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老高的博客  
你未必能看到很喜欢的观点,但一定会进入挑战性的视野。  
https://blog.creaders.net/u/3843/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解读新西兰枪击案这个惊人惨痛的警号 2019-03-18 10:34:36

  新西兰枪击案对世人的震撼,在于两方面:一是白人极端主义发动的恐怖主义行动;二是发生在被视作“世外桃源”的国度。如此深刻而又激烈的冲突,超出了日常法律框架的处理能力之外,也超出了日常所谈论的价值框架的规范能力之外


  老高按:“针对塔兰特这种反社会人格的恐怖主义,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赋予其任何意义,世人应该无视他鼓吹的思想。”——这是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翁一,在今天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刊发的文章的一个核心观点。
  在当下各种社会思潮、政治观点激烈竞争对抗、现代传播手段近乎无法被管控的局面下,翁一的看法肯定会被讥为痴人说梦。尽管我认为他这个说法不无道理,但我也清醒地知道:有几个人真能做到这一点呢:对枪手的肆意滥杀事件“不赋予其任何意义”“无视他鼓吹的思想”?
  事实上,枪击案爆发三天来,人们都迫不及待地从枪手身份、宣言中“各取所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竞相找到最貌似能支撑自己的价值观念的论据,来解读这一事件。许多中国人,尤其是挑战中共者,在看到枪手布伦顿•塔兰特的73页宣言时,都注意到那一句:“与自己理想的政治和社会价值最符合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Nation with the closest political and social values to my own is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这句话也令我震惊无语!但随后马上有人(当然,是中国人)解析说:这是因为枪手听信了西方媒体造谣“中国每年杀十几万穆斯林”——所以祸根嘛,还是西方媒体!这让我更无语。
  枪手的宣言,思想内容和来源极其庞杂,人们可以从中引出南辕北辙甚至极其对立的结论,写出洋洋洒洒的分析,但各自的结论大多是为我所用的政治实用主义,不值一哂。
  虽然翁一呼吁“不赋予其任何意义”“无视他鼓吹的思想”,人们做不到,但翁一的文章还是有不少有启发性的思路。例如文中说:“社交媒体和枪,一起成为塔兰特最重要的两样恐袭工具。事后,恐袭视频还在Facebook、YouTube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上广为流布,引发舆论对社交平台对有害内容管制不利的批判。这涉及另一个宏阔议题:当言论自由与更高层面的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在权衡之后,应秉持怎样的媒介传播伦理。”确实值得我们从更广泛的层面来深思——据说Facebook已经删除了150万与枪击案有关的帖子,这种举措的是非得失,恐怕也褒贬不一。
  我还读到中国大陆学者施展的一篇较长的文章《新西兰枪击案,你,无法置身事外》,视野开阔,读来深受启发。我们在很长时间里,思考和争论局限在左还是右、专制还是民主等等比较单一的层面,在这些层面分清是非当然必要,不过我们也需要跳出传统眼界。此文虽然不是因新西兰枪击案有感而写,而是三年多前,针对2015年11月14日在巴黎发生的一起震惊世界的恐袭案所写——那次袭滥杀,造成來自26国的127人当场遇难,3人到院後不治,90多人重伤——但这篇文章今天读来,依然具有思想锋芒和光彩,正如作者所说“仍然有着现实意义”。一并推荐如下。这两篇文章,前一篇较短,只有两千多字,第二篇较长,有九千字。  


  新西兰恐袭事件的警示

  翁一(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FT中文网 2019年3月18日

  谁也未曾料到,素以族群和谐、社会安宁著称的位于地球边缘的太平洋岛国新西兰,会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3月15日,克赖斯特彻奇市发生了新西兰自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恐怖袭击,当地两座清真寺遭遇大规模射击,至少造成49人死亡。
  根据现有信息,枪手为三名澳大利亚籍白人男青年,被杀者系穆斯林。毋庸置疑,无论杀戮者是何种族,持何政治立场与宗教信仰,基于何种具体诉求,只要是对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杀戮,便可以板上钉钉地将这种行径定义为恐怖主义。因为,世间没有人有权视他人的生命如草芥。正如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表示的,此次枪击案为一起恐怖袭击事件。
  随后,本次恐袭事件主要实施者布伦顿•塔兰特事先精心准备的一份名为《大置换》(The Great Replacement,意指鸠占鹊巢,现在要鹊归己巢)的宣告书在社交媒体广为传播。这份长达73页的宣言开篇即引用诗人狄兰•托马斯的名句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并对其进行改写。塔伦特以先知口吻向末日宣战,言语间充满战斗性,不禁让人想到了“千禧年主义”。他把这个他难以接受的世界的问题归咎于移民:“这是民族的置换。这是文化的置换。这是种族的置换。”他认为白人种族已到了即将灭绝的危险境地。他主张欧洲应回归家庭本位,多生多育以抵御移民(主要指穆斯林)在欧洲的人口扩张,进而达到置换的目的。他貌似“深刻”地提出,应无条件地纠正因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的个人主义所带来的种种灾难。
  塔兰特还回忆了自己暗淡的成长轨迹。助其走上恐怖主义道路的是其欧洲旅行经历,尤其在法国见到移民(非白人)对白人的大量替代,他无比震惊。尽管他是澳大利亚人,但他认为母国与欧洲其它殖民地一样,属于欧洲的分支,他个人流的是欧洲人的血。他认为,通过传统的民主途径和政治程序已难以解决欧洲白人种族灭绝的危机,唯有通过这种极端方式把“入侵者”从人世间抹掉。在这份宣言书以及他Twitter账号上展示的枪支、弹夹和装备里,出现了大量事件和人名,这些事件和人物,无论古今,无论是针对白人的恐袭事件的受害者,还是他眼里的制造针对非白人恐袭事件的“英雄”,无一不是在表达他欲让多元群体保持与白人的分立、不要融合的政治主张。他还分享了他的两位偶像,英国法西斯主义者奥斯瓦尔德•莫斯利爵士和美国右翼民粹主义黑人女性评论家坎迪斯•欧文斯的观点。整个文本呈现出较为浓重的宗教情绪,但他不承认自己是基督徒,亦不承认自己是保守主义者(右翼)。
  总体感觉28岁的塔兰特,政治观念相当不成熟,对其反对和热衷的各种意识形态一知半解。深入阅读这份宣言书,不复一开始的先知意味,拉拉杂杂,凌乱不堪。可以确定的是,非基督徒的他,发动的这场恐袭,无关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宗教纷争。他看上去更像是个社会边缘人,自身境遇欠佳,有着反社会人格,想做一件震动世界的事情(正如他在宣言书中所言,他预计他的杀戮行为所造成的震荡将持续若干年)。于是,身为白人的他,牵强附会地桥接起历史观念与现实语境,搭上白人至上主义和右翼民粹的激进主义便车,成就这番疯狂的恐袭“伟业”。
  毋庸置疑,针对此种反社会人格的恐怖主义,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赋予其意义,也即,他的行为毫无意义!不给他孜孜以求的公开审判,不报道他的所作所为,不给他沾沾自喜于操弄了这番跨种族、跨地域、跨宗教、跨文化宏阔议题的机会。世人应该正视他造成的伤害,蔑视他邪恶的灵魂,无视他鼓吹的思想,让他引以为傲的“成就感”一文不值,让他在余生的每一天里不断质疑自己的所作所为。

