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能成为军事竞赛跑道,与其逼孩子成为痛苦的空心人,不如让孩子做优秀的普通人。” “必须死磕硬扛,向那个高考龙门用劲一跳——这是唯一改命的机会,也背负一个家几代人的希望。” 两种教育理念天壤之别,揭示当下教育六个残酷对比
老高按:尽管不再承担教育子女的任务了,但是对教育还是很关心。最近有两个关于教育的话题引起我的关注,一个是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的一次演讲,在自媒体上冠以《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而热传,她说:“为人父母,与其逼着孩子成为一个痛苦的空心人,不如让孩子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我家孩子以后就开个奶茶店就得了,不行开个煎饼店也行。” 另一个是贫困山区的华坪女中老校长张桂梅用“拼了”的心态,逼着学生日夜不停刷题,死记硬背,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有个考上大学当上全职太太的女孩来看她,她怒不可遏地要她“滚出去”。 这两个极端的事例,被一位名叫刘娜的“80后老女孩,心理咨询师,情感专栏作者,原创爆文写手”集中到一起,做了对比梳理。刘娜的文章在网上和自媒体上迅速火起来。 好的文章,能以小见大,开拓读者的思路,调动读者的知识积累和人生体验,联想到更多更大的话题。从教育的功能定位,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从个人提升自我、实现自我的途径,到人生观和幸福观的争论,甚至也可能联想到美国大选争议背后的路线政策分歧…… 刘瑜说得对,还是张桂梅说得对? 或者,都对——没有绝对正确,只有相对合理,什么“阶段”说什么话? 或者,两人都有片面性、都是瞎子摸象的注脚(如果都有片面性,人们会很自然地更批评刘瑜——作为社会精英一员,难道你不是理应更少一点片面性吗)? 转载刘娜的文章,供大家分享和思考。
张桂梅PK清华教授刘瑜:不要站在高楼上,傲慢地指着大山
刘娜,来源:闲时花开(ID:xsha369)
她说,我们要松弛下来,要发现孩子的喜爱,要尊重孩子的个性,要引领孩子发现自我,而不是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 而她说,我们必须拼了,要不停地刷题,要死记硬背,要用填鸭式教育逼孩子走出贫困和大山,要考上浙大、武大、厦大和川大。 她们俩,一个是清华大学副教授,一个是华坪女中的老校长。 她们,不仅仅是她们,也是撕裂的我们——
01 集体的迷茫
为人父母,我们到底要怎么教育孩子? 管得多了,是专制,是控制,是裹挟,是情感绑架,是过度期待,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的施虐,最终招来叛逆和控诉。 管得少了,是敷衍,是潦草,是无为,是放任自流,是不负责任,是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输在一条条起跑线上,难免在比较中重返焦虑。 “看新闻说,又有学生自杀了,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健康和心理,马上就检讨自己是不是管得多了。 又看新闻说,大学生遍地都是,不读大学工作都找不到,马上就想到自家熊孩子的成绩,又觉得必须狠狠管。” 这是我在后台经常收到的高频率留言,应该道出了很多老父老母的心声。 这样的心声,让我想起前几天引起广泛热议的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老师的一个演讲——
刘瑜演讲视频(略)
02 演讲的争议
刘瑜老师那段42分钟的演讲,我看了不下5遍。 她演讲的原题目是《不确定的年代,教育的价值》,这个弥漫着严谨生硬学术气息的标题,被自媒体改为《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后,迅速大火。 标题多重要,由此可知道。 演讲中,刘瑜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不确定年代里,对教育的普遍焦虑,成了这届父母都非常确定的事情。 当学历和技能,成了好工作和高薪酬的象征,所有家长都被一根无形的指挥棒,赶到了军事竞赛的跑道上,看谁成绩好,看谁会的多,谁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这句话我没懂。是否漏了“的标杆”“的赶超对象”之类的文字?——老高注) 你的孩子10点睡,我的孩子11点睡,他的孩子12点睡,你上2个补习班,他上4个补习班,我上8个补习班。 最终,我们的孩子在一路设计和要求中,考上了大学,却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要干什么,为了什么。 彻头彻尾地成了空心人。 甚至,有的还没有考上大学,就跌落进抑郁和自杀的深渊,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为了让更多人从唯分数、唯名校、唯成功的焦虑中跳出来,刘瑜老师自我调侃了一番: 我家孩子以后就开个奶茶店就得了,不行开个煎饼店也行。 