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老高的博客  
你未必能看到很喜欢的观点,但一定会进入挑战性的视野。  
https://blog.creaders.net/u/3843/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有路走时千万别轻言革命 2011-10-12 16:41:07
  郑佳明告诫:关于吵得纷纷扬扬的“革命”,我有两句话:一,革命是对的;二,继续革命是错的。革命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万不得已而为之,革命是下策,在没有路走的时候,下策也是一策,但是有路走的时候千万不要轻言革命。我们现在有一项很大的事情叫做安顿革命


  老高按:利用业余时间整理了二十来位学者、官员、作家(其中至少有五六位称得上是当今的著名历史学家)对孙中山的评价,引起网友们相当激烈的反响,让我出乎意料。回想起来,可能我自己从十来年前,世纪之交,就接触历史学家和作家们这些众说纷纭,已经习以为常了,没想到,对于非历史学界的朋友看来,还很出乎意外。
  与此相关的还有,对袁世凯被扣上的几顶帽子(除了“告密”、“签约”、“称帝”之外,还有一顶“窃国”——取孙中山而代之当民国大总统,是最早被专家否定的),多年以来历史学者就不断深入探究,基本史实也弄清楚了,比较有系统的是中国大陆学者张永东好几年前在海外出版的《百年之冤——替袁世凯翻案》。虽然如何分析评价分歧仍然很大。
  不过这些成果,看来主要也还是为学界熟知,尚未扩展到非历史专业的民众的观念中去。这让我领悟到,专业人士的研究成果普及为社会普通民众的常识的过程,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段。
  如此说起来,“辛亥百年”倒是一个契机,使专业人士的研究成果能够尽可能广泛地深入人心。最近两三年来,中国大陆出版的关于晚清、辛亥革命、和北洋、五四时期的研究专著,种类和数量惊人,除了袁伟时这样的老学者,像张鸣、张永久、张耀杰这样的中年学者成为学界中坚,通过出版专著、接受采访、举行讲座、参加研讨会、主持电视节目等方式,从全新观念、全新视野,来审视一百年前的沧桑变幻和风云人物。
  我想起我的一位同校、同系、同年级、同寝室的好友吴兆龙。他当初在校期间并不显山露水,但毕业29年来,尤其是最近10年来,经过艰苦努力,他却成为中国电视界的大腕,成果累累。或当执行制片,或做监制,或为总策划,或任责任编导,或者干脆就是导演,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雍正王朝》《牵手》《西圣地》……都出自他主持或参与的创作团队的手。
  其中最让我一新耳目的,当然是十年前热播的59集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荧屏上的慈禧、李鸿章、袁世凯、康有为、孙中山,都按照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加以全新演绎,在央视一套播出后,好评如潮,刚播完就立即重播,然而刚重播就立即被官方下令中止,地方台也不得重播。
  我每次回国,都与吴兆龙长谈,都录了音——当然,所谈内容,不局限于《走向共和》,他详细介绍了自己多年拍片的甘苦。但我最感兴趣的,是历史题材的《走向共和》与《雍正王朝》。吴兆龙告诉我,拍《走向共和》时,他被中央电视台派出担任执行制片人兼责任编导,后来样片送审时,剧组已解散,中央审片大员的意见,都是他在旁边,一字一句记下,又一个镜头一个镜头、一句台词一句台词地琢磨、修改。
  吴兆龙虽然同意我录音,但是,当我表示要写些东西时,他说,关于《走向共和》的这一段,现在不要写——太敏感,以后再说吧。我虽然觉得很遗憾,但只能从命。好在,他是获奖专业户,没有哪届电视评奖会少得了他的作品,介绍吴兆龙的文章,国内各家媒体都发了不少。
  吴兆龙常有妙言妙语。有一次一起吃饭聊天,其时正是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副主任兼文艺部主任赵安受贿案发,锒铛入狱,兆龙说:将中央电视台大楼(那时央视还在军博旁边,没有迁到大裤衩)整个儿一围,砌一圈高墙铁丝网,门口挂个牌子:“北京市第三监狱”,就正合适,没一个冤枉的!
  我马上问:也包括你?
  兆龙也敏捷,接得快:我不在这座楼里呀!——原来,他当时所在的电视剧制作部门,是在央视大楼对面街上另外一座小楼。

  扯远了。还說回《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虽然不得在官方的电视台上播出,但是在网上、在民间,多年来不胫而走,称得上是叫好(专家称许)又叫座(市场欢迎),影响至今不衰。我在这里,也向诸位没有看过这部电视剧的朋友郑重推荐。
  该片的最后一集,第59集,是孙中山的长篇演讲。最后用字幕交代:孙中山的遗愿,由中共党人继承、实现。谈起这个结尾,吴兆龙并不满意,他觉得,如果从艺术上着眼,全剧结束在张勋复辟遭到惨败那一段最好。我也看得出来,这个结尾实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不过,凡是至今对孙中山情有独钟的朋友,看他的长篇演讲,一定会热血沸腾,其艺术感染力让我热泪盈眶。
  今天我提起这部片子,不仅在于中国大陆网站上在辛亥百年之际有人拿这部片子与今年的《建党伟业》进行比较,更是因为今天读到的一篇好文章,是《走向共和》的总策划之一郑佳明(共三位总策划,他排名第一)的一篇演讲。我转贴在下面,与各位网友共勉!

 

 



历史热与历史观

——写给辛亥革命一百年

郑佳明,原载于共识网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青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根据录音整理,经本人阅改2011/10/10)

  我谈一点看法,十年前,2001年,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的时候,我带着长沙电视台的人一起做了一部片子,叫《走向共和》。《走向共和》播出了以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个戏后来被停掉,这里面的是是非非我们今天不去讨论。我当时写了一篇东西,这篇东西的题目叫做《思考大变局,诘问历史观》,这篇东西没有发表。我是想说,大的变局到来的时候,我们要我们应该有一些总体性的思考,对历史而言,应该有历史观的思考。我刚才讲到章开沅先生说,要前后三百年来看辛亥革命,这样一种大的视野,他其实要求我们有一个大的历史观。我理解是一种变化的历史宏观。