  当然,此次恐袭造成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不仅是新西兰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对全世界的影响亦然。舆论普遍认为此次恐袭是自9•11以来最大的恐怖主义事件之一。从媒介的传播范式看,不言而喻。
  9•11时代尚属于大众传播时代,当年双子塔倒塌的镜头在电视中被反复播放,引发西方民众恐惧和全球关注,大众传播中的恐怖主义传播时代自此开始。到了当下社交媒体时代,恐怖主义传播又有了鲜明的社交媒体属性。以此次恐袭事件为例,塔兰特将整个杀戮过程在社交媒体上直播,其血腥场面因现代技术的飞跃而得以放大,且愈发引发民众的恐慌心理。可以说,社交媒体和枪,一起成为塔兰特最重要的两样恐袭工具。事后,恐袭视频还在Facebook、YouTube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上广为流布,引发舆论对社交平台对有害内容管制不利的批判。这涉及另一个宏阔议题:当言论自由与更高层面的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在权衡之后,应秉持怎样的媒介传播伦理。
  另外,恐怖主义者还可以自建社交网页、聊天室,或者利用上述社交平台招募恐怖分子,筹集活动资金,谋划恐怖行动。
  不得不承认,社交媒体是当下恐怖主义针对大众传播的最流行、最为有效的渠道之一,它强化了恐怖主义通过线上扩散实现恐怖传播的效果。在恐怖主义者看来,杀戮本身带来的流血与死亡,远没有通过社交媒体获得的大众关注来得重要。只有引发大面积的受众关注,才能带来社会性不安与恐慌心理。恐怖主义者认为西方的代议制民主和既定政治程序无法满足自己的需要,于是转向通过暴力与媒介的“共鸣”,以求达成其社会影响。
  眼下最迫在眉睫的事恐怕是有可能开启恐怖主义的“潘多拉之盒”。全球各个角落,持各种意识形态的恐怖主义,将我方唱罢你登场。而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伊斯兰恐怖组织可能报复,极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组织极有可能春风吹又生。另一方面,白人至上主义种族主义也会继续抬头,这些丧心病狂的人甚至会鼓吹现代“十字军东征”。
  人类自21世纪以来,恐怖主义的幽灵如影随形尾大不掉。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恐怖主义者借助社交媒体,使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无法置身事外,并痴心妄想试图毁灭整个人类文明。面对此种疯狂举止,人类必须携起手来,抛弃宗教信仰、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歧见与纷争,直面共同的敌人,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走出恐怖主义的阴影。


  新西兰枪击案,你,无法置身事外

  施展,微信公众号:施展世界

  2019年3月15日发生的新西兰枪击案震惊世界,此案对世人的震撼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这是白人极端主义发动的恐怖主义行动,文明的冲突似乎以更加激烈的方式表达出来了;
  二是此案发生在新西兰这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国家,从来没有人想到过这个安静的国家会闹出这么大动静,这也表明了在全球相互关联已经如此深刻的时候,无人能够真正地置身事外。
  恐怖主义行径当然必须严厉打击与批判,但是如此之深刻而又激烈的冲突,已经超出了日常法律框架的处理能力之外,也超出了日常所谈论的价值框架的规范能力之外。
  它反映着文明之间的张力,反映着文明与野蛮的冲突,反映着伊斯兰世界所遭遇的困境,反映着西方秩序内在的矛盾。
  2015年11月14日曾在巴黎发生过一起震惊世界的恐袭案,刚刚发生的新西兰恐袭案,虽然暴力路径与巴黎恐袭案正好相反,但这不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是同样一种困境、矛盾,从相反的方向上爆发出来而已。
  巴黎恐袭案之后我曾写过一文分析这一系列问题,发表在“澎湃新闻”。今天看来,其中对问题的讨论仍然有着现实意义。故此将旧文再推一遍,希望能够引出更多有价值的讨论。

01.jpg

  △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6日,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亮起国旗色悼念巴黎连环恐袭案遇难者。

  2015年11月14日发生在巴黎的恐怖袭击事件,震惊了整个世界,以至于它被称为法国的“9.11”,整个世界差不多都要因此而行动起来了。但在义愤与行动之余,我们有必要对近年来世界秩序当中的乱象做一些更深的思考。
  本文认为,策划此次恐怖袭击的“伊斯兰国”(IS)能够发展壮大的原因,内在于穆斯林世界的一些结构性困境,即便“伊斯兰国”有可能因此次行动而走上末路,但前述结构性困境并不因此便会被化解掉,反倒是我们要更加认真面对的问题。
  同时,此次袭击也反衬出西方世界的普世人权观所遭遇到的一些悖论性困境,它可能会令得日益去政治化的西方世界,重新直面深刻的政治问题,并行动起来;而美国和欧洲在此过程中可能呈现出很不一样的历史责任。
  再及,我们对于未来的世界秩序,也许需要换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

  1,穆斯林世界的结构性困境与“伊斯兰国”

  穆斯林世界在现代面临着一系列的结构性困境,这主要是因为它对波兰尼意义上的“脱嵌”世界难以应对。
  在近代以前的世界中,无论在何种宗教-文化主导的世界,都是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等各种要素彼此紧紧嵌合在一起,宗教观念及教区设置等则为这些嵌合的结构进行一种正当性的辩护,社会处在一种稳定而又停滞的状态之中。
  地理大发现带来的远洋贸易改变了这一切,经济的力量脱嵌于此前紧密嵌合的总体结构,它进一步改变了社会组织的逻辑,改变了军事活动的逻辑,也改变着政治的秩序,改造着人们的观念结构。西方世界就此陷入了严重的动荡之中。
  此后,人们做了各种驯化“脱嵌”世界的努力。
  在观念层面上,这些努力逐渐凝结为格劳秀斯及其后继者的国际法权学说,它将全球纳入具有普遍性的法权秩序当中,并从政治实践中建立起规范各政治行为体的国际条约体系。
  以及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说,它为小政府-大社会的自由经济,以及以全球为单位的自由贸易进行了完美的辩护,并从中进一步提炼出伦理价值——自由经济将最终带来人类自由水准的普遍提升。
  以超越单个文明区域的全球法权秩序为基础,世界“再入嵌”,建立起现代秩序。
  这个驯化的过程由于必须建立起跨文明的普遍法权秩序,所以它走向了对于形式正义的追求;实质正义(终极的实质正义必定是基于某种意义上的“信仰”)则被还原到纯私人领域,公共领域的世俗化是大势所趋。
  西方世界历经数百年完成了对脱嵌的驯化,在此过程中崛起并对外扩张,非西方地区被裹挟入西方主导的世界市场,被动地进入了“脱嵌”的过程。穆斯林世界也正是在这里遇到了困境。
  伊斯兰教是对于世界的全面解释以及对于生活的全面指导,所有的一切都被嵌合在一套完整的解释体系当中,整合为通贯的实质正义,其嵌合性比任何其他宗教都更为深刻,这使得它难以应对“脱嵌”的世界。
  我们于是便看到了一系列的结构性困境。

