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老高的博客  
你未必能看到很喜欢的观点,但一定会进入挑战性的视野。  
https://blog.creaders.net/u/3843/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清朝灭亡后为何多数人竟抗拒剪辫子 2016-08-02 09:17:48

  清军入关时强迫民众“剃发留辫”,酿成许多屠城血案,乃至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按常理推断,这种屈辱性标志物,在清廷灭亡之际,在民国政府宣布“剪辫令”之后,自会马上被民众抛弃,但史实却并非如此。这是为什么?


  老高按:一直很佩服腾讯历史的谌旭彬。他拥有一双锐眼,多年耙梳浩如烟海的史料,擅长于对零散的、琐屑的、但又是大量的社会中下层现象和细节,发现彼此联系,加以融会贯通,揭示出现象和细节背后的文化、心理成因,提炼出发人深思的话题。
  我也很佩服谌旭彬往往不将话说尽,不将最终的结论和盘托出。最终的结论,尤其是可能涉及政治的论断,谌旭彬留待读者自己去得出。这,或许有避开国内文网严密的顾虑,但更是他相信读者具有足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联想对比能力,能够延伸思考“他山之石”和“前车之鉴”的内蕴,根本用不著作者喋喋不休、越俎代庖。
  在我们这里有些朋友看来,谌旭彬的文章是否缺少“临门一脚”?但最近我有机会见到几位国内和海外摄影高手,他们都讲述体会:拍摄“临门一脚”的作品往往不如捕捉欲射未射的瞬间,更有充沛的动势、更能有效地开启和拓展观众的想象空间。(记得几十年前美学家王朝闻也曾经将之作为一个美学命题论证过。)
  谌旭彬最近的一篇文章《清朝灭亡了,为何多数人不肯剪辫子?》就是一例。从他讲述的这个现象及其两个主因,读者能推导出什么、联想到什么?


  清朝灭亡了,为何多数人不肯剪辫子?

  谌旭彬,腾讯



  众所周知,清军入关时,曾强迫民众“剃发留辫”,酿成许多屠城血案,乃至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有没有辫子,始终是有清一朝,衡量汉人是否归降、是否接受清廷统治的重要标志。按常理,这种屈辱性标志物,在清廷灭亡之际,在民国政府宣布“剪辫令”之后,自会马上被民众抛弃,成为历史。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清廷灭亡,民国发布“剪发令”,但大多数民众不愿剪辫子

  1912年6月,梅兰芳剪掉了自己的辫子。此时距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发布“剪发令”,已过去了3个月。梅的行动显然称不上积极,但相对身边的其他人,却已可算走在时代的前沿。比如,为梅管理服装和处理杂物的“跟包”,无论梅怎么劝,就是死活不愿意剪掉辫子。梅只好趁他们睡觉的时候强行动手:
  “我的跟包大李和聋子,我劝他们剪辫子,怎么说也讲不通。有一天我只好趁他们睡熟了,偷偷地拿了剪子先把聋子的辫子剪掉。等他醒过来,感觉到脑后光光的,非常懊丧,把个大李吓得也有了戒心。他每晚总是脸冲着外睡.好让我没法下手。结果,我趁他酣睡的时候,照样替他剪了。……第二天他含着眼泪,手里捧着剪下来的半根辫子,走到上房向我祖母诉苦……过了好久,他谈起来还认为这对他的身体是一个重大的损失。在当年是真有这许多想不开的人的。”①

