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在涉及規則和法律的事務時,不理性申辯、據理力爭,只訴諸於毫無邏輯的情緒、陰謀論、情感宣泄,將商業行為中正常的控告和辯護行為,和政治報復、蓄意打擊等劃上等號,一旦輿情洶湧,受損害的,會是中國及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的形象
老高按:華為孟晚舟被拘事件之後,國內民間的“主流輿論”由於可想而知的原因,民族主義聲浪高漲,洶洶而來的主旋律之一就是痛斥“美國要遏制中國”。又遇到美國不靠譜總統接受路透社採訪時放話:已作好準備,只要有助於緩解與中國的貿易緊張關係,他就介入——在他眼中,孟女士只是一個經貿的棋子或砝碼而已,但在中國民眾聽來,這不啻自己戳穿了美加司法系統所聲稱的依法辦事、司法獨立的謊言,給中國烈焰正熾的民族主義火上澆油。 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理性聲音也還是頑強地在表達。前天我轉載了一篇《懲罰加拿大完整指南》,今天我再推薦一篇《另一面鏡子:大眾被美國罰款300億美元時,德國人義憤填膺了嗎?》,都屬此類。作者忌憚權力的秒殺,也要顧及群眾的激烈情緒,這些文章,更注重的是多擺客觀事實,少做主觀評價。這位作者“明哥在路上”很有敘述的章法,從容不迫,娓娓道來。在他的文章後面,爭論激烈,有人罵他/她(“漢奸”一詞是免不了的),他也不動聲色,保持冷靜。 有些人奇怪,中國官方對這樣的文章沒有封殺呀?我一點不奇怪:非不為也,是不能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權力者加強封鎖,與挑戰者突破封鎖,這是無窮無盡的纏鬥。這樣的文章能出來,既不能證明官方的壓制毫無成效,也不能證明官方已經改弦更張。
另一面鏡子:大眾被美國罰款300億美元時,德國人義憤填膺了嗎?
作者:明哥在路上,來源:青驛
最近打開任何新聞軟件,中國優秀企業華為的女高管被加拿大司法當局拘留、聽證和保釋的新聞撲面而來,我們的民族情感被喚醒,被聚集,被引爆。 儘管華為官方的聲明非常克制和理性,官方媒體也在引導社會民間的輿論,但是陰謀論依然盛行。絕大多數人第一想法便是美國無法遏制我國在5G時代的強勢崛起,便通過政治手段調查這家標杆公司的莫須有的違法行為,然後橫加打壓。畢竟,2018年6月份,他們便對中興通訊公司施加了10億美元的罰款和4億美元的保證金。 明哥也是中國人,濃厚的民族情緒一點都不輸給任何人。但是,當華為事件逐漸平息,當事人開始進入漫長的引渡聆訊階段後,我們的民族情感宣泄告一段落,我們需要冷靜下來,看看事情的另一面。 在這篇文章里,我們不直接攤開答案,而是帶你回顧歷史,洞察鏡子的另一面。
第一章
大眾集團,旗下擁有奧迪、保時捷兩款世界知名品牌,長期高居世界500強前10名,是世界上前二的汽車集團。毫無疑問,是德國商界的標杆公司,是工業明珠。但是,從2015年起,大眾集團就麻煩不斷。 2015年9月18日,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指控大眾汽車所售部分柴油車安裝了專門應對尾氣排放檢測的軟件,可以識別汽車是否處於被檢測狀態,繼而在車檢時秘密啟動,從而使汽車能夠在車檢時以“高環保標準”過關,而在平時行駛時卻大量排放污染物,最大可達美國法定標準的40倍。 內幕被揭開之後,不斷發酵,更多真相被披露出來。 終於,1年以後的2016年10月,大眾與美國聯邦政府、加州監管部門、部分柴油車車主達成民事和解協議,同意花費147億美元以了結訴訟。2017年1月,美國司法部宣布,大眾對遭到的三項刑事指控認罪,支付43億美元刑事與民事罰款。這兩項金額,加上對於消費者的賠償、車輛回購,接近300億美元,遠遠超過它在2016/2017年兩年的稅後淨利潤之和。大眾元氣大傷。 光是罰款還沒完,有人進了監獄,要把牢底坐穿了。 大眾前高管Oliver Schmidt被指控誘導和欺騙美國政府、違反聯邦《清潔空氣法案》、銷毀犯罪證據,最終被判處7年監禁。63歲的華裔工程師,James Robert Liang,因為直接參與作弊軟件的開發,被處以長達40個月的刑期、2年監外看管。