  01
  在政治层面,穆斯林国家都面临着正当性的残缺。
  一方面,穆斯林世界的大部分国家,都是基于两次世界大战后的非殖民化运动而形成的,其国界的划分基于此前的殖民历史,以及大国的交易,而没有什么历史基础。因此这些国家本身的正当性便是存疑的;更何况在伊斯兰教义看来,国家这种人为的建构物,本身便无甚价值。
  另一方面,既有的国家,其政权的正当性也是存疑的。世俗化和民主制这两个现代国家的基本原则,在穆斯林国家却处在两难困境当中。民主选举,则上台的往往是宗教性政党,世俗化遭遇挑战;坚持世俗化,则其担纲者往往就是以军队为后盾的强人统治、威权政体。穆斯林国家的政治自主性始终要面临大国政治的约束,对于大国来说,在世俗化与民主制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天平便偏向了世俗化的一面。

02.jpg

  △阿尔及利亚1991年一场选举引发十年内战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阿尔及利亚、土耳其等国都有过若干次军人政变推翻大选选出的宗教性政党主导的政府的经历,而西方国家对此都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但威权政体既违背了伊斯兰教义里面对于平等的要求,更违背了教义对于统治者的要求。
  于是,这些政权便从各种角度有着政治正当性的残缺,民众心中郁积着深层次的不满。

  02
  在经济层面上,从通行的衡量指标来看,伊斯兰世界的经济效率相对于西方世界与亚洲国家而言是比较低的。这既有穆斯林自身的经济伦理所致的结果,也有近代以来殖民经济体系所致的结果。
  就经济伦理而言,基于清教伦理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理性化经营、利润导向,以及将各种经济资源做同质化还原来理解,如此则各种经济要素市场化的程度高,相应地经济效率也更高。
  但是这种经济伦理忽视了“人”的需求,“人”被抽象化为劳动力要素,人的更复杂的精神与道德需要则被屏蔽在外。而清教以外其他文化的经济伦理,将“人”的需求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天主教、伊斯兰教都是如此,只不过它们对于何谓人的需求的界定会有区别——其经济效率势必会低于清教资本主义经济。
  通行的经济指标是否代表衡量经济的恰切标准,是另一个问题,毕竟通行的指标里也没有作为道德动物的“人”的地位;但无疑,通行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硬件意义上的综合国力,效率的不足意味着通过经济手段化解社会矛盾遇到瓶颈。
  就殖民经济体系的影响而言,穆斯林世界长期作为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来源地,在世界贸易体系当中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石油国家是特例,但穆斯林国家不都是石油国家,并且石油国家也受制于国际资本市场。
  殖民经济体系的影响往往还会留下另外一个特征,就是飞地经济,亦即几个大城市的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有着高度联系,成为一种经济飞地,大城市之外的地区则仍处于传统经济当中,国家内部经济呈现二元化撕裂的状态。而经济飞地的各种发财机会又往往被威权统治者所控制,以及用来拉拢支持者,经济层面的撕裂便进一步地加重了政治层面的合法性残缺。

  03
  再从社会层面来看,传统经济与传统社会结构及道德体系是高度嵌合在一起的,但飞地以外的传统经济地区也会逐渐遭遇到现代经济的渗透并开始解体,相应地传统社会与道德也会逐渐解体。
  这个过程在日趋加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从传统社会结构当中抛出,却无法获得足够的就业机会,陷入困境;传统的道德体系对他们的约束也逐渐失灵,失业游荡的青年人更加无所适从。这与前面所说的政治正当性的残缺、经济层面的撕裂等等结合在一块,带来了怨恨,蕴含着深刻的动荡基础。
  这些结构性矛盾并不仅仅存在于穆斯林世界,在第三世界国家很常见。但局中人如何理解这些矛盾,则与不同的宗教-文化态度紧密相关。

  伊斯兰教当中既有温和向善的面相,又有激烈决不妥协的面相,哪种面相会呈现出来,要看它是在怎样的一种社会结构当中运行。
  在传统社会的嵌合结构中,伊斯兰教劝人向善、友爱世人、热爱和平的一面会凸显出来。但是在被抛离于传统社会结构、孤独绝望的年轻人当中,决不妥协的面相便会更有吸引力,这个面相在告诉他们,即使全世界都抛弃你了,神仍然与你在一起,他永远不会抛弃你。
  马克斯·韦伯在研究犹太人时曾提到过“贱民民族”这样一种精神结构。所谓“贱民民族”,是指一群坚信自己是选民的人,神对其命运的许诺甚好,但其在现实当中的处境却是甚糟。
  虔诚的信徒坚信神不会错误地许诺,自己的信仰也不会有错,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个世界错了,需要将错误的世界改造为正确的秩序。
  在那些决不妥协的年轻人身上有着同样的精神结构,我们可以想象,发誓要推翻现行秩序、期待着善恶终极大决战的“伊斯兰国”对他们会有何种巨大的吸引力。

  “伊斯兰国”所遵奉的原教旨主义,在伊斯兰教历史上可以一直追溯到公元9世纪的宗教领袖罕百里,他开创了逊尼派的四大教法学派之一罕百里派,成为嗣后所有原教旨主义最重要的思想来源。
  当时阿巴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马门哈里发正力图用暴力强制推行自己所钟爱的神学派别,其更深层目的是以此来掩盖自己得位不正之事。
  暴力强推的办法与正统伊斯兰教所推崇的强烈的平等主义相矛盾,后者坚信在安拉面前人人平等,人们只应服从安拉的命令,每个人都要对神负责;而马门的做法则隐含着对于神意的窃据,要求每个人对哈里发负责。
  罕百里要极力对抗哈里发的残暴统治,但哈里发是先知在世间的继承人,罕百里及其支持者反抗哈里发显然是没有正当性的,除非能够找到比哈里发还要高的正当性来为自己辩护。
  这个更高的正当性只能是来源于神,神意在古兰经和圣训里,于是罕百里要求信徒严格地依照经训来行事,绝不可依凭自己的理性妄揣神意以致窃夺神的位置,否则只能带来邪恶的专制。
  由此可以看到,原教旨主义在其起点上,是弱者赖以反抗强者的精神武器,而不是通常所想的冥顽不灵愚昧落后。
  对于“伊斯兰国”所诉诸的群体而言,他们在现实世界当中感受到巨大的不公,但却无能为力,在他们看来,现实世界就是个暴君。这些挫败者为自己寻求意义感与出路的努力,呈现为一种“贱民民族”的精神结构,形成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敌视。
  反过来,一方面现实太强大了,一方面贱民民族必须(至少是自视为)加倍虔诚才能支撑起其正义在握的信念,于是,这些人的生存困境逼迫着他们只能选择原教旨主义。他们敌视的对象既包括本国的欠缺正当性的政权乃至国家本身,也包括对伊斯兰世界形成外部压力的西方世界,本质上来说,他们敌视的是现代性本身。
  同时,由于这些人的理念以信仰为基础,是自我证成的,所以即便是失败也无法令其放弃信念,甚至更会令其获得证成感,相信这正是拯救所必需的一个环节。于是,与其的战争就具有了一种终极性,与通常的战争是完全不一样的。

