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奥威尔在他的不朽名著《1984》中描述:如今,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变得很可怕,他们都被系统地训练成了放肆的小野人,却不会令他们产生任何反对党的纪律的倾向。他们的凶残是对外的,指向国家公敌、外国人、叛徒、破坏分子以及思想犯
老高按:1月20日晚7点,中国大陆的“百度贴吧”中一个叫“帝吧”的论坛,大批网友(据分析,这些人主要是90后和00后),相约发起一场空前轰轰烈烈的“反台独圣战”,自号“小红粉兵团”,翻过网络“防火墙”越海出征,直奔台湾媒体和蔡英文等政治人物的Facebook主页,贴图贴文,留言排山倒海,蔚为大观。据王希哲说,足有“两千多万90后青年”——对这个数字,我表示怀疑。一家网站中的一个论坛,能有如此之强的动员号召能力? 最近互联网上涌现的这一堆新词:什么“帝吧远征军”“小红粉兵团”“帝吧圣战”……就都是指这个事件。 对这个事件,有人看得“重于泰山”,有人看得“轻如鸿毛”;轻重分野的关节点之一:这是官方组织的,还是青年自发的? 其实在我看来,若是中国官方组织的,固然值得重视;如果是中国青年自发的,那就更值得重视!
正巧,昨天到今天我连续读到三篇文章,立场各异,一起转发在下面: 帝吧远征军:越过墙未必架起桥(董晨宇,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小红粉”不仅仅是笑话(长平,德国之声中文网) 中南海的老爷们,你们的正效果又在哪里?(王希哲,原发媒体不详) 三篇文章,立场可说是左中右齐备——当然,所谓“中”,这是我的观点而已,左边朋友看,会说它其实是“右”;右边朋友看,会说它其实是“左”。您就“同一事件,各自表述”吧! 第一篇文章一上来就有个词让我发懵:“茬架”?看下去,这个“茬架”散布全文中。以前我们常见的一个词是“掐架”呀?是不是作者错写成“茬架”了?但后来想起来是电影《老炮儿》中说的,据说是老北京话,影评中有言:“茬架”“说白了就是打群架”。
帝吧远征军:越过墙未必架起桥
董晨宇,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2013年1月22日
1月20日晚7点,百度帝吧网友相约翻墙“茬架”。一时间,几家台湾媒体和蔡英文的FB主页写满了大陆网友密密麻麻的留言,似洪水过江。 在大陆的互联网世界中,这当然并非第一场网民“茬架”,只要稍做搜索便不难发现,诸多明星和游戏贴吧都曾经因此淹没。如果套用勒庞的解读,这种网络运动更像是一种集体狂欢,它通过情绪的暗示和传染,使参与者沉浸于一种信仰胜利的喜悦氛围中。无需多余的对话,狂欢作为一种手段,同时也是目的本身。 在狂欢中,网络青年的集体行动被投入到浪漫的信仰包装之中,它没有刺刀见红、没有流血牺牲,但却被想象为一场不见硝烟的精神“革命”。烟消云散之后,“革命”的传奇叙事毫无意外地在互联网中流传开来。 然而,更为有趣的是,一觉醒来,两岸网民对同一事件的回忆却千差万别。双方通过不同的叙事策略,奇妙地维系着彼此稳定的政治想象。
在大陆一端,“茬架”被描述为一边倒的胜利。令大陆网民欣喜的是,它所聚集起的网络“军队”分工明确:不论后勤保障、人员召集、图片制作、台独言论整理、网贴翻译还是对外协调,其组织之严密、言辞之克制,完全不像以往充斥着咒骂和混乱的网络抗议。大陆网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歌唱祖国、朗诵诗歌,一时间阳光普照,大陆城市建设、风土人情、科技发展、美食文化的图片纷纷洒向对岸。蔡英文的脸书主页被贴满了“八荣八耻”的政治口号和余光中的乡愁诗句,三立新闻甚至要依靠编造“挪威支持台独”的假新闻来苦苦支撑,在酸菜鱼和辣子鸡的光芒下,两岸网民实现了“大和解”。 不过,在PTT、卡提诺论坛等台湾知名BBS上,台湾网民所建构的故事则完全是另一个形态。如果说周子瑜事件激发了台湾民众强烈的反抗情绪,那么在FB事件上,台湾网民的反应实在波澜不惊,甚至还有些冷嘲热讽。此间台湾网民最为津津乐道的桥段,莫过心怀“恶趣味”的带路党们。他们将欠缺“翻墙”经验的大陆网民指向国民党统一派政客蔡正元。他被恶搞为“蔡英文的弟弟”,迅速被大陆网友“攻陷”。在PTT、卡提诺论坛等知名BBS上,台湾网民更多在谈论那些“笑到肚子痛的乌龙”,嘲笑大陆网民想要攻陷PTT论坛,却“气得频跳脚”(因为这个论坛在注册后要登录500次才可以发言),“让台湾网友度过今年最欢乐的一晚”。 如果置身事外,单就两种故事版本而言,也许一个人很难判断这场罗生门的胜利者是谁(如果存在胜利者的话)。或许,它就像两位同唱一首歌的业余选手,因为怀着彼此的乡音,一个人唱成“狼牙山”,一个人唱成“澎湖湾”。 进一步讲,这场政治戏谑以完全不同的两副面孔呈现在了海峡两岸,与其说是一场网络“茬架”,不如说更像是单方面的“盘道”,双方自说自话,鲜有正面交锋,更不用讲奋起反击,于是最终却相安无事,彼此修成正果,狂欢着各自的狂欢。然而,厚重的幕布再一次降落在两岸之间,以至于没人愿意掀起一个缝隙,允许一束对面的光打进来。
