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老高的博客  
你未必能看到很喜歡的觀點,但一定會進入挑戰性的視野。  
https://blog.creaders.net/u/3843/ > 複製 > 收藏本頁
網絡日誌正文
一封檢舉信使七千人大會從牛年開到虎年 2018-01-18 10:49:22

  後毛澤東時代的執政者出於對自己地位的擔心,“評毛”錯過了幾次歷史機會,最終成了一座“爛尾樓”,給中華民族的長治久安留下巨大的隱患,也導致對建國以來重大事件,難以形成共識。即便如此,人道、人性也是必須堅持的基本底線


  老高按:在討論大饑荒、文革乃至中共歷次運動的是非功罪時,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觀點,這很正常。但討論問題須有大家認可的基本底線,底線就是人道、人性——討論法西斯的教訓,若有人大放厥詞稱頌希特勒種族滅絕,論證“猶太人應該殺”,此人就應立即被驅逐出場。
  在中國,情況比較特殊,我在博客文章中援引大量翔實史料多次介紹過,後毛澤東時代的執政者出於對自己地位受到衝擊的擔心,不敢真正發揚民主,總結教訓,“評毛”錯過了幾次歷史機會,最終成了一座“爛尾樓”,由此導致對建國以來的重大歷史事件的評價,無不留下極大的隱患,對真相如何,誰應擔責,難以形成共識。
  雖然結論難以形成共識,但也必須要有人道、人性的基本底線。例如,對大饑荒的死亡人數和原因,爭論不休,無可非議。可以認定是三千萬、五千萬,也可以堅持說只有三十萬、三萬;可以追查最高層的政治責任,也可以研究什麼樣的具體舉措造成了災難。但這一史實不容抹殺:他們是餓死的,是在和平環境中餓死的,不管這些人自己有多少缺點劣跡,他們也都應該被尊重、被銘記、被哀悼。
  卻有一些人,如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社長、蘭州大學新聞學院院長林治波,矢口否認這些苦難民眾的歷史存在,在我看來形同第二次屠殺;又有江蘇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孫經先說“只有250萬人”死於“營養性死亡”——不說“營養不足性死亡”,更不說“缺乏營養性死亡”,卻說“營養性死亡”!而這樣的人物,竟也出現在萬維網,一位自詡“年輕”的hapoi,這麼看待大饑荒:“吃個七分飽是最有利於健康”;至於反思毛時代嘛,要多總結一下“部分民眾的無節制”!此人還要我“冷靜”,他不是冷靜,他是冷血。
  記者韓福東2012年發表了一篇深度採訪報導《親歷七千人大會的鳳陽老人追憶塵封歷史》,之所以在2012年寫這麼一個題目,我推測,是正逢這次黨史上規模最大、也非常重要的七千人大會50周年。近來此文在微信上熱傳,但不知是誰,將原來平實的標題改得更吸引眼球一點:《親歷七千人大會:劉少奇追問到底餓死多少人》。
  這個標題並非瞎編,源於文中時任安徽省委書記處書記、副省長張凱帆的回憶:“在1962年七千人大會上,劉少奇同志參加安徽組討論,追問安徽餓死了多少人,第一次報40萬,後來追問緊了,報到400萬。實際上約有500萬人。”


  親歷七千人大會的鳳陽老人追憶塵封歷史

  韓福東,轉載自“人民網”,原載《南方都市報》


  1962年,七千人大會現場。資料圖片

  “大躍進”時期,安徽省委鋼鐵廠的高爐群。合肥市檔案館提供韓福東翻拍


  1962年前後,漩渦中的安徽

  50年前,去北京開會時,馮希仁40歲,是安徽第一紡織印染廠黨委書記。這是一家有七八千職工的大企業,馮希仁因此有機會成為七千人大會的親歷者。
  馮希仁記得,合肥市共派出六名代表與會,其中廠礦代表四人,市委代表二人。其他五人現均已去世。(注1)那是1962年1月,他們與安徽省其他代表一道,搭乘火車北上,住在北京友誼賓館內,經歷了人生中一段不同尋常的旅程。
  時為安徽省滁縣(現滁州市)地委常委兼鳳陽縣委第一書記的馬維民,也在同一列車上。他生於1926年,是河北南宮人,1947年來安徽根據地參加革命,三十幾歲已當上安徽省團委副書記,1961年初,被抽調到災情嚴重的鳳陽掛職。“省委原來想讓我去定遠縣,在那待了一個月後,發現鳳陽災情更嚴重,就來到了鳳陽縣。”馬維民對南都記者說。(注2)
  原鳳陽縣委第一書記趙玉書已被停職,安徽省農業廳長陳振亞正在這裡負責組織工作,馬維民是來接替陳振亞的。“我去的時候,情況已有所好轉,農業十二條、六十條(注3)先後下發,不像之前死那麼多人了。”馬維民說,鳳陽當時不足40萬人,餓死大概6萬。
  可與此相參照的是“大躍進”時期的人口統計數字。1957年,鳳陽總人口為380711人,到1960年減少為306543人,人口減少7萬餘。馬維民來到鳳陽後的1961年,總人口數為291958,表明仍有非正常死亡現象。到了1962年,人口開始正增長(315535人),而那正是七千人大會後的事兒。(注4)
  七千人大會召開於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參加者包括中央、省、地、縣委四級主要負責人以及部分大廠礦和軍隊負責人,共7118人。大會召開的目的,是總結“大躍進”經驗教訓,統一全黨認識,增強團結,調整方針為戰勝困難而奮鬥。按官方權威說法,“七千人大會取得了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所能取得的重要成果,對推動國民經濟全面調整起到了積極作用。”(注5)