一、历史观就是价值观

  我今天想要讨论一个什么问题呢?我想讨论的是:到了今天,我们如何来看辛亥革命?如何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来看近代中国的革命?这里边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历史观的问题。当下有一种历史热,这种热不仅仅是学术界,而且政治界,连老百姓都关心历史,文艺新闻都来凑。热闹不仅仅是党史,而且革命史、现代史,甚至古代史都热。我可以讲,几十年来,或者说上百年来历史没有这么热。现在社会的人,对历史真正从学术上上感兴趣的很少。人们对历史的关怀,很大程度上是对现实自己对社会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和焦虑。中国人对历史的审视,都是在历史的转变关头,春秋时期也好,明清之际也好,五四时期也好,现在也好,这种审视有强烈的功利性、目的性,它是为探求中国从哪里走来,今后到哪里去?中国人总是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思考的,人们追寻的是历史,拷问的是实现(疑有误,应为“现实”?——老高注)。还有,历代统治者都要求老百姓当顺民,不能说不同意见,所以中国人只能拿历史说事儿,养成习惯了。告别革命?否定革命?唱红革命?继续革命?这些疑问的背后,是对历史意义探索和当代价值的追求,历史观就是价值观。


二、影响很大的三种历史观

  这里就存在一个用什么样的观点来看历史的问题,在文化多元的情况下,中国人的历史观有很多种,但是对中国影响比较大,甚至占主导地位的历史观有三种:

  帝王史观。第一种我把它叫做帝王史观,五四以前我们所有的历史基本上在写一个东西:如何夺取政权?如何巩固政权?历代统治者不仅以史为鉴,以史资政,夺取政权,巩固政权,而且以史为凭,以史为据,把历史作为自己政权合法性的依据。传统的历史主要是讲统治者的历史,也就是讲统治者打江山坐江山的历史,也是某某家天下的历史。史官是帝王的奴仆,史学是政权的婢女。人民在这里面并不重要,而且,人民是被这种并不全面和不真实的历史所蒙蔽和欺骗的对象。
  我们几千年的史观里面一个非常深刻的东西就是以权为本、权本位。整体上对政权的关切分解到家庭和个人的时候是对权力的关注,特殊利益是通过权力获得的,叫做争权夺利。在国家范围内,集团之间争夺最高政权,在集团内部,家族或个人争夺最大的权力。所以人们历来把权力看得高于一切,包括我们学者也是如此,有一位大学里当博导朋友,兴奋的打电话告诉我,他提了副处长,大家都向他祝贺,我很诧异,博导和处长谁更有价值?我们今天的会议也是如此,坐在主席台的基本上都是当官的,我们的大学者只有一个代表,其余的学者都坐在台下,大家都没意见。这不是我们会议的问题,是我们国家的问题,是我们民族的问题。如果我们今天,领导都坐在下面,学者们坐在上面,可能很多人会认为组织者外行。我们的历史观和价值观里都是官本位、权本位无论何时何地,官都是最大的。
  问题就在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与帝王史观是配套的,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顺便说一下,我们创造的所谓“计划经济”,实际上也为高度集中的体制和专制主义思想提供了新的经济基础。帝王史观在中国影响非常大、非常深远,就是因为有儒家学说从价值伦理角度给予支撑,并且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章学诚说“六经皆史”,反过来说,史即六经,史在中国就是文化,就是哲学,就是思想,就是价值。儒家的价值核心是“仁”,而这个“仁”,讲的是君臣父子夫妻的名分和秩序,要害是以宗法等级制度和上智下愚的文化体制维护皇权。中国两千年的封建主义应该直接叫做专制主义。辛亥革命的意义就在于把否定这个专制主义。但是,专制主义和它的文化、经济基础,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退去,时时刻刻顽强的表现自己,并总是在政治上找得到自己的代理人,在文化上找得到自己的代言人。中国为什么会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劫难,只有专制主义才想得出做得到。近代以来,我们在政治上遇到的问题,从总体上说,仍然是从专制到宪政、从臣民到公民的转型。我想说的是,帝王史观的阴魂一直在庇护着专制主义,这是史学工作者要警醒的。唐浩明先生曾表示希望我牵头,把他的《曾国藩》拍成电视剧,我没有接受,除了客观原因之外,我认为曾国藩在维护专制主义方面,在为官之道方面不可弘扬,那种以退为进、韬光养晦、机变权谋的东西实在是民族文化的糟粕,很多官员趋之若鹜,我们的官场水已经够浑够深的了。曾国藩在另外一些方面倒是值得研究和继承,那是另外的话题了。

  革命史观。第二个对我们影响很大的是革命史观,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形成的历史观,革命史观也可以叫做唯物史观,它是正确的,它曾经引导中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且夺取了政权。但是我们的史观里面注入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仍然是对政权的关切,其实用性、功利性更加强烈。唯物史观是中共的基本指导思想,在革命斗争中,本来还没有生根的观点又被扭曲了。唯物史观有几个基本观点,生产的观点、人民的观点和阶级的观点,依我看还应该强调一下文化的观点,从总体上说,唯物就是要讲物质第一性,讲客观条件和环境,讲客观真实性。这些思想即使在今天,也无可指责,历史研究和传播要是真正贯彻唯物史观就会好很多。问题是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压倒了其他观点,也压倒了客观真实的基本要求,史学服从于阶级斗争和夺取政权的需要,维护领袖的权威和党的团结的需要,丑化敌人、修改历史是可以接受的,客观真实性当然只能放在第二位。革命史观和实用主义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革命史观在强化对权力的焦虑、对暴力的崇拜的同时,强化了权本位的价值观。
  十数年血海,几大战役,几十年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民族斗争、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造成了特殊的情境和特殊的心理。客观性、原则性、按规矩出牌都被说成是书生气十足,党史秉笔直书被说成是“资产阶级客观主义”。成王败寇,成为革命史观的法则。毛泽东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例如,我们讲抗日战争的时候,长期不讲正面战场的巨大作用和国民党将士付出的巨大牺牲;又例如,党内斗争一些失势者很少受到公正评价,所以我们的党史有些地方禁不起历史的考验,党付出的是信任的代价,价值观的代价。那就是说假话的道德合理性受到了我们的肯定。
  近代历史上,中国的政治家都难免说假话,难怪林彪总结说“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这句话,我直到昨天为止,才知道是谬传:有当事人提交证词,这句话是謝靜宜整理被审查人员供词时加工篡改的。——老高注)。刚听到林彪这句“名言”的时候,感到十分震惊。后来,知道了越来越多被掩盖的历史实,才知道他不过说了句实话,才产生了上当受骗的感觉,才产生了信任和信仰危机,才产生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那种认为揭示历史真实,就会否定党的历史,造成历史虚无主义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扭曲历史,才是宣扬虚假和荒谬,才是破坏中华民族诚信品德和社会价值底线。
  当生死选择成为最大选择,生死存亡的搏斗导致实用主义和机会主义甚至阴谋诡计流行泛滥,善良诚信平和的中国人,为了生存不得不相信权谋、玩弄权术,厚黑学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学问。这也不是共产党一家的错,历代帝王、北洋军阀和国民党都说假话,急功近利,饥不择食,近代中国人讲假话是历史病、文化病加和现实病的综合杂症,文革使老病复发,遗祸至今。如今党内和社会上遏制不住的说假话现象,是对功利主义历史观的继承。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的历史观没有变,甚至还在强化,我们没有把真实全面的历史告诉人民。在讲伟大光荣正确的同时,也要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时候实事求是的把灾难和教训多说一说,把几十年来的失误如实告诉人们,让激进主义的祸害远离中国,对后人来说,历史上的反面经验是极为廉价的资源,因为民族和人民已经付出过巨额学费,是极为宝贵的财富,因为除了我们谁都没有。所以主张建“文革博物馆”的声音不绝于耳。如果真正要巩固政权就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建设和谐社会,摒弃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权力史观、斗争哲学和政治史观,推动以人为本的社会进步和文明转型。中国人说真话应从执政者开始,从历史观开始。