为何同一事件,会在两岸网民中滋生出完全不同的社会体验与社会记忆呢?心理学家Albert Hastorf和Hadley Cantril曾在1951年做过这样一项有趣的调查。他们邀请了普林斯顿大学和达特茅斯大学的学生,一同回忆一场双方几周前进行的橄榄球比赛(因为暴力冲突,这场比赛在两校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芥蒂)。研究者惊奇地发现,两所大学的学生对同一场比赛的回忆和评判相隔千里。据此,两位学者总结道,社会事件从来不会自动呈现出客观真实的面向,个人的记忆与其说取决于事实本身,不如说取决于长期社会化所获得的情感认同。 这有些像E. Bernays所谓的“防逻辑隔离层”(logic-proof compartment),双方都会将彼此的缺陷放大,以提供狂欢所需的补给。台湾网民会自动消解大陆网民这种戏谑仪式的初心,大陆网友也会将台湾网民想象为不堪一击的顽固分子。不幸的是,双方的想象相互抵消,民间对话的中间地带仍然单薄。 互联网中已经有太多对于此次事件的评述。其中既有自由派的嘲讽,也有爱国者的捍卫,但被大多数人忽略的一点是,我们的评价究竟应该遵循何种准则?或者换言之,这场所谓的网络“茬架”,究竟意义何在? 如果是单纯的宣泄爱国情绪,那么,大陆网民无疑在FB事件中再次完成了自身的国族想象。如果是“教训”台独分子,那么,这是一场从开始便注定失败的说服(当然,大陆网民至少获得了精神胜利);如果是文化交流,那么,台湾网民虽然做出反应,但这种反应无疑在大陆的网络叙事中被夸大了。 如果还有第四种可能性——对话和理解呢?
台湾学者陈陆辉等人的研究亦表明,自2008年大陆“让利施惠”并未改变台湾民众的“国族认同感”,甚至“我是中国人”的认同比例在近十年中不断下降。究其原因,便是“感性认同”一直隐藏在“理性自利”背后,左右着台湾人的认同指向。换言之,即“基于族群文化感情联系的巩固力量,似乎大于经济引诱所产生的转变力量”。 民间交流无疑是族群文化联系的重要途径,不过,在周子瑜事件尘埃未落的关头,此次FB事件又在多大程度上联接了两岸的民间声音呢?当然,有人会坚持认为,它本身仅仅是大陆网民爱国情绪的宣泄而已,但这种宣泄的结果如何?第二天的FB行动因为一些原因不了了之,似乎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答案。 我并不怀疑此次FB事件会被写进两岸民间交流的历史中,但它的意义也许更多在于跨过一面墙,而不是架起一座桥。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小红粉”不仅仅是笑话
长平,德国之声中文网
这些天,中国大陆的宣传机器成了马戏团的小丑,源源不断地为全世界提供笑料。先是爱中国的台湾歌手黄安,举报同样来自台湾的年轻同行周子瑜持台独立场,结果变成了支持民进党选票的乌龙球。接着,因为被指将用户信息出售给医疗骗子而恶名昭彰的“百度贴吧”突然横刀立马,正气凛然,其中一个叫“帝吧”的论坛里,组织了轰轰烈烈的“反台独圣战”。被称作“小红粉兵团”的中国网民,“翻墙”“出征”被中国政府封禁的FACEBOOK,用组织上统一发放的武器“表情包”“轰炸”蔡英文等民进党领导人主页,由于不熟悉境外网站,闹出许多笑话。 这些笑话成为境外社交媒体传媒的主要内容。一些主流媒体不满足于看热闹,从中发掘出正面的意义,那就是这场看起来刀光剑影的战争,在你来我往中出现了意外的喜感:其一是大陆“战士”们迷路之后,台湾三立新闻的娱乐编辑,以“卖萌”的姿态为他们指路;二是不少论战双方跑偏主题,聊起了美食和电影,不知不觉间相谈甚欢。媒体得出结论说,前者表明幽默可以化解仇恨;后者表明只要超越意识形态,大家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精神自杀式炸弹”
