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反映的是执政者对于文化建设的观念问题,如果说好莱坞电影是世界上最强势的文化输出,那么春晚是世界上最弱势的文化输出。往年段子手卯足劲嘲笑文化课代表,没想到今晚是政治课老师监考;往年春晚尚有审美争议 这次直接跌入审丑比拼
老高按:昨天推荐了一篇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上刊登的评论央视春晚的文章(作者看来是中国人),引起不少朋友的共鸣,也引起不少朋友的吐槽。只要不带脏字、不搞人身侮辱,我都非常欢迎!这个话题看来大家都早就郁积于心,有话要说,不吐不快,而我也感到昨天的短按语意犹未尽,索性再写两句,再转几篇短评。 说不看春晚,并不意味着对参加春晚的艺术家一言以蔽之地全盘否定。实际上,几十年来的春晚,集中了中国(包括香港、台湾)乃至世界的许多顶尖艺术家,其中许多都让我赞不绝口,魔术,舞蹈,杂技……都有优秀节目。以前春晚的优秀节目就不说了,只拿今年的春晚来说,虽然我没看,但我听说有谭维维和一众西北老哥的《华阴老腔一声喊》,而这个节目,我在几个月前就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过,深感震撼!——顺便说一句,据央视统计,这个节目以21.71%的支持率排名第一。央视关于春晚的统计数字我基本上不信,但这个数字,我是相信的,感谢央视总算还有句把实话。 这倒确实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为什么单独看确实非常优秀的节目、非常出色的艺术家,一旦纳入央视春晚這個体系,就让那么多观众倒了胃口,甚至情绪化地“全盘否定”?有个朋友对我说:承认其中有好节目,但是我不能为了这几分钟的眼前一亮,就忍受五个小时的政治说教加虚假歌声笑容呀!这是从投入产出的经济学角度看问题的,但我想,还必有更多别的原因吧? 有人跟帖批评我和吐槽春晚者:你们不喜欢春晚可以不看呀,谁强迫你看了?还有人说:萝卜白菜,各人所爱,你不喜欢有人喜欢!这些话都说得很对,但是这些话更应该对央视领导和他们的上级、真正给春晚把关的那些领导人说说,希望他们能听进去。 下面我转发六篇短文,角度迥异,也未必都切中肯綮,供各位参考。 最后说一句:我这些都只是个人看法,要问代表谁,就代表我自己。有人质问“能否代表大多数看了春晚的人”?我不知道能否代表,从来也没打算以“三个代表”自居。当今之世,每人都有电脑和手机,微博、脸书、微信、电邮、论坛任每人代表自己发言,何须别人代表?——阻碍您代表自己发言的,只有中国网管。
没有比春晚更弱势的文化输出 韩晗,博客中国
十分钟前,我发了一条微博:朝鲜的导弹水平接近中国,中国的晚会水平接近朝鲜。 十分钟里,这条微博被转了50多次,我写完这篇文章就去睡觉,等我醒来之后,我决定看看这条微博究竟能转到多少次。 其实转多少次都不重要,因为吐槽春晚是常态,然并卵,一年比一年差,年年岁岁春晚相似,碎碎念念吐槽不同。 在这里,我不想吐槽春晚,我只是想说说,春晚所反映的,不是一台晚会,而是执政者对于文化建设的观念问题,如果说好莱坞电影是世界上最强势的文化输出的话,那么春晚必然是世界上最弱势的文化输出。 打开电视,你播你的,我干我的。你煽情,我抢我的红包,你喊你的过年好,我继续搓我的麻将。一到大年三十晚上,中国人鬼使神差地将电视定格在中央一台,虚伪的掌声笑声歌舞声,掺杂着一年见一次的冯巩郭达蔡明郭冬临。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化日常生活,惯性地带到了今天,一台不知耗资多少钱的晚会,究竟有多少人真正从头认真看到尾,恐怕只有鬼知道。 要说今年春晚有啥不同,我们可以看出执政者希望推行一种强势的文化,但强国强军与强文化向来不是一回事,古罗马灭了希腊,可他们却偏偏被希腊的文化给征服了,中国现在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但我们输出的文化却如此的糟糕,比如春晚。如果还一年一年推出这样比朝鲜还令人遗憾的节目,还继续践踏人类的审美底线,这将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笑料之一。 