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说,我对《在风中飘荡》这首歌没什么多说的。答案不在书中,不在电影或电视节目中,也不在讨论之中。伙计,它在风中,它在风中飘荡。瑞典文学院称他“在美国歌曲的伟大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在风中飘荡或是这样的诗性吧
老高按:鲍勃•迪伦(Bob Dylan)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我熟悉的朋友中,引起一片错愕。评委会剑走偏锋,在美国暌违诺贝尔文学奖23年、甚至传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对美国文学的水平相当不以为然之际,将这个世界文坛的最高荣誉,别出心裁地颁给一个著名老歌手,不知对美国文坛是褒扬还是讥讽。 这个消息在全球轰传开来,75岁的鲍勃•迪伦却保持缄默。而在中国网站和微信群中,我看到至少两个版本的鲍勃•迪伦拒绝此奖的信,信中夹枪弄棒、嬉笑怒骂地将评委、将美国和世界文苑、乃至知识精英们都挖苦了一通。真的是鲍勃•迪伦的拒绝信?我半信半疑。直到2016年10月27日,纽约时报中文网发表亚当·柯什的文章《鲍勃·迪伦对诺贝尔奖的沉默是一种宣言》,我才知道,鲍勃·迪伦一直没有发表声明,甚至没有给瑞典学院回电话。既没有感谢,也没有拒绝,而是压根不承认它的存在。鲍勃·迪伦官方网站上曾短暂出现过他获奖的信息,但接着就被删除了——是否是他的授意?没人知道。瑞典人习惯了获奖者感激涕零,对鲍勃•迪伦的沉默感到难以接受:瑞典学院的一位成员称他的行为“无礼且傲慢”。 亚当·柯什的文章中提到,52年前(1964年)的秋天,哲学家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在一份公开声明中,解释了虽然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自己为什么不打算接受。他坚称,作家必须“拒绝让自己被塑造为一个功成名就的大师,哪怕是在最光荣的情况之下”。而就在那一年夏天,鲍勃·迪伦推出了他的第四张专辑《鲍勃·迪伦的另一面》(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里面有一首歌唱道:“从我的窗边离开,是快是慢都由你,我不是你要找的人,宝贝儿。你需要的不是我。” 鲍勃·迪伦是否注意到了萨特的举动?现在他是不是打算步萨特的后尘?我们且拭目以待。
不管鲍勃·迪伦该不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获得的音乐和娱乐界奖项,已经拿得手软——包括12次格莱美奖、1次金球奖及1次奥斯卡奖,并进入摇滚名人堂及作曲家名人堂。2008年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授予他一特别奖……),这里我想介绍的是鲍勃·迪伦的一首歌:《在风中飘荡》(Blowin' in the Wind,中文歌名又译作“答案在风中飘”)。 我听到这首歌相当晚,是先得知这首歌的中文歌词,二十年前,一个国内的小伙子在电子邮件中要我帮他买这首歌的音碟,他只给了我中文歌名和歌词,没有告诉我是谁创作的。我无从打听,但是中文歌词一下子就紧紧地抓住了我。 后来我无数次地听过这首歌——甚至还包括我老婆,原来她早就会唱——但印象最深的,还不是鲍勃•迪伦本人所唱,而是美国著名民歌手和抗议歌手彼得、保罗和玛丽 (Peter, Paul & Mary)三人组的演唱。一个纪念他们的专题片介绍,1963年8月28日,在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的前几个小时,彼得、保罗和玛丽这个三人组,在林肯纪念堂的台阶上演唱《在风中飘荡》,三人之帅,尤其是年轻女孩玛丽倾情投入,那种真率沉痛的激情,感人至深。此歌一夜传遍全美,成为美国民权运动之歌、反战运动之歌,一举攀上美国音乐流行榜第2名,鲍勃•迪伦也随之一举成名天下知。 但是,这首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激励着数代人反战,追求和平、正义和自由,但它本身,到底是写什么的?鲍勃•迪伦要通过这首歌,倾诉什么?似乎言人人殊。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编辑李岩写了一篇文章《鲍勃•迪伦名作:在风中飘荡》,理出了一些理解这首歌的脉络,并亲自重新翻译了这首歌的歌词。转载如下,供读者诸君参考。 一首好歌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它拨动的,是亿万人肺腑深处的那根心弦。
2011年,鲍勃·迪伦在伦敦举行的一场演唱会上。(Samir Hussein/Getty Images)
在风中飘荡(译文)
作词:鲍勃•迪伦,译者:李岩,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为一个人?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海,才能在沙滩安眠?是啊,加农炮弹要发射多少次,才能被永远禁止? 答案啊,朋友,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
是啊,一座山要屹立多少年,才能被冲进大海?是啊,一些人要活上多少年,才能获得自由?是啊,一个人要扭头多少次,还装作什么也没看见? 答案啊,朋友,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
是啊,一个人要抬头多少次,才能看见天空?是啊,一个人要有多少双耳,才能听见人们哭泣?是啊,还要死去多少人,直到他明白死亡太多? 答案啊,朋友,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
鲍勃•迪伦的名作:在风中飘荡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编辑 李岩
《在风中飘荡》是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Bob Dylan)的成名作,也是一首广为传唱的抗议歌曲,激励着数代人反战,追求和平、正义和自由。 《在风中飘荡》的英文是Blowin' in the Wind,歌词共三段,提出关于战争、和平、自由和死亡等人生大问题。 在每段歌词的副歌中,迪伦再三吟唱: 我的朋友,答案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是什么意思?迪伦想对听众说什么呢?