  重災區:“有的村子已經沒人了”

  馬維民剛到鳳陽去的時候,發現這裡有的村子已經沒人了。“都逃荒了,房前雜草一人多深。”
  有關鳳陽的災情,在陳振亞1961年2月1日《關於鳳陽問題的報告》中有很好的說明:“人口大量外流、疾病和非正常死亡。據縣委五級幹部擴大會議揭發統計,1959-1960年,鳳陽縣農村人口外流達11196人,占農村總人口335698的3.3%,發病人口達102994,占農村人口的37.7%……全縣人口死亡現象更是驚人。據統計,1959年和1960年,共死掉60245人,占農村人口的17.7%。”“一些地區規定死人後‘四不准’:一不准淺埋,要深埋三尺,上面種上莊稼;二不准哭;三不准埋在路旁;四不准戴孝。”(注6)
  在全國範圍內,安徽算是“大躍進”的重災區。“有天災,有人禍,有的地方風調雨順,天氣不錯。”馬維民說,就安徽而言,皖南災情少些,江淮與淮北死人最多。鳳陽位於淮河中游南岸,以花鼓著稱,是安徽生產落後地區,災情比較嚴重。十餘年後,正是這裡率先開始了“大包幹”的民間嘗試。
  馬維民說,彼時安徽省內口號繁多,諸如“拿起巢湖當水瓢,哪裡乾旱往哪澆”之類,“人定勝天”思想風行一時,各地紛紛造假“放衛星”,“你畝產一萬,我一萬五,他兩萬,一個比一個多,幾畝地的稻子堆到一畝,小孩可以坐在上面不動。”
  “如果初級社的時候穩住,不再往高級社、人民公社上搞,就好多了。”馬維民一直在安徽從政,他當年也曾覺得農民集體吃公共食堂不要錢是對的,這是進入共產主義社會的必須。不過,在他去鳳陽就職時,情況已經有所改變,中央開始糾正“五風”(官僚主義、強迫命令、瞎指揮、浮誇風、共產風),安徽省委第一書記曾希聖也在全省推廣“責任田”。
  “搞責任田之前,曾希聖曾在廣州問過毛主席,毛主席開始同意,但後來又批他。”馬維民記得,當時在安徽省內,關於責任田也有不同意見,“有人願意,有人不願意。因為鄰省都沒搞,所以很多人不贊成,說這是走資本主義道路,是‘單幹風’、‘平反風’。”不過,責任田1961年還是在安徽推廣開了。(注7)
  農村的奇觀,馮希仁也見識過。1958年秋天的時候,他帶着安徽第一紡織印染廠兩個勞模去巢湖參觀衛星田,在那裡吃了頓飯。“我當時就有懷疑,他們怎麼可以在稻子頂上走?其實是把快熟的稻子都堆放在這一塊空地上了。稻子站不住,就在下面搭木架架起來。我仔細看,看出了這一點,就問村幹部搭木架幹什麼?他們說太密了,為了搞通風。我當時想,也有道理。就是有點懷疑。”
  馮希仁工作在工業,對農業並不了解。但在去個人家的糧倉參觀時,他發現僅僅上面一層稻米,下面全部是稻糠。此時,雖然還沒有餓死人,但已埋下了伏筆。
  待到饑荒嚴重時,馮希仁曾帶着八九個紡織印染廠員工去肥東縣參與救災,他兼任該縣陳集鄉黨委委員,目睹了大面積的非正常死亡。“剛開始還可以,後來我們連續三天沒東西吃。我住在大隊部裡面,受不了了,去村里都走不動,要拄棍。全村沒有冒煙(生火做飯)的地方,家裡不讓做,食堂也停了。其他瓜菜什麼的都沒有,一人一天只發2兩糧食,又保持不住,領一次吃三天。沒糧了再去運,農民要排隊領糧,吃三天,餓三天,水腫,很快就死了。”
  馮希仁說,“大躍進”導致日常生活困難,他所在的安徽第一紡織印染廠,也開始大煉鋼鐵,甚至把竹籬笆組成的圍牆都拆了煉鋼,但生產還算一直正常,雖然也放虛假的衛星,但並不如農業戰線那麼誇張。
  馮希仁是安徽第一紡織印染廠建廠元老。該廠成立於1954年,最初有上海榮毅仁的投資,後公私合營,轉為國有。該廠原歸紡織部直管,後管理權下放到安徽省,又下放到合肥市。這種管理權下放,在七千人大會之初,被認為是“分散主義”的重要內容,而受到批判。(注8)
  “大躍進”期間,合肥的工業受到負面影響。“很多項目上得過快,攤子鋪得過大,戰線拉得過長,以致不少項目都因資金和技術嚴重不足,原材料供應緊缺等諸多問題影響,被迫半途擱淺;有些企業雖勉強上馬,但不久也都相繼下馬,造成人、財、物的巨大損失和浪費。”“1959年統計,合肥市工業盈利企業利潤總額為4965萬元,虧損企業虧損總額為1338萬元。到‘二五’期末,即1962年,盈利企業利潤總額降至1802萬元,比1959年下降63 .7%。相反,虧損企業虧損總額卻上升至2301萬元,比1959年增加了71.97%。”(注9)
  1962年初,馮希仁接到合肥市委通知去北京開會,他當時並不了解開會內容,也不知道要去北京待幾天。他回憶,合肥市與他同去的還有合肥市委第一書記劉征田、一位市委副書記及合肥鋼鐵廠、礦山機械廠、重型機械廠的領導。
  在鳳陽縣,與馬維民同去的是縣委副書記張秉堯。