当然,春晚是一年文化的总检阅,它是党政军三十多个省市以及各种所谓文艺形式的新闻大联播加大汇演,它像人大政协一样安排各种界别的人士加入以便求得最大的利益平衡,它综合地反映了一年来中国军事工业农业的总成就,它是第二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更像古希腊娱神的戏剧或是湘西祭祀的傩仪,它什么都是,可它从来就不是晚会。 可它偏偏被包装成晚会的样子,最终越走越远,晚会变得难以挽回。 毫无疑问,春晚是中国人最悲催的鸡肋,它用最拙劣的演出消费了中国人积累了几千年过年的家庭聚会,它是一个时代文化被扭曲到极致的见证。我不知道后来者如果写我们这段历史,或者说,中国艺术史如何会书写郭达蔡明郭冬临这些人的艺术造诣。和平不能靠歌颂,强势文化不是一起踢正步,文化(包括娱乐)最大的魅力在于让人接受,而春晚恰恰走向了让人难以接受。 说句刻薄的话:春晚给人的感觉,就是让你把吐出来的东西咀嚼后再吞下去,然后还要装出一副享受饕餮盛宴的样子。 一个强国的文化标准,不是多么大的人海场面,也不是在晚会上展现坦克炮弹,而是能够在全球输出一种看似简单但却强势的文化体系:它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与接受。我认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离这个要求还有相当远的距离,什么时候做到这一点了,我们才能真正地说自己是强国而不是大国。
春晚未变,其实是你变了
李贤政,博客中国
每年春晚都会成为一个话题,每次的话题都是在批评和谩骂当中,最后不了了之。因为,你骂了什么,对于春晚的组织者而言,无所谓。因为,他们自己组织的评价,永远是最好。对于,广大观众而言,这不仅仅是蛮横,而是权力之下的粗鲁和藐视。 今年春晚结束不到两天,却出来了几个观察点:一是有观众说,春晚是新闻联播;二是官方说,春晚满意度95%;三是春晚总导演对自己的评价是,满分。至于民间的谩骂和指责,言辞锋利,不一而足。 其实,自从有了春晚,有几个主题思想,从来就没有变过。主要表现在: 春晚是政治任务,从来没有变过。作为主办单位中央电视台,本来就是党的喉舌,是主流媒体代表性宣传工具。所以,从第一届起,几十年来,主轴是清晰的,那就是宣传机器。至于用什么形式,用什么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完成政治任务。为了完成这个政治任务,从节目内容,到节目形式,甚至是后来的评价,都可以弄虚作假,都可以粉饰太平。 永远正确,永远伟大,永远光荣,从来没有变过。没有阴暗面,没有消极问题,文革十年经历浩劫,不管原因如何,给你平反,你就要感谢。冤假错案,不要管为什么制造出来,是谁制造的,只要偶尔纠正,就是伟大。贫穷潦倒,收入低下,不要问谁造成的,只要政府关怀,去看望你,去送衣服粮食,就是正确。总之是不忘感恩,不计原因。歌功颂德,感恩戴德,是春晚永远的主题。虽然这个时候,流浪者依然流浪街头,强拆让很多家庭流离失所,冤狱让很多人家破人亡。 太平盛世,走进好时代,一直就是主题。歌颂这个时代,完全是所谓的正能量,虽然还有上亿的贫困人口,春晚却让你感受到,中国已经富裕发达,富得流油。到处是热火朝天,到处是莺歌燕舞。残疾人被调侃,贫穷者被藐视,官员被表扬,政府被歌颂,一派虚假和暖,似乎今日之中国,已经盛到极处。 多年春晚,这些变过吗?既然没有变,为什么更多人产生不满,更多人提出质疑呢?究其原因,其实是你变了。 你的胃口变了,当年看个电影都很艰难,到今天,你有看不完的电视台;想当年,你要买个电视机,花费你全年的工资,可现在,手机就可以看春晚。你的生活环境变了,想当年,虽然贫穷,你却明显感觉生活有指望;可今天,你每每陷入困境,却找不到原因;当年你的资讯很有限,蒙蔽你很容易,可现在你每秒钟都看到了变化,各种资讯,你应接不暇。你的眼光变了,当年报纸说,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你只能相信,可今天,你也有了出国的机会,你亲眼看到了“敌人”活得挺滋润,自己却未必好起来。你的见识,你的水准改变了。——春晚的主题不变,你怎么会适应呢? 其实是你变了,你从盲目的相信,变成了今天有了分辨力;你从歌功颂德的节目中,想到了身边的上访、强拆;你从莺歌燕舞的吹嘘中,看到的是现实中的冤假错案,毒奶粉和苏丹红。你从假话随口就来的春晚中,想到维护你权力的律师,一夜之间,不知所踪。你生活中的不如意,无法从虚假的宣传中,得到答案;你现实中的困局,无法在春晚这样的欢笑中,得到释放。 春晚没有变,变的其实是你的心情。