  极左史观。第三个影响我们很大的历史观就是文化大革命形成的极左史观。建国以后工作重心没有及时转变,指导思想越来越左,革命史观演变成极左历史观。阶级斗争史观、暴力革命史观被不断强化。我是在文革中念的北大历史系,当时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封面上赫然写着,“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文革时期,历史就是按这个思想写作的。中国历史变成了阶级斗争史,中国思想史变成了儒法斗争史,中共党史变成十一次路线斗争史。确定林彪为接班人之后,党史居然以林彪取代朱德在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历史学变成了巨人手中的玩偶,愚民的工具。
  毛泽东热衷中国历史,他以史治党治国。他的思想和做法深深地影响了党的思想和党史研究。不夸张地说,中共党史实际上是他开创并按他和《联共(布)党史》的路子搞下来的。试举几个例子,搞延安整风、《学习与时局》初步总结党的历史,写《中国革命与共国共产党》,推荐《甲申三百年祭》,推崇《联共(布)党史》,命胡乔木写《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等等,毛泽东充分运用他的历史知识,运用历史的政治功能,统一思想、整顿组织、集中权力,以解决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推翻三座大山,他是成功的。
  毛泽东建国后在史学领域展开的一系列批判斗争,一直到文革批《海瑞罢官》、《清宫秘史》、《燕山夜话》、陈伯达“英雄史观”和林彪“称天才”,都是拿历史说事儿。直到晚年,他还创造了“十一次路线斗争”之说,反复强调“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林彪看懂了这一点,一九六七年大讲政变经(应为一九六六年——老高注),讲得毛骨悚然,连毛泽东都怕了。毛泽东是运用历史资源的大师,他使历史文化成为党和国家形成共识团结御侮的强大精神力量。但是在他运用历史进行党内斗争和权力集中的过程中,他个人和党也付出了道德和价值上的代价,包括历史观的代价。毛泽东晚年的严重失误是与他的历史观联系在一起的。


三、从权力史观到人本史观

  权力史观。以上讲到的三种历史观,虽然所处时代不同,阶级属性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在文化价值取向上都是国家主义、极权主义,都是以夺取政权和攫取权力为价值取向的,我把它叫做权力史观。权力史观是一种政治史观,作为集团要夺取政权、巩固政权;作为个人要攫取权力、维护权力,这就是历史,这就是迄今为止中国几千年的官方文明史。权力史观是农业文明的价值观的反映,是封建主义文明价值观的反映,在生产力水平发展缓慢的农耕社会,剩余产品是按权力大小分配和享受的,资源占有多寡是与权力大小挂钩的。权力史观作为权力本位价值观的反映,深植于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里面,在革命和“继续革命”中又得到加强,将长期影响我们的政治和社会。封建主义以权为本,资本主义以钱为本,只有社会主义才有可能以人为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在经济领域里得到拨乱反正,但是在文化领域、学术领域,特别是历史学领域,似乎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虽然随着历史的进步,海内外学术的影响和交流,情况有了一些改善,但是党内和学界阶级斗争为纲的权力史观仍然盛行,政权焦虑症纠缠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的历史研究和宣传。这是今天历史研究和传播过程中发生激烈争论原因之一,也是当今中国重大方向前途问题争论的热点。中国也应该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在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历史观的现代化。

  人民史观。第一,权力史观应该转变为人民史观。价值观上应该从以权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人民史观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民应成为历史的主体,二是历史要对人民负责。因为人民有权知道真实历史,而这两点是最难的。我们有宜粗不宜细,一切向前看的说法;有错误公开以后会被敌对势力利用,导致动乱的担心。最常见的一个说法就是苏联解体是因为公开性,公开了苏共的历史错误。我想,首先是那些错误危害了苏共,其次是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公开纠正那些失误太晚,导致了苏共的被动。如果我们真正吸取苏共的教训,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早尊重人民,把历史真相告诉人民,让人民自己判断,我们应该相信人民相信党。我就不相信一个光明磊落一心为民领导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党,会被几个西方敌对势力搞垮。如果我们不说实话,自己会把自己搞垮。而且随着自由度的增加和传播的发展,历史的迷雾迟早会拨开,党史研究应占据制高点发挥引导作用,放下历史的包袱,党内外才能形成新的共识。任重道远,应轻装上阵。
  过去的历史观不可避免地包含历史的局限性,客观真实地科学地总结历史是一个历史过程,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这个历史过程。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宝贵的发展机遇期内,政治经济形势比较好。认识和评价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一是要要逐步揭示历史的真相,二是要科学地说明实事背后的历史规律。公开剖析失误是认识和避免新的失误的最好办法,认识历史上的失误和丑恶才能避免新的失误和丑恶。纠正历史上的错误认识,才能减少今天对人对事的偏颇认识。
  退一步讲,如果说在阶级搏斗中,斗争需要以“革命”的名义扭曲历史,在共和国诞生初期,因形势危急需要掩盖或者隐秘历史,那么到了和平发展的年代,应该恢复历史的真相,让真相和真理重新放射出光芒。让我们的孩子在真相和真理的光芒照耀下正常成长。我惊奇地发现,我周围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一些年轻人,大学生、研究生比我激进,一些人对暴力革命,对国内战争,对残害人的文革抱着一种欣赏赞美的态度和生不逢时的遗憾。我百思不得其解,免不了杞人忧天。
  怎么看古人,就会怎么看今人。在中国人的认知体系里,历史认同就是价值认同,文化认同和文明认同,也是一种整体认同。历史观有一种特有的整体感,共同的历史是一种整体认同。对于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大声争论,甚至扬言要分道扬镳的中国人来说,寻找历史的共识,就是谋求现实的共识。真相和真理是共识的前提,真实的历史是共识的开端。

