步道。北缘略高于南缘,没有什么旅游者前往,去的人不是为科考、勘测,就是有其它特定目的如攀岩、摄影等。印象里,认识的朋友中,只有退休了的摄影家贺延光,曾与加州他的一批摄影同好们去过北缘。游客说去“大峡谷”,一般都是到南缘,这里平均海拔超过2134米,峡谷平均深度有1200米。 大峡谷国家公园是1908年美国老罗斯福总统所提倡与规划的,初时只叫“国家纪念公园”, 1919年的2月26日,经过美国国会的法案通过,正式将大峡谷最深、景色最壮丽的一段,约有170公里长度的区域,划为大峡谷国家公园。 大峡谷多处凿出了石阶、坡道,游客可以从崖顶往下走,一直走到谷底河边,然后再爬上来。我女儿来这儿时一度想下去,但得知除非体格极强壮者,不可能当天来回。不能当天来回,要带的行头就多了!除了足够的食物和水,还要带帐篷、睡袋等过夜装备,她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我们从公园东门进入后,还是在64号公路往西开行。大峡谷南缘的众多观景台,都在64号公路北侧。我们进去的第一个景点,就是最东边的景点,这里有一座石头塔楼,有点像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的炮楼,塔楼上视野开阔,这里是最佳观看科罗拉多河的地点,可以看到东北好几公里远处,科罗拉多河从山后闪出,左一折、右一拐,迤迤然越来越近。——在眼前的全景中,河只占比例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但就这一点点,让面前这险峻的千峰万壑平添无穷的生机和灵性。
正午时分来看大峡谷,并不是最佳时间段:阳光从头顶直直坠落,不如凌晨和傍晚时分,能让大峡谷内的岩层峰峦显示丰富层次和韵致。但大峡谷就是大峡谷,它不屑于“抖机灵”,不拘小节,大气磅礴,什么时候来,它都能吸引你、震慑你。今天是周末,前来观光的人还真不少,有几个观景台,我们开进去了硬是找不着停车位。我看有日本人、印度人、北欧人、南美人……中国人很是不少,最多的当然还是美国人,不过我注意到,黑人很少。 大峡谷北缘,临近犹他州的两个国家公园:锡安国家公园(Zion National Park)及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我们这次是没时间去那两个公园了,但以前我都参观过不止一次。对地质构造感兴趣的朋友,最好是三个公园都能走到: 大峡谷最底层的岩石,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有铭牌标示); 大峡谷最上层的岩石,是锡安峡谷最底层的岩石; 锡安峡谷最上层的岩石,是布莱斯峡谷最底层的岩石; 布莱斯峡谷最上层的岩石,是地球上最年轻的岩石。 瞧,若能连续参观这三个国家公园,就把地壳岩石这部亿万斯年的史册,从最古老的一页翻到了最晚近的一页。 我们沿着64号公路慢慢开,开了几十英里,看了五六个景点。最后从大峡谷国家公园的南门出来,向南直驰,回到40号州际公路上,抵达位于Seligman的Romney汽车旅馆。这个旅馆就坐落在66号历史公路一侧。在网上抢到这个地方的旅馆房间还真不容易呢,这个地方可能是离大峡谷近的原因,普遍价格很高,查了不少旅馆,标准间都在160美元左右。我们入住的这一家,虽然不包早餐,但房间里有微波炉有冰箱,达到我们的最低需求,只要70美元出头,这就算性价比很不错了! 在床上躺下来想想,今天这一天造访的两处名胜,都是天然景点,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强烈展示和奇特对比啊:第一处,大陨石坑,是一位“星空来客”,挟雷霆万钧之力,只用了一刹那,就改天换地;第二处,大峡谷,则是一条柔弱无比的河流,用了亿万斯年的光阴,从容不迫又锲而不舍地切开了这一片高原…… (未完待续。2019年8月草成,9月修改)
近期文章:
横跨美国之旅(第六天):沙漠地带里的艺术天堂 横跨美国之旅(第五天续):“西部从这里启程” 横跨美国之旅(第五天):探访“911”之前最大恐袭案遗址 横跨美国之旅(第四天):在最小的国家公园当街畅饮温泉 横跨美国之旅(第三天续):穿过今与昔的暴风骤雨 横跨美国之旅(第三天):马丁·路德·金遇刺现场 横跨美国之旅(第二天):跟着感觉走就没错 横跨美国之旅(第一天):老夫聊发少年狂
知青遇鬼记——《束之高阁》漫忆之一 父亲百岁生日断想——父亲节重贴旧文 母亲节回忆与母亲有关的若干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