娱乐和美食的确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让彼此袒露出柔软而可爱的人性,甚至让敌人互生爱意。幽默、讽刺、调侃和恶搞,从来都是释放压力、对抗威胁、解构强权和夺回生活权利的武器。来自港台及西方的"恶搞"风一度在中国网络发扬光大,在严格控制的舆论中撕开一道口子,成为网民们揭露腐败、嘲笑权威的狂欢派对。 然而,只看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中共宣传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一方面冥顽不化,继续那套假大空的宣传话语;一方面却与时俱进,将计就计,征用网络幽默甚至恶搞形式来维护这套话语。在完全掌控舆论生杀予夺大权的前提下,它并不担心玩火自焚,也不怕丢人现眼。左手玩弄把戏,右手称赞左手。通过这样的方式,网络幽默俨然成了趁手的宣传工具。 此次“圣战”使用的武器“表情包”,就是网络“恶搞”的一种形式:截取照片或影视作品人物表情,加上牵强附会的文字说明,产生出令人忍俊不住的幽默效果。但是,当这些图片上写的是“王之蔑视”(称颂习近平的强大)、“炸死你个小婊砸(子啊)”(意思是轰炸并辱骂台湾人)、“快看那个傻逼”(以辱骂回应不同观点)等等文字,而且用于维护极权专制时,实在让人笑不出来。 “出征战士”称这场网络攻击为“圣战”,并非为了讽刺或解构这个词的原意,而是赋予原意更多的形式。恐怖分子的“圣战”使用的是肉身自杀式炸弹,这场以复制指令图片及语言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圣战”,使用的则是精神自杀式炸弹。这些被称为“小红粉”的网民,早已将自己的思想祭献给神圣的祖国和伟大的党。
奥威尔与王小波的预言
在高压政治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为什么不是满怀悲愤的叛逆青年,而是任人摆布的“肉鸡”?有人在网络上贴出了奥威尔在《1984》中的描述:“如今,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变得很可怕”,“他们都被系统地训练成了放肆的小野人,却不会令他们产生任何反对党的纪律的倾向。恰恰相反,他们崇拜党和与之相关的一切。歌唱、游行、旗帜、远足、手持木枪操练、高喊口号,崇拜老大哥--对他们而言这些都是光荣的趣事。他们的凶残是对外的,指向国家公敌、外国人、叛徒、破坏分子以及思想犯”。 二十多年前,中国作家王小波在小说《2015》中,也作出了精确的预言。他讲了一个小偷的故事:他是盗窃惯犯,却认为自己思想高尚。一边入室盗窃,一边对屋主的东西进行思想检查,发现“错误倾向”会留下字条苦心劝诫。包括警察在内的全社会人都被小偷的“高尚道德”感动,都憎恶小说主人公——一位具有自由倾向的“无证画家”。 奥威尔和王小波的小说都写得妙趣横生,但是他们并不是在讲笑话。他们担忧的正是极权统治投向人类的精神自杀式炸弹。他们能在几十年前看到世界今天的样子,我们也可以在今天看到几十年之后人类的处境。如果你不愿相信,那么请看看一个“圣战”辩护者的价值观:在一个网贴中,他说中国大陆网民本来对台湾有好感,翻墙出去一看,到处都是“翻墙”、“六四”等“侮辱的语句”,他们感到震怒,不得不心生仇恨。
朝鲜人没有发疯,中国人更没有
几天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韩美研究所的研究员乔尔·威特(JOEL S. WIT)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朝鲜人有多“疯狂”?》,以自己长期参与美朝谈判的经历及深入研究,指出朝鲜之所以能在严防核扩散的国际环境中一再进行核试验,成为事实上被国际社会接受的有核国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美国人和国际社会看来,朝鲜就像漫画书一样,没有把他们当回事儿。 威特指出,朝鲜人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疯狂,相反他们是现实主义者,对国际社会相当了解(当然也不是什么都知道),懂得怎样为自己谋取利益。除非美国严肃对待他们,制定遏制这一威胁的长期战略,而非采取临时的应对措施,否则他们几年后还会让人“感到震惊”。 我非常赞同威特的分析,而且认为也适用于中国。