03.jpg

  △“伊斯兰国”成员

  “伊斯兰国”的动员效力来源于此,但它也正因此而走上了自我否定之路。
  “伊斯兰国”要彻底否定现代性,但是其反抗的手段却必须借助现代的经济与技术力量;而一旦借助了这些力量,要使其能够可持续地运转下去,则“伊斯兰国”便会变成自己欲图否定的东西了。这使得它的成功便意味着自己的失败;但是它的失败却会诱使它坚信自己必会成功,“伊斯兰国”自身便陷在一个怪圈里。
  同时,由于“伊斯兰国”庞大的战略目标,它必须使自己能够建制化、定形化,否则无法确保其组织效率的可持续性;但是其原教旨主义的理念要求“伊斯兰国”要保持一种无定形的状态,这里又是一重自我否定。
  “伊斯兰国”对于外部世界能够构成巨大挑战的力量,在于其大打不对称战争的能力;但是这种战法也要求“伊斯兰国”不能让自己定形化,只有无定形才能让对手无法锁定目标,难以有效地回击,而“伊斯兰国”正在定形化的现实,令其力量也走上自我否定的路数。
  原教旨主义的方案在反抗现代秩序的过程中,既无法提供任何建设性的方案,也无法不走上自我否定的路径。但是原教旨主义的存在本身,却会构成一个重要的晴雨表,标示着它所处其中的秩序,是否存在着现有的政治-法律框架内无法化解的冤屈。
  只要这些冤屈能够在既存的政法框架内化解,都会转化为一个法律问题被消化掉,因为原教旨主义的路径成本太高,通常不会被人选择;但无法化解的冤屈的存在,其所引发的怨恨却必会将人推向某种类型的原教旨主义。
  “伊斯兰国”的疯狂必须被打击,但同时我们也要反思一下,前面所谈的、作为既存秩序之基础的国际条约体系当中是否存在一些问题。

  2,西方世界的困境与欧美的不同历史责任

  西方国家所主导的国际条约体系在二战后的伦理基础,是普世人权观,它在今天也遭遇到一些内在的困境。
  普世人权观预设着对于人权的普遍承认与保障。但是,任何承认与保障,都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说得更清楚些,现实的法权秩序需要被具体化为一种财政方案才能落实,这是一重经济成本;而财政方案以税收为前提,税收问题却往往与选票相关,这又构成一重政治成本。
  普世人权观预设着正常国家都会在本国付出这些成本,但事实是,有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或者是不能、或者是不愿付出这些成本,于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西方国家,便理应代为付出这些成本,以作为外部世界对其主导地位之承认的补偿。
  问题是,西方国家是否愿意代为付出相应成本呢?答案是,即使愿意付出,这也是不堪承受之重;而不能或不愿付出这些成本的话,则西方国家对于普世人权观的承诺便堕入虚伪之中,这种虚伪正可供“伊斯兰国”作为反西方的理据之一。
  西方国家近年发起了对于穆斯林世界一些威权统治者——如萨达姆、卡扎菲,以及时下正焦头烂额的阿萨德等等——的打击,从法理上可以视作它们推广普世人权、代为付出成本的努力。
  萨达姆之类的政权在正当性上的残缺,引发国内的反抗,自然是令其倒台的最根本的内因,西方的打击不过顺水推舟。但西方明显对问题没有做过深思熟虑,人权输出的结果,反倒是这些地方的普遍失序。
  为了重建秩序,则需西方世界付出更大的成本,但它们显然不愿承担如许成本,这就再一次令西方的普世人权观处于被质疑的境地。
  巴黎恐袭案后,已经被法国政府拒绝承认的阿萨德,不无反讽意味地向法国表示了哀悼,并说法国所遭受的野蛮袭击,正是过去5年来叙利亚人民一直在忍受的。
  这一系列事件,以非常尖锐的方式,将如何为普世人权的成本买单这一问题提了出来;或者我们也可换个问法,谁有为普世人权买单的政治意志呢?
  说到这里,不得不对权利观念本身再做些辨析。

  对于权利的来源,会有至少三种不同的认识。
  权利可能是来自于传统。基于经年累月的社会互动而形成了人们普遍默认的惯例,这些惯例对于人们的具体行为有着实在的约束力,当它被法律化表达时,就成为了“权利”。
  权利也可能来自于理性。在启蒙时代以来,理性要求将一切都置于自己的审视之下,各种现成事实并不因其作为事实便自动获得正当性,除非它们经过了理性辩诘而为自己争得了存在的资格,思想家们基于理性的建构而确认了一些权利,并以这些权利作为现成事实赖以获得评判的法律标准。
  权利还可能来自信仰。信徒们坚信自己与神之间的神圣契约,它规定了作为个体的人在世间的义务,也承诺了个体在世间的尊严,人世的法律不过是用来保障神所赐予的个体权利的。
  这些不同的权利来源,呈现出的法律外观可能很相似,但是其底层的动力机制是不一样。当然,这些差别并不能通过对于法条的分析而被识别出来,它更多是基于对政治哲学,以及对托克维尔所说的“民情”——即那使得法律能够活动起来的社会心理要素——的分析而被识别。

  美国的权利观是基于信仰的。无论是《独立宣言》的开篇处所言,造物主赐予个体的不可被剥夺的权利;还是美国总统手扶《圣经》宣誓的传统;再如美元上印的“我们信仰上帝”,等等,都在提醒我们,清教精神贯穿于美国的政治哲学与其民情,它以某种方式规定着美国人对于世界的理解,以及对于人的权利与义务的理解。
  它激励着美国人的开拓精神,也带来了美国人的傲慢自负。
  我们在美国所能发现的令人兴奋的东西与令人厌恶的东西,很多时候都是伴生于清教精神的,无法剥离开来看。
  以信仰为基础,美国人形成了一种有时显得不合时宜地固执的权利观,它必定对应着一种责任观,权利与责任都是不容置疑的。