對引咎辭職、提前退休的大眾CEO文德恩,美國檢方也不依不饒,起訴他知情不報、混淆事實。雙方還處於和美國檢方拉鋸式的法律控辯階段。該罪名一旦落實,最高刑期為25年。 由於德國和美國之間沒有引渡協議,另外5名高管被美國發出國際逮捕令,終生不敢進入美國境內了。 在這種重罰之下,德國人民,對於自己國家的民族企業、工業明珠,有沒有像在二戰時期那樣群情激奮、同仇敵愾,發起抵制美貨,抗爭到底的行動呢? 畢竟,美國人的汽車產業,在國際上已經被德國、日本的企業集團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底特律汽車城一片衰敗。在邏輯鏈條上推理,這很有可能是美國人單方面的政治手段和無恥伎倆,陰謀論很可能是正確的。 但是,德國人沒有那麼做。並且,他們對自己國家的企業進一步“落井下石”了。 2018年6月13日,德國的布倫瑞克檢方,就排放門一事,再對大眾處以10億歐元的罰款。慕尼黑檢察官辦公室,逮捕了大眾旗下奧迪品牌的CEO施泰德。 按照我國媒體的立場和思路,德國的檢方,完全沒有大局觀念和愛國立場,在大眾集團內憂外患的局勢下,落井下石,親者痛,仇者快,堪稱德奸。 然而,德國上下很平靜。他們認的只是規則、法律。
第二章
美國人對自己的小弟,英資企業,會如何呢? 2010年,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和貨幣監理局在調查中發現,滙豐銀行存在着“未經報告的洗錢或為恐怖主義融資的重大可能”。 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於2年後的2012年的7月份發布報告,列舉了滙豐的七宗罪,指控滙豐銀行墨西哥分行和美國分行沒有遵守反洗錢法。一些員工偽造交易紀錄,導致滙豐墨西哥分行淪為販毒集團的幫凶。僅在2007年至2008年一年間,從墨西哥流入美國的現金就高達70億美元。 滙豐銀行反洗錢部門前主管也在離職前透露說,墨西哥境內大約六至七成毒梟的黑錢是經滙豐銀行洗白的。2012年下半年,滙豐銀行的首席合規官戴維·巴格利,在出席美國參議院聽證會時承認,滙豐銀行淪為一些販毒團伙和恐怖組織洗錢的工具,並宣布引咎辭職。
這件事情是怎麼解決的呢? 2012年12月11日,滙豐銀行宣布,已就美國政府的反洗錢調查同美國政府達成了一攬子和解協議,其中包括同美國司法部達成的一個為期五年的“暫緩起訴協議”。 根據協議,滙豐銀行繳納19.21億美元和解金,創下了美國歷史上洗錢案的最高和解金額。 在今後五年裡,將有一位獨立監察員對滙豐在執行美國防止洗錢相關法律方面的情況進行監督,並定期給出評估報告。 是的,有一位監察員,常駐滙豐銀行,監督他們如何執行防止洗錢的法律法規。這一點,和6年後,美國派駐一位監察員,進入中興通訊公司,一模一樣。
第三章
美國人對德國、英國、日本的企業,痛下殺手,那是因為和國家競爭有關係,那對自己國內的企業,總應該呵護備至吧? 恰恰相反,美國人“自毀長城”的司法舉措,比對國外的企業,有過之而無不及,可謂“罄竹難書”。 2008年美國金融風暴的誕生,就是因為一部分投資銀行和承銷機構,將次貸產品打包銷售給不具備資質的民眾,並且層層轉包,轉嫁風險,最後危如累卵,造成了全球的重大危機。 在經歷了長達五年的調查之後,2013年-2016年,美國司法部對全球金融業的翹楚,JP摩根,罰款了130億美元。要知道,這家投行,可是伴隨着合眾國的誕生和成長的,伴隨了幾代美國人民的成長,身上承載着美國夢,浸透了美國精神。 除此以外,花旗銀行被罰款了70億美元、美銀被罰款了167億美元、高盛被罰款51億美元、摩根士丹利被罰款32億美元。它們被罰的理由,毫無例外,都是銷售有毒次貸金融資產,引發了2008年的全球危機。 這是金融業。有些人認為是虛擬行業,脫離了實體經濟,理應受到打擊。那作為美國近100年,引領創新浪潮的科技行業,美國司法的態度如何呢?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即AT&T公司,在美國乃至全世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該公司由電話之父亞歷山大·貝爾於1877年創立,最初叫貝爾電話公司。在人類科技的發展歷史上,它有着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人類第一次無線電通信、貝爾實驗室、香農實驗室、射電天文望遠鏡、晶體管、數字交換機、UNIX操作系統、C語言,都出自這家公司,或者後來的子公司。AT&T無論是在科技創新上,還是商業領域,都取得了前無古人的成就。 但是,就是對這樣一家為人類立下不朽功勳的企業,美國反壟斷部門,一直咬着不放。