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一说,将市场看作风云莫测的海洋。而在何频看来,市场是远比什么基金会更靠得住的“实地”。“我如果抓不住市场,是我没本事,我认栽,我认输;但这也远比年年去琢磨向哪个基金会伸手要钱、赢得他们的欢心,然后时时处处受制于它,更能够痛快施展吧!”
第二章 创建媒体不难,打造专业化媒体才难(下)
《多维十年》连载之八
高伐林,《外参》月刊2010年
(续前)“我被何頻‘骗’到多维了”
与推动开展业务的同时,何频和他的团队也投入另一项重要使命——这就是开辟市场、赢得回报。 中国古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任何远大的事业和宏伟的蓝图,都需要有经济基础。我们前面说过,多维问世之前,何频居然压根儿没想到上哪里找钱、找投资人的问题。但一个企业建起来了,尽管有了最初的几位股东,但大家投下的只能是启动资金,企业得设法去赢得市场挣到钱,开辟更充裕的财源,才能使这个媒体持续运作下去,否则,岂不是坐吃山空? 现在住在芝加哥的小文,滔滔不绝地对我回忆过多维创业初期是如何艰难走过来的。 小文是位用英文写作的作家、翻译家,曾经将廖亦武等人的多种中文著作,翻译成英文,眼下他刚刚完成《他领导中国:胡锦涛新传》的中译英,接受我的采访时,他自己的英文回忆录也即将在兰登书屋出版(后来出版了,相当走红。——老高注)。小文当年跟何频一起奔走争取财政支持,既是亲历者,也是知情人,所以我打电话给他。 他听我讲明来意,就率先说明:“我不是多维的创始人,在多维呆的时间也不长,大概有一年多吧。但是对多维创办初期的筹款情况,我是有发言权的。” 小文说: 十年前,我就住在芝加哥,一边为一家慈善机构负责全球公关业务,一边为英文主流媒体,像《纽约时报》啊、《亚洲论坛》啊等等写稿。 2000年前后,网络兴起,我很感兴趣,觉得自己应该尝试赶一下这个新潮。我到香港去,香港有个人人网,他们想要我去做其中英文网站的资深编辑,我准备接受了,回到美国后跟我一个在哈佛大学的同学打电话,他问:你知道何频吧? 我听说过“何频”这个名字,但我对华人社区、对中文媒体世界都不是很了解。这个朋友建议:你应该去见见他,他现在也正在搞一个网站呢。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又一次提醒我,到纽约去时,别忘了去见见何频。他也将我的情况介绍给何频了。 我后来去纽约,就去拜访何频,这是我俩第一次相识,他把我带到一家麦当劳快餐店,聊了很久。 何频讲了他的经历:怎么办报、搞出版,我听了真是很震撼,觉得这个人很了不起——他是我的同龄人啊,竟然干了这么多事情。我心里琢磨着,一定要写一篇很有份量的英文报导。后来我写出来了,何频主持的明镜出版社出版《中国六四真相》那本书的中文版之际,我就利用那个海内外都看到这儿来的契机作新闻点,以“麦当劳谈话”的内容作为基础素材,介绍了何频的经历和事业。 后来我又跟他谈过几次……
何频觉得,小文对美国主流社会很熟悉,英文又这么棒,不应该到香港去,力劝小文留下来。小文对我回忆说,“我考虑了很久,觉得香港气候是够热的,又感到何频的事业很有吸引力,我就被他‘骗’过去了!(笑)” 但是小文虽然对网络媒体很感兴趣,对它的信心却不是很足——总觉得它不是个实体,所以他并没有辞掉芝加哥的工作,只是申请停薪留职半年。获准后,他连夜开车16个小时疾驰往纽约,早上4点钟,站到了何频的家门口,把何频吓了一跳。
不是他们给钱,而是我掏钱
小文告诉我,当时他在多维的任务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个,当得知有一个投资机会的时候,我就要跟何频过去跟潜在的投资人见面,作一个presentation(展示介绍); 第二个,要联系美国主流媒体和企业来投放广告——主要是要跟大广告公司接洽; 第三个,刚创办时白手起家,新闻来源很少,编辑力量又有限,所以要向各大新闻社买稿子——这方面不花点钱不行,记得当时中央社谈下来了,新华社也给了一些,我主要负责去跟路透社和美联社谈,购买照片,等等。 何频也曾对我说过:有人说我拿中共的钱,哪里知道,其实我是给他们钱——我要买他们的新闻稿啊! 