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進出中組部》,不能只熱衷於官場秘聞,看大佬密室策劃,高層勾心鬥角,而要看到作者的深意。書名隱含的意思是進入和離開原有的體制,進入是被動的,離開是主動的。連閻淮這樣根正苗紅的人都要離開,說明此體制運轉出了問題
老高按:去年夏秋之交當責任編輯,編了一本《進出中組部》(作者閻淮,明鏡出版社),出版之後,各方面傳來的消息都表明,此書很受重視。 書還沒發行,我對閻淮多次訪談的視頻就在網絡上流傳。對他的訪談記不得具體多少次,印象中至少有七八次:談他考察湖南班子;談李銳為何信任卻沒重用他,最後給他這本書寫序;談他老爸和他兩代人與江澤民家的交往;談元老如何授意中組部清查三種人、放過紅二代;談如何具體考察北京、東北、山西等省第三梯隊,考察對象中許多人後來成了正國級領導人;談王震薄一波在胡耀邦下台之後召集幾個“紅二代”開會……每個話題他都端出了真材實料,也都閃爍着真知灼見。 書出版發行之後,引起了更多的識者關注。像徐友漁等學者或上電視或寫文章來評論推介此書;法國廣播電台、《亞洲周刊》等海外媒體相繼做了深度報導;我接連不斷地讀到對此書的評論和讀後感——老天作證,出版社和我都沒有任何運作,我們實在是沒有精力,完全是讀者和媒體的“自選動作”;更不知是誰,將此書全文製作成電子版,在微信上流傳,這當然是非法、違法行為,不僅是違中國的法,也違美國的法,我就收到過至少三次,但我又能怎麼辦?有人讀到後還特地告訴我:你是責任編輯?書裡還有若干錯別字!但細看其內容,並不是最後明鏡的定稿發行版,所以有若干錯別字並非我的責任(不過我後來在出版的書中發現漏改了一個錯字:前中組部長陳野苹,有幾處錯成了陳野“萍”,讓我慚愧!)。我向作者閻淮“興師問罪”:是不是你給朋友的徵求意見版擴散出去啦?他斷然否認,稱也不知情。據我們考察追蹤,至少在幾個大群體中,傳開了這個閻淮回憶錄:清華校友,社會科學院,新華社……而且擴散到海外,輻射到哪些網友,就難以計數了! 近20年前,在哥倫比亞大學舉行的一次研討會上,何頻拉我去認識了閻淮。雖然他在美西,我在美東,但多年來有過多次交往,聽他講過許多親自經歷的軼事,例如他告訴我,他代表中組部考察北京後備幹部時,為了避嫌,壓低了好友薄熙成的任職方案,建議北京市委安排其當旅遊局副局長;時任北京市委書記段君毅過後卻告訴他:已經問了薄老(薄一波)了,薄老說熙成可以當正局長!北京市委當然聽薄老的,不會聽他的;閻淮在研討會上講述過當時他到河北正定縣破格考察習近平的經過;我在擔任《新史記》雙月刊的總編時,還發表了閻淮回憶他文革中在清華經歷的三萬字長文…… 當閻淮去年夏天將回憶錄書稿交給明鏡出版社時,老闆何頻和我心知肚明,這本書註定是“賺不了錢賺吆喝”。在眼下海外中文圖書市場塌方崩潰的情況之下,何頻沒看書稿就拍板出版(估計至今他也沒時間看全書),第一是基於多年與作者相交的朋友情誼,第二是基於多年聽作者聊天、對他知悉中共體制內情的信任。這麼有價值的書,虧本也要出! 書出版之後的情況,印證了我們的估計:引起的反響正在一波波地擴散,居然還被稱作了“閻淮現象”!下面發表一篇張比的文章《試論“閻淮現象”》以證吾言非虛。 推出一本書,居然成了“現象”,我作為責任編輯,自然感到高興。但我很明白,這不是我本人有多少本事,而是因為海內外人士都關注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盼望了解決策內幕。閻淮的書,不煽情,不誇張,不發揮,實實在在地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實在難得! 閻淮雖然七十有三,但腦袋瓜極好使,肚子裡的“猛料”太多。我曾對閻淮說過:我還要對你至少訪談十次。兩周前,我對他重提去年答應過我的一個選題,希望他講講“太子黨”當高官秘書的情況和你的分析。對這個話題,他書中並未涉及,但他幾乎不用準備就可以如數家珍(中組部出來的麼!),這是一個大面積的現象,像習近平當過耿飈的秘書,閻淮本人當過煤炭部副部長的秘書,孔丹當過國務委員、國家經委主任張勁夫的秘書,陳雲的幾任秘書是許永躍(國防科工委紀委書記許鳴真的兒子,後來自己當上國安部長)、朱佳木(他是中共元老、差點殺了劉志丹、習仲勛的那個朱理治的兒子)……不過閻淮因為馬上要回國,行前來不及做節目,告訴我說,等他回到美國了,一定和我好好講講包括這個話題在內的所有我關心的話題! 我等着。也敬告各位感興趣的網友,等着。
試論“閻淮現象”
