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作文的文风,很像近年来学术界颇为流行的那种不说人话的行文方式,充斥怪异造作的翻译腔与不分场合的术语滥用。如果是一篇学术论文,估计要被导师打回来;如果是一篇普通作文,也不该得到高分。但这是在高考现场,一个极端的环境
老高按:今年高考过后,人们纷纷议论“满分作文”,对,我说的就是那篇《生活在树上》,以这样的文字开头:“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高考于我已是非常遥远隔膜的事儿了。就文章而言,主旨且不论,我是很讨厌这篇作文的文风的,我看网民们大多也对如此卖弄满腹经纶掉书袋的文章不以为然,更有人说“这一篇不知所云的零分作文,能得高分,是因为背后有腐败和关系网”,对浙江此次阅卷的组长,省写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陈建新教授大起底,称他又当裁判,又当教练,出书作报告传授高考作文秘诀。 我是作家马伯庸的粉丝,读到马伯庸一篇谈这篇作文的短文,扩展了我看待这篇作文的维度,有道理,转发于此,供大家参考。 文中提到2001年的满分作文《赤兔之死》,我记忆犹新,考生蒋昕捷用纯熟的文言文和一些史实的框架,虚构了一个追求诚信的骏马的故事。那位考生后来成为《中国青年报》记者,写出了若干好报道。 希望《生活在树上》的作者,这位显然拥有相当学养、才华和潜力的考生,能超越这篇“树上”的文风,几十年之后与这篇作文邂逅时,惊讶地说:这真是我写的?怎么这么表达?呸!
这篇满分作文很难用“好”或者“烂”来评价
马伯庸,微信公号
那篇高考满分作文吧,我仔细看了,很有意思,很难用“满分好作文”或者“烂作文”来简单地评价。 里面最夺人眼球的部分,是使用了一大堆生僻词,诸如“嚆矢”(先声)、“孜孜矻矻”(后俩字念哭)、“洵”(确实),引用了一堆生僻典故,以及看似高端的学术口——祓魅与赋魅,实践场域的分野、理想期望范式之类。 让人觉得惊讶的是,这些生僻词、生僻典故和生僻表达都用对了地方,并不是背诵了一堆术语胡乱堆砌上去。这说明考生本人的知识面和阅读量,确实远超同侪,这是很值得佩服的一点。网评说“不说人话”是准确的,但说“不知所云”就过了。 问题在于,没这个必要。 作文里要表达的意思,完全可以用更平实、朴素的词句来组织,信息一点不会损失。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深度和论证过程,也完全用不着跩这些大词儿,四个字来总结就是:辞不配位。 如果这么说还不够形象的话,我举个例子:“曦和凌于颠囟兮,琼蕊睹朕而粲齿”,看着也挺高端对吧?其实就是“太阳当头照,花儿对我笑”。 这篇作文的文风,其实很像最近十年来学术界颇为流行的那种不说人话的行文方式,充斥着怪异、造作的翻译腔与不分场合的术语滥用。我怀疑作者是不是读了一大堆类似的论文,完全沉迷在这种不可名状的“高级感”中。 如果是一篇学术论文,估计是要被导师打回来的。如果是一篇普通作文,不免有堆砌炫技之嫌。也不该得到高分。 但这是在高考现场,一个极端的环境。
在这个环境下,所有的一切,都要围绕着“分数”展开。具体到高考作文,考生必须施展浑身解数,在极短的时间内给阅卷老师提供一个兴奋点,这个兴奋点要鲜明、清晰、高级并且与众不同。所以写高考作文,策略和平常写文章不一样。 也许这篇作文的风格是故意为之,就像当年的《赤兔之死》,成色如何且不论,至少夺人眼球是做到了。第一位阅卷老师给的分数不高,复阅时的两位都打了满分,说明战术运用得当。 真正的问题,出在阅卷老师身上。 这事在宋朝曾经发生过一次。当时国子监里有个太学生,叫刘几,文风晦涩古怪、词藻偏僻,人称诡秘之主。《宋稗类抄》说他“好为怪险之语,学者翕然效之,遂成风俗”。提倡古文运动的欧阳修格外看不惯这小子,他对文章的要求是质朴流畅,不以辞害义,最讨厌这种轻薄子。他担任主考官时,批到一张卷子,上面有“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几个字,立刻识别出这是刘几的手笔,直接拿朱笔把整张卷子从头到尾抹了一条,号称红勒帛,还挂出来,上悬“大紕繆”三字。 刘几是大才子,但欧阳修担心的是,一旦给他高分,会引起无数人效仿博名,潮流大坏。刘几很知趣,沉淀了几年以后再去考,顺利过关。 欧阳修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赤兔之死》之后,我记得高考古文层出不穷,大家都意识到可以靠出奇去博一博,但质量实在良莠不齐。这次满分之后,我赌接下来几年一定有人会去背诵学术大词和艰深典故,在高考作文里铺排而出。 你不能苛责一个高中生。这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抉择,为什么不去使用这种合法技巧去争取分数?这位作者有阅读量,有知识面,也有表达能力,战术上选择也没问题。未来必有前途。只是在战略上,千万不要觉得这么写是一条好的出路。 至于阅卷标准,就这样吧。
近期图文:
你以为是美国公民,中共就够不着你了? 一叶而知秋:读《世界总有两种面孔》有感 回忆33年前举行“中国的一日”征文 让伟人活在大时代,让凡人活在小时代 99%的人没经受住人性考验,该谁担责? “美军细菌战”的中朝受害者为何没人索赔 中国历史上冤案平均多久能平反昭雪 胜利者不肯写历史,失败者乐于写历史 有时恰恰需要通过寓言才能理解现实 华人自由派学者谈博尔顿眼中的川普对华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