  大會現場:“不只吃菜,魚肉不缺”

  馬維民、馮希仁和安徽省的代表都住在北京著名的友誼賓館,這裡以前曾用於接待在京的蘇聯專家。“我們去的時候蘇聯專家已經撤走了。我們每兩人住一個房間。安徽省委第一書記曾希聖住一棟二層樓上,他愛人余叔是省委辦公廳主任,也住在那裡,但沒看見她參會。”馮希仁說。
  雖然還在困難時期,但北京的代表們吃得還不錯。“在人民大會堂開大會,但我們吃飯在友誼賓館。不僅僅是吃飽,楊尚昆是中央辦公廳主任,他要求保證與會者吃好。有幾個菜記不清了,不只吃菜,魚肉不缺。房間裡還有水果,我有個嬸母住中關村附近,我還經常給她送些過去。”馬維民說,市縣代表一般都沒有帶秘書進京,他們通常的日程安排是白天開會,晚上則在賓館看文藝節目———雜技、評劇、京劇以及侯寶林的相聲。
  開大會的時候,人民大會堂內的三層會議廳坐得滿滿的。“會議隆重,組織嚴密。”馮希仁說,“每到開大會時,他們搭車前往人民大會堂,會議結束,再排隊回原來的巴士。有一次,他看到維持秩序的公安人員在人民大會堂外集合,人數有300多。閒暇的時候,代表們也在北京城內四處走走。”
  馮希仁也有一次親身經歷便衣幫忙。他們聽聞北京大柵欄電影院有立體電影放映,很想去看看。“之前就有人向中央反映,周恩來說電影院太小,只能坐100人,想去看的自己去看吧。我們幾個人就去排隊,一個便衣同志過來說,他們6個人是開會的,想看電影,就把我們帶了進去,每人發個眼鏡,沒讓買票。”
  七千人大會召開時,馮希仁記得,華東局第一書記柯慶施召集華東局的代表們開了一個會,做動員,然後將中央的書面報告草稿發下來討論。
  在毛澤東的提議下,劉少奇代表中央提出的書面報告草稿,未經政治局討論的情況下,就直接印發大會以徵求修改意見。大會自1月11日開始,沒有舉行開幕式,會議一開始的主題是反對“分散主義”,加強中央的集中統一,但到了16日之後,改為以總結經驗為主。(注10)
  隔着六十年時間之河,馮希仁和馬維民已經不記得七千人大會還曾討論過反對“分散主義”,但對總結經驗還有印象。“各種意見都有。有人說主要是天災,有人說主要是人禍。有人說,是經驗不足交學費。”在馬維民記憶中,他們沒有討論“三面紅旗”是否還堅持的問題,認為這毋庸置疑是正確的。
  1月27日,是代表們第一次參加全體大會,此前都是學習文件和分組討論。毛澤東主持會議,代表們見到領袖都很激動,掌聲熱烈長達15分鐘(注11)。“我不記得掌聲鼓了多久,但見到毛主席會使勁鼓掌,可想而知。”馬維民說,那時對毛澤東還是崇拜,沒有懷疑,“大會上中央承認有責任,毛澤東是一把手,當然也有責任。但那時不這麼想,就覺得是集體責任,是下面沒有執行好。”
  在討論基礎上形成的《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報告》定稿,成為大會的正式文件。1月27日,劉少奇還做了補充講話,其中提到“三分天災,七分人禍”的說法。按照原定議程,報告定稿被通過之後,七千人大會就該結束了。毛澤東也在劉少奇講話後宣布,會議將在30日結束。
  馬上就要春節了,2月4日是除夕。代表們開始準備回家。“大會上供應梨、蘋果、香蕉等水果,在安徽看都看不到,有的人就買了些水果準備帶回家過年。有一天中午吃飯(29日)的時候,接到通知,說下午不要出去,等通知。我們就坐在房間裡,等到下午3點鐘左右,集合上車,把我們拉到了人民大會堂,聽毛澤東做報告。毛澤東說,大家一起留在北京過春節好不好?大家都鼓掌。”馮希仁說。
  1月30日下午,毛澤東專門做了一個發言。馮希仁回憶,毛澤東講話的大意是:接到了檢舉信,有人反映如果就這樣回去,問題還是沒解決。所以不能散會。“毛澤東說有些人在捂蓋子。開會的時候,坐在那裡,別人都不敢提意見。說有人老虎屁股摸不得,這次一定要摸。讓霸王‘別姬’。這是批曾希聖。他拿着兩頁紙,講了兩個多鐘頭,主要講揭蓋子。”
  七千人大會因此延時至2月7日,並進入以揭蓋子為主的所謂“出氣會”階段。而安徽,也成為七千人大會中最受矚目的省份。

