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吸引了注意力,我竟忽略了,前天,11月9日,是柏林牆倒塌27周年紀念日。 27周年,不逢五,不逢十,為何我會留意這個日子?因為我最近才造訪過柏林,到與柏林牆有關的多處遺址參觀、憑弔——像柏林牆紀念公園、柏林牆博物館、查理檢查站(Checkpoint Charles,當年東西柏林人員通過的關口,現在闢為博物館)、東邊畫廊(East Side Gallery,這是一段長達1公里多的柏林牆,東西德合併之後,藝術家和民眾在牆上盡興創作,現在被保護起來)……印象深刻,很想介紹給更多讀者。 關於柏林牆,維基百科和百度百科都有非常詳盡的介紹,我就不多饒舌了,這裡只簡單介紹一下: 柏林牆(德語:Berliner Mauer)是德國分裂期間,蘇聯卵翼下的東德統一社會黨政府環繞西柏林邊境修築的全封閉邊防系統,以將其與西德領土分割開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67.8公里,最初以鐵絲網和磚石為材料,後期加固為由瞭望塔、混凝土牆、開放地帶以及反車輛壕溝組成的邊防設施。東德政府稱此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其目的是阻止東德居民逃往西柏林。柏林牆把西柏林地區如孤島一般包圍封鎖在東德範圍之內。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和東西方冷戰的最重要標誌性建築之一。 柏林牆修建之前,約有350萬東德居民逃離蘇聯占領區以及之後的東德和東柏林地區,其中1949年到1961年間約260萬人,此外還有大量波蘭人和捷克斯洛伐克人也把柏林視為通往西方的通道。柏林牆修建後的28年(1961至1989年),逃亡被阻遏,只有約5000人嘗試翻越柏林牆。1960年起,東德邊防軍允許對非法越境者開槍射擊,此舉於1982年甚至通過立法被合法化。據截止2009年的統計,被槍殺死者人數約在136至245人之間,確切死亡人數目則不得而知。 1989年,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發生了一系列政治劇烈變革,中國“六四”悲劇更加劇其社會抗議。1989年11月9日,東德政府宣布允許公民申請訪問西德以及西柏林,當晚柏林牆在壓力下被迫開放。隨後數周,狂喜的人群鑿下柏林牆作為紀念品。1990年6月東德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牆,為東德政府的倒台、兩德統一鋪平了道路。一年後的1990年10月3日,兩德最終統一。 柏林牆原址僅有少部分保存,其餘幾乎被拆除殆盡。有三處較大的存留:一處位于波茨坦廣場和查理檢查站之間,長約80米;另一處較長的存留是在施普雷河沿岸奧伯鮑姆橋附近,即“東邊畫廊”。第三處位於Bernauer街北部,為部分重建的圍牆,並在1999年改為紀念場所。一些柏林牆的單塊牆體和瞭望塔也分散在城市中。 讓我不無驚訝和敬佩的是,上述所有這些遺址,都有很多人參觀。其中自然有很多國外遊客,但也有很多顯然是本地人,包括有組織的大中小學校學生和一些社會團體前來緬懷歷史。 在柏林住了四天,最後一天才算是放晴了,前幾天一直陰雲密布,時有小雨,拍攝效果受到影響。
柏林牆紀念公園中矗立幾塊當年柏林牆殘塊。
柏林牆紀念公園入口處的沙盤。
這個方坑,是東德哨兵崗樓的遺蹟。
� 一群少男少女走過柏林牆紀念公園的草坪。他們所踏上的,正是當年東德哨兵有權射殺的“死亡地帶”。
柏林牆紀念公園內展出了能找到的因翻越柏林牆而被射殺的部分死者的照片。
這裡是著名的“東邊畫廊”。
“東邊畫廊”這裡也有一個關於柏林牆的博物館。
“東邊畫廊”壁畫一瞥。以下幾張都是這裡壁畫的片段。
蘇共領導人勃列日涅夫與東德首腦昂納克接吻的照片,冷戰時轟動世界,也成為柏林牆壁畫的熱門題材。 牆上標語發人深省。 壁畫中鑲嵌着當年的柵欄門,富有巧思。 查理檢查站外街頭的展覽,吸引很多人。歷史與現實在這裡交匯。 這位女導遊率領着一個人數眾多的參觀團。
第一個因翻越柏林牆被槍殺的人——1962年8月17日,18歲的東德人彼得·費查試圖翻越圍牆,在攀至頂部後被東德邊防警察發現並開槍射殺。事件在冷戰時期轟動一時。1997年3月,兩名開槍的東德邊防軍士兵羅夫·費特列治和亞歷克·薛伯分別被判刑20和21個月。 關於柏林牆的紀念照片和說明,在柏林隨處可見,例如在柏林牆紀念公園附近的地鐵站,就可以說就是一個布置得相當認真的紀念館,燈光、照片等等,這個車站,當年以“鬼站”(Ghost
Station)著稱。現在雖比不上真正的博物館那麼講究,介紹了很多與此站有關的逃亡和遇難的故事,讓在這裡進出的乘客參觀。
這一張也是這個地鐵站。我在這個“鬼站”參觀了半小時以上。
另一個街頭關於柏林牆的展覽,也吸引了一些路人。
近期圖文:
在民主面臨嚴重危機之際重溫專制歲月 國家的興盛與衰亡是否確有輪迴周期?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0分鐘一揮而就的傑作 川普勝選:民主的勝利還是民主的失敗? 對“人民領袖”要特別小心,時刻警惕 驟然凝固的雲,倏忽飄逸的山(組圖) “我牢記在心”——旁觀魁北克(組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