  社会生活史观。第二,把政治史观转换为社会生活史观。上层建筑是从“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由这个基础来解释的。这是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演说中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两个发现之一。我们的历史观察和思考的应该更加全面。在人民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讲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和科技中的大事,社会生活、文化观念的变迁与政治生活同样重要。不仅从阶级的观点看古人,而且从生产的观点、文明的观点、历史进步的观点看古人,看的角度不同,我们也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人民大众是历史的主体,老百姓的生活生产是历史的本体,统治者的重要性并不大于人民。当我读《剑桥中国史》的时候,我觉得他们比我们更接近唯物史观,那一幅幅历史画卷更生动深刻真实。当年,策划电视剧《走向共和》的时候,我给编剧开的书单,第一本就是《剑桥中国晚清史》。从近代到现代,从革命到发展,从封闭到开放,人们对历史的关注点不同、侧重面不同、阐释的意义不同、发挥的功效不同、甚至事实的真伪也不同。党史研究的关注点除了夺取政权的历史线索之外,还有发展生产力、实现代化,推动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等历史经验要总结。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历史观,一种社会有一种社会历史观,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历史观。而历史观的民族意义、文化意义、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都具有相对性。尽管自古以来,历史科学古老深厚,但是历史哲学在不断更新中进步。历史观是一个变动的思潮,一条流淌的河。客观真实科学负责,这些不变的原则是人类历史价值观的永恒主题和永远追求。

  开放史观。第三,把封闭的历史观转换为开放的历史观。历史观应该更加开放,更加多样,更加包容。当人民自己当家作主之后,在中国历史向和平与发展转型之后,应该用更宽阔的视野、更普遍的观点看待中外历史,应该以更科学、更人本、更加富有建设性的观念看待中外历史。和平发展和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的潮流。一个领导中国参与全球化的党,一个领导中国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力图实现现代化的党,一个领导者中国追赶世界潮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党,本身的历史价值观停滞不前,甚至食古不化,就很难谈什么软实力,很难谈什么崛起和复兴。
  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将近百年,辛亥革命已经百年。从马克斯韦伯、汤因比到刚刚去世的亨廷顿,从E.胡塞尔、G.卢卡齐、M.海德格尔、K.T.亚斯贝尔斯、H-G.伽达默尔、保尔·利科尔到J.哈贝马斯和米歇尔·福柯等等。在现代化过程中,在西方历史观的嬗变中,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对于人与人的关系的认识都在深化,这些丰富深邃的思想资源真的对我们大有好处。中国的革命战争时代和和极左时代,不仅仅阻断了中国的启蒙,而且阻隔了中国历史哲学的开放与交流,我们只能在自己的文化圈子里近亲繁殖。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不要死抱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放,谁好就学谁,什么好就学什么。中国不仅仅在经济上应该追赶世界潮流,而且应该在文化上学习与追赶世界上先进的潮流,才有可能很好的总结自己的文化,复兴中华文明。


  四、安顿革命

  关于吵得纷纷扬扬的“革命”,我有两句话。一,革命是对的;二,继续革命是错的。继续革命并没有适时的实现转变,它把革命放在永无休止的一个地位,把革命看作最高的价值。我们应该说革命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万不得已而为之,革命是下策,在没有路走的时候下策也是一策,但是有路走的时候千万不要轻言革命。革命是是暴力悲剧,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历史过程,是人类应该尽量避免的,至少是不应该无条件歌颂欣赏的。革命史观夸大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的意义,反映革命斗争的要求,对于革命也许是需要的,但是革命本身只有相对的真理性。一些人持续不断地宣扬革命史观,实际上是一种政权焦虑,政权合法性焦虑,以革命的合理性证明政权的合法性,这完全没有必要,是药三分毒,宣传过了会害人误国。

  我如果生在辛亥革命时期,我可能是个革命党,我年轻的时候读书的时候一直痛恨保皇派,因为我是受的革命史观的教育。但是最近在杨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我讲了一个观点:我们一定要好好研究、认识、寻找、发掘中国的改良主义,改良主义是成本最低的,它能解决和认识问题的,改良在当代就是改革,我们要有耐性有耐力地推动改革,人民、时间、世界,站在改革一边。包括我的研究生,包括我在湖南卫视做的一档节目,包括我在湖南经视的一档节目,我周围的这些年轻的编导们,有的思想比我的还革命、比我还左还极端,我为他们担心,可能是杞人忧天。为此我对我们的青年学者讲,我们现在有一项很大的事情叫做安顿革命,革命要安顿在一个地方,它应该呆在这个地方,前面有头,后面有尾。革命的精神有一部分是对的,哪部分是对的?爱国,是对的,非常宝贵,还有一条,追求平等是对的,这两个价值观是对的,还有牺牲精神、群体主义、纪律观念这些革命精神要继承,但是暴力、极端、简单化、走到头才往回退,不停地洗牌、不停地折腾,稍有不如意就造反,这些思想是要不得的,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对中国的崛起、对中国发展都是不利的。我们要把爱国主义和我们今天的全球化结合起来,我们要把追求平等和我们今天的市场经济、法治精神结合起来,所以史学的观点要转变,史学观点不转变,我们这个国家又以史为鉴,以史为价值,那么我们史学者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责任就没有尽到。这是我想和青年学者说的几句话,也是想和在座各位专家和各位领导讨教的几句话,这些话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孙中山遭受百年来最猛烈的毁誉交加

  袁世凯曾孙答问:三项罪名真相大白

  读史札记:汪精卫行刺摄政王果然另有地点

  百年迈不出这一步——专访袁世凯曾孙原始

  与袁世凯曾孙聊袁氏家族百年——采访阅读札记

  

  




浏览(3579) (0) 评论(16)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过路 留言时间:2011-10-17 03:07:35
我送他四个字——“一派胡言”。
回复 | 0
作者:benxi 留言时间:2011-10-15 21:04:22
勉强看了第一集。
人物间的对话,表情,动作实在让我无法忍受。
出国多年,不知不觉间,产生了某些变化。
可惜不能ENJOY主题思想了。
回复 | 0
作者:sxc 留言时间:2011-10-13 19:08:55
“信息时代”不许革命?
前几天利比亚发生的那叫什么命?那叫利比亚人民想要卡扎非的命!你千万不要告诉我,利比亚人民已将“革命”专利在全世界买断,谁再“革命”,即涉嫌侵犯“革命”的知识产权,WTO不答应!