  馮希仁。南都記者韓福東攝

  馬維民。南都記者韓福東攝

  轉入“出氣會”:檢舉信與“揭蓋子”

  毛澤東提到的檢舉信,有一封來自安徽省蚌埠市委副書記馬騫。
  馬騫已於1995年逝世,他兒子馬方晨向南都記者介紹,馬騫的信寫於當年1月25日,遞交上去後,幾天沒看到中央反應,認為沒希望了,誰知接下來毛澤東宣布會議延期,而安徽省委領導班子接下來也因此而大換血。
  七千人大會召開時,馬方晨還小(8歲),他只記得父親給他從北京帶回一個鐵皮的小手槍玩具。而在去北京之前,馬騫把一個舊呢子大衣翻新了一下,據說每個代表都要講究形象,做件與毛主席相同款式的大衣。
  在父親晚年住院時,馬方晨特地問及七千人大會寫檢舉信的事。“我當時說,把這段歷史保留下來最好。但因為父親有點老年痴呆,我也沒做功課,沒準備提綱,所以談的效果並不好。父親說,曾希聖這人被稱‘曾霸王’,作風太霸道,地方反映強烈,他才向中央反映……但我後來看了他的檢舉信,發現他沒反映這麼具體的事。他的心裡是想揭開蓋子,但語言又不過分。”
  馬騫留有檢舉信的備份件。馬方晨說,檢舉信中提到:曾希聖曾壓制代表討論,說小組會上的發言要有根據,不能亂說。大會報告草稿中提到的問題,安徽都存在,只是沒有揭開。中央有那麼多指示,如果安徽按着做了,也不會犯那麼多的錯誤……(注12)
  馮希仁記得,在毛澤東做了“揭蓋子”的長篇講話後不久,他們在友誼賓館吃飯時,接到飯後到健身房開會的通知。在那裡,他看到了劉少奇及一些部委領導。
  “劉少奇主持會議,要大家揭蓋子。曾希聖先表態說:主席講話了,大家要大膽揭發,有什麼講什麼,放心大膽講。檢舉信是哪個寫的我也不知道,這是好事。昨天半夜兩點,劉征田(合肥市委第一書記)來找我,說檢舉信是朱赤(安徽蚌埠鐵路局書記)寫的。不管是哪個寫的,我有則改之。”馮希仁說,當時大家聽了都有意見,恨劉征田,認為他是叛徒告密。後來才知道檢舉信作者不是朱赤,而是同為蚌埠幹部的馬騫所寫。
  接下來的鳴放過程中,劉征田也曾試圖上去發言,但遭到其他代表的阻攔。“安徽軍區第二政委李世焱用胳膊向他一撞,說:我也是省委常委,你轄下死那麼多人,你何時匯報過?我從來沒聽到過。劉征田走回去坐下來,李世焱講完話後,他又要上去表態,被滁縣地委書記孟亦奇給撞了回去。”馮希仁說,後來劉征田再次上台,又被一個高個子代表撞了個踉蹌,差點跌倒,終於沒能發成言。後來,大家開始分組討論。
  馬維民記得,劉少奇等人來過安徽組幾次,第一次即表示:大家都講真話,哪個講假話,就開除黨籍。代表們開始揭省委領導的蓋子,“主要揭浮誇、餓死人的問題。大會上馬騫發言了,孟亦奇也情緒激昂發表意見。我在大會上沒發言,在小組上發言了,主要講安徽死了那麼多人,省里有責任,不能光怪中央。一開始,大家對揭省委蓋子還是有顧慮,慢慢就好了。那時中央提出對代表的發言實行‘三不主義’:不抓辮子,不打棍子,不扣帽子。我就是在七千人大會上第一次聽說‘三不主義’。”
  安徽在三年“大躍進”期間的非正常死亡人口數量,按安徽省委書記處書記、副省長張凱帆的估計,大概為500萬人。“在1962年七千人大會上,劉少奇同志參加安徽組討論,追問安徽餓死了多少人,第一次報40萬,後來追問緊了,報到400萬。實際上約有500萬人。”(注13)
  劉征田受到了孤立。馮希仁說,當時友誼賓館有個大食堂,可供上千人同時用餐,代表們十人一桌坐好後,菜就上來了。“劉征田在桌前一坐,別人都不來和他同桌,他孤立了。沒辦法,就在樓梯口空地上給他擺張桌子,單獨吃病號飯,看着也怪可憐的;後來給他旁邊搞了個屏風遮了一下。”
  至於曾希聖,原本有人單獨給他送飯,在賓館房間裡與愛人余叔一起吃。後來被“揭蓋子”,而且劉少奇等人來安徽組參加小組討論時,都與代表在食堂一起吃飯,曾希聖不好繼續留在房間裡,就改到食堂。馮希仁說,一桌要湊齊十人才給上菜,但肯和曾希聖同桌的只有李任之等幾名省領導,湊不夠10人,“服務員就在門口攔,進來人就拉來和曾希聖同桌。後來,李任之去參加各地市討論,也不回來和曾希聖吃了,服務員去拉人,人也不願過來。只好湊不齊十人,也給上菜了。”