  欧陆国家的权利观则基于理性的反思。但是理性反思有一种自反性的效果,任何绝对的东西在反思面前都无法彻底站住脚,它会突破任何禁忌,因为禁忌在本质上是种非理性的存在。
  于是理性的反思,有可能令权利的扩展突破各种不容置疑的疆界,这种无止境的自由,使得人的创造力可以获得巨大的释放,是艺术得以发展的最重要土壤;但同时它也带来一种相对主义的效果,权利似乎不是那么地强固,在相对主义的情境之下,会缺乏行动的力量。
  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扎卡教授刚刚在北大做了场题为“欧盟的理想与危机”的演讲,提出,欧洲近代价值的衰落以及政治意志的丧失,从各个领域都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淖当中,是欧盟危机的原因及表现,便是对这一问题的深刻洞察。
  问题到这里就简单了,谁能拥有为普世人权买单的政治意志呢?答案只能是美国。那么为何美国能承受起这种欧洲无法承受之重呢?一种奇妙的辩证在这里又浮现出来了。
  欧洲的相对主义虽则无力,却因其突破了各种不容置疑的理念疆界,而走向了实实在在的普世人权实践。最近几个月欧洲对于穆斯林难民敞开胸怀接纳,甚至在巴黎恐袭案之后也并未决意停步,正是一个极佳例证,因为欧洲在理念上无法将穆斯林排除在普世人权的承诺与保护之外。
  欧洲的这种决策有着深刻的人道主义气质,表达了一种极有价值的道德勇气。但是这种道德勇气的悖反却是,欧洲有可能一方面因此背上负担不起的成本,一方面将恐怖主义问题内在化于欧洲自身,从而令得相对主义的权利观有走向自我否定的危险,成了一种事实上无法普世的普世主张。
  美国的力量支撑着普遍主义帝国,面对难民的时候却会呈现出一种防火墙式的格局,墙的这一边是普遍主义法权得以适用的地区,另一边则是不能适用的地区。
  普遍主义在这种二元格局当中又如何自辩呢?对清教神学有着深刻影响的奥古斯丁说过,恶并不是一种实体性的存在,它只是善的缺失;对美国来说,墙的两边只不过是善的存在与善的缺失的关系,缺失善的那一边不能适用普遍主义法权,并不是它在本质上不能适用,而是需要等待其完成对善的孕育,在此之前则它是需要被隔离与规训的。这是在某种意义上拒绝普世的普世主张,却使得美国的政治决断所需支付的成本,能够比较容易地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就现实的世界秩序而言,它需要为人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这要求对各种禁忌的突破;但同时世界秩序也需要有力量维护自身,这又需要一种固执的不妥协。在今天看起来,似乎历史已经做出裁定,欧洲负责勾勒未来美景,美国负责提供当下保护。
  美国的普世主义有着某种意义上的虚假性,需要欧洲为普世主义正名;欧洲的普世主义有着某种意义上的虚幻性,需要美国为其撑腰。旧大陆与新大陆,对于世界历史有了不一样的责任。

  3,未来的可能性

  巴黎恐袭案,本质上来说并不是文明间的冲突,而是文明与野蛮的冲突。文明与野蛮有着双重的不对等,一方面是力量上的不对等,一方面是道德上的不对等。
  在文明的道德标准下,它会自我抑制对于力量的使用,于是反倒让野蛮一方获得通过不对称战争占优的机会。但文明不是没有力量,它只是需要在运用力量的时候获得充分的道德理据。
  野蛮的暴行,给了文明以充分的道德理据来运用自己的力量;同时,野蛮的暴行,也使得文明国家做出政治决断所需付出的政治成本降低。
  文明面对野蛮时,如何能够有效地回击野蛮,同时不使自己因此也堕落为野蛮,也就是说,如何真正地打一场正义战争,这是最深刻的政治问题,也是近些年在西方世界去政治化的氛围下近乎被人忘掉的话题。
  最近几天在G20峰会上各国对于反恐的密切磋商,北约即将启动的对于“伊斯兰国”的迅猛还击,都证明西方世界已经行动起来;相信对于最深刻的政治问题的思考,也即将复活,它会把更加伟大的东西带回到人们的视野。

04.jpg

  △北约会议现场图

  基于此,我们可以不出大差错地判断,“伊斯兰国”将走上末路;虽则前文所述它已经开始走上自我否定的道路,但巴黎恐袭案将加速这一进程。
  然而,即便“伊斯兰国”覆亡了,前文所述穆斯林世界面临的结构性困境并未获得化解;同时,短期内来说,欧洲的普世的虚幻性与美国的普世的虚假性,也难以真的被克服,世界只不过会是建起一个打着美国Logo但满是欧洲开的旋转门的防火墙。
  美国基于其地缘特征,天然的是个海洋国家,由于其特定的财政约束,它所主张的普遍秩序无法以它为主导而深入到亚欧大陆的腹地深处,防火墙便建在亚欧大陆的边缘地区。但倘若亚欧大陆内部的秩序无法安定下来,则各种结构性困境所致的流民将顺着旋转门再度进入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于是整体状况未必会比此前更好,甚至会更糟糕也未可知。
  那么,亚欧大陆的秩序又该如何安定呢?这只能在陆地大国的主导下完成,在可预见未来就是中、俄两国了,但这两国真的能担负起这个责任吗?它们对责任的担负,途径很可能是在与海洋国家协调的基础上,对穆斯林世界一批威权主义国家的支持。
  刚刚的G20峰会上,西方国家对于中俄一直支持的阿萨德政权在态度上的松动,便是个例证。但这就又回到了穆斯林世界结构性困境的局面下,折腾一圈回到起点;埃及的塞西政府是另一个例子。这样治标不治本,只能是等待着周期性的动荡的到来。若要治本,需要有穆斯林世界内部的宗教改革,解决穆斯林世界的宗教与政治之间的张力问题。
  咨诸历史,真正伟大的宗教改革,一定同时是一场伟大的社会运动,不能局限在精英的小圈子里。从查理周刊案到巴黎恐袭案,我们能看到穆斯林温和派对极端主义的谴责,但这都是精英小圈子的表态,并未能够形成伟大的社会运动。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温和派的主张更加理性,但是它在某种意义上也像欧洲一样,没有行动的力量,一旦穆斯林世界面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激化,有动员力的,还会是极端主义派别。
  伟大的穆斯林宗教改革家的出现,可遇不可求,未来我们可能将不得不长期地面对着一个更加动荡的世界。
  这个动荡的世界,再加上陆地国家与海洋国家的势力范围的划分,世界秩序的前景看上去似乎逐渐晦暗了。我们是否只能在这种晦暗中等待呢?

  国际黑客组织“匿名者”在11月15日刚刚对“伊斯兰国”宣战,誓言“不会放过你们”(We Will Hunt You Down!),该组织表示将利用自己的知识来“团结全人类”,并宣称让恐怖分子“期待我们(的行动)”。
  这是一个有趣的、也有可能给我们打开另一种想象的事件。实际上,今年1月初查理周刊恐袭案之际,“匿名者”便已发出此宣战宣言,这次他们再强化了一遍。
  恐怖主义是一种现代游击战,其本质特征是模糊掉了军民的区别,模糊掉战时与平时的区别,基于分布式的决策机制,来与集中式决策的反恐安保机制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分布式对集中式,这就已经决定了后者永远无法制定出足够有效的策略来应对前者的挑战。除非,后者的策略生成,也是一种分布式的过程。“匿名者”恰恰是这样一种组织,它在有效对抗恐怖主义这方面,给出了一种极富启发性的方案。
  而这种方案还蕴含着一种深层次的政治哲学-历史哲学意涵。穆斯林世界面临的结构性困境,与西方的普世人权观所遭遇的成本困境,以及陆海势力范围划分这种晦暗的前景,其背后都有着一种集中式政治组织形式的预设,这些问题在此预设下很可能是无解的。
  分布式秩序则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可能以一种后现代的方式,给人们提供一种突破令人郁闷的晦暗前景的想象力。

  本文的思考与写作,深受与“大观”学术小组诸位同仁的讨论之惠,文中吸纳了于向东、刘擎、邱立波、昝涛、张笑宇等几位在讨论过程中提出的诸多有启发性观点,在此一并致谢。当然,文责自负。


  近期图文:

  当代中国如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白桦回忆中国军人与文人的另一类嘴脸  
  
六十年前西藏事件的悲剧根源  
  
宋子文为何对给蒋介石写道歉信耿耿于怀  
  
历史发展没有什么必然性或客观规律  
  
我们正在进入“混沌成为新常态”时期  
  
不论自由主义死没死,必须正视其困境  
  
中共建国后的第一件大事  
  
中美合作,双方得利,中美对抗,双方更得利?  