00.png

  民国建立后,剪辫子没有变成民众普遍的自发行为,只能依靠政府强制

  清帝退位了,老百姓却不肯剪辫子。这样的情况,具有普遍性。在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很多人去掉了辫子,但未必皆是出于自愿。革命军当年发起的强制剪辫运动,曾引起颇多民怨。在南京,1912年2月,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注意到:“(浙军)带着剪刀作为武器在南京各街道上游行,剪掉所有那些仍然蓄发的中国人的辫子。……南京人民对浙军的暴行感到非常愤恨。”②
  同期,在成都、长沙、昆明等地,也因军队强制剪辫而引发了民众恐慌,甚至发生了血案。再次一级的城市及乡村,没有革命军的强迫,剪辫者更少。比如,云南军政府于11月5日限令民众5天之内剪掉辫子,但在腾越县城,英国驻当地代领事史密斯观察到:“公众舆论对革命是冷淡的。人们没有任何热情……在街上很少见到剪了辫子的人。”③
  革命军势力甚大的浙江,也是同样情形——在上虞县,“自光复后,剪辫者寥寥”,虽经新政府一再劝喻,但“该处人民终观望不剪”;在嘉兴县,竟有“顽民千人之众,以反对剪辫为号召”,把积极推动剪辫令的官绅之家捣毁。④

  事实上,民国成立后,相当数量的中国人,仍留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辫子。1914年,赴美留学的胡适,收到来自家乡安徽绩溪的书信,信中说道:“吾乡一带,自民国成立以后,剪去辫发者已有十之九,其僻处山陬(如上金山、张家山、寺后十八村,并歙之内东乡各处),剪发者只有半数。”⑤
  在山西,直到1918年,阎锡山仍在大力推行“剪发”政策,派出政治实察员至各县,逐级追查剪辫情况,县促区,区促村,村促户,县区官员到村蹲点,警察下村巡查……至1919年,山西的辫子才算大致剪完。⑥
  1923年,上海广益书局出版《中华全国风俗志》,对各地民众留辫情况,也颇多介绍。如河北保定,留辫未剪者,“十居五六”;天津开埠虽早,但“蓄辫之恶俗,反较他埠为独甚。无论上中下三等人,剪发者殆居最少数。”⑦

  “遗忘”和“美化”,是民众不愿剪辫子两大主因

  民众不乐意剪辫子,与民众遗忘了“薙发令”这段历史,有很大关系。
  据台湾学者王汎森的研究,清人对“发”字的使用格外小心,尤其是一些成语如“一发千钧”,更是极为敏感,“因为它令人产生一种联想——以千钧之重来形容一发,似乎是对‘薙发’政策的不满”。清廷花了八十余年修纂《明史》,但这部巨著“从头到尾未曾用过‘一发千钧’或‘千钧一发’”;《清实录》里同样找不出“千钧一发”这个词。⑧
  “千钧一发”这个词都找不到,当然更不能指望留下“薙发令”这段历史。事实上,经过近300年的遗忘,到晚清,这段历史已仅限于在知识分子和革命党当中流传。(清廷也有意淡化这段历史,默许臣民的辫子越留越粗。清初的“薙发令”,本只允许脑后留一小绺头发,名曰“金钱鼠尾”;至清末,则已允许保留较多头发。)一般无知识的普通汉人,则“已将剃发留辫当成自己民族固有的习俗加以遵行和维护”。⑨