一挥而就的传世之作
《在风中飘荡》是迪伦第一首重要歌曲,他声称:写这首歌只用了10分钟。 1962年4月初一个夜晚,迪伦在纽约格林威治村的格德民歌城(Gerde's Folk City),听到民歌组合《新世界歌手》(New World Singers)演唱一首关于美国内战时期的自由之歌,因此受到启发。 1962年4月16日,也就是迪伦听《新世界歌手》演唱几天后的一个下午,迪伦坐在格德民歌城附近一家咖啡馆,一挥而就,写下《在风中飘荡》一歌两段歌词。 然后,迪伦找到《新世界歌手》,把他们拽到格德民歌城脏乱的地下室,抱着吉他,给他们弹唱《在风中飘荡》。 当晚,迪伦就在格德民歌城首次演唱《在风中飘荡》。 格德民歌城,当时是纽约最重要的一个音乐场所。1960年代,许多美国民歌复兴运动的人物在此聚会、演唱。 迪伦回忆道:“我写这首歌,只用了10分钟,用一首老的圣歌曲调,填了词,调子大概是我从卡特家庭组合(Carter Family)的唱片中听来的。” 迪伦后来确认,《在风中飘荡》的曲调,取自黑奴民歌《不想再上拍卖台》(No More Auction Block)。此歌源于北美,讲述黑人奴隶站在拍卖台上、被奴隶主拍卖的悲惨。 日后,迪伦又写了《在风中飘荡》第三段歌词。1962年5月,迪伦在美国抗议歌曲杂志《大路边》(Broadside)上首次发表了《在风中飘荡》。1962年7月9日,迪伦为他第2部唱碟Freewheelin’录制了《在风中飘荡》。 迪伦自己演唱的《在风中飘荡》,并未马上风行,但赢得了许多美国民歌复兴运动歌手的喜爱。 最先翻唱《在风中飘荡》的人,是《新世界歌手》民歌组合中的吉尔•特纳(Gil Turner)。特纳是美国民歌歌手,也是音乐杂志《大路边》主编,他还和《新世界歌手》另外两位友人最先录制了《在风中飘荡》。 以演唱抗议歌曲著称的民歌乐队谢德•米歇尔三重唱(The Chad Mitchell Trio),则率先发行了他们录制的《在风中飘荡》一歌。 1963年,美国著名民歌手和抗议歌手彼得、保罗和玛丽 (Peter, Paul & Mary)演唱《在风中飘荡》后,为此歌赢得了许多歌迷。 同年8月28日,在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Jr.)发表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前几个小时,彼得、保罗和玛丽在林肯纪念堂的台阶上演唱《在风中飘荡》,使此歌成为美国民权运动之歌,也使此歌一举攀上美国音乐流行榜第2名,并使迪伦广为人知。 半个多世纪过后,在《滚石》音乐杂志500首英语热歌中,《在风中飘荡》排名第14位。
迪伦与美国民歌复兴运动
美国民歌复兴运动,于1940年代始于纽约。迪伦生于1941年,几乎是美国民歌复兴运动的同龄人。迪伦少年时,喜欢摇滚音乐;18岁时,迷上民歌。 1961年1月,不到20岁的迪伦去纽约演唱,正值美国民歌复兴运动进入鼎盛时期。演唱之余,迪伦专门拜访美国民歌复兴运动的先驱伍迪•格思里(Woody Guthrie)。 格思里创作了上千首歌曲,题材广泛,包括政治、文化。格思里注重方言,推崇乡音,启迪了美国数代民歌手。 格思里对迪伦早期音乐创作影响至深。迪伦将格思里视为自己在民歌创作中的精神领袖。迪伦在回忆录中写道:格思里“是美国精神的声音。我对自己说:‘我要成为格思里最了不起的弟子。’” 从1962年2月起,迪伦开始在纽约格林威治村各种民歌俱乐部演唱。 在纽约期间,迪伦还与美国民歌复兴运动许多其他主要人物结为好友。这些人包括彼得•斯格尔(Pete Seeger)、彼得、保罗和玛丽,他们都以创作并演唱抗议歌曲著称,用民歌唤醒民众,抨击时政,推动社会变革。 除此之外,爱尔兰著名民歌乐队《克兰西兄弟》(Clancy Brothers)也是美国民歌复兴运动中的重要歌手,他们以演唱爱尔兰民歌和反歌著称。 爱尔兰反歌(Rebel Song),多以反抗大英帝国对爱尔兰的压迫为题材,歌咏追求爱尔兰独立与自由的英雄,曲目包括《晨雾朝露》(The Foggy Dew)、《罗迪·麦柯里》(Roddy McCorley)、《欢迎你回家》(Óró sé do bheatha abhaile)等。 迪伦在纽约格林威治村时,常听《克兰西兄弟》演唱爱尔兰反歌,其中《罗迪•麦柯里》一歌对迪伦影响尤深。罗迪•麦柯里是1798年爱尔兰起义的英雄,在爱尔兰民间传说中,他被英军捕获后被吊死。 1984年,迪伦在接受爱尔兰乐队《U2》主音歌手波诺(Bono)采访时表示:“爱尔兰音乐一直是我生活中的一大部分,我常和可兰西兄弟在一起,他们对我有巨大的影响。”
《在风中飘荡》是抗议歌曲吗?