  歷史的複雜性:“責任田”被叫停

  除夕那天吃的是餃子。菜也很豐盛,很有過年的氣氛。但大家都想家了。那些在毛澤東講話後鼓掌的人,並不是都發自內心同意留京過年。馮希仁說,他們和江西代表在一個食堂吃飯,聽到有江西代表說:安徽人真操蛋,本想回家過年,他們寫檢舉信,讓我們都跟着不能散會,水果都買好了。
  在北京的伙食很好,有黃瓜、茄子、辣椒等蔬菜,這些在冬天的安徽看都看不到。“過年時,我帶着幾個孩子,一點肉都沒買,也沒什麼菜,山芋葉子都沒有,蒸窩窩頭,醃鹹菜。那時,我們一人一月只有25斤的糧票。”馮希仁的妻子說。(注14)
  會場外,也有很多人在關注着這次大會。除夕那天,馬維民接到團中央第一書記胡耀邦的電話,胡想向他了解安徽揭蓋子的情況。馬維民叫上鳳陽縣委副書記張秉堯和定遠縣兩位書記,一起去了胡耀邦家。馬維民此前為安徽省團委副書記,算是胡耀邦的老部下。馬維民說,1961年的秋天,胡耀邦曾去安徽考察,他的秘書在蚌埠給馬維民電話,說接下來要去鳳陽。當時安徽正在推行責任田,胡耀邦在鳳陽住了兩三天,去農村了解了一下情況,“從安徽回去之後,胡耀邦寫了一份報告,對責任田有保留態度。”
  胡耀邦向毛澤東報送的報告名為《二十五天三千六百里路的農村察看》,他在報告中稱“包產到戶”為“一種起過作用但具有危險性的做法”。毛澤東在四天后批示:寫得很好,印發各同志,值得一看(注15)。這份報告對1962年批判安徽“責任田”運動起了一定的作用。“1982年,胡耀邦去安徽,在合肥稻香樓說:我還欠着安徽的賬呢。主要就是指的這個事。”胡耀邦說這個話的時候,馬維民在現場。
  1962年正月初一,馬維民等人在胡耀邦家聊了一上午。“他主要了解情況,沒說什麼。我們就談了劉少奇如何去安徽組揭蓋子和安徽餓死人的情況,中午在他家吃午飯,也沒特別做什麼菜,記得有條魚。他飯量小得驚人,我以前接待過他,他吃的飯不夠我們填牙縫的。”
  午飯後,胡耀邦問馬維民等人想去哪裡逛逛。回答是長城。“胡德平(胡耀邦長子)帶我們去轉了一圈。按大會規定,參會者不准出城,我們這是違反規定的。”馬維民說。
  在會場上,馬維民關注每一個中央領導的發言。他印象最深的,不是發言者,而是不發言者。“周恩來、林彪、朱德、鄧小平他們都講話了,只有陳雲不講。”
  “當時不知道,中央領導有分歧。劉少奇講,地方有責任,中央也有責任,天災人禍三七開,過左的政策不行的,農民沒有積極性。”馬維民說。
  薄一波晚年在回憶錄中也表示,劉少奇當年的某些話,“今天看起來很平常,但在當時聽起來的確有些刺激,從而也就留下了後來黨內鬥爭的陰影。”(注16)
  七千人大會在正月初三結束。馮希仁說,會議期間所發的筆記本,全部被收回,“隻字片紙不准留”。他們對會議討論的內容,沒有傳達任務。後來,相關文件下發到縣團級以上幹部,他注意到毛澤東在會議上所說的“白天出氣、晚上看戲,兩干一稀、大家滿意”中,沒了“晚上看戲”。他收到參會者全體合影的照片,有一米多長,可惜在“文革”期間丟失。
  馮希仁、馬維民等安徽代表,一起回到了安徽。“曾希聖沒有回來。幾個書記都被降職了。李葆華成為安徽省委第一書記。”馬維民說。
  在李葆華主政安徽後,此前被整肅的張凱帆等案獲得平反。就馬維民的感覺,七千人大會之後,農村的政策變得寬鬆,面貌因此有改觀,這其實是大會前農業二十條、六十條等政策的延續。“有個慢慢貫徹的過程,1962年就不餓死人了。”
  歷史仍有它的複雜性。值得一提的是,曾希聖在安徽推廣的“責任田”,在七千人大會被叫停。馬維民說,七千人大會後,鳳陽縣大部分農村開始“包產到組”,“一兩家就可以一組,弟兄兩家就可以一組,和單幹差不多,但比單幹好聽。也有少部分包產到戶,都允許。不大提三面紅旗了。”馬維民的記憶或許有誤,據《鳳陽縣誌》,1962年冬天,按照省委指示,全縣取消“責任田”,繼續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體制進行集體經營。
  權威的官方黨史,也認為七千人大會有其局限性:“會議仍然從原則上肯定了‘三面紅旗’。對‘反右傾’鬥爭,只是決定和宣布對下面受到錯誤批判的黨員甄別平反,而對彭德懷仍未予以平反。在對形勢的估計和困難原因的分析上,黨內也還存在分歧。”(注17)