01.jpg

  清末的这种发式,放在清初是要问斩的清末的这种发式,放在清初是要问斩的。

  据溥仪的洋老师庄士敦讲,有些满人也已经忘了自己的祖先曾强迫汉人剃发留辫这段历史,反而认为剃发留辫本就是汉人的习俗,故辛亥时,有满人割了辫子对“革命”表示抗议。⑩
  钱穆生于清末,甚至一度不知道清朝皇帝乃是满人——“伯圭师随又告余,汝知今天我们的皇帝不是中国人吗?余骤闻,大惊讶,云不知。归,询之先父。先父云,师言是也。今天我们的皇帝是满洲人,我们则是汉人。”——钱穆是幸运的,他的老师钱伯圭是一位革命党人。(11)
  但仅仅是“遗忘”,还不足以解释那些对“剪辫令”的暴烈反抗。1912年7月,在清帝退位半年之后,山东都督周自齐派了宣传员前往昌邑县劝导民众剪辫。在县衙门口举行的宣讲会上,宣传员公开剪掉了当地两位乡绅的辫子。次日,被剪了辫子的乡绅聚集民众,公然打杀了二十七名“无辫之人”。(12)
  这种暴力背后,显然有着某种对“辫子”的强烈认同在其中。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虐待里发现快感,奴役中寻出美来。时日长久,这样的事情难免发生。人类文化史上也不乏先例。具体到“辫子”问题,辜鸿铭可算一个典型。辜当然不会不知道“辫子”承载着一段黑暗的奴役史,但他仍把辫子推为“国粹”。他的解释是:“孔子曰: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我今亦曰:微曾文正,我其剪发短衣矣!”(13)——太平天国对“辫子”的恨,成就了辜鸿铭对“辫子”的爱;太平天国“丑陋的长毛”,让辜鸿铭不惜美化脑后的“辫子”。当然,天平天国其实只是诱因,起主导作用的,仍是文化心理的异化。

  注释:

  ①梅兰芳,《梅兰芳自述》,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P89-90。
  ②朱尔典爵士致格雷爵士函,1912年2月9日。收录于《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下),中华书局,1984,P443-445。
  ③代领事史密斯致格雷爵士函,1911年11月20日。收录于《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下),中华书局,1984,P231。
  ④沈航,《辛亥革命后的剪辫与留辫问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浙江学刊》2013年第3期。
  ⑤《胡绍之等致胡适的信》,《辛亥革命史丛刊》(第一辑),中华书局,1980年,第222页。
  ⑥阎锡山,《呈大总统筹补山西人民生计,先办六政,特设考核处暨办理情形文》,1918年5月25日。
  ⑦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气象出版社,2013,P412;P407。
  ⑧王汎森,《权力的毛细血管作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P385。《清实录》中仅不慎出现过一次“一发千钧”。
  ⑨沈航,《辛亥革命后的剪辫与留辫问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浙江学刊》2013年第3期。
  ⑩金满楼,《门槛上的民国》,新星出版社,2013,P250。庄士敦的回忆有一定的可信度,王汎森也同样认为:当时,“不只汉人不清楚明代历史的真相,满人对自己的历史也不清楚”。
  (11)钱穆,《师友杂忆》,东大图书,1983,P34。
  (12)王霞亭,《忆昌邑县“五·一八”惨案》,收录于《文史资料选辑 第1辑》。
  (13)《张文襄幕府纪闻·不排满》,收录于《辜鸿铭文集》,海口出版社,1996,P413。


  近期图文:

  一道历史题的失误使中国百年考试考砸  
  
愤怒出诗人:抗议打压《炎黄春秋》诗一束  
  
《第三次浪潮》中文版有一章被全删  
  
“政治正确”——到底正确不正确?  
  
为什么“诛心”追究动机不可取?  
  
改革先驱何维凌25周年忌日:因手稿被车祸?

浏览(3725) (13) 评论(11)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吴言 留言时间:2016-08-29 04:42:46

拜读了,他说的都有道理,但似乎漏掉了一点理由:民众担心清朝皇帝复辟,如果没有辫子,可能就是死罪。故不是忘记了清初的“发令”,而是当初的血腥太刻骨,植入了汉人后人的基因中。

汉民族在长期的强权管制下,心灵无自由的种子,多恐惧的阴影。存活之道在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当民国政府没有用惩戒的措施来实施的时候,担心清廷复辟而杀头的风险远远大过当下的政府动员,毕竟续辫子比剪辫子难度大的多!!但如果一旦新政府用杀头、抄家来威胁,那时才会剪辫子呢。窃以为,这是更重要的原因。

基本规律:中华民族(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是一个功利民族,什么事情都是用利害关系来权衡取舍的。