《在风中飘荡》是迪伦第一首重要歌曲,备受世人喜爱,尤其是被反战人士和示威民众广为传唱,被誉为“最著名的抗议歌曲”。 然而,迪伦的说法不同。在格德民歌城首次演唱《在风中飘荡》之前,迪伦对听众说:“这不是抗议歌曲,不是那么回事,因为我不写抗议歌曲。” 日后,对为什么写《在风中飘荡》一歌,迪伦表示:“我仍然要说,一些最大的恶人,是那些看见不义却扭头视而不见的人。” 在《在风中飘荡》歌词中,迪伦写道:“一个人要扭头多少次,装作什么也没看见?” 由此看来,迪伦《在风中飘荡》写的是世人的冷漠,是一首关于社会不公平的歌曲,而非抗议歌曲。 抗议歌曲(Protest Song),通常是指反映或倡导社会变革的歌曲,这些歌曲的内容涉及民权、反战、反歧视、女权、同性恋权益等。 在现实中,抗议歌曲鼓舞追求自由、正义与和平的人们,激励他们对世上不公呐喊。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Jr.)认为,“这些自由之歌,可以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让一场运动团结起来,为一场运动注入活力。” 无论迪伦初衷如何,《在风中飘荡》的歌声飘进听众耳中后,生出抗议歌曲之音,被数代反战、示威和追求自由的人们传唱—— 歌词“一些人要活上多少年,才能获得自由”,鼓舞激励民权运动人士反对种族隔离,反对歧视黑人。 “加农炮要发射多少次,才能被人们永远禁止”,令反战、爱好和平的人们反复吟唱。 “一个人要有多少双耳,才能听见人们哭泣”,让善良、关心人间疾苦的人们扪心自问。 在19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越战期间,许多美国年青人围着吉他歌手,唱着“答案在风中飘荡”,反对美国军队对越南人民的杀戮。 在2003年美国和英国政府派军入侵伊拉克之后,许多美英年青人围着吉他歌手,唱着“答案在风中飘荡”,抗议美英政府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的灾难。 2011年10月,许多美英年青人分别发起“占领华尔街”和“占领金融城”运动,他们也围着吉他歌手,唱着“答案在风中飘荡”,抗议西方金融危机给社会带来的不公。 美国文化评论家格雷尔•马柯斯(Greil Marcus)认为,《在风中飘荡》是时代的产物。他指出:“有些歌曲是时代所写,与其说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人所写,不如说是那个时代所写,好像是那个时代在呼唤一首歌……必须有人来写这首歌。”
答案在听众的眼前飘荡
那么,“答案在风中飘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如此受到人们喜爱? 对迪伦“答案在风中飘荡”这句歌词,大约有五种解释: 一. 无法理解的模糊,看不懂。 二. 答案如此明白,就在你的眼前。 三. 答案如风一样无形。 四. 我们能在风中找到答案。 五. 迪伦1962年6月在美国民歌季刊《歌唱吧(Sing Out!)》再次发表此歌时写道: “除了答案在风中飘荡之外,我对这首歌没什么多说的。答案不在书中,不在电影或电视节目中,也不在讨论之中。伙计,它在风中,它在风中飘荡。好多嬉皮士告诉我答案在这在那,我才不信呢。我仍然说:答案在风中,它像一张飘移不定的纸,终究会在一处落下……但唯一的问题是,当答案落下时,无人拾起,所以,没有多少人看见或知道,然后,答案又飞走了。” 答案在风中飘荡,这种飘逸的歌词,正是迪伦歌词与西方传统民歌的不同之处。 瑞典文学院10月13日宣布迪伦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时称,表彰迪伦“在美国歌曲的伟大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 在风中飘荡,也许就是这样的诗性吧,迪伦以风一样无形的意境,把答案留给听众,让听众去风中寻找答案。
近期与相关图文:
国家的兴盛与衰亡是否确有轮回周期? 为何输出自由市场和民主,却收获种族仇恨?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一位真正的诗人拷问这场所谓革命的性质 《黄河大合唱》是这样写出来的 愤怒出诗人:抗议打压《炎黄春秋》诗一束 在民主面临严重危机之际重温专制岁月 精英脱离大众必受惩罚,大众也跟着倒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