浏览(3623) (9) 评论(16)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海叔 回复 憨头 留言时间:2019-03-19 13:48:37

刚刚去网上查了一下,觉得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奥地利“关闭境内7所清真寺,开除60名阿訇,遣返极端回教成员回国”是依法行事,是法治。

奥地利总理库尔兹说,这是针对“政治伊斯兰教”的措施。 负责宗教问题的文化部经过几个月的司法调查,决定关闭这几个违反奥地利的“伊斯兰宗教法”的清真寺。 这个法律要求伊斯兰教对(奥地利)国家和社会持积极态度。

回复 | 2
作者:talkswitch1 留言时间:2019-03-19 13:25:29

研究穆斯林世界结构性困境的人,应该也想想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萎缩,贫富分化的结构性困境。 把穆斯林世界的难民变成发达国家的贫困人口,实际上会导入两种困境的叠加效应。

回复 | 1
作者:SimonN 留言时间:2019-03-19 13:07:05

翁一、施展的文章骗得了博士,却骗不了有逻辑思考能力且没有被洗脑的人。

比如翁一说:“舆论普遍认为此次恐袭是自911以来最大的恐怖主义事件之一”,却说不出为什么。

其实它之所以影响大,是因为白左们以为通过打击瓦解己方基督教文明的抵抗就可以解开基督教文明和YSL教文明是死敌这个死结。但是这次恐怖袭击给了他们一记超级响亮的耳光,提醒了世人基督教文明和YSL教文明过去是死敌,今天也还是死敌。西方白左精英愿意放弃抵抗,白人小民不会。

而施展却胡说什么:“欧洲的相对主义虽则无力,却因其突破了各种不容置疑的理念疆界,而走向了实实在在的普世人权实践。最近几个月欧洲对于穆斯林难民敞开胸怀接纳,甚至在巴黎恐袭案之后也并未决意停步,正是一个极佳例证,”

首先施展都分不清真难民和假难民。其实西欧招收YSL假难民是西欧大政府福利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持大政府制度而大量进口福利客户。如果西欧真的在乎人权那么西欧致力的重点将会是帮助灾区的难民而不是来自和平地区的假难民。

回复 | 2
作者:海叔 回复 海叔 留言时间:2019-03-19 09:48:50

--

回复 | 0
作者:海叔 回复 憨头 留言时间:2019-03-19 09:48:14

“您的论述部分尚有逻辑性,但是结论怎么与川普扯上了。因为左派们常年不作为,积累了冲突,导致了今天的结果。而正是川普理性的领导力,开始纠正过去错误的做法。否则,白人将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谢谢您的质疑。是我可能没有说清楚,简短的评论往往词不达意。

我的观点是,首先,以暴易暴的恐怖袭击平民不管来自哪方都同样是愚昧野蛮反人类的。之前虽然从数量上,恶性上,白人新纳粹与伊斯兰极端份子还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这次的新西兰枪击案却是白人新纳粹一个趋势性的质的突破,以后报复和反报复,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倒霉的是我们每一个人。

第二,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至今为止西方社会对恐怖袭击还是束手无策,没有有效的遏制方法,尤其是义正言辞的谴责几乎不起任何作用。

第三,就是我们的分歧点。您认为“川普理性的领导力,开始纠正过去错误的做法”。我的看法正相反。如果川普的言行和思维方式真的理性,那么这个枪手就不可能以他为榜样。记得川普竞选期间狂言,“他在纽约第五大道上开枪杀人,人们照样支持他”,那时候我就把他看死了。川普的本质是反民主法治的。两年来有很多的事实可以证实这一点。无论从他周围的人,还是各界知识分子,到联邦调查局,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他的思维方式和作风更像一个黑帮老大。即使他做了一些事,纠正了一些过去错误的做法,但是他在国内和国际上做的错误的事情多得多。我是不会把希望寄托在这种人身上的。我希望西方社会能够多出几个像黄花岗博主介绍的奥地利总理这样的年轻政治家,既现代又理性又有魄力,懂得平衡,走中间偏右的道路。

当然这都是我的主观认识,仅供您参考。

回复 | 1
作者:花蜜蜂 回复 花蜜蜂 留言时间:2019-03-19 07:55:15

打出许多别字,修改如下:

美国媒体据说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对恐怖袭击不作过度渲染,尽可能减少事件的社会影响。

所以,包括搜寻真相,愤怒批判,传播“背景”“动机”之类,都必须适可而止。

这些渲染报道,其实是恐怖分子最想要而做不到的。看他们不是在袭击中自己还在摄像吗?!难道媒体还要反复为他们传播吗?

阿妞说没必要去“解读”和“理解”恐怖分子,是有道理的。

恐怖分子的目标就是要作为模范和榜样,为何要去帮助他们宣扬呢?

回复 | 1
作者:花蜜蜂 留言时间:2019-03-19 07:52:13

美国媒体据说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对恐怖袭击不作过度渲染,尽可能减少事件的社会影响。

所以,包括搜寻真相,愤怒批判,传播“毕竟”“动机”之类,都必须适可而止。

这些渲染报道,其实是恐怖分子最想要而做不到的。看他们不是在袭击中自己还在摄像吗?!难道还要反复为他们传播吗?阿妞说没不要去解读和理解恐怖分子,有道理的。

恐怖分子的目标就是要作为模范和榜样,为何要去帮助他们宣扬呢?

回复 | 0
作者:憨头 回复 海叔 留言时间:2019-03-19 07:01:39

您的论述部分尚有逻辑性,但是结论怎么与川普扯上了。因为左派们常年不作为,积累了冲突,导致了今天的结果。而正是川普理性的领导力,开始纠正过去错误的做法。否则,白人将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回复 | 3
作者:talkswitch1 留言时间:2019-03-19 05:46:45

采用恐怖手段的并不一定是文明落后的一方。 只说明其弱小。 比如建国前的以色列人和爱尔兰共和军都用过恐怖手段。 这种问题最终只有寻求政治解决。 在兼容和融合穆斯林文明的政治问题上, 基督教和儒家文明现在都素手无措。 日本奥地利的办法是拒之门外,中国的办法是集中洗脑,这些都不符合普世价值。不过西方民主社会在移民涌入和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反动的种族清洗将越来越成为一种实际的威胁。而非一种迷信。

回复 | 0
作者:lone-shepherd 留言时间:2019-03-19 04:23:48

来自大陆的第一代海移里,迷信种族清洗的人不少。

好在海二代不会传承这种纳粹思维。

回复 | 1
作者:lone-shepherd 留言时间:2019-03-19 04:22:10

赞同“巴黎恐袭案,本质上来说并不是文明间的冲突,而是文明与野蛮的冲突。”。

巴黎和新西兰恐袭案,都不是文明间的冲突,而是文明与野蛮的冲突。

面对野蛮、无人性的恐袭,文明社会唯一的选择是彻底击败它,这里没有中间道路!