呵呵。。。。。!
回复 | 0
作者:兰冠云 留言时间:2011-10-13 17:46:37
看各位朋友讨论得这么热乎,好像现在还真有暴力革命这回事儿。请问哪位在招兵买马呀? 最近邪门了,怎么到处在防革命?
回复 | 0
作者:阿妞不牛 留言时间:2011-10-13 16:30:54
赞赏铁风(魏碑)兄的简明立论。
补充两句:
袁世凯一个巨大的功绩是把辛亥革命的暴力流血减到了可能的最低。如果他丝毫不认同共和理念,甚至从一开始就抱有吴三桂那样的野心,他可以有两个选择:奉天承运镇压叛乱,当曾国藩第二;挟北洋军之威之势,借孙文革命之名独树大麾讨伐无道昏君与朝廷,大开杀戒,然后孙文与同盟会仅留下空名头,洪宪皇帝(血)水到河成。可惜国共两党都忘记这样刻画袁世凯。也可惜俺生晚了,没赶上姚文元时代,否则俺一定这样编写中国历史教科书,你们谁也没法美化袁世凯啦。

第二点,关于革命,站在百姓生灵民族文明角度,谁都不应该把暴力流血革命当儿戏甚至节日。大家一定要努力忘记列宁毛主席的教导,枪杆子里面出的只是镇压之权,出人命而不出人权。革命杀头不是各位要领着孩子踊跃前往观赏并参加的盛大的节日。但是,中南海诸公,有空要由新科博士带头,学习理解肯尼迪总统这句名言:
谁让和平改革无法推行,就是令暴力革命不可避免。

如果是不可避免,谁再反对也没用。
回复 | 0
作者:铁风 留言时间:2011-10-13 10:06:15
百年前不论革命和改良派,失误都在诉诸暴力,自毁宗旨。

老康不论保皇和改良的是是非非,他主要栽在企图用暴力对付慈禧,自毁宪政宗旨,结果是班门弄斧。

老孙罪责更大,帝制推翻了,还用黄埔和小蒋搞北伐,再毁宪政宗旨,结果革命变为斗狠。论狠,孙略逊于蒋,蒋远不如毛,谁胜谁负自然而然。

彼一时此一时。信息时代的今日还想用暴力革命改造中国,不是痴心,就是只能是别有用心。
回复 | 0
作者:令狐冲 留言时间:2011-10-13 09:45:56
同意楼上毛润之的分析。真正把袁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是他的称帝,(包括之前杀害宋教仁,关于这点也有人翻案,但“称帝”是他无法抵赖的)。“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这是国人不可容忍的。袁称帝对历史的积极意义有点像股市里的“二次探底”。自袁“二次探底”以后,确认为“铁底”,每次到此便会“触底反弹”。万寿无疆的毛大帅也只能求皇帝之实,而不敢贪皇帝之名,他周围的人如江青等也从无有此念头。
回复 | 0
作者:润之毛 留言时间:2011-10-13 08:28:29
关于袁氏三大罪:
“告密”-- 现有史学争论。梁启超在有关文章中定其为“事先告密”;袁氏则在其日记中辨称“事后揭发”,二者性质徊然不同。有人亦认为袁氏当时没有告密的时间(18日深夜至21日凌晨)。总之,好像没有袁氏“事先告密”的铁证。
“签约”-- 有史学者称,将丧权辱国的21条签约之罪完全归之于袁氏个人似乎武断,国力微弱或许是根本之源。“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才是逃不过的铁律。
“称帝”-- 无法辩驳的事实。即便是后来被迫取消,也属“窃国未遂”。关键是“种下恶果”,令后人百般效尤。
回复 | 0
作者:5daziyou 留言时间:2011-10-13 05:50:00
袁世凯称帝,为何会导致众叛亲离?对这一点,必须详细分析。

首先,袁的称帝行为冒犯了中国公众的传统文化心理。自从成汤革了夏桀的命,在中国坐过皇帝位的至少有三四十家,因而在普通中国人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心理,“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大家轮流做的最好形式,就是“共和”,因而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何当时的国人普遍对民主一窍不通,对共和却如此赞成。而袁的称帝,等于断绝了所有人及其子孙的坐庄机会,他当然要犯众怒。

其次,他的行为无法见容于传统道德标准。由于袁是前清重臣,他逼迫清帝逊位,按传统儒家道德,本身就是不忠行为。但因为他促成了共和,客观上是为了天下,人们便不再计较,而一但他背弃共和自己称帝,等于他暴露了逼清帝逊位和背弃共和的真实目的,不过是为了自己,这就导致其政治人格和道义双重破产,因而威信扫地。

第三,他忘了自己的位子是怎么来的。我们知道拿破仑废共和而称皇帝,却备受法国人爱戴,原因是他崛起于法国乱世,挽狂澜于既倒,对内重建国家秩序,对外南征北战保卫国家,并把他的《拿破仑大法典》昭告于天下,因而其皇位是打下来的,可谓众望所归。而袁世凯不同,他的位子是人家革命党用人头换下来的,只不过迫于形势才交到袁的手上,因此其一旦称帝自为,马上成为众矢之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他亵渎了约法和国体的严肃性。梁启超在他那篇值20万两银子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中就说的很清楚。梁说,关于政治有国体和政体之分,政体需要改良,但国体不可随便变更。立宪还是共和,并没有优劣之分,目的都是保持国家稳定。一会立宪,一会共和,将国家神器置于何地?你玩电脑游戏不怕game over吗?!后来的戈尔巴乔夫那个大傻蛋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回复 | 0
作者:signal 留言时间:2011-10-13 04:51:20
谭嗣同在九泉之下告诉高戈林:可以不革命,但不可以不诛杀-两湖流域-[2058bytes|2011-10-13]
心体比肉体更不可伤害 天地良心受伤害 天怒人怨 伤天害-理者,天杀之,杀之者 天之骄子也-[0bytes|2011-10-13]
中共鼓吹民生而欺凌民心,完全找死-只谈民生不谈民权如同谈养猪-[0bytes|2011-10-13]
话不说出去 事就办不成 -张麻子-[0bytes|2011-10-13]
中国的改良改善不能再死孙志刚胡文海钱云会这些百姓了-该死的是官场中的立法行政执法的-[0bytes|2011-10-13]
高戈林要是想借改良之口行保朽之实,最后只能被共党拉来垫背-保朽官党棍之命者必倒霉-[0bytes|2011-10-13]
俄罗斯的情况是可以不诛杀但可以革命。中国情况相反-也许可以不革命但必须诛杀保朽派-[0bytes|2011-10-13]
俄罗斯有戈巴乔夫叶利钦这类不死保权和利的真人,-中国只有王八蛋邓江胡习-[0bytes|2011-10-13]
戈巴乔夫叶利钦知道生命的真价值之所在-知道生命的价值不在死保权和利-[0bytes|2011-10-13]
戈巴乔夫叶利钦知道生命的真价值在于顺应历史潮流-应天府-[0bytes|2011-10-13]
回复 | 0
作者:5daziyou 留言时间:2011-10-13 03:15:58
为什么同样是称帝,拿破仑受法国人爱戴,而老袁被中国人唾弃呢?
回复 | 0
作者:signal 留言时间:2011-10-13 01:27:13
谭嗣同在九泉之下告诉高戈林:可以不革命,但不可以不诛杀 - 两湖流域 [ 2058 bytes | 2011-10-13 ] [ 2 ]
高戈林要是想借改良之口行保朽之实,最后只能被共党拉来垫背-保朽官党棍之命者必倒霉-[0bytes|2011-10-13]
俄罗斯的情况是可以不诛杀但可以革命。中国情况相反-也许可以不革命但必须诛杀保朽派-[0bytes|2011-10-13]