央视等官媒一致热炒猴年春晚的猫腻
南京龙,博客中国
从来春晚无论好评恶评都没有像今年这样尖锐对立,气氛紧张,似乎关系一场生死决斗。本来不过一场文娱晚会,哪怕搞得糟糕透顶天也塌不下来,但是此次似乎是个例外。它有几个动作十分变态,十分诡异,你用“无耻”“无底线”是无法解释的: 1、吕导对自己的作品给了“满意”——这种任何理性创作者都不会这么自卖自夸的结论,还给执行者央视的呈现打了100分。似乎他是在评判别人的作品,而且居高临下,而不是央视的一个普通工作人员。显然他是“通神”、“通天”了。所谓“通神”,就是他得到了他才能得到的精神,所谓“通天”,就是他下的这个结论不是他个人的,是“天”的意志,谁也推翻不了。 2、这么虚假的数据也敢拿出来,宣称海外华人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观众高达95%。除夕当天及春晚播出期间,央视启动了专项海外观众电话调查项目,共访问了403位海外观众,其中有效访问193位,涵盖了埃塞俄比亚、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西班牙、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及香港、台湾等58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电视观众;通过短信与观众互动190275条;收到观众来电1276个,较去年增长39%。有效的调查才193份,相对于海外千万华人,不等于没调查吗? 3、第二天新闻联播即作为头条,自吹自擂猴年春晚是一场独特、欢乐的视听盛宴。在和谐、欢乐的氛围里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和浓浓的“家国情怀”,获得国内主流媒体和广大网民的“点赞”。这显然不是在讲央视自己,而是在讲普通观众一无所知的主导者,笼罩央视的权力。 4、《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文章《央视春晚传递中国正能量》,并配发评论《向着梦想进发》,《光明日报》发表题为《春晚:温暖的在家感 满满的获得感》的文章。这也不像是两报由衷赞赏的“自选动作”,更像是“规定动作”。这个规定动作无疑自笼罩它们的权力。与此同时,各门户网站以及手机网互动渠道、评论窗口基本关闭,民意无处表达。 再失败的演出也不能说一无是处。从上述吹捧文章人们还是能发现,大约就是那首歌《父子》有几分动人之处。而这首纯粹抒发亲情的微妙旨趣的歌曲,完全谈不上什么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它无关政治,无关强大无敌,无关中国梦,更无关红色基因,而是人类的普遍基因都带有的。它在千年之前不超前,万年之后不过时。而这样的自然亲情,就这么一点点,它是“正能量”全覆盖下的少数几条漏网之鱼。从文革到今天,文艺之所以没长进,进一步退两步,就是这种没有时间限制的人间之情,人类之情,生灵之情一再被无视,被扭曲,被扼杀。无视、扭曲、扼杀它的便是权力。今天这股权力无疑来自文宣系。 这台晚会将作为耻辱载入共和国历史,不单是晚会本身,而是控制这台晚会的幕后力量,是那么蛮横,那么无耻,那么冷酷,没有丁点人性。从气氛如此紧张这一点看去,也许这一权力正处于存废的生死关头。草民妄测,老王带领的那支队伍绝不会认同新闻联播的评判而对其中的猫腻毫无察觉。
“妄议”今年的春晚
白天,FT中文网
