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redwood”与中文语境中的“红木”是两回事,十来人才能合抱,拔地而起。伙伴从没见过如此巨灵神,我后来问他横穿美国对什么印象最深,他首先就说“红木”。1850年代北加州有81万公顷红木森林,但淘金热带来砍伐潮,只剩下了3.4万公顷
跨越美利坚之旅·上篇:西游记(第九天)
◆高伐林
旅行第九天
张桦和我仍然起得很早。听H、Y二位在楼上卧室都没有动静,张桦用昨晚上没吃完的菜,下了一锅面条,我俩稀里哗啦吃罢,收拾好时,老Y正巧下楼来准备早餐,我们跟他告别,即出发了。 走到室外感受气温,竟然相当凉,带上了长袖外衣,但后来也顾不上穿。 我开车。今天是星期一,虽然才七点多,圣何塞(San Jose)的公路上已经被上班族的车辆堵得走走停停。好在15分钟之后我们出了城,沿着17号公路一路向南,很快就变成了双向单线车道,进山之后,公路就像我年轻时看到舞蹈家赵青跳的红绸舞,甩起来一连十几圈,令人头晕目眩。而且这里不仅路窄,规定的限速还相当高,多半是45英里,特别险的地方才35英里。我的速度稍一慢,后边就压上一大串车——都是心急如火赶着上班的人,他们都在这条路上开了千百遍,虽然没人按喇叭催促我,后边跟着一条长龙的无形压力令我丝毫不敢怠慢。对面来车也几乎不断线,擦身而过,更让我神经绷得紧紧。 一个小时之后,总算平安开到了今天的第一站:亨利•科威尔红木州立公园(Henry Cowell Redwoods State Park)。 公园里竟然已经有了不少人——搭帐篷过夜的远方游客开始点火野炊,夏令营的少男少女们则集体做操热身,伸腿弯腰、又跑又跳。我们停好车,在公园人员指点下,很快就找到了公园最佳观赏小径。这个公园面积不算小,不过在加州数量众多的国家公园和州立公园中并不出名,就算在“红木公园”家族数不清的成员中,也并不起眼;精华就是这条长约1英里的环状小径,起点处,就是一棵巨树——我这组系列文章第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第一张图片,读者可能还有印象吧? 这棵树,约五六米直径,十来人合抱,拔地而起,至少七八十米,张桦从来没见过如此巨灵神,横穿美国的旅行结束后,我问他此行对什么印象最深,他首先就会提到红木巨树。不过,我七八年前来过加州,见过无数棵比这更粗一倍的树,还曾开车穿过树干中凿出的“隧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没有那么望树惊叹了。
在大树衬托下,大人孩子都成了侏儒。
这种树,俗称“红木”(redwood),但与中文语境中的“红木”完全是两回事。比较正式的英文名为“rosewood”,直译为“蔷薇木”,拉丁学名为“Sequoia sempervirens”,在植物学的分类上,属于松柏门,松柏纲,松柏目,柏科,红杉属,分布在加州临太平洋一带地区。以前我知道主要生长在加州北部到与俄勒冈州交界一带,是这次策划旅行时,才得知加州中部就有红杉国家公园(Sequoia National Park);更是昨天晚上到了H家,才知道离硅谷这么近就有这样的巨树! 看到一些有趣的网上资料,抄在这里: 加州红木是世界上最高的树种之一(有的资料上则连“之一”也没有),此外最高的树是花旗松(道格拉斯松),测得100.3米的记录。而红木要高出一个数量级:一棵名为戴惠巨人的树,号称 “最高的树”,113.4米,可惜已于1991年倒下;另一棵被测得更高,有115.8米,在1912年被砍伐。2004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说,地球上任何树木的理论高度极限,为122至130米——在这高度以上的树木便会因为重力及摩擦问题影响水分输送到树顶。 在1850年代,北加州一带有81万公顷的红木原生森林,81万公顷?我的天!但淘金热带来砍伐潮,迄今只剩了4%,即3.4万公顷。直到1918年,“抢救红木联盟”成立,推动保护红木,陆续成立了州立公园及国家公园,砍伐狂潮才算遏止了势头。 我们在这环形小径上漫步。目力所及,小径两旁,像这样伟岸的巨无霸,有数十上百棵,在3.4万公顷中,只算得上“沧海一粟”吧?公园里悬挂有一段树干的横断面,年轮同心圆密密麻麻,至少有五六百圈。据资料,一两千年甚至两千几百年的巨树并不罕见——这些树,很可能竟与耶稣及其弟子们同龄呢。