回复 | 0
作者:抱不平 留言时间:2016-08-03 10:24:31

中华民族为何能被中共奴役达70年之久,依然喜气洋洋,趾高气扬?100年前老祖宗已有前科。

回复 | 1
作者:新天狱 留言时间:2016-08-03 01:23:27

其实不知各位注意到没有:在中国向右转的同时,美国和世界都在向左转。从教皇方济各的比中央常委还勇敢的直击当今资本主义是“暴政”,到美国的奥巴马的“社会主义”健保政策;从占领华尔街,到桑德斯受到大多数青年人的拥戴;从英国脱欧,到人们对里根本人、撒切尔儿子上榜的巴拿马名单的鄙视(当然有人的眼直盯着习姐夫。。。),世界左转的趋势明显。只有中国高调向右,把“私有化”、“去规则化”(李克强的“法无禁止即为可行”)、“trickle down经济”、“供应侧经济”还当宝贝供着。这才是真正的“大辫子”。。。。

回复 | 4
作者:achedanv2 留言时间:2016-08-02 21:28:23

文中所述也算一种解释吧,但不是唯一的解释。

俺以为绝大部分汉人经过满人近300年的残暴奴役后,已经彻底被征服了,这跟西人历史上被宗教征服一个道理。宗教浸入西人的骨髓不是靠狡猾,完全是长期疯狂的宗教政策使然。介盆鬼子热衷于血腥杀戮平民,目的也在于征服。

所以推翻残暴满清统治时,汉人以辫子自豪并非由于遗忘,而是被长期屠杀征服的结果。无视汉人遭受的苦难而把根源推到汉人的民族性上来,其心可诛!

回复 | 2
作者:谁想找抽0 留言时间:2016-08-02 19:48:41

楼下,等清朝的中国人到美洲黄花菜都凉了,只能被西方人追着打。哥伦布是1492年发现美洲,满清是1644年攻占北京,要是郑和越太平洋时间上或许早些。

回复 | 1
作者:马甲 留言时间:2016-08-02 18:12:04

不得要领!

今天你回过头去看历史说是遗忘那是从文化的角度,而每个生出来的孩童看待问题不是从文化的角度而是从切身的经历。宁丢头不留辫子的是300年前的事儿,对于三百年后的人来说留辫子才是老祖宗的规矩。

一个简单的例子:今天的汉人有几个可以肯定300年前自己的祖宗一定是汉人?

问题的关键在于“老祖宗”的东西动不得,这才是关键!

回复 | 0
作者:cunliren 留言时间:2016-08-02 13:31:36

我常常想,假设当初是清代的中国人先西方人来到美洲,会是什么结局?最大可能是宣示一下皇上隆恩就回中国去。假如回不去留下来了,会不惜和大清宣战而要求独立吗?不会的。爱皇帝爱中华心切啊。会有后来的美国内战吗?也不会。没有中国人会为了解放奴隶而不是去争夺土地,权力(皇位),女人,和金钱,而打仗的。

回复 | 1
作者:道还 留言时间:2016-08-02 12:04:59

我还记得八十年代,隔壁的小姑娘因为梳了个马尾巴,在学校里被示众,以儆效尤,回家痛哭的情景。从不留头到别来上学,似乎是个进步,但专制思想似乎渗透地更深入了,当时没有人觉得小姑娘应该留这样的马尾巴,包括我在内。此篇文章的作者似乎更应该反思,在民主思想里,剪别人辫子的理论应从何说起?一百多年了,对此的理解总该有点进步吧。

回复 | 0
作者:高伐林 留言时间:2016-08-02 11:05:13

东网发表国际时事军事评论员吴戈的文章《从朝鲜战争评价看中国历史记忆扭曲的加速》,最后一段提到腾讯历史谌旭彬这篇《清朝灭亡了,为何多数人不肯剪辫子》,称此文“生动揭示了人类的集体历史记忆只要以武力为後盾垄断信息和教育,是可以人为塑造的规律”。还说:然而满清使汉人从留发不留头的惨烈到视辫子为祖制用了凡268年,当代中国对朝鲜战争的扭曲却只用了60年左右。其间虽有一些学者的正本清源,今天却又迅速滑向19万牺牲者皆为赴国难之“烈士”、换来“山河已无恙”的谎言……

回复 | 3
作者:阿妞不牛 留言时间:2016-08-02 10:46:08

毛辫子更稀奇。剪下来盘进脑壳里。砍下脑壳毛还在。

回复 | 4
作者:gugeren 留言时间:2016-08-02 09:37:36

道理是一样的:

有些人对中共这条“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大辫子”,不也有这种类似的感情吗?

