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战中......却出现一个异常现象:万里之外的美国最高统帅部的“中国因素”!所谓中国因素,即包括三约翰在内的一群“中国通”和外交官、决策官员。他们多数都有中国经历,一般不具法律上的叛逆资格,但是却有自觉不自觉的亲共情绪与观念,和利共的判断,影响甚至主导美国的对华政策。】 老高你好。 上面这段话里“三约翰”的结论同事实有出入。 谢伟思(John Service)45年被赫尔利赶出重庆大使馆后就涉及《阿美尼亚》杂志泄密案被捕,无罪开脱之后被调往日本担任麦克阿瑟的政治秘书,50年韩战时,他早已经不在国务院。戴维斯(John Davis)45年初也被赶出重庆大使馆,调往苏联、德国和秘鲁大使馆。文森特,也译作范宣德(John Vincent)40年初从驻华大使馆调回华盛顿,官至远东司司长。47-51年任瑞士特命全权公使,韩战爆发不在美国。 我对金钟先生文章所作的结论持中立观点,上述三人对“丢失中国”确实有一定影响,如果延伸到韩战,我觉得不太靠谱。 另外马歇尔使华,看起来同“丢失中国”也有关系。但是反过来,如果他不想丢失的话,40年代后期的中国可能就变成越南了。美国在越南死亡超过6万,也没有阻止共产主义的胜利。不知道马歇尔就一定会打赢援蒋抗毛战争?会不会结果更惨? 杜鲁门确实怕造成第三次世界大战,所以阻断麦克阿瑟战略战术进攻方案。不知道如何换成小布什当总统、身边还有一群保守鹰派高参会怎么样? 美国总统四年一选,选民根据各人自己的口味、立场投票。民主党、共和党总统上台后,对外政策不容易有一个长远的考虑,这是民主制度的特色。一些总统会以意识形态作为标准(反共),有的可能从经济层面考虑(资源),有的是为了报复(伊拉克战争)有的干脆意气用事炸死伊朗将军,......从这一百年来,很难看到有一个绥靖政策在主导。 |