告别巨树,还是我开车,上了9号公路,继续往南,又是一段盘山道,主要是向下俯冲。仅仅一刻钟,我们就到了圣塔克鲁兹(Santa Cruz)。 在这里,我们写下“跨越美利坚”两人袖珍史诗上半部的最后句号——从东海岸平安抵达西海岸,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太平洋! 唉,于个人,算得上一段难忘的经历,但想想两百年前就有人在荒山野岭徒步跋涉,最近耳闻有人骑自行车穿越大陆……我们驾驶着SUV,在这么高级的公路上疾驰而来,算得什么“壮举”哟?更不要说,魁梧参天的红木巨树与横无际涯的太平洋,强烈反衬出我们的渺小;我一闭眼更想象:在宇宙中偏远一隅的一个弹丸水球上,两只小小的蚂蚁,借助一只甲虫,从漂浮于水泊的一片叶子的一边爬到了另一边……
“跨越美利坚”的第一阶段就在这里结束。张桦所站的地方聊充一个袖珍凯旋门。
沉浸在见到了太平洋的兴奋之中,我俩都没顾上好好看这里的景色。是现代京剧《海港》中说的吧:“太平洋上不太平”,虽然阳光仍然直直猛晒,但风很大,在天上推动云团,在海上掀起白浪。 我们就在这里拨打修车行的电话,想约定今天做保养。先是打给老Y提供的那个位于硅谷的王先生修车行,电话很快接通了,不过王先生说,今天已经插不进去了,只能约明天——但明天我们就踏上归途了呀!只好作罢。 然后就在手机上找其它位于硅谷和圣塔克鲁兹的华人修车行。找到两三家,但是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今天太忙,做不了。 张桦突然想起来,美国有家全美连锁的汽车配件和修理行AutoZone,他在纽约州那边常去,随到随做保养。或许这里也有?马上用手机检索,附近就有一家!我们马上开过去,费了一点周折找到了。但是店员抱歉地告诉我们:人力紧张,他们只卖配件,不做保养。 怎么办?怏怏走出来,却发现这一带全都是修车行。那就一家家去问吧。也真是邪门,十来家修车行,哪家都忙得不行,天上地下,都挤满了正修的、待修的车,问哪家都说“今天无法安排,预约明天”。只有一家,漫天开了价,比张桦过去在他们家附近车行做保养要贵出两倍,“下午三点,你们来吧!” 张桦几乎就要点头,但最终还是不甘心挨宰,一咬牙,算了,不做了。他说是我提醒了他,便买了一瓶机油备用——但我一丁点儿也不记得我有什么功劳,说了什么让他有了这个主意?他用手机咨询了他的微信朋友圈中懂行的专家,专家指点说:偶尔一次没有及时做保养也没有很大关系,只是当引擎的润滑油指示灯亮了之后,要往里加一定量的机油,有帮助。 车保养没做成,耽误了将近两个小时。我们按照老Y提出的方案,沿着海边的一号公路,北上到半月湾(Half Moon Bay)。加州一号公路是全美国都闻名的景观公路,这一截虽然不是最精彩的片段,但也赏心悦目,一个小时就开到了。老天也真怪,沿途骄阳似火,海水蔚蓝,到了半月湾,倏尔围上来一团团如铅黑云,一阵阵如鞭寒风,不时还猛浇十滴八滴冷雨。海边的景色,让我想起《岳阳楼记》——当然不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那一段,而是“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尽管谈不上“樯倾楫摧”,但刚过正午,眼前竟“薄暮冥冥”!海滩上游人寥寥,只有三五成群的海鸥冻得抖抖索索,也够瘆人了。 半月湾摆开这样的阵势,明摆着没打算让我们领略其妙处啊!时运不佳,扫兴而去。
半月湾风急浪高,人与海鸥都冻得打哆嗦。
我们返回硅谷,按照昨夜查的地点,前往几个著名公司总部。可惜因昨夜比较疲劳,资料查得不细,虽然找到了Google、Yahoo和Apple总部,但是究竟那里有什么值得一看?一片茫然,只能是拍拍外景和能允许我们这些外来游客进去的场所“到此一游”了。最想看看的Apple,因为已近下班时间,只是看了一下新产品的展示厅。 我想起中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句流传很广的段子:“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两千年中国看陕西”(有人更加了“三千年中国看山西”云云)。而美国则可以这样说:“二十年美国看硅谷,二百年美国看纽约,二千年……?二千年美国没处看!”哥伦布来到北美洲是1492年,距今(2019年)才527年,美国独立也才243年。不过,硅谷的这些公司,是美国朝阳产业的代表,也是世界朝阳产业的代表。我们这次横跨美利坚之旅,大部分是踏勘历史,只有这几个点是触摸未来,可惜收获不大,惜哉惜哉,应该反省!