張比,《華夏文摘》
閻淮著《進出中組部——一個紅二代理想主義者的另類人生》(明鏡出版社)的出版,使許多讀者耳目一新,並引起了熱議。 閻淮出身於革命幹部家庭,早年先後畢業於北京101中學和清華大學,文革中參加過保守派紅衛兵,畢業後當過工廠副廠長,煤炭部副部長秘書,中組部青干局幹部,康華公司高管,1989年政治風波後出走,短期參加民運後,成為政治學者。一個根正苗紅的“紅二代”,不去接革命的班,也不去經商發財,卻深刻反思了中共建政的得失和自己幾十年的人生曲折,除發表了大量政論文章和學術論著外,又推出了這部“另類”的人生回憶,實在是一種少有的特殊現象。筆者作為閻淮的中學和大學校友,多年來一直關注着他的行走軌跡和思想變化,閱讀他的近作後,將他近年來的表現和在海內外的影響,稱作“閻淮現象”,並對此略加評論。
一、什麼是“閻淮現象”
“閻淮現象”,表面上看,是一位紅二代,前“吏部主事”,披露了中共考察、選拔、任命幹部的內幕,順便涉及了中共高層如陳雲、薄一波、江澤民等以及他們子女的不為人知的諸多軼事,引起了讀者的廣泛興趣。而他的中學、大學校友們,又看到了他與多數紅二代不同的“另類”表現,以為是一種特殊現象。 但是,這都只是看到了表層。要看到更深層次的東西,需要看他與眾多紅二代的不同的表現,分析他的思想與行為特質。 老一代革命者的子女,除少數出生於上個世紀20、30年代外,多數出生在40、50年代。他們的表現,也多數從文革開始,活躍於文革後。就其職業和最終追求來看,可大致分類如下: 專心科研型:如彭士祿(彭湃之子)、聶力(聶榮臻之女)、楊為民(北航教授、楊秀峰之子)、顧逸東(中科院士、顧准之子) 文學藝術型:如謝飛(電影導演,謝覺哉之子)、張郎郎(畫家,張仃之子)、賀捷生(賀龍之女) 從軍接班型:如賀鵬飛(賀龍之子)、粟戎生(粟裕之子)、許延濱(許光達之子) 出國謀生型:如宋彬彬(宋任窮之女)、林梅梅(林楓之女) 經商致富型(體制內):如孔丹(孔原之子)、王軍(王震之子) 從政接班(安全型):如俞正聲(黃敬之子)、李鐵映(李維漢之子)、劉延東(劉瑞龍之女) 從政接班(野心或貪腐型):如薄熙來(薄一波之子)、鄭光迪(周恩來秘書楊剛之女) 受牽連失意型:如林彪女兒、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子女 民主自由派:如胡德平、胡德華(胡耀邦之子)、陸德(陸定一之子) 由於未做大數據統計,無法得出以上各種類型占的比例。但顯然,最後一種類型所占比例是很低的。 閻淮自然可歸入此種類型,但他又與裡面的多數人不同,一是他曾經在文革中與孔丹一流表現類似,都是保守派紅衛兵,而文革後十幾年又從政且比較順利,用江核心的話來說,就是黨對得起他。如果他不離開中組部,應該還有上升的空間;如果他在康華公司不走的話,也可進入經商致富型。 但是他卻在政治風波後憤然出走,又在此後成為海外政治學者,對中國的革命歷史和現行體制進行了多方位的觀察和深刻的反思,發表了有影響力的論著,可見,他的特徵是幡然覺悟,徹底反思。 由此,可以說:“閻淮現象”,就是一種被原有體制培養並在原有體制下受益的“紅二代”,脫離原有體制並進行深刻反思,而向人類普世價值回歸的思想文化現象。
二、為什麼會出現“閻淮現象”
“閻淮現象”是一個小概率事件,雖有一定偶然性,但也有其必然性。試從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分析。 先看內因。 閻淮雖然出生在幹部家庭,但其父母均為知識分子出身的業務幹部,並非沒有文化的大老粗。在這樣的家庭里,他從小就愛學習,愛讀書。他天性善良,同情弱小。在中學裡,他並未與幹部子弟拉幫結夥,而是接近知識分子家庭和其他“出身不好”的同學。如他的同班同學徐朔經,父親為主張建立中國勞動黨的清華教授徐璋本,在受到歧視不允許上大學,到房產隊工作後,閻十分同情,並去看望他。這在101中學是很少見的。記得閻淮上了大學後,還在星期天回中學去掏糞,打掃廁所,雖然是在“學雷鋒”,但其熱愛勞動、接近平民的精神也可見一斑。文革中,他保工作組,但並未狠整反工作組的同學;清華紅衛兵掌權期間,他參加抄家,但又暗中保護了中學同學郭某的家人。工宣隊進校後,他剛直敢言,不阿諛奉承,所以被分配到西北環境艱苦地區。在煤炭部和中組部工作期間,他也是善於獨立思考,敢於頂撞領導的“刺頭”。此外,他在文革後期及出國以後,讀了大量古今名著和現代政治理論書籍,形成現代知識分子的知識結構。所以,從人性特質和知識儲備來看,他在晚年大膽披露內幕,反思體制,就具有了內在的動力和能力。 