  注釋

  注1:馮希仁2012年1月於合肥家中接受南都記者的專訪。下同。
  注2:馬維民2012年1月接受南都記者專訪。下同。
  注3:“農業十二條”指196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發出的《關於農村人民公社當前政策問題的緊急指示信》,共十二條。指示信對糾正“共產風”,扭轉農村局勢,起了積極作用。“農業六十條”指1961年3月22日,中央工作會議通過的《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文件共10章60條。其目的是為了挽救、解決“大躍進”所造就的嚴重經濟困難。
  注4:相關數字見《鳳陽縣誌》,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縣誌第三章“人口”稱,1958年“大躍進”以後,全縣人口呈現下降趨勢,尤其是1960年發生非正常死亡,農村人口明顯減少。1957年全縣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98人,到1961年下降為152人。
  注5:《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1949-1978)》下冊,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央黨史出版社2011年1月版。
  注6:轉引自《鄉村三十年——鳳陽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實錄(1 9 4 9 -1983)》,第194頁,王耕今、楊勛、王子平、梁曉東、楊冠三編,農村讀物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注7:據《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1949-1978)》下冊,1961年3月,中央在廣州召開工作會議,曾希聖給毛澤東匯報責任田,毛澤東同意進行試驗,但不久又表明了否定態度。安徽省委是最早在全省範圍對包產到戶加以支持和引導的省份,到1961年底,全省實行“責任田”的生產隊占總數的91%.這時除安徽外,甘肅、浙江、四川、廣西、福建、貴州、廣東、湖南、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也都實行了各種形式的生產責任制。
  注8:楊尚昆負責大會通知的起草工作。鄧力群覺得人們對《工業七十條》爭議較大,尤其廠礦一級的黨委書記有牴觸情緒,認為消減了他們的權力,因此建議廠礦廠長、黨委書記也參加大會,楊尚昆同意了。見張素華《變局:七千人大會始末》,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年6月版。
  注9:《合肥市志》,第400、419頁。合肥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注10、11:參見《變局:七千人大會始末》。
  注12:2012年1月,馬方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
  注13:《張凱帆回憶錄》,第344頁。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注14:2012年1月,馮希仁妻子接受南都記者採訪。
  注15:毛澤東對胡耀邦農村考察報告的批語,手稿,1961年10月6日。轉引自中央文獻出版社編《毛澤東傳》(1949-1976),第1180頁。
  注16:薄一波《若乾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下卷,第1046頁。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年6月版。
  注17:《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1949-1978)》下冊,第598頁。

  高看(每日一圖,與文無關。2018年元月圖片主題:閱讀)

02istanbul1.JPG

  在伊斯坦布爾大學校門前的多個舊書攤上,擺放着關於馬克思、弗洛伊德、格瓦拉的書籍,中國年輕人來看了或許會覺得很熟悉。

  近期文章:

  非邏輯的邏輯課,反價值的價值觀  
  
蔣經國忌辰30年,如何評價其功過  
  
文革解決不了中國的問題,卻造成更大問題  
  
中共修改歷史教科書試圖改變文革定性  
  
從黨代會表演透視中共管治的奧秘  
  
您是多大年齡時走進文革的?  
  
對文革那段歷史,您的個人記憶如何?  
  