对谷歌我很有感激之情。
我们加足了油。又想起来该给小H和老Y买点酒表表谢意,但人生地不熟,在手机上查找了四五家酒庄,去了一看,四五家都是很小的酒庄,卖的红酒,都是像张桦和我这样“贩夫走卒”流一天大汗回到家里所喝的,哪敢买了送人!但是像样的酒庄在何处?最后买了一箱墨西哥Corona啤酒,这酒在美国销量很好,算是老少咸宜,价格和受欢迎程度都超过了荷兰Heineken(国人译为“喜力”)。 顺便说一句,张桦和我在东部家中,都常买一种5公升的盒装红酒——盒上印着,“5公升相当于6.5瓶红酒”(美国的红酒,一瓶是750毫升——1斤半),售价为18美元左右。这自然是相当低档的酒,不能登大雅之堂,请客送礼均不妥。但与瓶装酒相比,性价比很上算。而且其设计是盒子侧面下方有个小龙头,我辈不可能像商纣王那样“酒池肉林”,但放在桌上,一拧开龙头,酒就哗哗流满一杯,若是金圣叹,也会说:“酣畅淋漓,不亦乐乎!”这种酒是加州出产,我们从东部出发时,张桦和我各带了两盒,等于带了26瓶红酒,旅途中已经喝了一多半。张桦无限憧憬地说:到了加州,一定更便宜,我们再买几盒!不料,到了加州这些酒庄,我们仔细查找,竟一无所获!让我们大失所望也大惑不解。难道,因其过于上不得台盘,酒商们都只发往外州?两天之后,我们在内华达州才买到了两盒——确实比我们在纽约和新泽西买更便宜。 6点左右回到H家。果然,老Y说,他们买红酒都是要先查评分和口碑的,幸亏我们没乱买!跟他们一比,我和张桦果然都是“乡巴佬”! 我们得知,老Y中午还抽空回家来做了菜,以便晚上待客。真让我们不好意思! 老Y、小H又聊了很多,并对我们返程可看的景点,尤其是加州的景点,提出很多建议,听了让我神往。他们两位都是旅游高手,所介绍的景点我都很感兴趣。只是这次时间来不及一一寻访了,已经订了明晚要住的旅馆,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来调整了。下次来加州和西部,一定要先听听他们的指教! 《西游记》到此结束。下一篇日记,就是《东返记》开篇了。 (未完待续。2019年8月17日初稿毕)
西游路线示意图
近期文章:
横跨美国之旅(第八天):差点在烈日沙漠里抛锚 横跨美国之旅(第七天):“硬实力”和“软实力” 横跨美国之旅(第六天):沙漠地带里的艺术天堂 横跨美国之旅(第五天续):“西部从这里启程” 横跨美国之旅(第五天):探访“911”之前最大恐袭案遗址 横跨美国之旅(第四天):在最小的国家公园当街畅饮温泉 横跨美国之旅(第三天续):穿过今与昔的暴风骤雨 横跨美国之旅(第三天):马丁·路德·金遇刺现场 横跨美国之旅(第二天):跟着感觉走就没错 横跨美国之旅(第一天):老夫聊发少年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