回复 | 5
我的名片
高伐林
注册日期: 2010-05-22
访问总量: 17,052,571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文章欢迎转载,请注作者出处
最新发布
· 人工智能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最大问
· 许多挚友被或左或右极端潮流裹挟
· 对“白左”的非正式研究:标签的后
· 过去的这一年,难忘那些逝去的人
· 2024这一年经历了什么?借助这篇
· 美国与俄罗斯两位重量级政治思想
· 川普再次进白宫,与八年前首次进
友好链接
· 郭家院子:郭家院子
· 姜克实:姜克实的博客
· 旅泉:旅泉的博客
· 怀斯:怀斯的博客
· 云乡客:云乡客的博客
· 吴言:吴言的博客
· 寡言:寡言的博客
· lone-shepherd:牧人的博客
· 艺萌:艺萌的博客
· 德孤:德孤的小岛
· 虎猫:张石的博客
· 马黑:马黑的博客
· 暗夜寻灯:暗夜寻灯的博客
· 史语:史语的博客
· 王清和:《金瓶梅》揭密市井私生
· 晚秋心情:不繫之舟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解滨:解滨
· 汪翔:汪 翔
· 星辰的翅膀:星辰的翅膀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分类目录
【诗】
· 2024这一年经历了什么?借助这篇
· 她的文字,是可以交到婴儿面前的
· “虽九死其犹未悔”?十死呢,该不
· 一部童话引发图书界难得一见的翻
· 读书要读有趣的书:走这一条捷径
· 《长安三万里》藏着大国由盛转衰
·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不受瘟疫侵袭
· 推荐三部中国作家描写瘟疫的优秀
· 横跨美国之旅(后记):来,享受
· 母亲节回忆与母亲有关的若干小事
【识】
· 人工智能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最大问
· 许多挚友被或左或右极端潮流裹挟
· 对“白左”的非正式研究:标签的后
· 没想到这部俄罗斯小说竟成为习近
· 美国的名校为什么左翼思潮占绝对
· 为什么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社交媒体
· 多数美国人愿意再给川普一次机会
· 大选倒计时第三天:美国近一半选
· 美国大选是个机会,让我们提高识
· 中美能避免爆发战争吗?——美国两
【史】
· 关于对宋彬彬如何盖棺论定的大争
· 专访高伐林(下):他是好人,但
· 专访高伐林(上):胡锦涛二十大
· 阮铭详细披露中共“洗脑工程”指挥
·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悼念中共党
· 人类的宪政不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
· 当革命从非常态变成常态,人类文
· 魔鬼藏在细节里:专制者为何总在
· 一文读懂以色列与哈马斯生死拼杀
· 清明时节雨纷纷,推荐一篇缅怀故
【事】
· 过去的这一年,难忘那些逝去的人
· 同窗说:民主党输了,我赢了一百
· 大选倒计时最后一天:假信息意在
· 大选倒计时第五天:一位华人计票
· 这垃圾剧本,怎么被拍成了电影史
· 一位中国医生娓娓讲述他职业生涯
· 阎淮新回忆录交待中国和新加坡两
· 要乐观,哪怕带点儿盲目:人类种
· 有中国特色的偶发事件,有中国特
· 美国红州与蓝州的谋杀率:一个颠
【视】
· 好莱坞科幻题材电影大盘点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续):如何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在“911
· 横跨美国之旅(第16天):见识了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续):地平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第一位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续):一所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不期而
· 横跨美国之旅(第13天):在造物
· 横跨美国之旅(第12天):把开胃
【拾】
· 美国与俄罗斯两位重量级政治思想
· 川普再次进白宫,与八年前首次进
· 下一代人若想有出息,就别听我们
· 写回忆录尽量让被追忆的人物和事
· 特朗普看到了美国真的病状,但他
· 人工智能:民主追求者的噩梦,独
· 俄乌那片地方确实麻烦,川普是不