回复 | 1
作者:唱红打黑 留言时间:2019-03-19 02:11:46

又臭又长!发生在伊斯兰教身上的事情为什么在其它宗教就没有,只需要说清楚这一点就足够了。

回复 | 1
作者:gmuoruo 留言时间:2019-03-18 20:39:27

“与自己理想的政治和社会价值最符合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Nation with the closest political and social values to my own is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呵,呵,原来此人更像个土共同志!

土共的维人集中营名声果然大。

回复 | 1
作者:秋念11 留言时间:2019-03-18 19:12:00

反对杀人。。。不过,世界最后还是陷于和穆斯林冲突中

回复 | 2
作者:西岸 留言时间:2019-03-18 14:13:34

如果真要把这类事件上升到文明,国家,文化的层次,有一个历史上的例子可以借鉴,或者一类,就是占领了90%的英国的丹麦北欧海盗最后接受了基督教,同意了萨克森人的统治,成为英国的一部分。

类似的有成吉思汗的儿子的一支接受了伊斯兰教,成为穆斯林的组成。

两个例子的共同点都是野蛮征服文明,但最后却接纳文明,愿意受文明的影响。

原因就在于这可以降低生存成本。

那么对于如今穆斯林极端主义,也是应该这种方式,更何况他们还没有当年丹麦人或者蒙古人那种扩张能力。

西方一句俗话,物质主义杀死了上帝,如果连上帝都能杀死,穆斯林信奉的不是同一个上帝?

可见在所谓的文明冲突,野蛮vs文明的过程中宗教不过就是个工具,沙特属于高压社会,但这种现象是因为伊斯兰教的因素,还是王室高压的因素?

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也因此可以知道任何文明隔绝或者种族隔离的方式都是行不通的,当你试图用武力来维持这种局面时,你就成为野蛮的那一边,而不是文明的一边,因为你是阻碍文明的发展。

所谓文明的发展不是一种文明压制另一种的概念,而是融合的概念,如果没有中东文明在中世纪的传播,尤其是对希腊文明的记录和继承,欧洲哪会有希腊文明?看看罗马在哲学和艺术上与希腊差得不是一个数量级。

回复 | 0
作者:海叔 留言时间:2019-03-18 13:31:12

“新西兰枪击案对世人的震撼,在于两方面:一是白人极端主义发动的恐怖主义行动;二是发生在被视作“世外桃源”的国度。如此深刻而又激烈的冲突,超出了日常法律框架的处理能力之外,也超出了日常所谈论的价值框架的规范能力之外”

同意。对新西兰枪击案必须谴责,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比谴责更重要的是对深层次原因的思考。

枪手在动机中提到的两点也令人震撼,一个是“与自己理想的政治和社会价值最符合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另一个是"杀人的目的是为了白人孩子,直接对象是穆斯林,他自己承认是法西斯分子。川普是他的偶像"。

西方坚持民主法治理念的自由知识分子和政治家们,还不警醒吗?二战后西方人的太平日子过了70多年,过惯了丰衣足食的日子,好像什么都来得那么自然而然,是有点忘本了。如今明显感觉到整个社会传统美德逐渐退化,贫富差异分化愈加严重,政治正确大爱无疆越发感性和极端,理性的声音被严重压制。在这种情况下,川普上台就成为社会问题积累过了临界点走向反智反理性的必然结果。从新西兰枪击案是否也可以看到川普的榜样作用呢?