人在什麼情況下會對鄰居大動殺機  


瀏覽(2577) (19) 評論(0)
發表評論
我的名片
高伐林
註冊日期: 2010-05-22
訪問總量: 16,737,428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文章歡迎轉載,請注作者出處
最新發布
· 人工智能:民主追求者的噩夢,獨
· 同窗說:民主黨輸了,我贏了一百
· 為什麼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社交媒體
· 俄烏那片地方確實麻煩,川普是不
· 多數美國人願意再給川普一次機會
· 投票截止日:說一說與大選看似無
· 大選倒計時最後一天:假信息意在
友好鏈接
· 郭家院子:郭家院子
· 姜克實:姜克實的博客
· 旅泉:旅泉的博客
· 懷斯:懷斯的博客
· 雲鄉客:雲鄉客的博客
· 吳言:吳言的博客
· 寡言:寡言的博客
· lone-shepherd:牧人的博客
· 藝萌:藝萌的博客
· 德孤:德孤的小島
· 虎貓:張石的博客
· 馬黑:馬黑的博客
· 暗夜尋燈:暗夜尋燈的博客
· 史語:史語的博客
· 王清和:《金瓶梅》揭密市井私生
· 晚秋心情:不繫之舟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解濱:解濱
· 汪翔:汪 翔
· 星辰的翅膀:星辰的翅膀
· 歐陽峰:歐陽峰的blog
分類目錄
【詩】
· 她的文字,是可以交到嬰兒面前的
· “雖九死其猶未悔”?十死呢,該不
· 一部童話引發圖書界難得一見的翻
· 讀書要讀有趣的書:走這一條捷徑
· 《長安三萬里》藏着大國由盛轉衰
· 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是不受瘟疫侵襲
· 推薦三部中國作家描寫瘟疫的優秀
· 橫跨美國之旅(後記):來,享受
· 母親節回憶與母親有關的若干小事
· 中國百姓的詩歌江山被他們這樣一
【識】
· 為什麼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社交媒體
· 多數美國人願意再給川普一次機會
· 大選倒計時第三天:美國近一半選
· 美國大選是個機會,讓我們提高識
· 中美能避免爆發戰爭嗎?——美國兩
· 北師大女附中卞仲耘慘死一案,在
· 《巨變第二天》剖析世界最大難題
· 沒有故事的苦難,要比有故事的苦
· 一位美國學者兼智者的40句名言
· 如果希特勒只有前半生……
【史】
· 關於對宋彬彬如何蓋棺論定的大爭
· 專訪高伐林(下):他是好人,但
· 專訪高伐林(上):胡錦濤二十大
· 阮銘詳細披露中共“洗腦工程”指揮
·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悼念中共黨
· 人類的憲政不是突然從天上掉下來
· 當革命從非常態變成常態,人類文
· 魔鬼藏在細節里:專制者為何總在
· 一文讀懂以色列與哈馬斯生死拼殺
· 清明時節雨紛紛,推薦一篇緬懷故
【事】
· 同窗說:民主黨輸了,我贏了一百
· 大選倒計時最後一天:假信息意在
· 大選倒計時第五天:一位華人計票
· 這垃圾劇本,怎麼被拍成了電影史
· 一位中國醫生娓娓講述他職業生涯
· 閻淮新回憶錄交待中國和新加坡兩
· 要樂觀,哪怕帶點兒盲目:人類種
· 有中國特色的偶發事件,有中國特
· 美國紅州與藍州的謀殺率:一個顛
· 你以為互聯網保存記憶?錯!中文
【視】
· 好萊塢科幻題材電影大盤點
· 橫跨美國之旅(第17天續):如何
· 橫跨美國之旅(第17天):在“911
· 橫跨美國之旅(第16天):見識了
· 橫跨美國之旅(第15天續):地平
· 橫跨美國之旅(第15天):第一位
· 橫跨美國之旅(第14天續):一所
· 橫跨美國之旅(第14天):不期而
· 橫跨美國之旅(第13天):在造物
· 橫跨美國之旅(第12天):把開胃
【拾】
· 人工智能:民主追求者的噩夢,獨
· 俄烏那片地方確實麻煩,川普是不
· 投票截止日:說一說與大選看似無
· 大選倒計時第二天:美國夢還是美
· 大選倒計時第四天:有點同情特朗
· 大選倒計時第六天:誰當選總統能
· 大選倒計時第七天:全球第三波威
· 大選倒計時第八天:川普現象背後
· 大選倒計時第九天:“零元購”事件
· 大選倒計時第十天:轉載一位老作
存檔目錄
2024-11-01 - 2024-11-21
2024-10-07 - 2024-10-31
2024-09-03 - 2024-09-30
2024-08-05 - 2024-08-29
2024-07-08 - 2024-07-29
2024-06-03 - 2024-06-27
2024-05-06 - 2024-05-30
2024-04-29 - 2024-04-29
2024-03-04 - 2024-03-31
2024-02-17 - 2024-02-28
2024-01-02 - 2024-01-02
2023-12-04 - 2023-12-26
2023-11-06 - 2023-11-27
2023-10-02 - 2023-10-30
2023-09-04 - 2023-09-25
2023-08-01 - 2023-08-28
2023-07-03 - 2023-07-28
2023-06-02 - 2023-06-30
2023-05-01 - 2023-05-31
2023-04-03 - 2023-04-28
2023-03-01 - 2023-03-31
2023-02-01 - 2023-02-27
2023-01-02 - 2023-01-30
2022-12-07 - 2022-12-30
2022-10-03 - 2022-10-17
2022-09-02 - 2022-09-30
2022-08-01 - 2022-08-31
2022-07-01 - 2022-07-29
2022-06-01 - 2022-06-29
2022-05-03 - 2022-05-30
2022-04-06 - 2022-04-29
2022-03-01 - 2022-03-31
2022-02-01 - 2022-02-28
2022-01-02 - 2022-01-27
2021-12-02 - 2021-12-31
2021-11-04 - 2021-11-23
2021-10-01 - 2021-10-30
2021-09-04 - 2021-09-30
2021-08-01 - 2021-08-24
2021-07-01 - 2021-07-28
2021-06-02 - 2021-06-28
2021-05-06 - 2021-05-27
2021-04-02 - 2021-04-26
2021-03-01 - 2021-03-31
2021-02-02 - 2021-02-25
2021-01-01 - 2021-01-30
2020-12-01 - 2020-12-30
2020-11-01 - 2020-11-30
2020-10-07 - 2020-10-29