· 投票截止日:说一说与大选看似无
· 大选倒计时第二天:美国梦还是美
· 大选倒计时第四天:有点同情特朗
存档目录
2025-01-02 - 2025-01-20
2024-12-02 - 2024-12-30
2024-11-01 - 2024-11-25
2024-10-07 - 2024-10-31
2024-09-03 - 2024-09-30
2024-08-05 - 2024-08-29
2024-07-08 - 2024-07-29
2024-06-03 - 2024-06-27
2024-05-06 - 2024-05-30
2024-04-29 - 2024-04-29
2024-03-04 - 2024-03-31
2024-02-17 - 2024-02-28
2024-01-02 - 2024-01-02
2023-12-04 - 2023-12-26
2023-11-06 - 2023-11-27
2023-10-02 - 2023-10-30
2023-09-04 - 2023-09-25
2023-08-01 - 2023-08-28
2023-07-03 - 2023-07-28
2023-06-02 - 2023-06-30
2023-05-01 - 2023-05-31
2023-04-03 - 2023-04-28
2023-03-01 - 2023-03-31
2023-02-01 - 2023-02-27
2023-01-02 - 2023-01-30
2022-12-07 - 2022-12-30
2022-10-03 - 2022-10-17
2022-09-02 - 2022-09-30
2022-08-01 - 2022-08-31
2022-07-01 - 2022-07-29
2022-06-01 - 2022-06-29
2022-05-03 - 2022-05-30
2022-04-06 - 2022-04-29
2022-03-01 - 2022-03-31
2022-02-01 - 2022-02-28
2022-01-02 - 2022-01-27
2021-12-02 - 2021-12-31
2021-11-04 - 2021-11-23
2021-10-01 - 2021-10-30
2021-09-04 - 2021-09-30
2021-08-01 - 2021-08-24
2021-07-01 - 2021-07-28
2021-06-02 - 2021-06-28
2021-05-06 - 2021-05-27
2021-04-02 - 2021-04-26
2021-03-01 - 2021-03-31
2021-02-02 - 2021-02-25
2021-01-01 - 2021-01-30
2020-12-01 - 2020-12-30
2020-11-01 - 2020-11-30
2020-10-07 - 2020-10-29
2020-09-02 - 2020-09-30
2020-08-03 - 2020-08-31
2020-07-04 - 2020-07-29
2020-06-02 - 2020-06-24
2020-05-01 - 2020-05-31
2020-04-02 - 2020-04-30
2020-03-01 - 2020-03-30
2020-02-03 - 2020-02-29
2020-01-01 - 2020-01-27
2019-12-05 - 2019-12-27
2019-11-08 - 2019-11-26
2019-10-01 - 2019-10-29
2019-09-02 - 2019-09-27
2019-08-01 - 2019-08-30
2019-07-17 - 2019-07-31
2019-06-01 - 2019-06-29
2019-05-01 - 2019-05-31
2019-04-01 - 2019-04-30
2019-03-01 - 2019-03-29
2019-02-01 - 2019-02-28
2019-01-01 - 2019-01-31
2018-12-01 - 2018-12-31
2018-11-05 - 2018-11-30
2018-10-01 - 2018-10-18
2018-09-03 - 2018-09-28
2018-08-01 - 2018-08-31
2018-07-02 - 2018-07-31
2018-06-01 - 2018-06-29
2018-05-01 - 2018-05-31
2018-04-02 - 2018-04-30
2018-03-01 - 2018-03-30
2018-02-01 - 2018-02-28
2018-01-01 - 2018-01-31
2017-12-01 - 2017-12-29
2017-11-01 - 2017-11-30
2017-10-02 - 2017-10-31
2017-09-01 - 2017-09-28