回复 | 3
我的名片
高伐林
注册日期: 2010-05-22
访问总量: 15,596,01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文章欢迎转载,请注作者出处
最新发布
· 清明时节雨纷纷,推荐一篇缅怀故
· 要是一条狗救了毛主席怎么办?
· 是中国权威部门出台一版《仇恨指
· 善良的人必须行动起来,勿以恶小
· 《青年论坛》鸣谢团中央始末——在
· 《青年论坛》的触角伸到了天子脚
· “尽到一个历史当事人应尽的责任”
友好链接
· 暗夜寻灯:暗夜寻灯的博客
· 旅泉:旅泉的博客
· 怀斯:怀斯的博客
· 海天简牍:海天别院
· 云乡客:云乡客的博客
· 老木屋:老木屋的博客
· 吴言:吴言的博客
· 寡言:寡言的博客
· lone-shepherd:牧人的博客
· 艺萌:艺萌的博客
· 德孤:德孤的小岛
· 虎猫:张石的博客
· 郭家院子:郭家院子
· 山哥:山哥的文化广场
· 史语:史语的博客
· 王清和:《金瓶梅》揭密市井私生
· 晚秋心情:不繫之舟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解滨:解滨
· 汪翔:汪 翔
· 星辰的翅膀:星辰的翅膀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 岑岚:岑岚的博客
· 枫苑梦客:梦中不知身是客
· 怡然:怡然博客
分类目录
【诗】
· 一部童话引发图书界难得一见的翻
· 读书要读有趣的书:走这一条捷径
· 《长安三万里》藏着大国由盛转衰
·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不受瘟疫侵袭
· 推荐三部中国作家描写瘟疫的优秀
· 横跨美国之旅(后记):来,享受
· 母亲节回忆与母亲有关的若干小事
· 中国百姓的诗歌江山被他们这样一
· 余英时先生在“祖国”“故乡”安然长
· 请告诉我哪句可原谅,哪句必须批
【识】
· 要是一条狗救了毛主席怎么办?
· 善良的人必须行动起来,勿以恶小
· 书里的乌托邦是曙光,现实的乌托
· 过去数十万年从动物升为主宰;今
· 孩子一出生,就能算出有多大几率
· 美国驴象两党究竟各自代表哪些选
· 以江泽民冠名的“三个代表”理论从
· 宪​法学教授眼里美国宪政
· 顾维钧和汪精卫看法相近,冯友兰
· 到美国查阅档案成了座上宾,回中
【史】
· 清明时节雨纷纷,推荐一篇缅怀故
· 《青年论坛》鸣谢团中央始末——在
· 一个民族需要有英雄——英雄没有免
· 人类文明的竞争过程中,病菌插进
· 鲁迅说“民国以来最黑暗一天”留下
·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背面的
· 夺得了令举世振奋的“大捷”?来,
· 文革最大受害者的另一个身份:文
· 不实之词无处不在,《革命烈士诗
· 连周恩来都承认:蒋介石还算一个
【事】
· 《青年论坛》的触角伸到了天子脚
· “尽到一个历史当事人应尽的责任”
· 犹太人和黑人:索维尔笔下的美国
· 一个青年干部的婚姻危机怎样惹翻
· 我的儿子,你的秘书:《进出中组
· 文革多少杀人犯,他是忏悔第一人
·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 袁世凯大哉问:中国实现共和需要
· 中共的公信力是怎样磨损到最终折
· 华国锋让军权落到邓小平手里,不
【视】
· 好莱坞科幻题材电影大盘点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续):如何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在“911
· 横跨美国之旅(第16天):见识了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续):地平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第一位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续):一所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不期而
· 横跨美国之旅(第13天):在造物
· 横跨美国之旅(第12天):把开胃
【拾】
· 是中国权威部门出台一版《仇恨指
· 为何这么多人认为中美难免一战?
· 科技不断进步,过去的社会形态绝
· 几乎没什么比实现中国民主宪政更
· 国家能力过于强大,就只能靠“死
· 你如果不想当井底之蛙,就不能不
· 大数据的神器也救不了计划经济的
· 一种解释:为何中国坚持另搞一套
· 俄乌只能在战场决出胜负?各方基
· 现在乌克兰战事在军事上结果已经
存档目录
2024-03-04 - 2024-03-31
2024-02-17 - 2024-02-28
2024-01-02 - 2024-01-02
2023-12-04 - 2023-12-26
2023-11-06 - 2023-11-27
2023-10-02 - 2023-10-30
2023-09-04 - 2023-09-25
2023-08-01 - 2023-08-28
2023-07-03 - 2023-07-28
2023-06-02 - 2023-06-30
2023-05-01 - 2023-05-31
2023-04-03 - 2023-04-28
2023-03-01 - 2023-03-31
2023-02-01 - 2023-02-27
2023-01-02 - 2023-01-30
2022-12-07 - 2022-12-30
2022-10-03 - 2022-10-17
2022-09-02 - 2022-09-30
2022-08-01 - 2022-08-31
2022-07-01 - 2022-07-29
2022-06-01 - 2022-06-29
2022-05-03 - 2022-05-30
2022-04-06 - 2022-04-29
2022-03-01 - 2022-03-31
2022-02-01 - 2022-02-28
2022-01-02 - 2022-01-27
2021-12-02 - 2021-12-31
2021-11-04 - 2021-11-23
2021-10-01 - 2021-10-30
2021-09-04 - 2021-09-30
2021-08-01 - 2021-08-24
2021-07-01 - 2021-07-28
2021-06-02 - 2021-06-28
2021-05-06 - 2021-05-27
2021-04-02 - 2021-04-26
2021-03-01 - 2021-03-31
2021-02-02 - 2021-02-25
2021-01-01 - 2021-01-30
2020-12-01 - 2020-12-30
2020-11-01 - 2020-11-30
2020-10-07 - 2020-10-29
2020-09-02 - 2020-09-30
2020-08-03 - 2020-08-31
2020-07-04 - 2020-07-29
2020-06-02 - 2020-06-24
2020-05-01 - 2020-05-31
2020-04-02 - 2020-04-30
2020-03-01 - 2020-03-30
2020-02-03 - 2020-02-29
2020-01-01 - 2020-01-27
2019-12-05 - 2019-12-27
2019-11-08 - 2019-11-26
2019-10-01 - 2019-10-29
2019-09-02 - 2019-09-27
2019-08-01 - 2019-08-30
2019-07-17 - 2019-07-31
2019-06-01 - 2019-06-29
2019-05-01 - 2019-05-31
2019-04-01 - 2019-04-30
2019-03-01 - 2019-03-29
2019-02-01 - 2019-02-28
2019-01-01 - 2019-01-31
2018-12-01 - 2018-12-31
2018-11-05 - 2018-11-30
2018-10-01 - 2018-10-18
2018-09-03 - 2018-09-28
2018-08-01 - 2018-08-31
2018-07-02 - 2018-07-31
2018-06-01 - 2018-06-29
2018-05-01 - 2018-05-31
2018-04-02 - 2018-04-30
2018-03-01 - 2018-03-30
2018-02-01 - 2018-02-28
2018-01-01 - 2018-01-31
2017-12-01 - 2017-12-29
2017-11-01 - 2017-11-30
2017-10-02 - 2017-10-31
2017-09-01 - 2017-09-28
2017-08-01 - 2017-08-31
2017-07-03 - 2017-07-31
2017-06-01 - 2017-06-30
2017-05-01 - 2017-05-31
2017-04-03 - 2017-04-16
2017-03-01 - 2017-03-30
2017-02-02 - 2017-02-28
2017-01-02 - 2017-01-31
2016-12-03 - 2016-12-31
2016-11-01 - 2016-11-30
2016-10-03 - 2016-10-22
2016-09-01 - 2016-09-30
2016-08-01 - 2016-08-31
2016-07-14 - 2016-07-29
2016-06-01 - 2016-06-22
2016-05-02 - 2016-05-31
2016-04-04 - 2016-04-28
2016-03-01 - 2016-03-31
2016-02-01 - 2016-02-29
2016-01-01 - 2016-01-31
2015-12-01 - 2015-12-31
2015-11-01 - 2015-11-30
2015-10-09 - 2015-10-31
2015-09-01 - 2015-09-28
2015-08-01 - 2015-08-28
2015-07-01 - 2015-07-31
2015-06-01 - 2015-06-30
2015-05-01 - 2015-05-28
2015-04-02 - 2015-04-30
2015-03-02 - 2015-03-31
2015-02-07 - 2015-02-28
2015-01-01 - 2015-01-29
2014-12-01 - 2014-12-23
2014-11-03 - 2014-11-26
2014-10-01 - 2014-10-29
2014-09-01 - 2014-09-30
2014-08-01 - 2014-08-29
2014-07-01 - 2014-07-30
2014-06-03 - 2014-06-30
2014-05-03 - 2014-05-31
2014-04-02 - 2014-04-29
2014-03-02 - 2014-03-31
2014-02-02 - 2014-02-28
2014-01-01 - 2014-01-31
2013-12-01 - 2013-12-30
2013-11-01 - 2013-11-29
2013-10-01 - 2013-10-31
2013-09-02 - 2013-09-30
2013-08-01 - 2013-08-28
2013-07-01 - 2013-07-29
2013-06-02 - 2013-06-28
2013-05-03 - 2013-05-31
2013-04-02 - 2013-04-30
2013-03-04 - 2013-03-31
2013-02-04 - 2013-02-27
2013-01-02 - 2013-01-31
2012-12-02 - 2012-12-31
2012-11-03 - 2012-11-30
2012-10-01 - 2012-10-28
2012-09-10 - 2012-09-27
2012-08-01 - 2012-08-27
2012-07-01 - 2012-07-31
2012-06-01 - 2012-06-29
2012-05-01 - 2012-05-31
2012-04-01 - 2012-04-30
2012-03-02 - 2012-03-29
2012-02-01 - 2012-02-27
2012-01-02 - 2012-01-31
2011-12-01 - 2011-12-31
2011-11-02 - 2011-11-30
2011-10-01 - 2011-10-29
2011-09-01 - 2011-09-29
2011-08-01 - 2011-08-31
2011-07-01 - 2011-07-31
2011-06-01 - 2011-06-30
2011-05-01 - 2011-05-31
2011-04-01 - 2011-04-29
2011-03-02 - 2011-03-31
2011-02-02 - 2011-02-28
2011-01-02 - 2011-01-31
2010-12-01 - 2010-12-30
2010-11-01 - 2010-11-30
2010-10-04 - 2010-10-31
2010-09-03 - 2010-09-30
2010-08-01 - 2010-08-31
2010-07-01 - 2010-07-30
2010-06-01 - 2010-06-30
2010-05-21 - 2010-05-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