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网络江湖的高手,长有“毒眼”、生有“辣手”,涉笔成趣,妙语连珠;看似信马由缰,天南地北乱扯,实则胸有成竹,万变不离其宗,看似无厘头搞笑,却是有骨头有刺。那两位被习大大赐见的小混混,连给他们提鞋都不够格
老高按:我是网络上几位作家的“粉丝”——李吉诃德、六神磊磊、张佳玮……他们长有“毒眼”、生有“辣手”,涉笔成趣,妙语连珠;看似信马由缰,天南地北乱扯,实则胸有成竹,万变不离其宗,看似无厘头搞笑,却是话里藏骨头,轻松幽默的语言之后,让人品出并不那么能轻易丢开的话题意蕴。那两位被习大大赐见的小混混,连给他们提鞋都不够格。 这里介绍张佳玮的一篇短文,与我昨天所介绍的马勇那篇文章《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两大主题——外国资本和中国资产阶级》,讲的虽然不是一回事,但多少也有点联系。昨天那篇我在按语中说:“马勇的这一系列观点,从根上颠覆了中国革命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势必成为一个高度争议性的话题。”——所谓“高度争议性的话题”,说法比较婉转,直白了说,就是我料到势必“招骂”“挨批”。果然,跟帖的人,多是批判的:“被西方自己的史学家批得体无完肤,中国有些人现在捡起来炒冷饭,还当是自己的新发明”“脑残”“强盗逻辑”“老高的脑子彻底地坏了”。我素来相当佩服、让我受教良多的西岸,也用比较平和的语气加以否定:“拾人牙慧的东西没什么意思”。 不过,好像这些批评意见,基本上都没有超出我们一个世纪以来已经耳熟能详的反帝反殖的那些思路。 不管怎样,大家思想碰撞,总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网上查得:张佳玮是“80后”,1983年7月生于无锡,2002年在无锡一中就读期间参加第四届新概念作文比赛获得二等奖。2002年秋入上海东华大学读电子商务专业。2002年底开始以信陵公子为网名写作。2003年暑假中完成第一个长篇历史小说《倾城》,于2004年3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04年4月被《南方都市报》列为“八十后实力派五虎将”之一。
天朝体制,你们洋人是不懂的
张佳玮,豆瓣
一个中国人,必须跟一个外国人解释些跨国跨文化问题时,最万能的句子是什么呢? 嗯,那自然是: “我们中国的国情和体制,跟你们外国不一样。” 这句万能解释,用文言怎么说呢?
我找到了一个标准说法: “尔国王或未能深悉天朝体制,并非有意妄干。”——这话翻译过来,意思是: “你们国王也许没深刻了解我天朝的体制(可以原谅),也不是有意胡作非为。” 您觉得不够权威吗?嗯,这是1793年,乾隆爷跟英国人传旨的原话。 所以了,您看: 将中外分歧归咎于体制,是乾隆爷时候就干的事儿了。 这话的前因后果,是什么呢?
话说1792年,55岁的英国人马戛尔尼勋爵,前俄罗斯大使、国会议员、爱尔兰首席、西印度格林纳达岛总督与马德拉斯总督,真所谓“西方哪个国家我没有去过”的大外交家,被英王委任做“大不列颠国王特命全权派驻中国皇帝大使”,9月带着价值一万五千英镑的礼物出发。 其意图说穿了:企图来建交做生意的。
1793年秋天,马戛尔尼带了六百箱礼物到了热河,赶上乾隆83岁大寿。后世著名的争端,是清朝一方要求马戛尔尼双膝下跪,而马勋爵觉得不合适。乾隆爷当时就不爽了。 后来的解决方式是:马勋爵见乾隆时,单膝下跪就行——乾隆爷觉得,这就算是给英国人面子了。 但清朝毕竟是天朝,哪能轻易放过洋鬼子呢?所以了: ——中国有记录说:马戛尔尼一看乾隆,诚惶诚恐,“身不由己双膝跪地”,虽然英国方面记录并非如此。显然,清朝觉得这么写很爽: “虽然实际上你小子只跪了单膝,但我们宣传出去说你小子自觉吓跪了,也就行了。”
——乾隆爷发了份上谕,原话是: “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前来祝贺,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礼纳贡之诚。” 意思:不仅你个臣子应该三跪九叩,就是大英国王来了,也该对朕磕头!如今你家国王派你来,就该遵守我天朝法度,免得失了你们国王的诚意。
实际上,马戛尔尼基本是被清朝“来人送客”,半请半赶哄回家的。东印度公司秘书彼得·奥贝尔先生说: “特使得到了极其礼貌的接待,极其殷勤的款待,极其警觉的注视,极其文雅的遣回。”
在被遣返前,马戛尔尼跟和珅和中堂交涉,提了六个要求,大致是:除了广州,也让舟山、宁波和天津开放,跟英国人做生意;允许英国商人在北京开个货栈(当时俄罗斯人已经这样了);在舟山和广州附近,划个地方让英国人住;降点儿税;给英国商人开份税单,交税也得交得明明白白啊,甭让英国商人缴其他苛捐杂税了。
当然啦,这些要求全部被驳回了。理由如下: ——英国人想在北京住?不行:外国太多了,一个个都要留北京,那怎么行?乾隆爷诏书说了: “西洋诸国甚多……若俱似尔国王恳请派人留京,岂能一一听许?”这不不符合天朝体制嘛!