共匪见根拨根见芽拨芽 最后还得靠云爆弹核弹摧毁中南海zt - 钱云会将进化为火云爆 [ 1370 bytes | 2011-10-12 ] [ 1 ]
当政治局九具僵尸在云爆之中成为九具焦尸的时候,这比辛亥精彩-因革命而死的人更少-[0bytes|2011-10-12]
人们没办法规劝僵尸 如同人们没办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钱云会将进化为火云爆 地点北京-[0bytes|2011-10-12]



谭嗣同在九泉之下告诉高戈林:可以不革命,但不可以不诛杀
发帖者:两湖流域 (时间:2011-10-13 04:01:04)

--------------------------------------------------------------------------------
八阕 http://www.popyard.org 【八阕】
谭嗣同在九泉之下告诉高戈林:可以不革命,但不可以不诛杀。


100多年前,为了阻止改良,腐朽派可以毫不犹豫地杀六君子杀谭嗣同,为了阻止变革,腐朽派可以杀徐锡麟杀秋谨杀吴禄贞。现在为了阻止改良,腐朽派可以毫不犹豫地开出坦克射出机枪子弹(包括爆炸子弹)。谭嗣同说没有哪个国家的改良不死人的。但是100多年后的现在,这个高科技时代,为了国家的改良改善,死的不能再是谭嗣同第二,死的不能再是徐锡麟秋谨吴禄贞,历史证明,他们的死,无益于国家的改良改善,他们死了,国家民族还是那样的死水微澜。所以,历史告诉我们,改良必须要有人死,而死的不能是改良派,那么,也就是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的改良改善,死的必须是腐朽派包括其核心组成部分。


所以,可以不革命,但不可以不诛杀(有名头的清除捍卫腐朽体制的腐朽势力的人物代表)。哲人们贤士们告诉人们,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死守着权和利。对于死守着非法的不合理的权和利的人,其生命己失去价值。可以焚毁这些朽木,铲除这些恶瘤,人们可以象当年他们毫不犹豫地动用坦克机枪清理广场那样,毫不犹豫地动用大刀片或者云爆弹以及其它高科技时代的文明特色工具清理官场。


高戈林说时间在人民这一边,但是如果一年时间杀死一百个一千个官场中阻止改良的毒瘤,而不这样,要到二十年后才让时间来消灭他们的话,这二十年中有成千上万的因为改良的阻断而形成的动车追尾三鹿奶粉等等之类事件中死去的男女老幼(动车追尾中甚至全家几口都死在车中)。这个账谁都可以算得过来,官场中的党棍是人命,死于腐朽制度下的百姓的命难道不是命,能在一年中杀死一百个一千个党棍就可以救出二十年中成千上万几十万的百姓,这种事,可以做。


从目前中南海的死水一潭来看,谭嗣同说的不错:没有哪国改良可以不死人的。谭嗣同错的是:哪国的改良,死的都不该是改良派,死的该是腐朽派,而且该是成千上万的死,他们成千上万的死,可以救出成百万的民众不死不残不受冤不受气不伤心 --- 心体比肉体更不可伤害。


高戈林说革命是一策但革命是下策,有路走时千万别轻言革命,但是按谭嗣同的意见,可以不革命,但不可以不诛杀,不可以没有毫不犹豫的诛杀和清理官场。


高戈林说继续革命是错的。但是历史告诉人们,成千上万地诛杀官场中朽木毒瘤,是改良所必须的。医学告诉人们,不是所有的毒瘤都可以化疗的方法来解决的,有些毒瘤必须切除---哪怕用云爆弹消灭其势力群体。这不是革命,这是救人。可以不革命,不可以不诛杀
回复 | 0
作者:5daziyou 留言时间:2011-10-12 22:34:37
"与此相关的还有,对袁世凯被扣上的几顶帽子(除了“告密”、“签约”、“称帝”之外,还有一顶“窃国”——取孙中山而代之当民国大总统,是最早被专家否定的)... "

再次善意地提醒博主一句,袁的几项罪责,是他自己犯下的,不是某党某国加给他的。

“窃国”是指他把革命党用头颅给天下人争来的天下,又抢到了他自己的手中。所有历史书都是这么写的,我很怀疑老高的理解力和动机。
回复 | 0
作者:润之毛 留言时间:2011-10-12 21:21:40
感谢老高的辛勤耕耘,不知疲倦地为大家提供百家文章。
关于革命与否,实际上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历史不能假设,现实也无法去臆测。倒是愿意借用老毛的一句话,“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有一位哲人也说过,“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合理是指有原因的。
为什么会有农民起义,因为皇权腐败,民不聊生;为什么曾有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革命,因为早期资本主义贪婪无耻,工人阶级则极度贫穷;为什么会有辛亥革命,因为清政府罔顾民意,腐朽透顶;为什么老蒋被赶走,因为连当时的美国政府都认为其“腐败无能”;为什么当年“文革”如火如荼,因为进城的土共已脱离民众;为什么有后来的“六四”,因为当时官倒横行,社会不公;为什么会有“占领华尔街”,因为富人的贪婪等等,.....。
总之,若想避开革命,这个社会必须适当的公平,眷顾民众;是否有革命,主要决定于执政集团是否聪明,推行良政。
回复 | 0
作者:5daziyou 留言时间:2011-10-12 19:02:59
再说袁伟时,老高和他是朋友,所以俺的讲话希望他能听到。