再談外因。 閻淮就讀的中學,雖然曾經是一所幹部子弟學校,但在他讀書期間,已經有大量清華、北大等高校和科學院的知識分子子女及附近的平民子女入學,在和他們的接觸中,閻淮的平民意識在進一步增強。101中學的校長老師,也不是那種“突出政治”,不學無術的黨棍,而多是知識淵博,性情溫和的教育工作者。這種環境無疑對度過高中生活的閻淮有正面的影響。在清華大學,雖然老清華的傳統已經保留不多,但學習理工科的閻淮,也逐步形成以邏輯思維為特徵的科學思維方式。文革後期,由狂熱歸於冷靜,閻淮開始初步的反思。 步入政壇以後,雖然背後有陳雲通過陳元對他一定程度的遙控,但胡趙時期的相對開明的政治,李銳等“兩頭真”的老一代革命知識分子的真誠與睿智,無疑也感染和影響了閻淮。 促使閻淮毅然出走的直接原因還是1989年的那場政治風波。他身在現場,親眼見到的血淋淋的現實,使得他驚訝,憤怒,絕望,失去了對原有體制的幻想。 出國以後,由於各種機遇,他進入美國、新加坡等地的政治研究機構,得以閱讀更多的資料,接觸到嚴家褀、劉賓雁等流亡人士和杜維明、余英時、胡志強、馬英九等海外學人,方得以打通中西界限,融合最新研究成果,開闊國際眼界,並徹底放棄原有被灌輸的革命與專政理念,回歸普世價值。 閻淮曾對筆者說,60年來,前30年是“吸毒”,後30年是“排毒”。從他的經歷看,如果沒有外部條件的改變,排出原有毒素,吸入新鮮營養,就很難做到。但是,沒有本身的自覺,吸毒成癮,病入膏肓,也不可能有脫胎換骨的自我改造。這就是“閻淮現象”出現的內部和外部原因。
三、“閻淮現象”的啟示
1,讀《進出中組部》,不能只熱衷於官場秘聞,看大佬的密室策劃,高層的勾心鬥角,而要看到作者的深意。進出中組部的書名,隱含的意思是進入和離開原有的體制,進入是被動的,離開是主動的。連閻淮這樣根正苗紅的人都要離開,說明此體制的運轉已經出了問題,越來越多的人對前景失去信心。所以,才有了羅宇的告別總參和閻淮的脫離中組部。當然,還有許多人不願離開,要繼續在裡面撈好處,逞英雄,但總有明智和有良知的人會與之決裂。因此,對體制內的人,對紅二代不能同等視之,一概認為是維護既得利益的頑固派。相信會有更多的人覺醒,更多的閻淮出現。 2,“閻淮”現象已經在海內外,在他的中學、大學校友中產生了影響。但是,和他曾經關係密切的一些中學校友並不認同他。他的大學校友中,情況各有不同。原清華大學紅衛兵,曾經在1966年“紅八月”中大顯身手的“將軍”好漢們,有的頑固堅持原有觀點,有的雖有一些反思但沉默不語。而原造反派(分裂為兩派)中的一些知名人物,少數仍然沉迷在文革“大民主”的美好回憶中,對領袖和“旗手”情意纏綿。還有的校友派性未消,以“一貫正確”自居,把很大精力用於揭露對方的殘暴,而對自己一方的錯誤和自己思想上的失誤缺乏反思。作為原保守派紅衛兵干將的閻淮,尚且能夠解剖自己,深刻反思和懺悔,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為何我們不能呢?上帝都允許年輕人犯錯誤。犯了錯誤沒有什麼可怕,關鍵是要承認和改正,而不是繼續“試錯”。經歷了文革的清華校友們,應當向閻淮學習,消除派性,增進團結,共同為總結文革的教訓,走出專制主義思想的陰影,繼續做出努力。 3,“閻淮現象”的出現,閻淮思考和闡述的新的政治理念,無疑會給我們帶來許多啟發。他認真學習和思考,反思舊體制之弊病,展望新時代的到來,顯示了一位自由知識分子的責任和擔當。當然,他的闡述,也只是一家之言,可以討論。但他對祖國對民族的拳拳之心躍然紙上,令人感動。目前,清華校友和眾多的海內外朋友們,關心中華民族命運的正直的知識分子們,要沉下心來,廣泛吸收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加強團結合作,繼續探討政治體制改革之路。我們的努力和付出,不會是白費的。
高看(每日一圖,與文無關。2018年元月圖片主題:閱讀)
在位於首都華盛頓的美國國會圖書館中,許多讀者包括小讀者,在其中的傑斐遜捐書展廳看得入迷。
近期及相關文章:
蔣經國忌辰30年,如何評價其功過 文革解決不了中國的問題,卻造成更大問題 今天對文革的認知還有哪些重大誤區 盤點美國2017年的十場文化激戰 您是多大年齡時走進文革的? 對文革那段歷史,您的個人記憶如何? 十九大前夕重新審思中共官員提拔制度 人才不錯,體系太爛:一位伯樂的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