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結束時,老一輩締造的中朝同盟不存在了,外交、經濟、政治,中朝之間的利益已經背離,同盟的基礎已經瓦解。中朝同盟條約就是廢紙一張,中朝關係就是一般的國家關係了,然後很快就悄悄地走向了敵對——因為朝鮮開始了核戰略 老高
中共的群眾運動,雖然手段、策略、技巧日趨嫻熟,卻始終難以擺脫這樣一個“怪圈”:群眾運動的初期,必須“放手”發動,才能運動起來;一旦運動起來,就難免失控,以至每次群眾運動都必“過火”;也總是在“過火”之後,才能着手收束 老高
課本向孩子們指出了最容易陷入的“思路不清”的誤區:不能在心裡希望一個理想社會實現,就認定它能實現;要避免“情緒化的思維”,走極端的思路“對個人和國家都會造成最大傷害”;思考要從事實出發,而不要從觀念出發、從主義出發 老高
隨着俄國檔案解密,蘇美兩國空軍曾對陣廝殺真相曝光。朝鮮戰爭期間,蘇聯空軍通過換防,先後派出10個航空師和4個高炮師參戰,共實施戰鬥起飛64300架次,擊毀敵機1106架,自身損失飛行員120人、飛機335架;高炮師擊毀敵機153架,自身
對於蘇聯,最划算的方案不是出兵東北、與日本打第二次日俄戰爭,而是促使中日爆發全面戰爭:兩敗俱傷之後,別說東北,整個亞洲都是蘇聯赤旗飄飄的世界。所以西安事變之後,赤俄堅決反對處死蔣介石,因為只有蔣才有威望領導中國與日本
中國社會很脆弱,這幾乎是個眾口一詞的說法。中國脖子上好像有兩塊通靈寶玉,一塊是高速發展,一塊是維穩。好像發展速度慢一點,不動員整個社會力量來維穩,日子就過不下去。這種脆弱性是真的還是假的?孫立平教授認為,是半真半假
對中共誕生、建政以來的功罪,無疑應該確立價值觀上的總體認定。但這個認定,首先應是建立在對基本史實的把握上;其次,這個認定並非一勞永逸,隨着新史料的發掘,應該調整;而且,總體認定不能取代對各種事件、各種人物的具體研究
毛澤東親自發動和領導、張春橋全力投入的文革,罪惡滔天。對文革暴行的揭露遠遠不夠。但是我們還有另一方面工作要做,這就是要探究文革悲劇的成因:探究發動和積極參與文革的人,為何、如何,從追求美妙的理想,蛻變成暴君和打手
談到張春橋,腦海就跳出一個標籤:“狗頭軍師張”。這是郭沫若給他貼的,從此就揭不下來。強化這個印象的,是“四人幫”被抓後連篇累牘的揭批,也來自張春橋自身的性格:陰!帶着一股寒氣。讀了《張春橋:1949及其後》,印象大為改觀
今天我們所面對的是一種極其複雜的變局,有些事情我們一時之間辨不清是非。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妨回到最基本的人性上來,站在基本人性的角度來思考。即便是這樣,也不見得每一次的選擇都對,但從概率上來說,犯錯的機率會小一些 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