袁伟时当初是搞哲学和文化学的,退休之后才搞起历史。他这类人搞历史一个共同的毛病是,没经过系统专业的训练,形不成一套客观完整的历史研究方法,因而在搞研究的过程中,仅凭自己掌握的一点资料和一知半解,喜欢提出新奇的观点,然后满嘴跑火车。发展到最后,甚至根据自己的好恶,取舍历史。

我们知道黄仁宇先生也是半路出家,但人家毕竟是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历史学博士的,因而人家的“大历史观”就经得起推敲。

袁伟时这种半路出家的“历史学者”,最好搞与现代中国关系不太强的历史,比如他搞晚清以前的历史,就多少有些见地。

关于反驳袁伟时的文章,在“中国黄埔军校网”里大量出现,可供参考。
回复 | 0
作者:5daziyou 留言时间:2011-10-12 18:50:00
又见老高大作,俺来继续胡喷。

“革命是对的,继续革命是错的,”确实是至理之言。不过在当下,“继续革命是错的”只是对老百姓说的,对高居庙堂之上的人,还必须大讲特讲“革命是对的,”把老百姓要搞革命的千万个理由分析透,并放到这些人的案头,才能让他们不要枕着“五不搞”的枕头安心睡觉。否则,让人事与愿违的继续革命可能真会到来。

您介绍的几种历史观确实不错,不知那几个最著名的历史学家都有谁?

“走向共和”确实是一部精品,俺看过至少3遍。特别是老孙和老袁的几集对手戏,把两人的思想,人格和内心世界表现得很好。老袁这个人,“宪政共和,政党竞争,三权分立,”对他来说就是外星语言,他只知道学习日本改良成功那点三脚猫的表面功夫。而他本人呢,一方面“不学无术,”缺乏周公,曹操,曾国藩面临被推举称帝时的那种清醒,另一方面他两面三刀,做事独裁毒辣并形成习惯,因而对逆耳之言和反对派横加打击,最后能听到的当然都是让他舒服的言论了。一句话,他通过谎言把自己也骗了。所以很多人认为老袁称帝是被劝进,实际是只看表象不看原因。对袁世凯罪过的分析,可以有效地让大家了解中国文化的糟粕所在。

