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者陈小雅说,常常会对“没料到”感慨万千!学生没料到政府会镇压;邓、李没料到“四二六社论”和戒严令不起作用;赵紫阳没料到学生不听他的……正是这些“没料到”,在八九的各个环节决定了这场运动的走向,只能是朝野双方豪赌
老高按:北京女学者陈小雅来信,告诉我她的修订版《八九民运史》最近在美国出版了,但我看了半天有关信息,没有出版社的名字。随后她又给我发来后记,我推荐给明镜网刊出了。 认识陈小雅已11年了,而更早的年代就知道她的大名,尤其是知道导致她被社科院政治学所除名的那本著作《八九民运史》。11年前为她在明镜出版社出版的两本书《中国“牛仔”——毛泽东的公案及行为、心理分析》(2005年),《中国“废片”——毛泽东的命案》(2006年),有过很多书信来往,我那几年常回国探望老娘,回去了也肯定会去看望她。陈小雅应该也算“紅二代”,但她这个“紅二代”当得很边缘,不受当局待见。那时她的父亲、前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红旗》杂志编委还健在,90多岁了,母亲则多年瘫痪在床,陈小雅又被单位除名,靠撰稿写书,收入不稳定。经济上或许还能支持,父亲离休有在我们普通百姓看来还算不错的待遇,但是她的生活负担应该是比较重的。不过她总是兴致勃勃,有研究不完的课题,即便2007年摔坏了脑部,她也顽强坚持写作。她住在万寿路的离休高官的大院,我去了她常带我参观非禁区的大院部分和外面街道,告诉我很多趣事。我忘了以前提到过没有:与她这个大院相邻的另外一个用高墙隔起来的大院,就是李鹏的官邸。在她住的大院里,我还仰望过一座高入云霄的二三十层的三翼摩天巨楼,据说那是当局提供给退下来的省级高干住的。 为她写的研究毛泽东行为和心理的《中国“牛仔”》一书,对她做了一个很长的书面采访,我提了几十个问题,她详细书面回答,然后我再修改整理,前后几个回合,竟然长达近五万字。在当时何频主政的《多维时报》《多维月刊》和多維网发表,并被陈小雅收进了她的下一本书《中国“废片”》,作为该书的附录。其中她的有些观点,我并不完全认同,我觉得,作为女性学者,她有很多长处,但也有不足,简而言之,长处是非常锋利敏锐,不足则是有时过敏,对某些偶然性因素,难免过分解读,在与她的对谈中我曾与她讨论过。她1996年出版的《八九民运史》对某些人物的叙述和臧否,也曾引起一些非议和争论。不过,不管同意不同意其观点,她的几本书,都会给人启迪,引发更多的思考。 下面是明镜网编者的按语。
中国大陆政治学者陈小雅的《八九民运史》135万字(上中下三册)在美国上市,恰好是该书初版的20周年。本文是她为此书所写的后记,标题为明镜网编者所加。 陈小雅曾在明镜出版社出版专著《中国“牛仔”——毛泽东的公案及行为、心理分析》(2005年),《中国“废片”——毛泽东的命案》(2006年),与她在香港共和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丈夫”——毛泽东的情事》,三本书构成研究毛泽东的系列。 陈小雅,1955年10月生于湖南长沙,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历史系。1982年,任国家文物局干部。主管革命文物,对近现代非革命性质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遗产列入国家保护范围曾作出积极贡献。1985年考入《中国文化报》,历任理论部、记者部负责人;1989年,转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历任《政治学研究》编辑部编辑、副编审、政治制度研究室副研究员。1996年因撰写和在台湾出版《天安门之变──八九民运史》被剥夺工作。二十年来在照顾年迈重病双亲的同时,坚持对社会与政治问题的独立研究,及撰稿谋生。 除上述著作外,其主要著作还有《摇篮与墓地——严复的思想与道路》等;主编有《沉重的回首──1989天安门运动十五周年纪念文集》、《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著作辑要大辞典·政治学》等。 她重新修订的《八九民运史》分为三册:(上)八九民运的历史因由,(中)八九民运,(下)天安门之变。
六四各方的“没料到”导致朝野双方豪赌
陈小雅,明镜网,《八九民运史》后记
陈小雅著《八九民运史》。