我对他说:在一些人看来,这不就是“罪名”吗,中共官方喉舌的“造谣稿件”,你不仅要用,还要掏钱去买、去支持! 何频大笑:谁硬要这么说,我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小文还告诉我: 我们去跟路透社、美联社、广告公司洽谈时,他们往往要问:你们搞的是什么呢?于是我们觉得,还是要弄一个很简单的英文网页,让他们眼见为实。我当时也在这方面出了些力,做英文网页的编辑,做出来主要是为了给广告商和稿件供应商看,让客户知道我们是怎么回事。 我对美国新闻、政治这方面很熟悉,但我没有任何MBA的学历背景,也不懂中文媒体,何频、杨鸣镝他们还老讥讽我中文讲得不好(笑)。 那是世纪之交嘛,当时那个气氛啊,好像每个人都能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圈个几百万上千万,我们刚开头也很乐观,觉得这事儿应该不太难吧。要找到风险投资,就要做商业计划,任务落到我头上。我什么都不懂嘛,董事会里有MBA背景的,就给我从最初级的知识介绍起,给了我一些商业计划书的样本,我就一边研究一边写,照着葫芦画瓢。好几个晚上就睡在办公室的桌子底下,白天去何频家,冲个澡。那段时间真是忙、真是累呀,有一阵子我背疼得睡不着觉……就那样一点点地写好。写好一版,就给他们看,他们就提:没写这个,没写那个,我再改。改过六七个版本,终于觉得可以拿得出手了。我和何频就开始去到处找人谈。前后谈过十几个吧,介绍我们的业务、前景、打算。他们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们的revenue(收入)、赚钱的模式是什么?我们说,就是靠广告啊,主要靠广告,订户交费是辅助——交费订阅是当时的设想。
从不向基金会申请项目
我问小文:你们找谁投资呢? 小文回答:何频的想法,从一开始就很明确,他和其他董事都主张,多维要做成一个多种观点并存、交流的独立媒体,绝不能像老式媒体一样,只去找那些华人开的餐馆老板投资。华人中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政治倾向太复杂了,我们不愿意介入,免得惹很多麻烦。我们想的,是找到美国商业化的、主流的投资商,才能保证媒体的客观性、独立性不受干扰。所以我们当时找的企业,都是花旗啊、高盛啊这一类美国的大公司。 我追问:那么,你们去找过美国和其它地方的一些基金会吗? 我这么别有用心地追问,是因为坊间有太多关于多维资金来源有政治背景的风言风语。 小文回答:没有。 我问:为什么不找呢? 小文说: 因为性质不一样嘛——何频这些多维创办人当时的设想很明确:多维的发展方向,不是办成一个非营利机构,而就是要办成一个在市场上生存、能够营利的商业性媒体企业。何频的口号、他的雄心,是要做一个全球最大的中文媒体,目标是盯着美联社、CNN。而美国的基金会,赞助的对象都是非营利机构,不可能赞助一个商业媒体公司。所以我们不可能去找基金会要赞助,想都没想去找任何一个有政治背景的机构——找他们,就将我们设定的前景破坏掉了。 何频告诉过我:他从来不赞成去向美国的、台湾的某个基金会申请项目经费,他一直想做的是依靠市场生存的企业,而不是一个非营利机构。你看看当今世界上所有大名鼎鼎的媒体集团,哪一个不是从市场上一路夺关斩将拼杀出来的?哪有一个非营利的媒体机构能做得这么有声有色?如果我将多维定位在一个“非营利机构”,去申请某个或者某几个基金会的经费,那么,“什么时候他对你‘断奶’,什么时候你就夭折,‘没救’!这样的噩耗,在海外多少媒体、多少团体中,几乎天天听到嘛,我可不干这样的傻事!” 人们有“下海”一说,将市场看作风云莫测的海洋。而在何频看来,市场是远比什么基金会更靠得住的“实地”,因为市场是多元的,企业经营的成败,是直接诉求于市场上每个个体的心愿。企业主管在市场上才更能体验当家作主的创造性,在这个浩瀚海洋里,才前景广阔,考验和锻炼搏浪者的胆略和才智,不论输赢,都是自己承担自己行为的结果。“我如果抓不住市场,是我没本事,我认栽,我认输;但这也远比年年去琢磨向哪个基金会伸手要钱、赢得他们的欢心,然后时时处处受制于它,更能够痛快施展吧!”