这部电视剧一个的不足之处是,民国之后搞了个虚构的记者和国会议员,增加了演义的戏份,但少了批判的力度。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
回复 | 0
我的名片
高伐林
注册日期: 2010-05-22
访问总量: 15,608,186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文章欢迎转载,请注作者出处
最新发布
· 知识分子在新的时代要逐渐习惯靠
· 清明时节雨纷纷,推荐一篇缅怀故
· 要是一条狗救了毛主席怎么办?
· 是中国权威部门出台一版《仇恨指
· 善良的人必须行动起来,勿以恶小
· 《青年论坛》鸣谢团中央始末——在
· 《青年论坛》的触角伸到了天子脚
友好链接
· 暗夜寻灯:暗夜寻灯的博客
· 旅泉:旅泉的博客
· 怀斯:怀斯的博客
· 海天简牍:海天别院
· 云乡客:云乡客的博客
· 老木屋:老木屋的博客
· 吴言:吴言的博客
· 寡言:寡言的博客
· lone-shepherd:牧人的博客
· 艺萌:艺萌的博客
· 德孤:德孤的小岛
· 虎猫:张石的博客
· 郭家院子:郭家院子
· 山哥:山哥的文化广场
· 史语:史语的博客
· 王清和:《金瓶梅》揭密市井私生
· 晚秋心情:不繫之舟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解滨:解滨
· 汪翔:汪 翔
· 星辰的翅膀:星辰的翅膀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 岑岚:岑岚的博客
· 枫苑梦客:梦中不知身是客
· 怡然:怡然博客
分类目录
【诗】
· 一部童话引发图书界难得一见的翻
· 读书要读有趣的书:走这一条捷径
· 《长安三万里》藏着大国由盛转衰
·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不受瘟疫侵袭
· 推荐三部中国作家描写瘟疫的优秀
· 横跨美国之旅(后记):来,享受
· 母亲节回忆与母亲有关的若干小事
· 中国百姓的诗歌江山被他们这样一
· 余英时先生在“祖国”“故乡”安然长
· 请告诉我哪句可原谅,哪句必须批
【识】
· 知识分子在新的时代要逐渐习惯靠
· 要是一条狗救了毛主席怎么办?
· 善良的人必须行动起来,勿以恶小
· 书里的乌托邦是曙光,现实的乌托
· 过去数十万年从动物升为主宰;今
· 孩子一出生,就能算出有多大几率
· 美国驴象两党究竟各自代表哪些选
· 以江泽民冠名的“三个代表”理论从
· 宪​法学教授眼里美国宪政
· 顾维钧和汪精卫看法相近,冯友兰
【史】
· 清明时节雨纷纷,推荐一篇缅怀故
· 《青年论坛》鸣谢团中央始末——在
· 一个民族需要有英雄——英雄没有免
· 人类文明的竞争过程中,病菌插进
· 鲁迅说“民国以来最黑暗一天”留下
·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背面的
· 夺得了令举世振奋的“大捷”?来,
· 文革最大受害者的另一个身份:文
· 不实之词无处不在,《革命烈士诗
· 连周恩来都承认:蒋介石还算一个
【事】
· 《青年论坛》的触角伸到了天子脚
· “尽到一个历史当事人应尽的责任”
· 犹太人和黑人:索维尔笔下的美国
· 一个青年干部的婚姻危机怎样惹翻
· 我的儿子,你的秘书:《进出中组
· 文革多少杀人犯,他是忏悔第一人
·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 袁世凯大哉问:中国实现共和需要
· 中共的公信力是怎样磨损到最终折
· 华国锋让军权落到邓小平手里,不
【视】
· 好莱坞科幻题材电影大盘点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续):如何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在“911
· 横跨美国之旅(第16天):见识了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续):地平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第一位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续):一所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不期而
· 横跨美国之旅(第13天):在造物
· 横跨美国之旅(第12天):把开胃
【拾】
· 是中国权威部门出台一版《仇恨指
· 为何这么多人认为中美难免一战?
· 科技不断进步,过去的社会形态绝
· 几乎没什么比实现中国民主宪政更
· 国家能力过于强大,就只能靠“死
· 你如果不想当井底之蛙,就不能不
· 大数据的神器也救不了计划经济的
· 一种解释:为何中国坚持另搞一套
· 俄乌只能在战场决出胜负?各方基
· 现在乌克兰战事在军事上结果已经
存档目录
2024-04-29 - 2024-04-29
2024-03-04 - 2024-03-31
2024-02-17 - 2024-02-28
2024-01-02 - 2024-01-02
2023-12-04 - 2023-12-26
2023-11-06 - 2023-11-27
2023-10-02 - 2023-10-30
2023-09-04 - 2023-09-25
2023-08-01 - 2023-08-28
2023-07-03 - 2023-07-28
2023-06-02 - 2023-06-30
2023-05-01 - 2023-05-31
2023-04-03 - 2023-04-28
2023-03-01 - 2023-03-31
2023-02-01 - 2023-02-27
2023-01-02 - 2023-01-30
2022-12-07 - 2022-12-30
2022-10-03 - 2022-10-17
2022-09-02 - 2022-09-30
2022-08-01 - 2022-08-31
2022-07-01 - 2022-07-29
2022-06-01 - 2022-06-29
2022-05-03 - 2022-05-30
2022-04-06 - 2022-04-29
2022-03-01 - 2022-03-31
2022-02-01 - 2022-02-28
2022-01-02 - 2022-01-27
2021-12-02 - 2021-12-31
2021-11-04 - 2021-11-23
2021-10-01 - 2021-10-30
2021-09-04 - 2021-09-30
2021-08-01 - 2021-08-24
2021-07-01 - 2021-07-28
2021-06-02 - 2021-06-28
2021-05-06 - 2021-05-27
2021-04-02 - 2021-04-26
2021-03-01 - 2021-03-31
2021-02-02 - 2021-02-25
2021-01-01 - 2021-01-30
2020-12-01 - 2020-12-30
2020-11-01 - 2020-11-30
2020-10-07 - 2020-10-29
2020-09-02 - 2020-09-30
2020-08-03 - 2020-08-31
2020-07-04 - 2020-07-29
2020-06-02 - 2020-06-24
2020-05-01 - 2020-05-31
2020-04-02 - 2020-04-30
2020-03-01 - 2020-03-30
2020-02-03 - 2020-02-29
2020-01-01 - 2020-01-27
2019-12-05 - 2019-12-27
2019-11-08 - 2019-11-26
2019-10-01 - 2019-10-29
2019-09-02 - 2019-09-27
2019-08-01 - 2019-08-30
2019-07-17 - 2019-07-31
2019-06-01 - 2019-06-29
2019-05-01 - 2019-05-31
2019-04-01 - 2019-04-30
2019-03-01 - 2019-03-29
2019-02-01 - 2019-02-28
2019-01-01 - 2019-01-31
2018-12-01 - 2018-12-31
2018-11-05 - 2018-11-30
2018-10-01 - 2018-10-18
2018-09-03 - 2018-09-28
2018-08-01 - 2018-08-31
2018-07-02 - 2018-07-31
2018-06-01 - 2018-06-29
2018-05-01 - 2018-05-31
2018-04-02 - 2018-04-30
2018-03-01 - 2018-03-30
2018-02-01 - 2018-02-28
2018-01-01 - 2018-01-31
2017-12-01 - 2017-12-29
2017-11-01 - 2017-11-30
2017-10-02 - 2017-10-31
2017-09-01 - 2017-09-28
2017-08-01 - 2017-08-31
2017-07-03 - 2017-07-31
2017-06-01 - 2017-06-30
2017-05-01 - 2017-05-31
2017-04-03 - 2017-04-16
2017-03-01 - 2017-03-30
2017-02-02 - 2017-02-28
2017-01-02 - 2017-01-31
2016-12-03 - 2016-12-31
2016-11-01 - 2016-11-30
2016-10-03 - 2016-10-22
2016-09-01 - 2016-09-30
2016-08-01 - 2016-08-31
2016-07-14 - 2016-07-29
2016-06-01 - 2016-06-22
2016-05-02 - 2016-05-31
2016-04-04 - 2016-04-28
2016-03-01 - 2016-03-31
2016-02-01 - 2016-02-29
2016-01-01 - 2016-01-31
2015-12-01 - 2015-12-31
2015-11-01 - 2015-11-30
2015-10-09 - 2015-10-31
2015-09-01 - 2015-09-28
2015-08-01 - 2015-08-28
2015-07-01 - 2015-07-31
2015-06-01 - 2015-06-30
2015-05-01 - 2015-05-28
2015-04-02 - 2015-04-30
2015-03-02 - 2015-03-31
2015-02-07 - 2015-02-28
2015-01-01 - 2015-01-29
2014-12-01 - 2014-12-23
2014-11-03 - 2014-11-26
2014-10-01 - 2014-10-29
2014-09-01 - 2014-09-30
2014-08-01 - 2014-08-29
2014-07-01 - 2014-07-30
2014-06-03 - 2014-06-30
2014-05-03 - 2014-05-31
2014-04-02 - 2014-04-29
2014-03-02 - 2014-03-31
2014-02-02 - 2014-02-28
2014-01-01 - 2014-01-31
2013-12-01 - 2013-12-30
2013-11-01 - 2013-11-29
2013-10-01 - 2013-10-31
2013-09-02 - 2013-09-30
2013-08-01 - 2013-08-28
2013-07-01 - 2013-07-29
2013-06-02 - 2013-06-28
2013-05-03 - 2013-05-31
2013-04-02 - 2013-04-30
2013-03-04 - 2013-03-31
2013-02-04 - 2013-02-27
2013-01-02 - 2013-01-31
2012-12-02 - 2012-12-31
2012-11-03 - 2012-11-30
2012-10-01 - 2012-10-28
2012-09-10 - 2012-09-27
2012-08-01 - 2012-08-27
2012-07-01 - 2012-07-31
2012-06-01 - 2012-06-29
2012-05-01 - 2012-05-31
2012-04-01 - 2012-04-30
2012-03-02 - 2012-03-29
2012-02-01 - 2012-02-27
2012-01-02 - 2012-01-31
2011-12-01 - 2011-12-31
2011-11-02 - 2011-11-30
2011-10-01 - 2011-10-29
2011-09-01 - 2011-09-29
2011-08-01 - 2011-08-31
2011-07-01 - 2011-07-31
2011-06-01 - 2011-06-30
2011-05-01 - 2011-05-31
2011-04-01 - 2011-04-29
2011-03-02 - 2011-03-31
2011-02-02 - 2011-02-28
2011-01-02 - 2011-01-31
2010-12-01 - 2010-12-30
2010-11-01 - 2010-11-30
2010-10-04 - 2010-10-31
2010-09-03 - 2010-09-30
2010-08-01 - 2010-08-31
2010-07-01 - 2010-07-30
2010-06-01 - 2010-06-30
2010-05-21 - 2010-05-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