在她看来: 为人父母,与其逼着孩子成为一个痛苦的空心人,不如让孩子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跟随自己内心的热爱,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过上自己想要过上的那种人生。 实话实说,刘瑜老师的这个演讲,我觉得还是挺有道理的。 如果非要挑点毛病的话,就是她拿自家孩子当例子,说孩子可以去卖煎饼和奶茶,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的调侃,有点过了。 而后来,自媒体的渲染传播,恰好抓住并放大了这一点,也击中了很多老父老母的焦虑。 以至于后来,因为这个演讲,网上明显出现两派争论: 挺她的VS骂她的。 ●刘老师,您是清华大学的副教授,您全家都是清北博士,您女儿在清华附小读书,你竟然说你家孩子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请问,您对普通人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现在哪个学校不是用成绩和分数说话?作业做不完,成绩上不去,领导苛责老师,老师传达家长,家长必然要焦虑地批评孩子,怎么可能从军事竞赛的跑道上下来? ●为人父母,我们倒是想给孩子松绑,让他/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个无忧无虑、欢天喜地的少年,但是,如果他连大学的门儿都摸不着,将来一日三餐没有着落,一年四季颠沛流离,又拿什么支撑自己的热爱和梦想? 简而言之,言而总之,反对刘瑜老师的网友认为: 刘老师这个演讲,道理说得都对,但并不接地气儿。 其结果,不仅没有缓解这届老父老母的焦虑,反而让更多人在愤怒和羞愧中,变得更加焦虑。 为什么,一个教育精英,一位堂堂清华大学的副教授,一名曾用学术和文字影响了很多人的公共知识分子,因为这样一个演讲,遭到了这样的围剿和质疑? 当想到张桂梅老师和大山里那些女生的故事后,我也找到了背后的真相——
03 贫穷的死磕
63岁的张桂梅老师,刚刚被中宣部评为了“时代楷模”。 尽管,这并不是一个宽容的时代,但选张桂梅老师为“时代楷模”,我想没有人能提反对意见: 拿命教书的张老师,堪称这个时代的良心。
她盛年丧夫,无儿无女,把自己嫁给贫困山区,把贫困孩子当自己的孩子。 以超过90%的升学率,将1800多名云贵山区的女孩,送出大山,送到高校,送抵这些孩子父辈们无法企及的平台和轨道。 在接受采访时,张桂梅老师坦然道出的这些细节,是另一类孩子接受的教育常态: 每天凌晨5点,她就像半夜鸡叫的周扒皮一样,督促姑娘们起床跑步晨读; 从教室到餐厅,女生们都是跑步前行,3分钟到达,吃饭时间每顿只有10分钟; 为升学率,老师们要狠心逼着孩子们不停刷题,见题型越多,死记硬背越熟练,大脑里储存的知识点越多,考场上出现意外的可能越小。 “拼了,不停地刷题,人家说刷题对孩子们不好,但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啊。不这样,我们的孩子就去不了浙大、厦大、武大和川大。” 必须死磕,必须硬扛,必须压抑自我,必须放弃快乐,必须用不留退路的决绝和果断,向着那个叫高考和大学的龙门,用劲儿一跳,奋力一跃。 不能有半点的松弛,不可有半点的怀疑,不许有半点的懈怠,不该有半点的偷懒,因为这是唯一改命的机会,也背负着一个家几代人的希望。 只有苦苦奋斗,考上大学,来到城市,才能摆脱父辈的贫穷和愚昧,才能穿越风雨和疼痛,成为一个看起来不那么艰难的普通人。 这是看多了苦难和偏见的张桂梅校长的偏执,也是背负很多压力和重托的山村孩子的死磕。 这和刘瑜老师那场演讲相左,甚至是背道而驰。 它未必就是正确的,但这不妨碍它就是一群群孩子的生存之本和拼搏信念,也构筑起这个国家教育体系里,庞大且坚实的底座。 贫穷的焦虑执念。 精英的随遇而安。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一个向左,一个向右,一个在高楼上,一个在深山里,一个试图用道理安抚人心,一个在用行动诠释焦虑本身…… 它们之间天壤地别的悬殊,揭示了当下教育六个残酷的对比和真相—— 04 对比的真相
1.你站立的地方,决定你说话的立场 刘瑜老师,本科和研究生在人大,博士和博士后在美国,如今在清华任教,丈夫周濂是人大教授,女儿就读清华附小。 虽然,她也曾靠一路苦读从江西县城,来到首都北京,但她今天已经是学术精英,所接触的圈子和人脉,是获得诸多荣誉仍坚守大山深处,始终和贫穷和愚昧作斗争的张桂梅校长,还有以张校长为代表的那群人,无法比拟的。 纵观教育界这么多年的诸多争端,其实争来争去,没有任何共识可言: 不同的阶层,势必导致不同的处境;不同的处境,势必衍生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感受,势必形成不同的见识;不同的见识,势必催生不同的言行…… 别人家一家子都是博士和教授,再不济有很多矿产和房产,咱们家都是勉强混个温饱,买个房子都要分期20年的普通人家,在教育孩子上能相提并论吗? 不要看一个人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她站在什么地方说。 因为屁股,很多时候,决定脑袋。