隔壁老王家的熊孩子,幼儿园学了个节目,专门排练给邻居看,吃年夜饭的时候,跑跟前表演,结果呢,不好看不说,还倒了胃口,你说他两句吧,老王不干了,把家里门一关,还撂下一句,不好的意见我们置之不理。你说这事儿闹的。 我可没敢说今年的春晚。 既然提到了,咱就说说春晚。民意裹挟,强烈要求猴王上。谁当家谁有做主权,你在旁边指手画脚,你行你上啊。动不动就全民请愿,引发公共秩序严重混乱,转够了500次有你好看。 照你们的逻辑,猴年猴王,龙年敖广,狗年哮天犬,马年小白龙,鸡年昴日星君?没看康康选美选了半天,白吃了俩腮帮子,落个猴赛雷,连个镜头都没混上。 不过也得说说春晚这孩子,老大不小了,都33岁了,不跟你提结婚,不问你工资,连盒饭有没有肉都不问,就问问,你咋这么难看? 要说你也是开枝散叶了,以前吧,支个圆桌一个主持,顶多俩,后台放个录音机。现在发达了,主持人一大帮,各地有分会场,可为啥还是那几件花红柳绿的衣裳? 打小就听说地主家过年都穿花衣裳,现在电视大,动不动就糊满屏,抢一手红包抬头一看,嚯,吓一跳。灯光是门艺术,颜色是门学问,可没说让混搭当调色板用,说好的格调呢? 微信圈里,还有家庭主妇们在等待赵本山,也难怪,残存的几个小品,非得在萝卜地里拔出一个蹿天雷,看着都内伤。 这春晚也是怪,各有特色的演员,这舞台一上,自动春晚化,似乎每个人身上都背着根正苗红三观清的三座大山,让你深深怀疑后台有个标准化生产线。 这满满中国特色的表演艺术,在自残自损的基础上,糟蹋自己取悦别人,不搞笑我不怪你,能不能不膈应人? 天雷滚滚的革命歌曲呦,你说你多不争气,大过年的忆苦思甜,狮子吼般的一开场,手机都给吓掉地上,捡起来确定一下:是2月呀?离7月还远。 好的说教是潜移默化消散于无形,差的呢,就是这种家长作风,听不听是你的事儿,反正我得说。 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还有几个主持。在这个颜值当道的年代,卖萌也得看脸,卖不好就是东施效颦。可就连主持人都标准化一个,这春晚也是发射功力强大。 小侄女一直在找,三个男孩组合怎么还不来,等了半天才发现,导演给起了个新名字——“加油男孩”,到现在也没琢磨明白。听说嫦娥以前叫姮娥,和汉文帝刘恒的名字冲撞,从那以后改名了。加油男孩,你们还不谢主隆恩? 节目过半,段子手们已经沸腾了,毕竟这绝好的题材在落寞的长假可以调侃上好几天,比如考研题目大集结,众口难调终得一致,还有人坐等春晚熔断。 突然,我是说突然,所有的吐槽消失不见,连国民老公的吐槽也被秒删。 次日的新闻也直接忽略了各种声音,直接给出了“大获好评”,说有多少多少人点赞,你说这么大人,生生分不出好赖话。 关了评论,删了网贴,不管是网上还是电视上,好像面前有张巨大的幕布,不管你说塌鼻子还是高颧骨,我都说自己好看。传说中,我们接触到的信息背后都有个把关人,这人谁啊,出来走两步看看? 圆桌还在,难忘今宵还在,请几位草根代表向全国介绍还在,上春晚依然是种荣耀,不管是台下的观众还是台上的演员,谁上谁知道。 不能说春晚没有发展,和观众的审美、认知一样,春晚也在变,以前导演道歉,现在导演进化了自我满分功能,双方不是平行的也不是逆行的,而是两根相交成X的射线。 所有的吐槽其实一句话就够了,晚会好不好,观众说了算。 大学同学在群里抱怨了两句春晚不好看,一群人“围攻”:你居然看春晚?逼得对方赶紧发一条语音:扫了两眼,就两眼。你才看春晚,你全家都看春晚……
这届春晚最大的赞助商不是马云,而是马克思
王五四,民主中国
大家过年好! 微信上老有人问什么时候写写今年的春晚,真是不好意思写,写了很多朋友会说,你居然看春晚,而且还评价了,那意思就像你不但吃屎了还写食评,真的很丢脸。我的确看了春晚,但真没时间写,因为当时我在忙着写入党申请书,2016年的春晚或者说是2016年中央电视台曲艺版新闻联播,激发了我内心深处潜在的党性。党性不强的人欣赏不了这届春晚,因为看上去这届春晚最大的赞助商是马云,其实是马克思,多少年轻人看着看着就找来了纸笔开始写入党申请书。 这届春晚无疑是段子史上最黑暗的时刻,往年段子手们卯足劲尽情嘲笑文化课代表,没想到今晚是政治老师监考,大家槽点满满,但在如此宏大和一本正经的政治气氛下,无言以对,春晚不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再是当年那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识形态宣传工具,今晚它就像朝鲜刚发射的那枚火力十足的火箭,来势汹汹,但却显得可笑。