——英国人想学中国文化?没用,体制不同。 “尔国自有风俗制度,亦断不能效法中国,即学会亦属无用。” 意思是:天朝的体制,你们学不会!
——扩展商务?我们什么都有,不稀罕你们。 “天朝无所不有……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回到开头。 马戛尔尼提出的外交请求,乾隆爷认为都很无礼。但天国上邦,不会计较蛮夷,所以嘛,“以上所谕各条,原因尔使臣之妄说,尔国王或未能深悉天朝体制,并非有意妄干。”——上面说的这些,都是你们使臣胡说的。你们国王也许没深刻了解我天朝的体制(可以原谅),也不是有意胡作非为。 言下之意,你们不懂中国的体制,算了算了;朕不怪罪你们,你们该懂了吧?
实际上,英国人确实学不会中国体制。乾隆爷归天后,嘉庆爷上台,英国人也没弄明白怎么跟天朝打交道。妙在19世纪初,英国人依然只被允许在广州跟清朝贸易,但有大堆限制,其中包括: ——英国人不得与中国官吏直接交涉,必须通过公行。 ——英国人不准坐轿子。 ——英国人不准购买中国书籍,不许学习中国语言文学。 ——英国商馆里不许有女人,中国外国女人都不许。
聪明如您,一定已经发现了,这里有个逻辑上的死结: 乾隆爷拒绝英国人的各色要求时,一句“天朝体制”就概括了。 英国人提出各类要求,在中国人看来不能接受,那都是因为没有“深悉天朝体制”——不学天朝体制,是无法交流的。 可是与此同时,中国人并不给英国人学习“天朝体制”的机会,无论是直接跟官吏交流沟通,还是购买书籍学习中文,都不欢迎——天朝并不允许尔等蛮夷学习天朝体制。 所以天朝的逻辑,是这样的: “你们英国人想让我们答应你的要求,是不能违背天朝体制的,你们需要学习深悉天朝体制;但天朝体制里又有规定:不允许你们英国人学习天朝体制。” 您看,这就是“天朝体制”版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一个逻辑上的死循环题。
——英国殖民者解决不了贸易逆差,又解不开这道死循环题,恼羞成怒,耍起了流氓,就施展开鸦片与大炮了。 ——鸦片战争后,中国战败了。钦差大臣耆英老爷,决定笼络洋人,好为中华谋福利。于是: 他拥抱了英国那边的璞鼎查先生,夸奖璞先生的公子,还表示要收璞公子做干儿子,好跟璞先生结亲家,还用自己老婆的画像跟璞先生交换,最后,璞先生被耆英老爷要求,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叫: 弗雷德里克·耆英·璞鼎查(Frederick Keying Pottinger)。 璞先生和他的后一任,都觉得这真有点难理解。搞外交还要牵涉到儿子的名字哪? 喏,所以英国人永远搞不懂天朝体制。
相关图文:
应该重新认识“帝国主义在中国” 周末来读一篇关于“包子研究院”妙文 理一理亲爹、后爹与干爹这“三爹”关系 中国历史最恐怖的,是100%正确的言论 一篇关于道德的短文,挺令人深思 一句“四川人喜欢吃辣”引来新痛斥 马善被人骑,羊善被人宰?――羊年闲话 一位民族英雄是这样塑造起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