两个多月后第一笔广告费进帐
我问小文:你们当时向谁拉广告呢? 小文回答:也是主流企业和主流媒体的广告。你知道吧,美国有几个很大的面向网络媒体的广告公司,他们从美国大企业拉来广告后,联系各大网络媒体,分别投放,收入分成,三七开,或者四六开——媒体拿百分之六十或者七十,广告公司拿百分之三十或者四十。当时在曼哈顿有一家最大的叫“247”(就是一天24小时、一周七天的意思)的网络广告公司,现在这家公司已经没有了。那时我们去跟这个公司里的一群年轻人谈。他们不懂中文,我们就得详细提供生动形象的介绍材料,介绍我们各种做法啊,讲中文市场啊……方方面面吧。终于将第一个合同拿到了! 随后我们又拿到了跟“247”类似的另一家广告公司的合同,多维新闻网上就有了广告、有了收入了。当时我的感觉,简直就是一座里程碑。何频、杨鸣镝我们一起去一家日本自助餐厅庆贺,席间大家憧憬未来:有了广告收入,我们多维就可以独立生存啦! 两个多月之后,第一笔广告费到账了,如果没有记错,好像是5700多美元?此后不断在增长,大家都很兴奋。记得我在那儿的那段日子里,多维收入最高的一个月,是进帐一万多元。 当时出现了电话卡市场,也有很多人在做办理移民的生意。我们也跟这些商家联络,请他们在我们网站上做广告;后来又跟一些想打入亚裔市场的广告公司接洽,例如一家叫Asia Media的,从他们那里也拿到一些广告。 小文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声调中带出几分激动: ……我们日夜连轴转,每天非常累。我当时就住在何频家地下室的客房,每天早上坐他的车一起去公司上班,深更半夜回来,几乎没有life。有时还跟他一起到外地去谈……我跟何频相处得很好,虽然吵也吵得很厉害,建立了一种信任吧,保持了友谊,跟杨鸣镝和小祝也都是很好的朋友,因为在最艰苦的时候,我们等于24小时在一起。何频是一个很有才气、新闻敏感度很强的人,也是一个很好的编辑。他有自己的一套,虽然他的英文并不灵光,但是对美国的理解很有一套。后来我还对他做过多次采访,在《基督教箴言报》、《南华早报》、《亚洲华尔街日报》等等媒体发表。我也学到不少东西。 小文自然也听说过外界对多维资金来源的各种风言风语,“说什么的都有:从哪里哪里获得资助,甚至说是CIA(中央情报局)!——好笑不好笑?但我知道,何频率领这一帮人是处处节俭,想方设法地省钱,跟其它那些‘.com’公司根本不同,那些公司拿到融资之后就大手大脚——我到香港看到的那些网络公司办公室,多堂皇豪华啊,一大排电脑;到多维的办公室,只看到两三台电脑——这就是何频的生存之道么。当时他给我的头衔是‘副总裁’,但我所干的事儿,从动脑子的细活到出力气的粗活,什么活不干呀。杨鸣镝也是如此,说是管编辑部,但是要拉电话卡的广告,一个月能收入1500美元广告费,我就跟她两人赶去了,一路上商量应该怎么说服客户……”
小文刚到多维的时候,编辑只有两三人;到一年多之后他离开的时候,编辑已经有了六七人。小文告诉我,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于是就回到了芝加哥原来的机构——他当初就是办的“停薪留职”。但后来,他还帮着多维干过联系广告、推荐投资的事。(未完待续)
近期图文:
多维创办人何频告别多维的一段秘辛 多维创办人后台金主是谁?人们各有答案 揭一揭多维创办人何频的老底 媒体在左右夹攻中挣扎求存的一次预演 他脱口而出:就叫“多维”吧 世纪之初,多维聚拢一支杂牌专业团队 不可思议:一个专业媒体竟没人审稿把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