据不完全统计,今天有超过1亿人盼着李谷一老师早点出来唱《难忘今宵》。 没有哪一年春晚像这届一样,主题生肖被如此淡化,猴年春晚,猴子戏份并不重,反而多了些妖魔鬼怪,后来一想我才明白,这届猴年春晚不是演猴戏给你看,而是把你当猴耍。不仅生肖主题的淡化属首次,就连讽刺节目也在春晚彻底消失,有人说这只是春晚堕落的第一步,言重了,从来就没高尚过,哪来的堕落。以往有几届春晚不管是否批判,但总能反映些当年的现实,今年的春晚则彻底反映了这个国家从上到下完全处在一种不知所云、狂妄自大的虚无之中,它不是向外界展示自身的强大,更多的是向国内炫耀武力和继续蒙蔽,它不是像朝鲜那样向外界发射了一枚火箭,而是在国内放了一百万枚钻天猴。 对于此次春晚大家不需过多惊讶,更不必由此引发对比称赞往届,一样的臭味只是今年更浓郁。早在去年九月份,央视台长就对春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春晚是党和国家交给中央电视台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紧推进2016年春晚各项筹备工作。”,所以说,春晚从来不是农村庙会的大舞台,它是一项极其严肃的政治工作,对于观众而言它是一枚药丸,让你笑只是药丸表面的糖衣,你们不仅没资格有任何抱怨,反而要感谢他们在如此宏大而严肃的场合,给你穿插了相声和小品节目,让你更为顺畅的服药。 对于普通人而言,春节总是承载了太多的个人情感意义,而春晚作为春节的重头戏,编排者总要强加赋予你更多的集体概念和政治要素,春节对于个人而言是家,但他们希望你想到的是国,各种怀旧与抒情、各种歌颂与赞扬、各种看上去的朴实与乡土,都是合成主旋律必备的各种元素的杂糅,再加上那些为了登上春晚舞台而产生的三四级利益勾兑,使得整台晚会既不真诚又令人生厌,春晚开场演出的刘雨欣,她那张整容脸,就是对整台春晚最好的概述。 每个人都需要温情和真诚,尤其是从远方千里迢迢回乡过年的游子,对于春晚,个人当然可以寄望,但这样的环境里,要清楚没有什么是单纯的,或者说任何一样由官方推动的事件都不可能是单纯的,你可以小粉红,但不要强逼别人相信,小粉红们最爱说的就是,你们知道准备一场春晚多不容易吗?要提前几个月准备,很多人为了表演不能跟家人团聚,带病坚持彩排,放弃了休假,你们却在这说三道四,你们就不能安安静静的看一场春晚吗?这些小粉红们的意思大概就是,你知道食物变成屎要经历多么复杂的工序吗?你们别抱怨了好好吃吧,实在不行吃的时候可以不学我们吧唧嘴。大过年的,抱歉这么比喻……。 春晚总导演吕逸涛说自己对这次春晚很满意,他会打一百分,我的评价其实也差不多,对于这次春晚,导演我会打一百分钟。以前的春晚是媚俗,现在则是媚上,以前尚有审美争议,现在则直接跌入审丑比拼,从网上大面积的吐槽和一边倒的差评来看,这届春晚终于成功地让南北方观众统一了认识,或许这届春晚将是一个分水岭,早已勃起的意识形态通过春晚的舞台正式向全国人民拜年:我们不再含情脉脉。接下来我们将避之不及,嬉皮笑脸将不被允许,春晚的节目将不再好笑,春晚本身会更可笑,但我们或许不再敢笑。
从央视春晚满意度看言论的自由度
冯相军,博客中国
自从春晚绑架了春节,春节就再也没有摆脱过春晚的影子,似乎没了春晚,春节就少了文化味儿,就少了喜庆劲儿。好在,春晚也曾给人以欢乐兴奋,使得除夕之夜的一家人能够一起坐在电视机前有了共同的精神享受与情感交流。遗憾的是,春晚越来越令人失望,即便是华丽炫酷的舞台设计和美轮美奂的灯光效果,即便是颜值爆表的俊男靓女和人气爆棚的团队组合,也阻却不了人们的失落与不满,以至于春晚过后,网络上留下稀里哗啦的吐槽一片。 但官媒之于春晚的评价则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结论。据春晚主办单位央视报道,《猴年春晚收视率超去年,网友叫好声一片》,《95%海外观众对2016年央视春晚满意》,或许正是因此,央视春晚总导演才敢在采访中表示《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自评100分》。这种满意度,有国内的,有海外的,有网友的,有导演的,可谓还算齐全,不过,这种满意度调查是对自我的评价,犹如一个人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实在觉得这样标榜和吹嘘不是好的作风——自己办的春晚,自己说成了花,这样玩儿真的好吗?