2017-08-01 - 2017-08-31
2017-07-03 - 2017-07-31
2017-06-01 - 2017-06-30
2017-05-01 - 2017-05-31
2017-04-03 - 2017-04-16
2017-03-01 - 2017-03-30
2017-02-02 - 2017-02-28
2017-01-02 - 2017-01-31
2016-12-03 - 2016-12-31
2016-11-01 - 2016-11-30
2016-10-03 - 2016-10-22
2016-09-01 - 2016-09-30
2016-08-01 - 2016-08-31
2016-07-14 - 2016-07-29
2016-06-01 - 2016-06-22
2016-05-02 - 2016-05-31
2016-04-04 - 2016-04-28
2016-03-01 - 2016-03-31
2016-02-01 - 2016-02-29
2016-01-01 - 2016-01-31
2015-12-01 - 2015-12-31
2015-11-01 - 2015-11-30
2015-10-09 - 2015-10-31
2015-09-01 - 2015-09-28
2015-08-01 - 2015-08-28
2015-07-01 - 2015-07-31
2015-06-01 - 2015-06-30
2015-05-01 - 2015-05-28
2015-04-02 - 2015-04-30
2015-03-02 - 2015-03-31
2015-02-07 - 2015-02-28
2015-01-01 - 2015-01-29
2014-12-01 - 2014-12-23
2014-11-03 - 2014-11-26
2014-10-01 - 2014-10-29
2014-09-01 - 2014-09-30
2014-08-01 - 2014-08-29
2014-07-01 - 2014-07-30
2014-06-03 - 2014-06-30
2014-05-03 - 2014-05-31
2014-04-02 - 2014-04-29
2014-03-02 - 2014-03-31
2014-02-02 - 2014-02-28
2014-01-01 - 2014-01-31
2013-12-01 - 2013-12-30
2013-11-01 - 2013-11-29
2013-10-01 - 2013-10-31
2013-09-02 - 2013-09-30
2013-08-01 - 2013-08-28
2013-07-01 - 2013-07-29
2013-06-02 - 2013-06-28
2013-05-03 - 2013-05-31
2013-04-02 - 2013-04-30
2013-03-04 - 2013-03-31
2013-02-04 - 2013-02-27
2013-01-02 - 2013-01-31
2012-12-02 - 2012-12-31
2012-11-03 - 2012-11-30
2012-10-01 - 2012-10-28
2012-09-10 - 2012-09-27
2012-08-01 - 2012-08-27
2012-07-01 - 2012-07-31
2012-06-01 - 2012-06-29
2012-05-01 - 2012-05-31
2012-04-01 - 2012-04-30
2012-03-02 - 2012-03-29
2012-02-01 - 2012-02-27
2012-01-02 - 2012-01-31
2011-12-01 - 2011-12-31
2011-11-02 - 2011-11-30
2011-10-01 - 2011-10-29
2011-09-01 - 2011-09-29
2011-08-01 - 2011-08-31
2011-07-01 - 2011-07-31
2011-06-01 - 2011-06-30
2011-05-01 - 2011-05-31
2011-04-01 - 2011-04-29
2011-03-02 - 2011-03-31
2011-02-02 - 2011-02-28
2011-01-02 - 2011-01-31
2010-12-01 - 2010-12-30
2010-11-01 - 2010-11-30
2010-10-04 - 2010-10-31
2010-09-03 - 2010-09-30
2010-08-01 - 2010-08-31
2010-07-01 - 2010-07-30
2010-06-01 - 2010-06-30
2010-05-21 - 2010-05-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