《八九民运史》初版脱稿于1994年3月,1996年6月由台湾风云时代出版公司出版。出版时书名为《天安门之变——八九民运史》。由于初版时的形势严峻、资源奇缺,使之不可能是一本史学意义上比较完备的研究著作,而过多地承载了“道义辩驳”的义务。可喜的是,由于铁幕两边的人们对于历史、舆论和公义的日益重视,我们不必像等待“延安整风”或“反右”档案的解禁一样,等到半个多世纪之后,才能与“八九-六四”的真相见面。近二十年(特别是近十年)来,大量记述当年高层活动的书籍、文章和采访记录的发表,使我们——当时代人和事件参与者——有可能在还有思考和鉴别能力的今天,比较全面地了解隐藏在那段纠结历史背后的部分真相。从而使本人,能够在有生之年完成这次义务的修补。 来自当年学生领袖和运动成员的回忆,为本书的修订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其中,莱茵笔会和亚琛八九学社组织研讨和印制的《回顾与反思——八九学运历史回顾与反思研讨会记录》、柴玲《一心一意向自由》、封从德《六四日记——广场上的共和国》的问世,对于笔者了解学运内部的生长发展和竞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后者关于自身经历的点点滴滴的忆述,对于从青年心理的维度考察这场学运,显得尤为珍贵。 对于本书修订有重要意义的另一部著作,是新闻界前辈、时任《人民日报》代理总编辑陆超祺先生的《“六四”内部日记》。它的完整性、专业代表性和可信度,不仅可以作为八九叙事一个侧面的主干,还可以补正诸多高层回忆和第二手叙述。尤其在反省八九事件中的新闻界得失方面,对本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启迪作用。 阅读这些史料,我常常会对一个无辜的词汇感慨万千。这个词就是“没料到”!学生没料到政府会镇压;邓、李没料到“四二六社论”和戒严令不起作用;赵紫阳没料到学生不听他的!正是这些“没料到”,实际上在各个环节决定了这场运动的走向。而这些“没料到”说明,对立双方互相并不了解。因为不了解,所以存在不切实际的希望。而由不切实际的希望主宰制定的政策,只能是“赌”——朝野双方的豪赌!这会导致什么结果?不言而喻,肯定是南辕北辙! 此外,《怀念耀邦》系列的出版、赵紫阳《改革历程》、《杜导正日记》、李鹏《“六四”日记》、邓力群《十二个春秋》、张良《中国“六四”真相》、解放军总政文化部的《戒严一日》、陈子华主编的《浴火重生——天安门“黑手”备忘录》等著述,都是二十年来关于“八九-六四”研究最重要的文字。 本书依旧采取“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体例;追求叙事、求证与评论各不偏废的风格;重大事件、重点时段和完整案例辟专门章节的写作方法。 本书的修订从2013年开始,由于2007年脑伤,家中还有一个90多岁、中风24年的母亲需要照顾,拖拖拉拉持续了三年。期间曾几次想放弃这项看来自己已力不从心的工作。但终因初版的缺陷太明显,就此为本人的研究画上句号心有不甘;也因为朋友们不断地催促,我不得不坚持下来。最后,因得助于天定先生的帮助,使我的进度大大加快。但适逢香港的出版业不景气,今年又是“文革”五十周年,无论出版者和我本人,在半个月前,都没有把此书的出版提上日程。 但意外的事情就在此时发生了。 我通常都有将重要事情作一防范处理的习惯。2016年4月某日,因朋友相邀外出参观、游玩,为防备万一,这一次,我将尚未编辑完毕的书稿寄给了身在美国的徐文立和封从德先生。一来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备份,二来请他们提意见修订。没想到,文立先生当即决定,应当“马上、全部出版”。因有135万字,我担心读者过于破费,也担心大多数人对其中的考证过程、资料罗列不感兴趣,想写一个简写本供纸质出版。但出版社的迅速反应和工作效率,再次把老太太我推上了义无反顾的境地。 因此,本书今天能和读者见面,完全要感谢徐文立先生和小徐女士! 我还要借此机会感谢所有为本书提供资料、记忆及见解的相识与不相识的朋友,特别是为读者提供了6月3日到4日个人经历与目击见证的文字,每当我读到这些文字,都会禁不住热泪盈眶!同时,我还要对那些等不及已经离我而去的朋友、我因繁忙、精神压力过大而得罪的朋友,道一声对不起! 因本人的能力、资讯和水平的限制,本书错谬肯定不少。在希望读者海涵之余,提出批评意见。我始终认为,这是中国人共同的事业。完善这个研究,是对祖国、对青年、对历史的责任。 谢谢大家!
2016年4月9日
纸质版: 出版商销售平台: 上册:https://www.createspace.com/6199758 中册:https://www.createspace.com/6201332 下册:https://www.createspace.com/6201337
亚马逊销售平台: 上册:http://www.amazon.com/dp/1530990025 中册:http://www.amazon.com/dp/153270139X 下册:http://www.amazon.com/dp/1532701446
近期图文:
文革始终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专制君王的知识分子政策四部曲 辛亥革命后的权力之争寓含着路线之争 一位革命的叛徒对革命的记载和思考 抓住50年时机反思文革?确实是两难 介绍新书《纪念方励之文集·人文卷》 比较公有化和私有化利弊,从常识出发
| | | | | | | | | | |
Text-to-speech function is limited to 100 charact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