至于那种及时雨一样的满意度数据是如何得来的,是不是反映了客观真实,则更是只有天知地知了。 对于春晚的评价,不论是好还是坏,喜欢还是不喜欢,满意还是不满意,实质上皆为言论自由的范畴,不宜进行道德评判。但如果脱离客观真实进行别有用心的误导和掩盖真相的宣传,则无异于造谣。对于公民是如此,对于央视也是如此。 春晚是公共资源,其唯一的或者说直接的目的,是以文艺的表现形式营造传统的节日欢乐,反映百姓的喜怒哀乐,而不是将春晚当作一种特殊形式的年会,一种思想传播的平台,一种悬浮于民意之上的盛世太平的繁荣展示和丰功伟绩的歌功颂德。因为这样的文艺节目,已经完全和艺术无关。 恰恰春晚承担了本不该属于它的使命。审核节目的目的,就在于艺术之外的政治正确。据说,前央视副台长、春晚节目审核负责人洪民生曾打政策擦边球,在1989年元旦晚会前打电话请示李瑞环,称姜昆的相声《特大新闻》里有“天安门广场要改农贸市场”的说辞,姜昆要在天安门摆地摊卖炸糕,这样是否可行。对此,李瑞环的答复是,天安门摆地摊可以在相声里想象一下,办晚会就是要让老百姓开心。春晚要让老百姓开心,不是让老百姓成为政治立场坚定和道德风格高尚的完美的人,不是在大年三十让老百姓被动地去接受一堂所谓意义深远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文艺“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决不是为了一家一姓的开心满意。 通过艺术表现形式针砭时弊,是言论自由的重要内容,更是具有讽刺特质的相声小品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之所在。纵观历史,那些传承下来的文艺作品,但凡影响深远的,哪一部(篇、首)不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提炼加工成为讽刺现实的艺术作品?假如唐朝诗人都在歌颂贞观之治,会有多少唐诗流传百世?假如清朝文学家都在迷恋康乾盛世,又有几部谴责小说传承至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越过了秦朝思想大一统的焚书坑儒,越过了汉朝思想正统的罢黜百家,越过了明清文字狱…… 与一路一带大战略相比,人们或更关心自己的柴米油盐生老病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比,人们或更在意自己出门办事不用求人,两厢交往不怕被骗,行走城乡不致失联,司法正义不会被冤。作为春晚的受众,对于社会繁芜之象自有不同的感触,反映现实生活的春晚文艺,人们期待从中宣泄自己喜怒哀乐,可是,主持人的宣讲,歌唱家的歌词,小品的台词,给予受众全是一色的盛世繁荣国泰民安。至于很多人而言,对生活的高调赞颂与自己的生活感受极不合拍,难生共鸣。或许已经厌倦了洗脑,厌倦了被教育,厌倦了听取高大上的自我吹捧,有很多的人,才在大年三十的除夕之夜远离那一道本该丰富的文化盛宴,而选择另一种娱乐方式兼而有之吐槽春晚。 言论自由的缩紧,或在春晚的舞台上一样存在。春晚演员在春晚舞台上光鲜照人,下来还得吃饭住房上学就医,同普通百姓一样体验世俗生活的酸甜苦辣。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对于社会的见解,不会游离于世俗百姓之外。之所以节目呈现的内容没有这般元素的充实,或不是因为创作不力,而是因为审查基于正能量传播需要进行了刻意的过滤排除。 春晚也是现实生活之一部分。当言论自由被规范在统一思想的轨道之上,春晚绚丽的舞台仅剩下主旋律也就不足为奇了——超高的群众满意度本身就是一种主旋律,或一种正能量。
近期图文:
世界越来越开放,春晚越来越傲慢 《2015年文化“小事”记》:给这一轮太平盛世的备忘录 我来给《2015文化“小事”记》补遗 岁末之问:“我是谁”与“我们是谁” 不止是马家军靠兴奋剂支撑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