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比朝鲜更了解国际社会,也具有更大的野心和能力。就意识形态宣传而言,在西方人眼里,中共宣传机器从来都是马戏团的小丑,一次又一次地提供笑料,很多中国人觉得它丢人现眼。我自己也常常忍俊不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年来,它不仅培育出数以千万计的“小红粉兵团”,而且也让很多西方人接受了“中国模式”论调。西方主流媒体在批评中共的人权问题或者高层腐败时,越来越小心翼翼,甚至退避三舍。 “小红粉兵团”不仅仅是笑话,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愚蠢。他们一方面凶猛顽劣地为专制卖力,一方面也知道怎样利用西方价值观为自己打掩护。在接受境外媒体采访时,一个“战士”说,“翻墙出征”的目的之一,是“希望推倒柏林墙的那个时候,可以在墙上留下自己的手印”。很多人从中看出了正面意义。这就好比当年守护柏林墙的东德士兵说,他们冲过墙去抓回越境者,或者是让子弹穿墙而过射击他们,“可以在墙上留下自己的手印”。这真的那么令人鼓舞吗? 当然有人不买他们的账,甚至厌恶至极。有些香港人称大陆游客为“蝗虫”,也有人更为形象地描述这场“圣战”是“蛆虫爬出粪坑”。这些比喻虽然解恨,却并不解决问题。问题在于,正如台湾网民发现的那样,他们不是蝗虫,也不是蛆虫,他们真的也是人类,也喜欢娱乐和美食。朝鲜人没有发疯,中国人更没有,他们不仅仅是一个笑话,而是正在非常严肃地颠覆着人类政治文明。如果西方社会不能严肃地对如此针对人类和国家的行径采取对策,而是一笑了之,奥威尔和王小波的预言还会一再应验。 (长平是中国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作家,现居德国。)
中南海的老爷们,你们的正效果又在哪里?
老王社长(王希哲),2016年1月23日邮件
又有家官方报纸来个社评,说是:“不必夸张“帝吧出征”的两岸负效果”。 真扯蛋了!什么“负效果”? 难道网上两千多万90后青年,是为了你的什么“效果”而“征战”的吗? 人家要自由表达自己的反台独意志,他高兴玩什么玩什么,高兴怎么骂怎么骂,与你的“效果”,有哪里一毛钱关系? “负效果”?一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腔调和做派。好似今日中国民众运动的一切,都还必须听命你的调度,都还必须配合于你的“伟大战略部署”,否则就“干扰了”你的“伟大战略部署”,就成“负效果”,老爷们只洪恩浩荡,“不必夸张”而已。这一来,假惺惺“宽容”的面具之后,实际,就已坐实今日两千多万90后青年犯下了罪状:反台独“负效果”! 你长谁的志气,灭谁的威风? 滚你个妈的吧!
两千多万90后青年“帝吧出征”,要的,是他们自己的效果。他们惊人地火山爆发般地展示了自己新兴一代的爱国意志和力量(有如当年全球保卫奥运火炬),完全是正效果。他们宣言了:台湾,是全中国人民的台湾,不是什么“两千万台湾人的台湾”。台湾主权,是包括台湾人在内的全中国十三亿人民的主权。“两千万台湾人”哪怕你百分之百地主张台独,也绝不能容许,否则,就是非法和野蛮剥夺了推翻卖台的清廷继以对日抗战胜利所获果实的全中国十三亿人民和其无数亿后人对台湾的主权权利。 中南海的老爷们,你们责骂网上两千多万90后青年反台独“负效果”。你们的正效果又在哪里?正是你们既要“和平”赎买又要“一国两制”颟顸不堪的荒唐政策,正一步步葬送中国主权的台湾,成就“皇民”的台独事业。你们责难忍无可忍挺身而出的青年一代们“负效果”,透露了你们还要沿着这错误荒唐的道路走下去。看,“一边一国”已在眼前。“地动山摇”?你动一动给人民看看!你摇一摇给人民看看!你们哪里肯动上一动,摇上一摇!你们再如此祸国下去,数千万中国青年和十数亿中国人民,决将义旗回指,网上网下海涛般的愤怒直扑中南海,势必将你们这群腐朽不堪的老爷连同祸国的“改开”政府,席卷而去!
近期图文:
台湾和香港,都紧紧连着大家的心(组图) “赵家人”何以风靡中文网络 我来给《2015文化“小事”记》补遗 岁末之问:“我是谁”与“我们是谁” 怎样向子女如实讲清自己的文革经历 毛泽东发动文革:率性而为?深思熟虑? “中国式病毒”这个概念确有开创之功 台北:上一代建筑下一代人(组图) 向美国同学介绍中国文化有多难? 想念台北国际书展的那些读者(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