1984年被拆分為AT&T和7家地區性貝爾公司,1996年主動拆分為AT&T、朗訊和NCR三家公司,2005年AT&T被自己的孫子公司西南貝爾公司吞併,2006年朗訊被法國阿爾卡特公司併購。 回顧AT&T的百年歷史,幾乎沒一個人不為這個百年老店的衰落而遺憾。它為人類文明的發展,立下了彪炳史冊的功勳,卻依然在美國反壟斷部門的強制拆分下,成為歷史。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輝瑞,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以研發為基礎的生物製藥公司,總部位於紐約。2009年,被美國的司法部罰款23億美元,罪名是違法銷售藥物; 波音,是全球航空航天業的領袖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軍用飛機製造商。2006年,因違禁出口軍用級芯片和涉嫌賄賂,被美國司法部罰款6億多美元,CEO被離職、CFO投入監獄。 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在全球無敵手,有電腦的每一個中國人,都使用過,都知道比爾·蓋茨。從1991年開始,美國反壟斷局就認為微軟壟斷,開始調查,並要求拆分為二。截至2005年,微軟為反壟斷訴訟支付了近40億美元的罰金。 美國司法部門,對自己國內的企業,下起手來,可一點都不輕。所以,美國商務部針對中興通訊的違規行為,罰款(加保證金)14億美元,真的只是常規操作而已;這次,他們要求加拿大政府引渡另一家中國公司的女CFO,對我們而言,無異於再次用政治手段打壓企業,對他們而言,也是常規操作而已。
第四章
那說這麼多,明哥到底想表達什麼意思呢? 首先,我們依然要表達我們的民族情緒,在規則和法律範圍內,支持我們自己的民族企業的利益,在一系列聽證會、引渡聆訊階段、庭審階段,為自己的利益辯護。 但是,我們也需要冷靜,仔細思考當前全球主流世界的規則和法律,避免在情緒的支配下,將法律問題政治化,授人以柄。 第一,某些西方國家在重要工程的招標對象中排除中國企業,那是他們的自由選擇,但是我們要相信,只要我們的企業不斷提升科技實力,加大基礎研究投入,持續領先,那麼總有一天,這些國家或者利益的驅使下,重新選擇世界一流的企業來投標的。政治考量,會成為一時之選擇,但是無法成為一世的堅持。 第二,避免將法律問題政治化,該談規則談規則,該談法律談法律。 這不僅是主流西方國家的行事準則,將來也會成為我們國家的國策。至少到目前為止,美加雙方的一系列舉措,都在西方國家法律的框架下行事。 假如在涉及規則和法律的事宜時,不理性申辯,不據理力爭,卻只訴諸於毫無邏輯的情緒、陰謀論、情感宣泄,於事無補,反而會授人以柄,引來更重的處罰。將此等商業行為中正常的控告和辯護行為,和政治報復、蓄意打擊等劃上等號,一旦輿情洶湧,騎虎難下的會是我們企業在國際上的形象。 第三,不能將商業個案中的糾紛,和中西方大融合的時代浪潮脫鈎,將局部進退,放大到全局對抗中去。現在另一條主線上,中美雙方談判順利,美國聯邦政府和司法部,平常在運作機制上是互相獨立的,因為三權分立。我們不能因為無法接受個案中傳達出來的情緒,訴諸於全局對抗,這樣對我國老百姓的福祉,沒有任何裨益。 第四,我國不可能重回閉關鎖國、閉門造車的時代,未來和世界科技、文明的碰撞、融合、共同進步,是時代大勢。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所有工業門類的所有產業鏈上,都具備完全自主的研發、生產能力。在目前階段,中國科技缺芯(芯片)少魂(操作系統)是毋庸置疑的現實,但是改變這種暫時落後的局面,不可能依靠閉門造車、發憤圖強的形式,而只能通過進一步擴大開放,在開放中提升我國在關鍵領域的競爭實力,縮小代差,使得西方不再具有壓倒性優勢,雙方終究能夠深度依賴,融合共贏。
近期圖文:
如何懲罰加拿大,看遍昏招想高招 中美掉進“修昔底德陷阱”是否不可避免 紀念人類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日子 時代周刊年度人物:捍衛真相的新聞人 美國爭取言論自由從283年前曾格案件起步 美國如何看中國遠遠重於中國如何看美國 習近平和川普的“天真”為什麼很危險 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啟中國現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