2.所有的快乐学习,都是需要资本的 刘瑜老师这次遭到热议,和当年黄磊一众明星谈育儿经,遭到嘲讽一样: 快乐自由和崇尚个性的教育,是需要金钱和资源加持的。 我们并非刻意夸大贫富差距和阶层对立,但一定要看见这样的真相: 你家境优渥,资源丰厚,才有资格和资本,让你的孩子接受快乐教育和贵族教育。 这样的贵族教育,是令人羡慕的,但并不具有普适性: 它属于少数的精英,而不是大部分的贫民。 穷人家的孩子必须随大流吃苦头,过五关斩六将,挤过独木桥,历经角逐和考验,才能得到奋斗的馈赠,拼搏的喜悦。 3.当生计成为难题,个性也无所附丽 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这是鲁迅先生在唯一的爱情小说《伤逝》中的名言,用在教育上也格外合适。 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你必须先杀出重围,找到立足之地,才能谈自我和尊严。 当然,每个孩子的尊严和梦想,都是难得可贵的。 但现实的残酷在于,普通人家的孩子,你必须先用实力让别人看见你,你的个性和热爱,才有施展的空间和余地。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穷孩子的自我和热爱,都是历经一路艰苦跋涉,才能走向开阔之地的重建和重塑。 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没有这种历练,注定是要吃更多苦的。 4.有些人,错一次就错过了一生 你随便打开一本教育类书籍,只要看够一页,就会发现上面几乎都在强调: 不要害怕失败,不要恐惧犯错,不要畏惧失误。 为什么这样? 能出书的人,大都有了犯错的资本和容错的底气,所以说这话时,才那么宽容大气。 但,我回想起自己的求学经历,还有我的一些同龄人的命运,又发现: 对于有些人来说,一步错,就是一生错。 我从农村考上大学,来到城市立足,而我们老家村子的同龄人,不少人高考失败后,辗转流浪,四处谋生。 他们错过了一场考试,也就弄丢了另一种人生。 他们的人生,也同样是值得尊敬的。 但从概率上来说,他们的人生,比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同龄人的人生,大概率要苦很多,难很多。 国人为什么把高考看得这么重? 因为对于很多穷孩子来说,这是最重要的改命的机会。
5.父母的阶层,就是孩子的起点 越是优秀的父母,越可能对孩子的教育平和。 因为,就算孩子势不可挡地成为了一个普通人,也是一个起点很高的普通人,因为有父母在兜底。 就像刘瑜老师。 越是艰辛的父母,越可能对孩子的教育充满期待。 因为他们知道,孩子只有拼尽全力,才可能来到城市里,和别人一起喝咖啡,成为一个看起来不那么辛苦的普通人。 才能摆脱父母的命运和受盘剥的贫穷,在更公平更辽阔的平台上,实现一个家庭的换代升级。 就像张桂梅校长,还有普通的我们。 执念的人,之所以如此偏执,是因为没有更好的路。 平和的人,之所以如此淡定,是因为还有其他选择。 这无所谓对错,因为父母的阶层,就是孩子的起点。 6.精准定位的人,才最清醒 教育专家怎么说,自媒体作者怎么说,对门邻居怎么说,都不如你根据自己真实的情况,做出因地制宜的决策。 我们家,我的孩子,我自己,这才是我们最该关注的事实和现状。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能给孩子创造多少条件,就创造多少条件,能抽出多一点时间陪伴,就抽出多一点时间,能引领孩子走多远,就引领孩子走多远。 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为人父母最大的责任,也是孩子最好的家教。 作为平凡人家的父母,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 我们没有那么多平台和资源,但该陪伴时,绝不偷懒;该引领时,绝不推责;该奋力一举时,绝不错失机会。 而作为普通人家的孩子,少年们也早晚会懂得: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公平的,学习也从来不是轻松的,你想要得到更多尊重,创造更多价值,获得更多自由,就要在一路跋涉中,走向更高平台,碰撞更大自我。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这篇文章的最后,允许我套用刘瑜老师演讲中,提到的一句话,和更多普通人分享: 不幸的人是一样的,因为唯有奋斗才能改变命运。 而幸福的人各有各的幸福,毕竟条条大路都通往罗马。 愿每个父母,都能定好自己的位,愿每个孩子都能走好自己的路。
作者自我介绍:刘娜,80后老女孩,心理咨询师,情感专栏作者,原创爆文写手,能写亲情爱情故事,会写亲子教育热点,被读者称为“能文艺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
近期图文:
一篇让人冷静下来考虑中美更多选项的宣言 香港出版业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现代价值系统的三大支柱和两朵乌云 正义一旦迟到,就等于是缺席 做好最坏准备:如何对付比苏联更大的挑战 如何从科技巨头平台手中拯救民主? 再艰难也必须重建这座“民主灯塔” 公共空间退化与优秀学者闭嘴的恶性循环 从美国政治百年大变局的视角看今年大选 政治不可能变出天堂,却可能造出地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