2020-09-02 - 2020-09-30
2020-08-03 - 2020-08-31
2020-07-04 - 2020-07-29
2020-06-02 - 2020-06-24
2020-05-01 - 2020-05-31
2020-04-02 - 2020-04-30
2020-03-01 - 2020-03-30
2020-02-03 - 2020-02-29
2020-01-01 - 2020-01-27
2019-12-05 - 2019-12-27
2019-11-08 - 2019-11-26
2019-10-01 - 2019-10-29
2019-09-02 - 2019-09-27
2019-08-01 - 2019-08-30
2019-07-17 - 2019-07-31
2019-06-01 - 2019-06-29
2019-05-01 - 2019-05-31
2019-04-01 - 2019-04-30
2019-03-01 - 2019-03-29
2019-02-01 - 2019-02-28
2019-01-01 - 2019-01-31
2018-12-01 - 2018-12-31
2018-11-05 - 2018-11-30
2018-10-01 - 2018-10-18
2018-09-03 - 2018-09-28
2018-08-01 - 2018-08-31
2018-07-02 - 2018-07-31
2018-06-01 - 2018-06-29
2018-05-01 - 2018-05-31
2018-04-02 - 2018-04-30
2018-03-01 - 2018-03-30
2018-02-01 - 2018-02-28
2018-01-01 - 2018-01-31
2017-12-01 - 2017-12-29
2017-11-01 - 2017-11-30
2017-10-02 - 2017-10-31
2017-09-01 - 2017-09-28
2017-08-01 - 2017-08-31
2017-07-03 - 2017-07-31
2017-06-01 - 2017-06-30
2017-05-01 - 2017-05-31
2017-04-03 - 2017-04-16
2017-03-01 - 2017-03-30
2017-02-02 - 2017-02-28
2017-01-02 - 2017-01-31
2016-12-03 - 2016-12-31
2016-11-01 - 2016-11-30
2016-10-03 - 2016-10-22
2016-09-01 - 2016-09-30
2016-08-01 - 2016-08-31
2016-07-14 - 2016-07-29
2016-06-01 - 2016-06-22
2016-05-02 - 2016-05-31
2016-04-04 - 2016-04-28
2016-03-01 - 2016-03-31
2016-02-01 - 2016-02-29
2016-01-01 - 2016-01-31
2015-12-01 - 2015-12-31
2015-11-01 - 2015-11-30
2015-10-09 - 2015-10-31
2015-09-01 - 2015-09-28
2015-08-01 - 2015-08-28
2015-07-01 - 2015-07-31
2015-06-01 - 2015-06-30
2015-05-01 - 2015-05-28
2015-04-02 - 2015-04-30
2015-03-02 - 2015-03-31
2015-02-07 - 2015-02-28
2015-01-01 - 2015-01-29
2014-12-01 - 2014-12-23
2014-11-03 - 2014-11-26
2014-10-01 - 2014-10-29
2014-09-01 - 2014-09-30
2014-08-01 - 2014-08-29
2014-07-01 - 2014-07-30
2014-06-03 - 2014-06-30
2014-05-03 - 2014-05-31
2014-04-02 - 2014-04-29
2014-03-02 - 2014-03-31
2014-02-02 - 2014-02-28
2014-01-01 - 2014-01-31
2013-12-01 - 2013-12-30
2013-11-01 - 2013-11-29
2013-10-01 - 2013-10-31
2013-09-02 - 2013-09-30
2013-08-01 - 2013-08-28
2013-07-01 - 2013-07-29
2013-06-02 - 2013-06-28
2013-05-03 - 2013-05-31
2013-04-02 - 2013-04-30
2013-03-04 - 2013-03-31
2013-02-04 - 2013-02-27
2013-01-02 - 2013-01-31
2012-12-02 - 2012-12-31
2012-11-03 - 2012-11-30
2012-10-01 - 2012-10-28
2012-09-10 - 2012-09-27
2012-08-01 - 2012-08-27
2012-07-01 - 2012-07-31
2012-06-01 - 2012-06-29
2012-05-01 - 2012-05-31
2012-04-01 - 2012-04-30
2012-03-02 - 2012-03-29
2012-02-01 - 2012-02-27
2012-01-02 - 2012-01-31
2011-12-01 - 2011-12-31
2011-11-02 - 2011-11-30
2011-10-01 - 2011-10-29
2011-09-01 - 2011-09-29
2011-08-01 - 2011-08-31
2011-07-01 - 2011-07-31
2011-06-01 - 2011-06-30
2011-05-01 - 2011-05-31
2011-04-01 - 2011-04-29
2011-03-02 - 2011-03-31
2011-02-02 - 2011-02-28
2011-01-02 - 2011-01-31
2010-12-01 - 2010-12-30
2010-11-01 - 2010-11-30
2010-10-04 - 2010-10-31
2010-09-03 - 2010-09-30
2010-08-01 - 2010-08-31
2010-07-01 - 2010-07-30
2010-06-01 - 2010-06-30
2010-05-21 - 2010-05-31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